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卵巢上皮癌的临床特点、治疗及生存率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2005年6月我院收治的19例患者经病理确诊的〈30岁的卵巢上皮癌的临床资料,系统分析这19例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和生存率。结果 19例确诊为卵巢上皮癌患者手术病理分期Ⅰ期占47.37%,Ⅱ期占26.32%,Ⅲ期占26.32%。病理类型浆液性囊腺癌12例(63.16%),黏液性囊腺癌5例(26.32%),子宫内膜样癌1例(5.26%),黏液性癌合并浆液性癌1例(5.26%)。病理分级提示大部分患者肿瘤分化程度较好:高分化12例(63.16%),中分化6例(31.58%),低分化1例(5.26%)。2年生存率为76.98%,5年生存率为65.14%。结论 30岁以下年轻卵巢上皮癌患者大部分病理分期为早期,肿瘤分化较好,预后较好。手术分期和病理分级为年轻卵巢上皮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4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诊治并经病理证实的139例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或Fish's精确检验。结果卵巢透明细胞癌的平均发病年龄是51.80岁,63.31%的患者FIGO分期为Ⅰ期,总体预后相对较好,5年总生存率为84.63%,5年无病生存率为72.95%。ⅠA期与ⅠC1期患者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C1期与ⅠC2期和ⅠC3期患者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患者总的生存时间的因素有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满意的瘤体减灭术。FIGO分期与是否化疗耐药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卵巢透明细胞癌相对其他上皮性卵巢癌发病年龄早,诊断时多为Ⅰ期,早期患者预后相对较好,术中破裂并不影响Ⅰ期患者的预后,FIGO分期和化疗耐药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王彤  孔为民  段薇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3):2584-2586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卵巢恶性肿瘤临床诊断治疗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1980年8月~2005年12月25年间收治的48例18岁以下的卵巢恶性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生殖细胞肿瘤、性索间质肿瘤、上皮性肿瘤分为3组,统计分析年龄、病理类型、症状、分期、手术方式、化疗方案、随访结果.[结果]发病年龄4~18岁.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最多发,共32例,占66.7%.腹部包块、腹痛、腹胀是位居前3位的主要症状.大多数是Ⅰ~Ⅱ期早期病例,共39例,占81%.5年生存率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患者是72.8%,肿瘤细胞减灭术患者是76.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期和病理类型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结论]建议各科医师提高对此类疾病认识,青春期少女应重视体检, 尽早发现肿瘤.Ⅰ~Ⅱ期早期病例,可以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术后辅以化疗.儿童青少年卵巢恶性肿瘤有较高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CRP的测定水平对判断卵巢上皮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年内于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卵巢上皮癌患者共计54名,于术前测定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并于术后对比血清CRP水平、阳性情况与预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手术前测定的血清CRP的阳性程度与卵巢上皮癌的临床分期、腹水形成和淋巴结转移密、组织分级都有密切关系;卵巢上皮癌Ⅲ-Ⅳ期、淋巴结转移者和形成腹水者其血清CRP平均水平偏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手术满意程度、术后残余癌灶的大小也与血清CRP水平相关。结论血清CRP是判断卵巢上皮癌手术预后的有效指标,可在临床上予以一定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OGCT)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月该院收治的87例MOGC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病年龄6~62岁,平均(29.43±32.41)岁,中位发病年龄16.6岁,30岁69例,占79.31%,≥30岁18例,占20.69%。肿瘤包块直径2.5~30 cm,平均15.4cm。56例采用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方式,31例未保留生育功能。肿瘤类型:无性细胞癌14例,占16.09%;未成熟畸胎瘤26例,占29.89%;绒毛膜癌2例,占2.30%;卵黄囊癌9例,占10.34%;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33例,占37.93%;胚胎癌3例,占3.45%。手术病理分期:Ⅰ期41例,占47.13%;Ⅱ期14例,占16.09%;Ⅲ期26例,占29.89%;Ⅳ期6例,占6.90%。化疗情况:术后未进行化疗15例,化疗72例,其中61例接受BEP方案,7例因BEP方案耐受性差给予BVP方案,4例给予EMA-CO方案。化疗疗程4月26例,≥4月35例。本研究87例MOGCT患者中2年内死亡10例,5年死亡21例。肿瘤类型、手术病理分期、残留病灶大小、有无化疗是影响MOGCT患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结论 MOGCT患者临床表现复杂,但临床初治疗时应重视肿瘤类型、手术病理分期、肿瘤大小、腹水等因素,术中尽可能彻底清除病灶,术后尽量采用规范的化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对卵巢上二皮癌分期的价值。方法选取68例卵巢上皮癌患者,分析评估其MRI征象,包括:肿瘤的特性,单、双侧病变,邻近器官侵袭情况,肿瘤种植病灶,淋巴结肿大,腹水,囊壁、间隔及乳头投影。并对本组病例进行MRT分期,与临床病理分期比较分析。结果MRI对卵巢上皮癌分期:MRI分期与临床病理分期相比,整体准确牢为88.2%。结论MRI分期与临床病理分期相比,MRI能准确评估卵巢癌的分期。  相似文献   

7.
