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检查在心肺复苏后病人的预后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心肺复苏后的患儿进行EEG监测并作出评价。结果:4例EEG分级为Ⅰ级的患儿3例临床痊愈,1例不完全恢复;10例EEG分级为Ⅱ级的患儿7例痊愈,2例不完全恢复、1例死亡;3例EEG分级Ⅲ级的患儿2例痊愈、1例死亡;1例EEG分级为Ⅳ级的患儿和5例EEG分级为Ⅴ级的患儿均死亡。结论:早期运用EEG对心肺复苏后患儿进行监测以了解其脑功能状况,可为脑复苏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也为临床脑死亡的判定提供了客观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动态脑电图(EEG)、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三种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脑血管病昏迷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急性脑卒中致昏迷65例患者进行EEG、SEP、BAEP检查。EEG按Young标准分为Ⅰ—Ⅴ级;BAEP分析Ⅰ、Ⅲ、Ⅴ波各波潜伏期、峰间期及双侧波幅差,结果按Cant标准分为Ⅰ-Ⅲ级;SEP分析N20波,结果也分为Ⅰ-Ⅲ级。预后分为清醒、持续植物状态和死亡三种情况。结果:65例患者,EEG、BAEP、SEP均为Ⅰ级的15例患者中,死亡3例,持续植物状态2例,清醒10例;EEG、BAEP、SEP均为Ⅱ级的13例患者中,死亡5例,持续植物状态2例,清醒6例;属EEGⅢ级及其以上、BAEP及SEPⅢ级的37例患者中,死亡24例,持续植物状态9例,清醒仅4例。结论:EEG、BAEP和SEP的分级高低(异常程度)与昏迷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分级越高病死率越高。EEG、BAEP和SEP相结合,可以提高判断脑血管病昏迷患者预后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用于巨结肠术后镇痛效果及对小儿的影响,探讨舒芬太尼用于小儿巨结肠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最适剂量.方法 选择108例ASAⅠ~Ⅱ级全麻复合骶管阻滞麻醉下行巨结肠手术的患儿,采用随机双盲分为4组,镇痛模式采用LMP模式,负荷剂量为舒芬太尼0.05μg/kg,4组患儿PCIA泵药物配方分别为舒芬太尼0.03、0.04、0.05、0.06μg/kg·h,均配伍托烷司琼2mg,并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记录4组术后4h、8h、24h、48h各时点患儿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患儿家长对镇痛的满意度以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瘙瘁等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8h、24h FLACC量表评分Ⅰ组高于Ⅱ、Ⅲ、Ⅳ组(P<0.05),4h RR、SPO2 Ⅳ组低于Ⅰ、Ⅱ、Ⅲ组(P<0.05),PCA按压次数Ⅰ组高于Ⅱ、Ⅲ、Ⅳ组(P<0.05),家长对镇痛的满意度Ⅰ组低于Ⅱ、Ⅲ、Ⅳ组(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静脉持续输注舒芬太尼0.04~0.05μg/kg·h用于小儿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素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 (HF)患者血清脑钠素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放射免疫分析测定 88例HF(NYHAⅡ -Ⅳ级 )患者、2 0例心功能代偿期对照组 (NYHAⅠ级 )和 3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脑钠素水平 ,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HF组总体血清脑钠素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处代偿期 (NYHAⅠ级 )组 (t=2 1 33,p <0 0 5 )和对照组 (t=2 335 ,p<0 0 5 ) ,NYHAⅡ级心功能时血BNP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Ⅱ、Ⅲ、Ⅳ级组间血清BNP依次递增 (F =2 5 95 ,p<0 0 5 )。急性左心衰组血清BNP显著高于慢性心衰组 (t =2 2 6 8,p <0 0 5 ) ,而且缓解时血清BNP即显著下降 (p <0 0 5 )。结论 :测定血清脑钠素水平有助于HF患者发病机理、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疗效。方法对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ASC以上,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宫颈CINⅠ级75例、宫颈CINⅡ级21例、CINⅢ级2例患者LEEP切除,组织标记后行病理检查。结果 LEEP术后3个月随访,CINI.