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Billroth-Ⅱ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梗阻的诊断和手术方式。方法 本组共17例输入袢梗阻患者,对17例患者的手术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典型的输入袢梗阻表现为上腹胀痛、上腹部触及张力较高且有压痛的囊性包块,腹部CT检查见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横向走行的扩张肠管。17例患者均再次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输入袢扩张,5例行Braun吻合术,12例行Roux-en-Y吻合术。术后无严重合并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均恢复顺利,梗阻症状消失。术后随访1~4年(平均2.5年),经X线胃肠钡餐检查见吻合口钡剂通过顺利,无狭窄;胃镜检查未见胆汁反流。结论 严格遵守正确的手术操作常规是预防输入袢梗阻的关键;经腹部CT诊断明确后,应尽早再手术;Braun吻合术及Roux-en-Y吻合术为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梗阻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吴祥德  李海平 《腹部外科》1995,8(3):132-132
输入袢梗阻表现为急性胰腺炎的病例报告吴祥德,李海平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急性完全性输入袢梗阻不甚多见,而表现为急性胰腺炎的更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胃窦癌根治切除术后发生急性输入袢梗阻,临床表现为典型的急性胰腺炎,虽经再次手术抢救成功。但...  相似文献   

3.
关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综合征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万进 《临床外科杂志》2001,9(6):349-350
输入袢综合征主要是指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因输入袢梗阻引起的临床症候群 ,是一种少见并发症 ,其发生率大约 0 .3%。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急性型病人通常发生在术后 1~ 2周之内 ,但也有文献报告胃切除术后 30年出现。输入袢综合征的病因包括 :①输入袢空肠过短 ,使十二指肠空肠曲牵拉形成锐角 ,导致肠腔狭窄 ;②输入袢过长 ,如长度30cm或超过 30cm ,易形成肠扭曲 ;③因输入袢过短 ,横结肠压迫引起排空受阻 ;④胃空肠吻合术后 ,输入袢钻入后间隙 ,形成内疝 ;⑤吻合口因粘连形成狭窄 ;⑥其它尚有输入袢空肠胃…  相似文献   

4.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7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诊治方法与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 2010年1月72例ABP的临床资料.结果 轻症ABP 56例:非梗阻型49例,梗阻型7例,早期采用非手术治疗,后择期手术.重症ABP16例:有胆道梗阻12例,无胆道梗阻4例,早期行急诊手术或ERCP、EST及ENBD网篮取石术...  相似文献   

5.
毕罗氏Ⅱ式胃肠吻合术后输入袢梗阻可发生于近期或数午后。当输入袢嵌顿于胃肠吻合部与横结肠之间不能还纳时,其临床表现很像原发性胰腺炎。一旦误诊采用保守疗法将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本文报告3例术前皆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当病情恶化开腹探查后方得到证实。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初步分析。例1.1女,22岁。左上腹剧痛阵发加重2天。呕吐无胆汁胃内容物。半年前曾因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行胃切除,术后经常餐后饱胀。左上腹压痛,抵抗似可扪及肿物。腹部平片显示胃泡明显增大。尿淀粉酶512单位(温氏法),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经过保守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非粘连性小肠梗阻的诊断方法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36例急性非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35例,1例死亡。除1例术后死于MODS外,其余病例均未发生术后腹腔内出血,腹腔感染及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急性非粘连性小肠梗阻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结合B超、CT检查可提高早期确诊率。一旦确诊或疑拟诊断,建议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性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特点。方法对1995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53例老年性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误诊15例,误诊率为28.3%:恶性梗阻28例,占52馏%;并发1种或1种以上合并症38例;死亡3例,占5.7%。结论老年性急性肠梗阻病人以恶性梗阻多见,误诊率高,合并症多见,病死率高,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毕罗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内疝,因很少能获早期确诊致死亡率高达40%。我们先后为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者合并溃疡出血或幽门梗阻)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毕罗Ⅱ式),结肠后输入袢对胃大弯胃空肠吻合术治疗,术后因有不全梗阻表现,分别于5天~1年行再次手术,证实有内疝发生。本文就其发生原因、早期诊断及防治意见简要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 1994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2 5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2 5例 ,男 14例 ,女 11例。年龄 17~ 69岁。均依临床表现、血生化检查、腹穿液或CT检查确诊。暴饮暴食6例 ,不明原因 11例 ,胆源性 8例 (其中伴胆道梗阻 5例 )。发生胰周感染 4例 (含术后 1例 ) ,多器官功能衰竭 12例。  行手术治疗 12例 ,其中胆源性伴胆道梗阻行早期手术治疗 5例 ,非胆源性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者行早期手术 6例 ,发生胰周感染后期手术 1例。非手术治疗 13例。  结果 :( 1)手术治疗组 :5例胆源性伴胆道梗阻及…  相似文献   