卵巢移行细胞癌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移行细胞癌(TCC) 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5年间收治的卵巢TCC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年龄35~77岁, 平均54±10岁。术中探查6例为双侧; 16例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病理分级属低分化(G3 ) 11例、中分化(G2 ) 5例; 7例有淋巴结转移, 手术病理分期为Ⅰ期2例, Ⅲ期12例和Ⅳ期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不同程度化学药物治疗。8例术后复发, 7例死亡。结论: 卵巢TCC的预后与手术的彻底与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 其预后比其他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卵巢交界性肿瘤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疗效及对术后生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51例卵巢交界性肿瘤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患者的资料,对其手术方式、术后复发及术后月经和妊娠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术后化疗及是否行全面分期手术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浆液性卵巢交界性肿瘤30例,7例行分期手术,术后化疗10例,术后13例复发,术后8例患者试孕,自然妊娠3例。结论:卵巢交界性肿瘤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是有效及可行的,附件切除比肿瘤剥除复发率低,分期手术及术后化疗不能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术后可以自然妊娠。术后复发可根据评估再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意外发现卵巢非良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手术意外发现的卵巢非良性肿瘤11例患者治疗方法及预后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中术前诊断卵巢囊肿4例,卵巢巧克力囊肿4例,卵巢畸胎瘤3例。术后诊断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3例,粘液性囊腺瘤2例,无性细胞瘤3例,颗粒细胞瘤1例,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部分交界性改变和部分恶变各1例。10例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7例腹腔镜治疗,3例开腹手术治疗),1例行开腹子宫、双附件切除和全面分期手术。术后FIGO分期:Ia期8例,Ib期1例,Ic期1例,IIb期1例。术后2例化疗病情好转,11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均健在。结论手术意外发现卵巢非良性肿瘤患者,多见于较年轻生育年龄妇女,其期别较早,以交界性上皮或生殖细胞肿瘤为主,规范手术治疗,其预后较好。对疑似患者进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是提高卵巢非良性肿瘤检出率和改善预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卵巢交界性肿瘤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疗效及对术后生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51例卵巢交界性肿瘤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患者的资料,对其手术方式、术后复发及术后月经和妊娠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术后化疗及是否行全面分期手术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浆液性卵巢交界性肿瘤30例,7例行分期手术,术后化疗10例,术后13例复发,术后8例患者试孕,自然妊娠3例。结论:卵巢交界性肿瘤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是有效及可行的,附件切除比肿瘤剥除复发率低,分期手术及术后化疗不能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术后可以自然妊娠。术后复发可根据评估再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KAI1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对45例具有完整临床及随访资料的卵巢上皮癌组织进行KAI1标记检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KAI1基因表达与肿瘤体积、患者年龄无关,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复发均呈明显的相关关系。Ⅰ~Ⅱ期表达显著高于Ⅲ~Ⅳ期(P<0.05),淋巴结未转移组KAI1表达率高于转移组,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未复发组强阳性表达率为40.74%,显著高于复发组(P<0.01)。高分化组强阳性表达率高于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P<0.05)。结论:KAI1基因调节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其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可作为估测肿瘤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2003年我院收治的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卵巢上皮性癌35例(占66.04%),卵巢性索间质恶性肿瘤5例(占9.43%)生殖细胞癌13例(占24.53%).结论卵巢恶性肿瘤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法,其预后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手术彻底性及术后积极、有效的多疗程化疗等综合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BOTs)的治疗。方法对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1990~2010年收治的79例BOT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治疗经过和预后。结果 79例BOTs的病理类型:浆液性40例(50.6%),黏液性26例(32.9%),混合性9例(11.4%),其他类型4例(5.1%)。手术-病理分期:Ⅰa期56例(70.9%),Ⅰb期4例(5.1%),Ⅰc期14例(17.7%),Ⅱ期3例(3.8%),Ⅲ期2例(2.5%)。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40例(50.6%)行保留生育功能的保守性手术,其中行囊肿剔除术11例。79例中18例行淋巴结切除术,15例行术后辅助化疗,但早期患者的预后与淋巴结切除及辅助化疗与否关系不大。68例术后随访4~122月,平均72个月,1例Ⅲ期患者术后复发,2年内死于肠梗阻;1例自然死亡。结论对Ⅰ期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Ⅰa期患者行囊肿剔除手术是相对安全的;早期患者不必行淋巴结清扫。