Ⅱ宫颈细胞学检查阴性94.5%,宫颈糜烂100%愈合CINⅢ阴道镜检查病理均阴性。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是目前临床上诊治宫颈瘤样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囊癌病理分期、手术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59例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Nevin分期Ⅰ、Ⅱ、Ⅲ、Ⅳ、Ⅴ期分别为2、12、22、12、11例;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法对其病理分期、手术方法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9例中4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0.5~126个月,平均20.4个月。48例手术治疗的胆囊癌患者总体中位生存时间35.6个月。Ⅰ+Ⅱ期、Ⅲ+Ⅳ期、Ⅴ期胆囊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2.4个月、16.9个月和3.5个月,Ⅰ+Ⅱ期、Ⅲ+Ⅳ期胆囊癌患者生存率均高于Ⅴ期患者(P<0.05),Ⅰ+Ⅱ期胆囊癌患者生存率高于Ⅲ+Ⅳ期患者(P<0.05)。单纯胆囊切除组、根治性手术组、姑息性手术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5.8个月、45.8个月和3.6个月,单纯胆囊切除组、根治性手术组患者生存率均高于姑息性手术组患者(P<0.05),而单纯胆囊切除组与根治性手术组患者生存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胆囊癌患者Nevin分期越早,预后越好。依据病理分期选择相应的术式,单纯胆囊切除与根治性切除患者术后均可获得长期生存。单纯胆囊切除、根治性切除患者预后优于姑息性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中PC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原发性乳腺癌和11例乳腺小叶增生症中PCNA的表达,并分析其在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病例中的表达强度。结果:PCNA在乳腺癌肿瘤组织和小叶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乳腺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加,PCNA阳性表达增强,Ⅰ级与Ⅱ、Ⅲ级,Ⅱ级与Ⅲ级,Ⅰ~Ⅱ期与Ⅲ~Ⅳ期,无淋巴结转移与有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PCNA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以低血清谷氨酸转肽酶(GGT)为特征的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各型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诊断为低血清GGT的PFIC患儿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和随访等资料,根据ATP881和ABCB11全部基因外显子测序结果分为PFIC-Ⅰ、PFIC—Ⅱ和未分型3组,分析3组间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23例低血清GGT的PFIC患儿进入分析,PFIC-Ⅰ、PFIC—Ⅱ和未分型组分别为9、7和7例。23例PFIC患儿出生体重均正常,以黄疸、瘙痒和肝功能损害起病。中位发病年龄40d(0d至7个月),中位就诊年龄6(2—36)个月。①13例(56.5%)病程中出现过白陶土样大便,有明显腹泻症状3例。6例(26.1%)有营养不良、佝偻病和生长发育落后。2例(8.7%)随访中发现胆结石。②15例肝组织病理活检示:7例(46.7%)肝细胞多核巨细胞样转化,14例(93.3%)肝细胞和毛细胆管胆汁淤积明显,未发现脂肪变性病例。③未分型组ALT水平较PFIC—Ⅰ型和PFIC—Ⅱ型组显著升高(P〈0.05);PFIC—Ⅱ型组ALT、TBA水平显著高于PFIC—Ⅰ型组(P〈0.05);PFIC—Ⅱ型和未分型组肝细胞多核巨细胞转化发生率显著高于PFIC—Ⅰ型组(P〈0.05)。结论低血清GGT的PFIC患儿以黄疸、瘙痒和肝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PFIC—Ⅰ型肝穿刺病理活检未见肝细胞多核巨细胞转化,PFIC—Ⅱ型血清ALT、TBA水平明显高于PFIC-Ⅰ型,有助于临床分型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nm2 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S P法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 5 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nm2 3蛋白的表达。结果 :5 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 ,nm2 3蛋白表达阳性率 6 3 6 % ,在膀胱移行细胞癌Ⅰ、Ⅱ、Ⅲ级中分别为 87 5 %、6 5 %、42 1%。