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中医体质及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TNM分期及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旨在为肺癌的中医药个体化治疗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本院门诊及住院部120例明确诊断、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其进行肺癌中医体质问卷调查,调查研究所需资料,并录入Execl表,建立数据库。结果:肺癌患者不同临床TNM分期与中医体质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其中TNMⅠ期、Ⅱ期痰湿质为主,其次为湿热质,TNMⅢ期、Ⅳ期以阴虚质为主,其次为阳虚质、气虚质及气郁质。肺癌患者不同临床TNM分期与中医辨证分型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其中TNMⅠ期以气虚痰湿证为主,占66.7%;Ⅱ期以气虚痰湿证为主,占50%;Ⅲ期以气阴两虚证为主,占37.3%;Ⅳ期以气阴两虚证为主,占53.4%。肺癌中医体质与病理类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肺癌患者中医体质与临床TNM分期有一定相关性,与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肺癌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TNM分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癌中医证型与TNM分期、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旨在为肺癌中医辨证分型提供较客观的参考依据,从而对肺癌的中医诊治规范化研究作出初步探索。方法:按病例选择标准收集本院住院的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调查研究所需资料,并录入Excel表,建立数据库。结果:肺癌不同TNM分期的中医证型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NMⅠ期以痰浊壅肺证多见(37.5%),Ⅱ期以热毒蕴肺证多见(34.4%),Ⅲ期以气阴两虚证多见(28.2%),Ⅳ期以气阴两虚证多见(42.9%)。肺癌不同病理类型的中医证型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中医证型与TNM分期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TNM分期肺癌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有差别。肺癌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肺癌患者中医体质及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TNM分期及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肺癌患者200例,根据患者的中医体质及中医辨证分型对患者进行统计整理,同时收集整理全部患者的临床TNM分期及病理类型,并分析总结中医体质及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TNM分期及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肺癌患者中医体质与TNM分期的研究中,Ⅰ期患者量少,以平和质、气虚质、痰湿质为主,Ⅱ期患者以痰湿质、湿热质为主,Ⅲ期患者以阳虚质为主,其次为气虚质、阴虚质,Ⅳ期患者主要为阴虚质、气虚质和气郁质,通过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中医体质与TNM分期之间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TNM分期的研究中,Ⅰ期、Ⅱ期患者均以气虚痰湿证为主,Ⅱ期患者其次为阴虚热毒证,Ⅲ期、Ⅳ期患者均以气阴两虚证为主,其次为阴虚热毒证、气血瘀滞证。通过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中医辨证分型与TNM分期之间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体质与病理类型之间、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类型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的中医体质及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TNM分期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中医体质及中医辨证分型与其病理类型之间无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民  齐金刚 《陕西中医》2007,28(9):1147-1148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32例予西药治疗,对照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对临床症状、胃镜及病理活检复查有较好的疗效,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71.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中医中药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临床症状的缓解和胃粘膜的恢复有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晚期原发性周围型肺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型与中医临床证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6例中晚期原发性周围型肺癌(以下简称肺癌)肺癌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类型及中医临床证型资料,按照中医辨证分组:分为肺郁痰瘀、脾虚痰湿、阴虚痰热、气阴两虚4种证型,研究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类型与各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结果:4种证型中以肺郁痰瘀型多见(37.5%)。不同中医证型的病理类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郁痰瘀型以鳞癌多见;脾虚痰湿型以肺泡癌多见;阴虚痰热型以腺癌多见;不同临床分期的中医证型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周围型肺癌组织病理学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6.
奚九一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9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奚九一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下肢静脉性溃疡采用辨病与辨证结合进行临床分期,运用中医中药,内外兼治,观察症状变化。结果:治愈76例;好转16例,未愈6例。结论:奚九一辨病与辨证结合进行临床分期,运用中医中药,内外兼治,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诊治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诊治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1~5年的随访率100%,1年生存率45例(75%),3年生存率30例(50%),5年生存率12例(20%)。结论:手术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方案,通过对患者的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和手术方式进行合理的分析,同时进行术后处理及放疗或化疗,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证素、脏腑辨证、证候学、病理分型证候及分期证候进行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研究其中医证候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关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证候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证候要素进行提取,分析其分布规律及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48篇文献,包括7834例病例,证候要素以气虚、阴虚、痰湿、血瘀、痰热、气滞为主;本虚证候要素占57.54%,标实证候要素占42.46%;脏腑辨证主要为肺+本虚与脾+本虚分别占35.86%、25.70%;在肺癌发展过程中,气虚证占比逐渐上升,在IV期时达到最大占比为36.50%。结论:肺癌中医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湿多见,临床除治肺以外还应注意脾的调理。而晚期肺癌患者本虚证比率升高,因此临证可根据病情采用攻补共用等方法来治疗。  相似文献   

9.
