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作者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的铜锌镁的浓度及铜锌比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结果表明:急性脑卒中患者无论是脑出血或脑梗塞均表现为血清铜升高,锌镁降低,铜锌比值升高(P<0.001);而脑梗塞与脑出血组相比,脑出血组血清铜升高较脑梗塞组更为明显(P<0.01),因而铜锌比值也有升高(P<0.01),但锌镁均无明显改变,其结果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血清总胆汁酸检测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汁酸 (TBA)测定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法检测脑梗塞患者2 9例 ,脑出血患者 2 6例及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30例中血清 TBA及血脂水平。结果 脑梗塞组 TB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脑出血组 (t=6 .78,3.4 0 ,P<0 .0 1) ,脑出血组 TBA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t=3.87,P<0 .0 1)。结论 脑梗塞和脑出血与血清 TBA水平呈正相关 ,TBA测定有助于脑梗塞和脑出血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脑血管疾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脑血管疾病(CVD)患者共68例,其中脑梗死(CVI)组36例,脑出血(ICU)组32例,正常对照组35例作为研究对象。hs-CRP测定采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PETIA),并对hs-CRP进行统计学比较(t检验)和ROC分析,分析hs-CRP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结果脑血管疾病组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通过临床观察发现hs-CRP水平相对高者病情转归及预后差,相对低者病情转归及预后良好。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s-CRP含量与常规检验指标(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hs-CRP水平升高与急性脑卒中患病呈显著相关,对脑血管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锌、铜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0例孕妇血清锌和铜的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50例比较分析。结果孕妇血清锌水平较对照组减低,血清铜水平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锌和铜是妊娠期妇女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7.
血清唾液酸测定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裴晓玲,魏平,胡少东,高彦荣近年来,血清唾液酸的测定作为对恶性肿瘤生物学标志的研究已逐渐深入。其适用范围广,是实验诊断肿瘤的较好的指标。我们对5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作了动... 相似文献
8.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血清锌、铜含量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系统感染与体内血清锌、铜及铜/锌值的关系。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了110例呼吸系统感染疾病和30例健康儿童血清锌、铜含量及铜/锌值。结果70例反复呼吸系统感染患儿与对照组相比,血清锌明显降低(P〈0.05),血清铜明显高于对照组。40例急性呼吸系统感染组患儿血清锌、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与对照组相比,铜/锌值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适当补锌,有助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铜/锌值可作为早期诊断、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汁酸是人体内的一种内源性有机阴离子,是胆固醇经肝细胞代谢的最终产物,为胆汁中的主要成分,经胆汁排入小肠,并进行肠肝循环。当肝细胞损伤、胆道梗阻及小肠疾病时,均可以引起胆汁酸的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0.
心衰可以引起电解质紊乱,而某些电解质紊乱如低镁低磷血症也可能与心衰的形成有关。为了进一步了解其间的关系,我们测定了10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镁、磷以及微量元素锌、铜值,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89年1月~1990年6月入院的慢性心衰患者102例,男56例,女46例,年龄40~76岁,平均61岁。心衰病程3~10年。其中肺心病32例,冠心病30例,扩张型心肌病14例、高心病16例、风心病10例。心衰按NYHA分级法,Ⅰ级20例、Ⅱ级36例、Ⅲ级46例。肺心病诊断符合 相似文献
11.
微量元素铜和锌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有关。我们曾报告实验性矽肺、煤矽肺大白鼠血清铜明显升高,而且这种变化与病程长短,病变程度及粉尘性质不同有相关性。血清铜大部分与铜蓝蛋白结合,参与胶原纤维的供价交联,因而在尘肺患者出现铜蓝蛋白增高。据此,临床上试用检查血浆铜蓝蛋白的方法判断矽肺的期别,评价药物的疗效。但铜除参与铜蓝蛋白合成外,也是血清中赖氨酸氧化酶、过氧化物歧化酶等的重要成分,而且人体中铜蓝蛋白尚无统一的正常值,测定的结果各家不一。本文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总铜和锌,旨在探讨各期煤工尘肺患者血清铜、锌变化的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急性胰腺炎(Acute qunevetitis:AP)是临床觉见的急诊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尽管微量元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研究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微量元素与 AP 之间关系的研究,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尚少,为了探索微量元素与 AP 的关系,我们检测了 AP 患者和正常人血清锌(Zn)、铜(Cu)、钙(Ca)、镁(Mg)等微量元素的改变,结果表明,AP 患者血清 Tn、Cu、Ca 含量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120例急性脑梗死、130例脑出血患者和90名健康人血清hs-CRP的含量,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分组比较。结果血清CRP水平脑梗死组、脑出血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比较无差异(P〉0.05)。无论脑梗死组还是脑出血组,组内比较轻、中、重型患者血清hs-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增高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方法:测定25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90例健康人血清hs-CRP的含量。结果:血清CRP水平脑血管病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001)。无论是脑梗死组,还是脑出血组,各组间、各部位比较没有差异(P〉0.05)。组内比较轻、中、重型患者血清hs-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增高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有密切关系,而与病变部位无关。 相似文献
15.
16.
17.
血清淀粉酶测定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急性呼吸衰竭与非急性呼吸衰竭时血清淀粉酶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法测定7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性呼吸衰竭24例,非急性呼吸衰竭52例)的血清淀粉酶.结果 76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中24例发生呼吸衰竭者血清淀粉酶显著高于52例未发生呼吸衰竭者血清淀粉酶(P<0.05).结论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血清淀粉酶越高,提示中毒程度越深,发生呼吸衰竭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8.
锌是多种酶和激素的重要成分,这些酶和激素参与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分裂和伤口愈合。所以急性心肌梗塞(AMI)后血清锌水平降低可能是由于大量锌参与心肌的修复所致。然而有的作者认为血清锌降低是疾病中的一种应激反应。现将我们检测AMI病人血清锌水平的结果及其随访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妇女妊娠期血清锌铜铁含量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妇女妊娠期血清锌、铜、铁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检测各类孕妇共567例血清锌铜铁含量,并与53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正常孕妇早期妊娠血清锌、铁元素含量与对照组比较稍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孕妇、妊娠高血压病、产后出血的孕产妇锌、铁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铜随着妊娠月份增加而明显上升(P<0.01).结论 锌、铜、铁是妇女妊娠期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