nm2 3蛋白表达阳性率随病理分级增高而降低 ,Ⅰ级与Ⅲ级、Ⅰ级 +Ⅱ级与Ⅲ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与肿瘤大小、转移及预后相关 (P <0 0 1,P <0 0 5 )。结论 :nm2 3蛋白检测有助于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产妇心脏功能状况对终止妊娠方式及孕产妇母儿预后的影响,以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妇幼健康。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8年5月汉中地区多家医院的4118例孕产妇,根据孕产妇心脏功能状态分为正常、Ⅰ-Ⅱ级及Ⅲ-Ⅳ级三组,比较不同心脏功能状态的孕产妇终止妊娠方式及母儿预后。结果在本次对孕产妇心脏功能状态调查中,共156例(3.79%)孕产妇合并心脏病,在合并心脏病的孕产妇中心率失常的占比最高,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及风湿性心脏病,孕产妇中心脏状态为Ⅰ级的共135例占86.54%。临床调查结果显示,心功能状态正常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Ⅰ-Ⅱ级及Ⅲ-Ⅳ级孕产妇,剖宫产率显著低于Ⅰ-Ⅱ级及Ⅲ-Ⅳ级孕产妇,手术助产及治疗性引产显著低于Ⅲ-Ⅳ级孕产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级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Ⅲ-Ⅳ级,而手术助产及治疗性引产显著低于Ⅲ-Ⅳ级,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孕产妇中,心脏功能状态正常及Ⅰ-Ⅱ级孕产妇发生心衰死亡均显著低于Ⅲ-Ⅳ级孕产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功能状况越好者,其E值相对较高,A值相对较低,E/A值相对较高。在围生儿中,心脏功能状态正常孕产妇新生儿发生早产、窒息及围生儿死亡显著低于Ⅰ-Ⅱ级、Ⅲ-Ⅳ级组,足月低体重显著低于Ⅲ-Ⅳ级,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级组新生儿早产、足月低体重、窒息及围生儿死亡均显著低于Ⅲ-Ⅳ级孕产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孕前宣教,提高对妊娠期心脏病的认知水平,做到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加强孕期心脏功能的监测,尤其是E/A1的孕产妇尽可能的改善心脏功能状态,从而安全的度过妊娠期,减少早产,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提高围生儿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各个分型的病理特征与尿蛋白的关系.方法 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肾病(2TDN)的患者根据24小时尿蛋白分为A、B、C、D四组,分别为A蛋白尿组(尿蛋白/24h<2000mg)、B蛋白尿组(尿蛋白/24h2000~<4000mg)、C蛋白尿组(尿蛋白/24h 4000~6000mg)、D蛋白尿组(尿蛋白/24h> 6000mg).对四组患者分别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白蛋白(Alb),光镜下分别观察各组患者肾组织HE、PAS、PASM、Masson染色结果变化,电镜下观察各组患者肾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以及测量各组肾小球基底膜厚度.结果 各组DN患者经病理分型后,A组Ⅰ型6例(20%),Ⅱa型7例(23%),Ⅱb型6例(20%),Ⅲ型10例(33%),Ⅳ型1例(3%);B组Ⅰ型2例(7%),Ⅱa型3例(10%),Ⅱb型10例(33%),Ⅲ型14例(47%),Ⅳ型1例(3%);C组Ⅰ型1例(3%),Ⅱa型3例(10%),Ⅱb型5例(17%),Ⅲ型20例(67%),Ⅳ型1例(3%);D组Ⅰ型0例(0%),Ⅱa型1例(3%),Ⅱb型3例(10%),Ⅲ型17例(57%),Ⅳ型9例(30%).B、C、D组与A组相比较,血清Alb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组相比较,血清BUN、Sc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B、C组相比较,血清Alb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蛋白尿的升高,各组DN患者的基底膜厚度相应增加,病理分型也相应严重.结论 DN患者肾脏的病理变化与蛋白尿的进展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对DN患者进行病理分型,有助于深入了解患者病情,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后急性期使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7年6月—201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符合要求的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60例,其中男22例、女38例,年龄38~85(57±11)岁。