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后短期内适当给予化疗,防止复发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保留生育功能的风险及安全性评估。方法回顾某院2004年1月~2007年6月住院手术治疗且≤45岁的原发子宫内膜癌患者104例,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1)≤45岁子宫内膜样腺癌与非子宫内膜样癌相比,两者在分化级别、肌层浸润、宫颈侵犯、脉管癌栓、卵巢转移、淋巴结转移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分化患者均无宫颈侵犯及宫外转移。(2)术前诊刮为子宫内膜样腺癌者88例,96.6%患者与术后病理类型相符,30.4%的高分化患者被低估了分化级别。(3)临床I期87例年轻患者中,5.7%术后分期上升。高分化或者无肌层浸润患者均无宫颈侵犯、脉管癌栓、淋巴结及卵巢转移。结论≤45岁的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临床病理上表现为低危性特征,这为保留生育功能创造了可行性。但术前诊刮低估了分化级别,临床分期存在误差,治疗存在较多风险。如何选择合适的病例及准确评估风险,是今后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OGCT)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行保留生育手术的MOGCT患者临床资料。根据5年累计生存情况,将患者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参数的差异,并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存活组患者肿瘤直径、腹水发生率、残瘤直径、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死亡组,而规范化疗疗程显著高于死亡组(P<0.05);两组患者在肿瘤病理分期和分型构成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残瘤直径、术后规范化疗疗程、病理分期和分型是影响患者5年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术后残瘤大小、术后规范化疗、病理分期和分型与MOGCT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卵巢上皮性癌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验证实的143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病例及随访资料,对影响复发的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临床分期、残瘤灶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分化、术前及化疗3个疗程结束后的CA125水平是影响卵巢上皮性癌复发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卵巢上皮性癌的复发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临床分期晚、残瘤灶直径大、透明细胞癌或未分化的腺癌、组织分化低、术前及化疗3个疗程结束时的CA125水平高,是卵巢癌上皮性癌复发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保守手术联合化疗治疗有生育要求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OGCT)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有生育要求MOGCT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联合术后规范化疗的治疗方案,通过电话或门诊定期对患者疗效进行随访并分析。根据5年累计生存情况,将患者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手术时间(126.8±43.7)min,术中出血量(295.6±88.4)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2%,肿瘤复发率为20.3%,自然妊娠率为60.9%,分娩率为46.9%,5年累计生存率79.7%和5年累计无瘤生存率75%。存活组患者肿瘤直径、残瘤直径和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死亡组,而规范化疗疗程显著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肿瘤病理分期和分型构成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保守手术联合化疗治疗有生育要求MOGCT的疗效显著,是MOGCT患者较理想的选择。肿瘤直径、残瘤直径、肿瘤复发率、规范化疗疗程、病理分期和分型等因素可能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卵巢浆黏液性癌的免疫表型和病理特征,并对患者预后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2 0 0 4年1 0月-2 0 1 2年1 0月收住焦煤集团中央医院的卵巢浆黏液性癌患者1 9例,依据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 bstetrics,FIGO)对患者进行病理分期,免疫组化法检测病灶组织中ARID1 A、ER、PR以及P53表达,分析患者预后。结果与同期2 6例卵巢胃肠型黏液性癌患者进行比较。卵巢浆黏液性癌患者病理分期多为Ⅱ~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卵巢胃肠型黏液性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卵巢浆黏液性癌ARID1 A、ER及PR表达阳性率高于卵巢胃肠型黏液性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但两者P53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卵巢浆黏液性癌病理特征复杂,患者预后较差。基因表达水平可能与卵巢浆黏液性癌的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卵巢肉瘤是非常罕见的妇女生殖道恶性肿瘤,多数发生在单侧卵巢,体积较大,实性多见。术前诊断率低,超声检查,CT和核磁共振对卵巢肉瘤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确切的诊断依赖术后病理。卵巢肉瘤目前尚无可靠的肿瘤标记物,除了血清CA125可升高外,术后标本的免疫组化检测也可呈现某些蛋白的阳性染色。目前采用卵巢癌的FIGO分期系统。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联合放疗或化疗。化疗方案的选择及患者对化疗的反应,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手术分期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卵巢肉瘤是非常罕见的妇女生殖道恶性肿瘤,多数发生在单侧卵巢,体积较大,实性多见.术前诊断率低,超声检查,CT和核磁共振对卵巢肉瘤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确切的诊断依赖术后病理.卵巢肉瘤目前尚无可靠的肿瘤标记物,除了血清CA125可升高外,术后标本的免疫组化检测也可呈现某些蛋白的阳性染色.目前采用卵巢癌的FIGO分期系统.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联合放疗或化疗.化疗方案的选择及患者对化疗的反应,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手术分期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