李惠义  李飞  李烜 《中医杂志》2012,53(19):1688-1689
总结肺癌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辨证论治临床治疗经验,并介绍经中医中药辨证治疗,肺占位病变消失的具体病例,探讨中医药辨治肺癌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证候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相关性,为支气管肺癌中医证候分型提供客观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以下简称肺癌)中医证候与临床分期及组织病理学类型,研究各证候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间的相关性。结果:4种证候中医证型和组织病理学类型尚未有统计学联系。肺癌不同的临床分期的中医证型具有统计学意义,TMN分期越晚,属于气阴两虚型的可能性越大。结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与临床分期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统计结果对确定肺癌临床证候分型标准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临床辨证论治及疗效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非小细胞肺癌的西医分型分期与中医证候分布的关系,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经病理学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共计383例,采用调查表形式,收集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组织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治疗前的中医证候情况等。结果Ⅰ期肺癌与Ⅲ期肺癌比较,中医证型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肺癌与Ⅳ期肺癌比较,中医证型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期肺癌与Ⅲ、Ⅳ期肺癌比较,中医证型分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Ⅰ期肺癌与Ⅱ期肺癌比较,Ⅲ期肺癌与Ⅳ期肺癌比较,中医证型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中医证型分别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有相关性,但是肺癌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分布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用药前后两组临床症状、胃镜、病理变化,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3.3%。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中药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临床症状的缓解和胃粘膜的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徐晓翌  钟津津  王磊  许远  沈宏雯 《新中医》2018,50(10):144-146
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医证型与组织病理分型、EGFR基因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以发现其分布规律。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6例,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中医证型与西医组织病理分型、EGFR基因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小细胞肺癌不同病理类型与中医分型间存在差异(P 0.05)。腺癌中医辨证以寒湿证比例最多(46.7%),其次为虚证(24.0%);鳞癌中医辨证以气阴两虚证最多(38.1%),其次为痰热证(28.6%)。肺癌中医辨证分型与EGFR基因表达存在差异(P 0.05)。肺癌患者中EGFR阳性表达依次由痰热证、气滞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寒湿证递增;其中寒湿证与痰热证、气滞血瘀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癌中医证型与组织病理分型、EGFR基因表达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清肺合剂对中青年及老年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存状况。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8年12月间收治的肺癌病人中,连续服用清肺合剂3年以上的原发性肺癌患者120例,分别入组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分析其临床特点构成和生存状况。结果:120例肺癌患者中,64.17%的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率达3年以上,高于同类文献报道。中青年组和老年组的临床构成比中吸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TNM分期等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清肺合剂对青年人肺癌和非青年人肺癌的咳嗽、咳痰、痰血、胸痛等有效缓解率达70%以上,对两组人群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清肺合剂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已得到证实,但对于肺癌手术后及放、化疗后的长期预防治疗及是否有延长生存期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宫颈癌患者术前中医辨证分型与肿瘤临床分期及术后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在西安市中医医院和宝鸡市人民医院共同接受治疗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88例,平均年龄(44.8±10.2)岁,在患者入院的当天记录其证候,填写辨证的分型表,根据辨证的准则对患者进行分型;同时由两位副主任以上的医师对其进行临床的分期;患者手术以后持续随访,依据患者的手术记录和送检的组织病理的检测来判别病情进展情况。统计分析患者辨证分型和临床分期、浸润转移间的联系。结果:参与研究的患者中,58例为HPV阳性,患者证型分布于HPV性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72~4的阳性表达和患者证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与患者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同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患者的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同的分化程度、浸润转移和患者的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前中医辨证分型与肿瘤临床分期及术后浸润转移有一定相关性,对中医防治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蓓华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0):1454-1455
目的观察用中医中药对婴幼儿时期哮喘分期进行辨证施治的疗效。方法对婴幼儿时期哮喘进行临床分期(早、中、晚三期),从寒、热、虚、实四方面进行辨证施治。结果治疗后患儿病情恢复较快,临床控制率69.70%。结论用中医中药治疗婴幼儿时期哮喘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患儿输液之痛苦和减轻药费的支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年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青年肺癌患者及80例年龄大于40岁的中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性别构成、吸烟情况、临床表现、胸部X-线检查、病理类型、临床TNM分期、治疗方案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老年肺癌患者比较青年患者以女性占比例高,吸烟年龄早,临床表现胸痛多,确诊时间晚,病理类型多为腺癌,胸部X-线检查胸腔积液、纵隔增宽多见,临床分期Ⅲb~Ⅳ期多,综合治疗为主,预后较好(P均<0.05)。结论青年人肺癌临床病理特点有一定规律,对有可疑症状的年轻患者应积极采取针对性检查提高早期诊断率,对于青年人肺癌术前要全面检查、准确分期,充分估计根治性手术的可能性,条件许可应以择期手术为主,辅以综合治疗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证候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相关性,为支气管肺癌中医证候分型提供客观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以下简称肺癌)中医证候与临床分期及组织病理学类型,研究各证候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间的相关性。结果:四种证候中医证型和组织病理学类型尚有统计学联系;不同的中医证候的胸腔积液征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空泡征、毛刺征等MSCT征象与中医证候尚未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MSCT表现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统计结果对确定肺癌临床证候分型标准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临床辨证论治及疗效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中医证候分布,并探讨其与组织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为NSCLC患者125例,自拟调查表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并分析不同组织病理类型及不同临床分期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结果单一证候5例占4%;复合证候115例占92%;无症状5例占4%。2个单一证候相兼的病例为15例占12.0%,3个及3个以上单一证候相兼并存的病例有100例占80.0%。不同组织病理类型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虚、痰凝、血瘀是非小细胞肺癌最常见的中医证候;Ⅰ、Ⅱ期NSCLC患者以实证居多,Ⅲ、Ⅳ期患者以虚实夹杂、虚证为主;中医证候与组织病理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晚期原发性周围型肺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型与中医临床证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6例中晚期原发性周围型肺癌(以下简称肺癌)肺癌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类型及中医临床证型资料,按照中医辨证分组:分为肺郁痰瘀、脾虚痰湿、阴虚痰热、气阴两虚4种证型,研究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类型与各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结果:4种证型中以肺郁痰瘀型多见(37.5%)。不同中医证型的病理类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郁痰瘀型以鳞癌多见;脾虚痰温型以肺泡癌多见;阴虚痰热型以腺癌多见;不同临床分期的中医证型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周围型肺癌组织病理学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