术前Hunt-Hess分级Ⅰ级16例,Ⅱ级23例,Ⅲ级16例,Ⅳ级4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非清髓性骨髓移植在同种肝移植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方法:动物实验为同种大鼠肝移植:Ⅰ组为Wistar→Wistar同基因对照组;Ⅱ组为SD→Wistar急性排斥组;Ⅲ组为SD→Wistar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肌肉注射处理组;Ⅳ组为SD→Wistar术前1周大剂量供体骨髓细胞输注处理组。用术后一般状态、生存时间、病理学排斥分级、肝标本中IL-2、IFN-γ的表达以及胸腺内嵌合体的检测等手段,确定不同处理组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情况及机体的免疫状态。 结果:Ⅰ组大鼠术后无排斥反应发生;Ⅱ组大鼠术后9-13 d内全部死亡,中位存活时间(10.7±0.5)d,排斥反应明显;Ⅲ组大鼠仅见轻度排斥;Ⅳ组自然存活亚组6只大鼠4只长期存活 (>100 d),排斥分级明显低于Ⅱ组(P<0.05),与Ⅱ组相比,Ⅳ组IL-2、IFN-γ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下调。在骨髓输注15 d后,用PCR法在雌性Wistar大鼠受体胸腺内可检测到雄性SD大鼠供体特异性的Y染色体(Y-chromosome-specific sequence,Sry)基因片段。 结论:供体骨髓输注可形成供受体细胞的嵌合状态,可降低同种异体肝移植的排斥反应,延长受体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探讨部分男性GD甲亢患者药物治疗后免疫缓解较慢的原因。方法:测定患者血清β2-m、T、E2、P的含量变化及TGA、TMA的阳性率变化,将176例男性GD甲亢患者根据治疗过程分为三组,①初发组(Ⅱ组,62例);②未缓解组(Ⅲ组,58例);③缓解组(Ⅳ组,56例);④6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Ⅰ组)。结果:男性GD甲亢Ⅱ组与Ⅲ组血清β2-m、FT3、FT4、T、E2,P水平明显高于Ⅰ组(P<0.01),而TGA、TMA的阳性率明显下降(P<0.01)。Ⅱ组与Ⅲ组FT3、FT4与β2-m呈明显正相关,而Ⅳ组β2-m、FT3、FT4与Ⅰ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P>0.05)。而Ⅳ组T、E2、P水平虽明显降低,但与Ⅰ组相比差别仍有显著性(P<0.05),特别是Ⅳ组的T水平仍然较高与Ⅰ组相比差别有极显著性(P<0.01)。Ⅳ组与Ⅲ组相比,TGA、TMA阳性率差别无显著性(P>0.05)。Ⅳ组的TGA、TMA阳性率仍较高,与Ⅰ组相比差别仍有显著性(P<0.01)。最终Ⅳ组仍有21.4%的患者血清β2-m明显增高,26.8%的患者TGA、TMA仍持续阳性。结论:①血清β2-m水平及TGA、TMA阳性率可作为男性GD甲亢免疫缓解指标,男性GD甲亢患者未缓解者常有血清β2-m水平及TGA、TMA阳性率持续升高,提示免疫功能持续紊乱而不能缓解。②男性GD甲亢患者性腺轴功能恢复要慢于甲状腺功能恢复,患者体内血清T水平持续较高也提示免疫功能持续紊乱而缓解缓慢。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调强放射治疗(IMRT)鼻咽癌的初步临床结果。方法选择111例初治鼻咽癌患者进行IMRT.其中男性76例,女性35例:年龄22~71岁,中位年龄47岁。根据国际抗癌联盟2002年分期标准,Ⅰ期19例.Ⅱ期58例.Ⅲ期32例,Ⅳa期2例。对鼻咽肿瘤计划靶区(PTV)放射治疗至60~65Gy时根据肿瘤退缩情况,缩野加量至70~75Gy。中下颈65~70Gv,锁骨上区52Gy,危及器官剂量在安全限制范围内,脑干、脊髓平均剂量36.5Gv,左、有视神经47.2Gv、43.4Gy,左、右腮腺剂量40.1Gy,39.6Gy,50%腮腺体积平均受照剂量在30Gy以下。结果中位随访期38个月,22例出现局部或淋巴结复发,局部复发率1年、2年分别为5.4%、14.4%。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2%、94.6%和85.6%。急性反应主要以口腔黏膜放射性损伤、骨髓抑制和口干为主。口腔黏膜Ⅰ度损伤为22.5%,Ⅱ度、Ⅲ度损伤分别为44.1%、33-3%。骨髓抑制Ⅰ级发生率为31.5%.Ⅱ级3412%.Ⅲ级14.4%。未发现放射性脑损伤后遗症。结论IMRT对于鼻咽癌各区均有较好的剂量分布,局部控制率和2年、3年总生存率有明显提高.且可较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免受照射,IMRT逐渐成为鼻咽癌标7佯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ET-1对兔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定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成年兔股骨干BMSCs培养。实验分为6组:Ⅰ组,未诱导组;Ⅱ组,单纯ET-1组(30 nmol/L);Ⅲ组,5-aza诱导组(10 μmol/L);Ⅳ组,5-aza+ET-1联合诱导组。5-aza诱导3周后,加入ET-1。其中又分为Ⅳ1组、Ⅳ2组、Ⅳ3组,分别为加入10、30和50 nmol/L ET-1。诱导培养4周后,测定心肌样细胞转化率和细胞直径、cTroponin-I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blot方法,测定GATA-4蛋白表达及蛋白磷酸化水平、RT-PCR方法测定β-MHC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心肌样细胞超微结构特征。