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2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观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急诊冠脉介入及IABP治疗后,23例主动脉内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显著增高,分别由术前(33.86±3.14)mmHg和(47.14±5.17)mmHg,上升至术后(106.13±10.62)mmHg和(87.13±9.25)mmHg(P<0.001).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联合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可增加冠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降低病死率,减少血管再闭塞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102例STE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51例)和研究组(51例).常规组接受急诊PCI治疗,研究组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 验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泵衰竭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脉介入(PCI)治疗后的辅助疗效。方法 入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65例,全部成功行急诊PCI治疗,观察组38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行IABP治疗,对照组仅予药物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尿量增加较对照组显著改善,住院时间缩短,死亡率降低。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脉介入治疗后行PIAB辅助治疗,可以降低心源性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高龄(年龄≥75岁)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高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治疗.患者入院后经临床和心电图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AMI诊断标准.结果 106例患者接受直接PCI术,梗死相关血管:前降支86支,回旋支4支,右冠状动脉16支.106支梗死相关动脉,成功开通102例,于球囊扩张后置入支架110枚,2例术中死于心源性休克.术后即刻造影成功率为98.5 %,手术操作成功率为98%.术后1例住院期间死于心脏破裂.梗死后1周的平均左室射血分数为(51.2±3.3)%.结论 急诊PCI治疗对高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48小时之内经内科药物治疗病情仍不稳定,行急诊PCI,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2例中梗死相关血管为前降支8例,回旋支2例,右冠状动脉2例,单支病变5例,双支病变3例,三支病变4例。共置入支架15枚,梗死相关血管病变支架置入率为100%,7例多支病变中5例一次完成全部血管重建。术中无1例死亡、急性再梗死和严重血管并发症。结论:对于无ST段抬高的AMI经内科治疗病情仍不稳定的高危患者,急诊PC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廖贵红  张健 《中国热带医学》2009,9(8):1528-1529,1534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于发病0.5~12h内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对梗死相关血管(IRA)直接行PTCA及支架置入。监测IABP置入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并于4周内行心脏超声检查及心功能测定。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示:单支血管病变2例,双支血管病变6例,三支血管病变18例,左主干病变2例。28例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全部再通,23例患者血流达到TIMI3级,5例患者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急诊介入术中死亡2例,介入治疗术后住院期内死亡10例。住院期间总死亡率为42.9%(12/28)。16例存活患者4周时检查射血分数(EF)为0.43-0.67(0.53±0.10)。结论应用IABP可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在行急诊PCI中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左主干狭窄或闭塞导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我院近3年来86例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梗死相关血管为左主干,均为男性,年龄35~75岁,所有患者无论是否存在心源性休克,均立即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并在其支持下尽早接受急诊造影检查。结果10例患者心电图均存在aVR导联ST段抬高(≥0.05 mV),6例患者同时存在V1-V6导联ST段抬高及新出现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其中4例入院时即存在严重心源性休克,10例急诊置入支架,另2例仅行球囊扩张,并接受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住院期间死亡4例(40%),存活患者6例均完成1年随访。其中1例于1月随访时对其LAD进行PCI,1例于3月随访时进行了LAD和LCX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木。结论左主干急性闭塞或严重狭窄所致的AMI患者急性期病死率高;根据心电图和临床特点早期识别梗死部位,早期评估,并且无论是否出现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早期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并在其支持下尽早再灌注治疗,加强术后监护,提高随访质量,可挽救部分患者的生命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苏小艳 《现代医学》2011,39(5):603-605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总结2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结果:22例患者中1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余20例顺利出院。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能降低病死率,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全面细致的护理可以协助患者度过危险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行急诊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492例,入院后立即急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行择期PCI的全程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12月对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行PC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择期PCI患者中,术中室速、室颤,并实施电复律者3例;术前合并心源性休克或泵衰竭安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者7例;心动过缓安装临时起搏器者2例.5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结论 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配合,细致的术后护理,全程护理配合是保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手术成功,降低病死率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ST段抬高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WAM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2月~2013年3月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患者88例。通过心电图、心肌酶学标志物及冠脉造影检查确诊,均在入院后1~2周内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 8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Ⅱ、Ⅲ导联ST段抬高≥1mm,且STⅢ/STⅡ〉1,右冠脉病变占62.5%,左回旋支病变占37.5%;而下壁AMI ST段抬高Ⅰ〉aVL、Ⅱ〉Ⅲ提示左回旋支闭塞,其中右冠脉病变占71.6%,左回旋支病变占28.4%。8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冠脉造影结果:36例单纯单支下壁心肌梗死(40.9%),其中右冠脉病变26例(RCA 72.2%),左旋支(LCX)病变10例(27.8%);下壁+正后壁梗死24例((RCA 70.8%);下壁+右心室梗死20例((RCA75%);下壁+前壁梗死8例(LCX 75%)。