10.
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急性梗阻,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0.3%。如不及时治疗可致肠绞窄、肠坏死及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常危及生命。我院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14例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急性梗阻患者,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输入袢梗阻是B—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与术者经验及操作有直接关系。本组综合1976~1985年收治的7例病人,针对病因和防治等问题进行讨论。临床资料男5人,女2人。发病年龄为22~47岁。术后5~14天发病。临床表现有上腹不适和食后呕吐,呕吐多在餐后15~30分钟发生。个别病人表现腹膜炎征象。X 线可见上腹液平。超声探查3例有上腹囊性肿物。全组钡餐透视;6例输入口通过良好,1例吞钡即呕无法检查。手术情况:扭转吻合3例,行Roux-Y 吻合;系膜套压2例,行系膜重新固定;成角吻合2例,行侧侧吻合。在扭转吻合的3例中,其中1例(近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附16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0年 1月~ 1999年 5月 ,我院收治前列腺癌患者 161例 ,现对其诊断方法及临床意义作一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161例 ,年龄 39~ 90岁 ,平均 69.5岁。病程 1个月~ 10年。临床症状表现为排尿不畅和(或 )尿频 15 4例 (95 .7% ) ,尿潴留 30例 (18.6% ) ,无痛性肉眼血尿 5 6例 (34 .8% ) ,骨痛消瘦 8例(4 .9% ) ,截瘫 2例 (1.3% )。1.2 诊断方法直肠指检前列腺质地坚硬 12 7例 (78.9% ) ,结节 119例 (73.9% ) ,腺体表面高低不平 4 7例(2 9.2 % )。B超检查 12 8例 ,见前列腺体积 2 4~ 15 1ml,腺体增大突入膀胱 2 7…  相似文献   

13.
急性重症胆管炎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科1986年1月至1999年1月共急诊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69例。现就治疗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69例均符合ACST诊断标准[1],其中男28例,女41例,年龄35~82岁,均位年龄61岁。60岁以上43例(62.3%)。病程15小时至7天。入院至手术时间为4-36小时,平均12小时。均存在charcot's“三联”征,其中34例有Reynold's“五联”征。首次胆道手术史18例,二次或二次以上胆道手术史51例。术中纤维胆道镜检查52例,发现肝外梗阻33例,单纯肝内梗阻及肝内外混合型梗阻共19例(36.54%)。并发MOF12例(17.4%)。MOF表现为:急性肾功能…  相似文献   

14.
胃术后因胃肠吻合口及输入与输出肠袢发生的并发症不少见。据报道因吻合口输入与输出肠袢梗阻需行再次手术探查的约1.5~2.0%。如同时并有顽固性硷性胆汁性反流的病例,再次手术率还将提高。单纯吻合口梗阻较少见,最常见的是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术后的输入肠袢的梗阻,其次是输出肠袢的梗阻。毕Ⅰ式吻合口梗阻不多见,临床表现亦较易诊断。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术后,约有50%以上的患者有胆汁反流,毕Ⅰ式术后虽也有胆汁反流,但临床表现很轻,合理调节饮食后可  相似文献   

15.
56例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AcutebiliarypancreatitisAB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1月收治的 5 6例ABP的临床资料。结果 轻型 :非梗阻型 1 1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 ;梗阻型 36例 ,其中 2 6例转为非梗阻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 ,1 0例转为重型行EST或开腹手术解除梗阻。重型 :梗阻型 7例 ,行ERCP +EST6例 (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 ,开腹手术 (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胰腺被膜切开引流 ) 1例 ;非梗阻型 2例 ,开腹手术 1例死亡 (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 ,非手术治疗 1例。结论 区分壶腹部梗阻对ABP治疗至关重要 ,MRCP宜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手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临床体会,探讨常见并发血管病变的处理方法。方法1990年1月~2005年12月年收治32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肠系膜动脉切开取栓,同时处理合并的内脏血管病变。结果30例获得临床治愈,2例分别死于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术后1年复查无栓塞及局部狭窄,CTA示肠系膜上动脉通畅,侧枝循环正常。30例术后随访2~15年,23例无局部狭窄或复发,7例死于心肌梗塞或脑出血。结论早期诊断、早期切开取栓同时处理伴发疾病,可显著提高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θ�����1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 1986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胃肠结核病人 12例。本文对其诊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2例中男 2例 ,女 10例。年龄 11~ 64岁 ,平均3 5岁。临床表现 :表现为慢性腹痛者 7例 ,腹部包块 6例 ,排便习惯改变 5例 ,幽门不全梗阻 2例 ,伴消瘦、贫血、便血者2例。辅助检查 :9例做血沉检查 ,8例增快。 12例全部做胸透检查 ,其中 5例拍过胸片 ,3例肺部有结核钙化灶 ,但无明显结核病史。 7例行钡餐或钡剂灌肠透视 ,均有阳性发现 ,如幽门不全梗阻、粘膜破坏、肠腔狭窄、肠管畸形或充盈缺损、肠壁僵硬…  相似文献   

18.
分娩及盆腔手术并发急性结肠假性梗阻12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结肠假性梗阻(ACPO)具有急性结肠梗阻临床特征和X线表现,但没有结肠梗阻的任何机械性病变,易发生盲肠穿孔,早期诊断和治疗至为重要。我院自1980年1月至1992年5月共收治12例,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Billroth-Ⅱ胃部分切除术后的输入袢梗阻罕见。急性完全性梗阻需行手术治疗。慢性梗阻起病隐匿,术后数月至数年始出现,其症状有时会提示其它的胃肠道疾病。本文介绍了两例这类病人。初步印像为急性胰腺炎和疑为胰腺囊肿,最终却发现是由于输入袢慢性梗阻引起胰腺炎。病例1 男性,39岁。因持续性上腹痛伴恶心、呕吐一周入院。5年前曾行迷走神经切断、胃窦部切除和Billroth-Ⅱ吻合术。1年前有过两次急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20.
胃术后机械性梗阻手术探查8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报告经手术探查的胃术后梗阻80例。原术式:B-Ⅱ胃切除73例,胃空肠吻合7例。急性梗阻58例,慢性不完全性梗阻22例。最常见症状为呕吐、上腹饱胀、并有反复胃肠减压史,X线钡餐检查符合率90.4%。手术探查发现有明确机械性梗阻原因者72例。梗阻最常见的部位为输出袢(46/72),其次为输入袢(16/72)。梗阻原因以粘连最为多见(37/72)。内疝(11/72)、大网膜团块(10/72)及横结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