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双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447-448
目的探讨并分析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以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是否绝经为分组标准,分为绝经组和绝经前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以月经异常为主要表现,绝经后以阴道不规则出血为主,病理特点比较,绝经前组的浸润程度较轻,组织分级较高,淋巴结转移较为少见,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绝经后组。结论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不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临床中阴道不规则出血的病因、病理,以提供临床参考资料。方法随机送检431例因阴道不规则出血而就诊的患者宫内刮出物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镜观察。结果两组病史分析显示,除单纯阴道出血外,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病史中合并应用HRT、子宫肌瘤、宫腔占位、宫颈息肉等占46.14%,非绝经妇女中,以子宫肌瘤、功内节育器放置、功血史等为多见。宫颈病理中宫颈内膜炎与宫颈内膜息肉是宫颈因素中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的主要原因。宫腔病理显示,绝经组常见的为老年萎缩性内膜,其次为粘液、内膜息肉等,但子宫内膜癌发生率高(71.4%);非绝经组,以增殖期、分泌期为多见(71.19%),其次为子宫内膜增生,但子宫内膜癌发生率较低,为0.17%。出血时间分析,绝经后少量、长时间阴道出血提示癌变可能性大。结论绝经期与非绝经期阴道不规则出血以宫颈、宫腔的良性病变为多见,但绝经后出血应首先排除子宫内膜癌变。  相似文献   

3.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老年妇女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预防子宫内膜癌具有积极意义。我院1997年至2002年共收治319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现就其临床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2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人数,并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常规病理特点。结果 12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56例,占45.90%;非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66例,占54.10%。病理类型中,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样腺癌38例(67.86%),非子宫内膜样腺癌18例(32.14%);非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样腺癌20例(30.30%),非子宫内膜样腺癌46例(69.70%)。临床分期中,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Ⅰ期23例(41.07%),Ⅱ期20例(35.71%),Ⅲ期10例(17.86%),Ⅳ期3例(5.36%);非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Ⅰ期11例(16.67%),Ⅱ期20例(30.30%),Ⅲ期25例(37.88%),Ⅳ期10例(15.15%)。细胞分化中,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高度分化(G1)33例(58.93%)、中度分化(G2)15例(26.79%)、低度分化(G3)8例(14.29%);非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G1 8例(12.12%)、G2 31例(46.97%)、G3 27例(4...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声像图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的6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学观察以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并与病理检查对比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炎性病变引起绝经后出血较多,子宫内膜癌占17.6%,其余为内膜息肉,萎缩性内膜或分泌内膜及其他性出血。结论:子宫内膜良性病与子宫内膜癌在内膜厚度及血液动力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随绝经年限的增加,内膜癌的发生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08年7月-2013年2月收治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112例,对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超声图像下的内膜均匀程度、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指数.结果 112例患者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平均厚度为(4.92±3.21)mm,不同疾病的子宫内膜平均厚度不一.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大于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及正常子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内膜不均匀比例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炎与正常子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子宫内膜癌血流特征≤0.4为18例(52.9%).结论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有助于鉴别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的病变,为临床提供可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绝经后反复阴道出血的患者再次宫腔镜检查的病理类型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因绝经后阴道出血就诊于医院的2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初次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恶性肿瘤共24例,占出血患者的20.0%;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17例,占出血患者的14.2%;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56例,占出血患者的46.7%;无组织取出者23例,占出血的19.2%.绝经后再次阴道出血的患者恶性肿瘤共38例,占出血患者的31.7%;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25例,占出血患者的20.8%;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54例,占出血患者45.0%;无组织取出者3例,占出血患者的2.5%.绝经后反复阴道出血患者恶性肿瘤检出率为31.7%明显高于首次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复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宫腔镜检查可以更准确的排除子宫内膜癌.  相似文献   

8.
绝经后阴道出血205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经后阴道出血因其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之一,已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作者对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205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病例进行临床和病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适宜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医院收治的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28例(同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总计15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资料;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情况;分析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理、免疫组化、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结果23例以手术为主综合治疗患者中,其中2例分别在术后24个月和36个月复发,部位均在阴道局部。5例未手术,其中单纯醋酸甲羟孕酮(MPA)治疗3例,分别随访24、30及54个月无复发,且1例妊娠并生育。绝经前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为鳞癌、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的复发率高于腺癌,病理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复发率高于Ⅰ、Ⅱ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绝经前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病理分期与子宫内膜癌预后存在相关。对于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和辅助治疗;尤其对于尚未生育女性,根据其病理资料和免疫组化指标,优先考虑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妇女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的病因及病理表现,探究年龄、绝经时长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64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临床诊治资料,利用分泌物涂片及分段诊刮病理检查,结合临床资料,整理临床主要症状及病理分型。结果64例中老年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中,1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占总病例数的15.63%。其中子宫内膜过度增生2例,萎缩性子宫内膜导致出血6例,分泌期子宫内膜2例,可能与患者体内孕激素水平过低,导致内膜增生不良或偶发排卵有关。良性出血36例,占56.25%,其中以阴道炎性出血为主,占34.38%。肿瘤性出血见18例,占28.13%,以子宫内膜癌最多见。良恶性疾病相比χ2=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与炎症性病变关系密切,肿瘤性因素次之,临床诊治过程中需结合分段诊刮及病理标本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联合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8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行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并通过活检或手术取材送病理.结果 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依次为: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等,联合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4.7%,恶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联合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王辉 《安徽医药》2014,(7):101-103