结论 ST段抬高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体表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闭塞部位明显相关,且梗死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3年7月~2013年12月的16例急性重症冠心病患者进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ECABG)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16例急性重症冠心病患者中16例患者均在术前常规放置IABP,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结果急性心梗10例,其中伴心源性休克5例,PCI失败5例;顽固性心绞痛3例;陈旧性心梗合并室壁瘤2例;陈旧性心梗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16例患者在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早期死亡2例,术后低心排4例,肺部感染3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1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在对急性重症冠心病患者采取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时,要提高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成功率,应充分重视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前患者合并症处理、术中要强化患者心肌保护,并选择适合患者的血管移植材料及术后心功能维护,这样才能提高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56例,所有患者在24h内均使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通过加强护理及监护,降低病死率。结果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可提高PCI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56例患者中,54例患者抢救成功,成功率96%。结论 PCI联合IABP对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有较好的疗效,护理中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PCI的护理配合和IABP的工作原理及机械操作,确保PCI及IABP有效、安全实施,加强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诊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07年5月于我院心内科就诊的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的临床资料。结果14支梗死相关血管的16处罪犯病变共置入16枚支架,14例患者急诊PCI全部成功,成功率为100%。结论基层医院AMI患者经桡动脉急诊行PC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对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支持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ng intervention,PCD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22例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床旁预先植入IABP,早期在IABP支持下2h内行急诊PCI手术,分析转规与安全性.结果 122例置入IABP的术后患者SBP、DBP、MAP、SaO2、HR、PCWP、LVEF、CI较术前明显改善,均成功实施急诊PCI术.IABP平均使用时间(48±16)h,10例患者发生了与IABP相关并发症,但无1例严重并发症.穿刺部位小血肿4例,占3.28%;穿刺部位渗血3例,占2.46%;出现术侧患肢远端缺血2例,占1.64%,经回撤IABP鞘管后症状消失;反搏不良l例,占0.82%.置入IABP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5±4.9)天,死亡8例,病死率6.56%,住院存活率为93.40%(114).结论 及早对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IABP支持下PCI,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易远明 《河北医学》2013,19(9):1362-1366
目的:探讨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t)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泵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入院的采用IABP辅助下行冠脉造影及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泵衰竭患者50例(观察组)。另选择我院同期收治的仅使用常规药物的AMI并泵衰竭50例PCI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尿量、临床症状、转归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使用IABP后50例低血压或休克状况,尿量明显增多,心率明显减慢(P〈0.01),且顺利通过PCI手术期,痊愈出院,仅5例死亡,成功率90.0%,死亡率10.O%。对照组50例中,37例患者血液动力学得以改善并接受PCI术,13例分别死亡,成功率74.0%,死亡率26.0%。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BP辅助治疗下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泵衰竭病人,可明显降低其心源性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生存率,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提示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并泵衰竭病人辅助治疗有明显的益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应用IABP前后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及病人预后。结果42例患者应用IABP后血液动力学情况及预后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心电图始终处于正常范围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冠状动脉造影和酶学检查的特点,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漏诊。方法选择2005年3月至2011年3月临床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574例,按照是否有ST段抬高分为ST段抬高组和心电图正常组,分析比较两组冠状动脉造影和酶学检查的特点。结果心电图正常组81例,ST段抬高组493例,两组冠状动脉造影比较,病变血管在左主干(LM)、右冠状动脉(RCA)有显著差异(P<0.05,P<0.01);酶学检查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CK)有差异(P<0.05)。结论心电图始终处在正常范围的急性心肌梗死,其特点是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呈多支病变,不易发生左主干梗死,酶学检查数值升高的程度低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梗死相关动脉病变进展情况及其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对519例STEMI患者直接PCI治疗,临床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因冠心病临床症状再次血管重建率。结果 112例患者因冠心病临床症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72例患者行再次PCI治疗,其中罪犯血管PCI 27例(梗死相关动脉再次PCI组:包括支架内再狭窄19例,支架血栓8例),非梗死相关动脉病变进展45例(非梗死相关动脉再次PCI组);未再次PCI患者447例(未再次PCI组)。3组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既往心肌梗死、既往PCI、既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2支血管病变率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直接PCI支架长度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再次血管重建主要是由于非梗死相关动脉病变进展所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肌钙蛋白I(cTnI)水平轻度升高伴CK-MB-mass正常冠心病(CHD)患者的冠脉影像特点。方法 cTnI水平轻度升高伴CK-MB-mass正常的CHD患者62例为研究组,在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同时以cTnI水平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患者76例和cTnI、CK-MB-mass均升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78例为对照,比较3组患者的冠脉影像特点。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冠脉影像多表现为严重狭窄病变、复杂病变、多支病变,累及的LAD、RCA、LCX、LM病变率与AMI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UAP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合并糖尿病史多于UAP组患者(P<0.05),而与AMI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nI水平轻度升高伴CK-MB-mass正常的CHD患者冠脉影像特点多为严重狭窄病变、复杂性病变、多支病变及慢性闭塞性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