结果:Ⅳ2组心肌样细胞直径显著增大(P<0.01 vs Ⅲ组), Ⅲ、Ⅳ2组心肌样细胞转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Ⅲ、Ⅳ2组cTroponin-I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β-MHC表达显著性增高(P<0.01 vs Ⅰ组),GATA-4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均亦显著增高(P<0.05 vs group Ⅰ、Ⅱ)。ET-1浓度为30 nmol/L时,GATA-4蛋白磷酸化程度最高(P<0.05)。超微结构显示,Ⅲ、Ⅳ组分化的心肌样细胞可见原始肌节形成,其中,Ⅳ2组更为明显。结论: 5-aza 及5-aza 联合ET-1所诱导BMSCs分化的心肌样细胞,具有心肌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单独采用 ET-1,不能诱导 BMSCs 向心肌样细胞分化;ET-1在诱导BMSCs分化中,可提高GATA-4蛋白磷酸化水平,发挥促进心肌样细胞成熟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具有足够感染度的感染有广州管圆线虫的福寿螺模型。方法将福寿螺随机分为Ⅰ、Ⅱ、Ⅲ、Ⅳ组,每组16只。分别用每只螺0条、1500条、2500条、3500条一期幼虫感染福寿螺。感染24h后以相同感染数量相同时间重复感染一次。35—40d后,使用酶消化法查找三期幼虫,观察螺的死亡率、感染率、感染度等指标。结果Ⅰ、Ⅱ、Ⅲ、Ⅳ组死亡率分别为0、31.25%、31.25%、62.5%;Ⅰ组各螺无三期幼虫感染,Ⅱ、Ⅲ、Ⅳ组感染率均为100%;感染度Ⅲ组和Ⅳ组明显高于Ⅱ组(P〈0.05),Ⅲ组与Ⅳ组之间感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时,Ⅰ组螺可正常生存,无死亡;Ⅱ组螺死亡率较低.但感染度亦不高:Ⅳ组螺感染度较高死亡率亦高;Ⅲ组福寿螺死亡率较低、感染度较高、感染虫数较均衡,最适宜作为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重症医学科(ICU)重症患者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及其预后。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住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重症患者3 321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急性胃肠损伤(AGI)的发生率;根据AGI严重程度分为AGI Ⅰ~Ⅳ组,观察比较4组重症患者的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等一般指标,以及ICU留治时间和病死率。结果 本组3 321例中,并发AGI者2 261例,发病率68.08%,其中AGI Ⅰ级~Ⅳ级例数依次为1 123例(33.81%)、586例(17.65%)、367例(11.05%)、185例(5.57%)。男/女比例、年龄在AGI Ⅰ~Ⅳ级4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APACHEⅡ评分、ICU留治时间在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纳入研究3 321例重症患者中,病死率为4.73%(157/3 321);其中AGI Ⅰ~Ⅳ级病死率依次为2.76%(31/1 123)、6.31%(37/586)、9.81%(36/367)、28.65%(53/185),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316,P=0.000)。结论 重症患者的急性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戊型肝炎病毒Ⅳ型全基因序列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分析戊型肝炎病毒(HEV)Ⅳ型的全基因序列以比较与其他基因的差异。方法 设计PCR引物对全基因进行分自然扩增,并两个末端采用末端快速扩增方法(RACE)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及测序。结果 HEV-T1全序与Ⅰ型、Ⅱ型和Ⅲ型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74.8-75.5)%、74.5%和(75.3-76.3)%。ORF1与已报道的Ⅰ型、Ⅱ型和Ⅲ型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5.0-86.7)%、85.0%和(88.5-88.7)%;ORF2与已报道的Ⅰ型、Ⅱ型和Ⅲ型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1.6-92.4)%、90.1%和(91.9-93.0)%。ORF3与已报道的Ⅰ型、Ⅱ和Ⅲ型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5.9-77.8)%、75.0%和(79.6-83.3)%。结论 这一研究为今后发展戊型料诊断试剂及戊型肝炎疫苗提供了新的、重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