目的探讨绝经妇女子宫内膜增厚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在该院诊治绝经妇女经阴道超声提示为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92例,根据患者是否有相关症状分为症状组40例和无症状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无症状组患者宫腔镜病理检查结果主要为子宫内膜息肉,为65.38%(34/52);症状组患者发生癌变的比例较高,为35.00%(14/40)。结论绝经妇女子宫内膜增厚以子宫内膜息肉为主,宫腔镜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可作为绝经妇女子宫内膜增厚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方旖骅  周猷伟  颜士杰 《安徽医药》2013,17(12):2058-2060
目的 比较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搜集该院2011年1月-2013年2月收住入院的经手术-病理分期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166例,分为绝经前组76例(45.78%)和绝经后组90例(54.22%),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发病相关因素和病理特点.结果 绝经前组和绝经后组临床表现均以阴道异常流血为主.两组在孕次、产次、未产人数、肥胖人数、合并高血压、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脉管浸润、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内膜癌家族史、合并糖尿病、宫颈受累、附件转移和淋巴结转移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在绝经前患者中的发生率增高,其发生与雌激素关系更密切.绝经前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组织学分化较好,深肌层浸润、脉管浸润较少,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较高,恶性程度低于绝经后子宫内膜癌,如早期诊断并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使用MEDI-SONSONOACEX6C超声诊断仪对患者子宫进行检查,总结各种病变的发生情况以及超声特点。结果萎缩性子宫内膜病变诊断45例,诊断符合率为100.0%;子宫内膜增生24例,本组超声检查诊断21例,诊断符合率为87.5%;子宫内膜炎6例,本组超声诊断为8例,有2例误诊;子宫内膜息肉27例,本组超声诊断25例,诊断符合率为92.6%;子宫黏膜下肌瘤24例,本组超声检查均得到确诊,诊断符合率为100.0%;子宫内膜癌30例,超声检查均得到确诊,诊断符合率为100.0%。结论使用超声检查绝经后阴道出血具有无创、简便,能有效对病变进行初筛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何洁仪  罗一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1946-1947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采用宫腔镜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宫腔镜检查病理确诊结果显示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是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95.6%,其次为子宫内膜癌。绝经年限、阴道出血时间与恶性肿瘤关系有显著性差异(P〈0.05),宫腔镜诊断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86.6%。结论:用宫腔镜协助下刮宫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诊断子宫内膜癌、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是目前一种妇科诊治宫内病变不可替代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手术病理分期以及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6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临床分期、手术病理分期及预后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患者存活5年以上者49例,死亡15例,总生存率为76.6%。肌层浸润程度、手术病理分期、术后辅助治疗对预后有明显影。结论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估,以提高临床分期的准确性,正确地选择术式及术后治疗,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及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发病及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绝经后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共542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子宫内膜息肉组(EP)275例和非子宫内膜息肉组(NEP) 267例,其中子宫内膜息肉组又分为良性子宫内膜息肉组(BEP组)262例和恶性子宫内膜息肉组(MEP)13例,对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及可能出现的危险致变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绝经后慢性子宫内膜炎、宫颈息肉与绝经后子宫内膜发病关联较大而年龄≥60岁、绝经后阴道出血、绝经年限≥10年与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恶变关联较大(均P< 0.05).结论 绝经后慢性子宫内膜炎、宫颈息肉与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发病关联较大,年龄≥60岁、绝经后阴道出血、绝经年限≥10年与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恶变关联较大,研究结果为其在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生理阶段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欣  周家德 《安徽医药》2010,14(4):425-428
目的探讨育龄期、围绝经期与绝经后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照分析13例育龄期、43例围绝经期和84例绝经后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症状、临床分期、手术病理分期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育龄期组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占53.8%、围绝经期组与绝经后期组均以异常的阴道流血为主要表现,分别占62.8%和92.9%,育龄期、围绝经期与绝经后期的腺癌分别占84.6%、83.7%和81.0%。育龄期、围绝经期与绝经后期的Ⅰ期病人分别占76.9%、74.4%和56.0%。G1级在育龄期组、围绝经期组与绝经后期组中分别占69.2%65.1%和50.0%。育龄期组(84.6%)和围绝经期组(77.4%)的〈1/2肌层浸润者明显多于绝经后期(38.1%)(P〈0.05)。结论育龄期组、围绝经期组与绝经后期组子宫内膜癌都以腺癌为主,细胞分化都以高分化为主。重视异常阴道流血,可提高子宫内膜癌临床早诊率和早治率。育龄期的子宫内膜癌发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刘侠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4):179-181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阴道流血的原因及宫腔镜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就诊于本院的153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宫腔镜检查,并对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针对宫腔镜诊断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绝经后阴道流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占92.81%,子宫恶性肿瘤占7.19%,绝经时间越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越高,宫腔镜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基本一致,符合率为89.98%.结论 对绝经后阴道流血的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并对病灶进行活检或诊刮后送病理检查,可明确病因,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未绝经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绍芳  薛凤霞 《天津医药》2007,35(5):341-343
目的:分析未绝经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分析349例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绝经状态分为未绝经组(41.5%)与绝经后组(58.5%),比较2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未绝经组合并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低于绝经后组(24.8%vs36.8%,24.1%vs52.0%,17.9%vs27.9%,均P〈0.05),但未绝经组合并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肿瘤家族史及内膜增生的比例较高(均P〈0.05)。绝经后妇女以阴道排液为主诉的比例较高(P〈0.01)。2组均以内膜样腺癌为主要病理类型,但未绝经患者组织分化较好,深肌层浸润及腹腔细胞学阳性比例低于绝经后组(均P〈0.01)。未绝经组的5年生存率为91.71%,高于绝经后组的71.92%(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绝经状态、宫颈侵犯、淋巴结转移、浆膜受累、特殊病理类型及组织低分化是影响内膜癌预后的独立性相关因素。结论: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差异,未绝经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