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目的探讨阴囊Paget's病的临床表现特点、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87-2006年收治的29例阴囊Paget's病的临床表现、病理、治疗及其预后。患者平均年龄69.4岁,病程平均4.9年。28例行病灶皮肤广泛切除术,1例接受放疗。结果28例病理可见Paget's病的典型特征。2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16年。3例淋巴结转移者,2例术后2年死于广泛转移,1例未手术接受放疗者5个月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死于心血管疾病;2例分别于术后1年、3年局部复发,再行手术切除;余19例无复发。结论阴囊Paget's病应尽早行活检确诊,局部广泛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方法,手术效果好,对局部复发可行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早期阴囊Paget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07~2011年间笔者医院收治的17例阴囊Paget病的临床症状、病变部位、病理、治疗方法及随诊情况。结果有15例患者术前经活检病理提示为阴囊Paget病后行手术治疗。17例行阴囊病灶扩大切除术,其中有2例行阴囊病灶扩大切除术+皮肤缺损处植皮术,1例行阴囊病灶扩大切除术+左腹股沟淋巴结清扫。17例行阴囊病灶扩大切除术后,其中有3例复发,再次行阴囊病灶局部扩大切除术,术后至今6~18个月未再复发。1例腹股沟淋巴结阳性者术后行放化疗,2年后死于全身转移。结论阴囊病灶局部扩大切除术+早期活检是治疗A期阴囊Paget病的主要方法,且预后良好。患者均需终身随访。  相似文献   

3.
41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原则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1997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41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患者平均年龄35岁,其中良性20例,恶性16例,交界性5例.19例行局部广泛切除术,7例行局部切除术,9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6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例患者给予术后放疗.随访35例,平均随访26个月(5~101个月),1例术后3a死于远处转移,2例行局部切除术后复发.结论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阴囊Paget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14例阴囊Paget病患的临床、病理资料以及治疗和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4例患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并行手术治疗,随访期2-12年,1例腹股沟淋巴结阳性1年后死于全身转移,3例死于非癌疾病,3例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2例发生皮肤坏死、淋巴瘘等并发症。结论: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阴囊局部扩大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方法,预后主要取决于病变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程度以及邻近内脏器官癌肿的有无,早期诊断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手术和放疗在晚期舌体鳞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2002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手术、放疗或手术+术后放疗的晚期舌体鳞癌共128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平均随访(56.5±51.9)个月,死亡79例(含失访7例).总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9.5%、40.6%;复发率37.5%(局部复发20例、区域复发23例、局部区域复发2例、远处转移3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是否手术、复发、病理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独立影响预后.结论 原发灶手术治疗显著改善晚期舌体鳞癌患者预后,术后放疗不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对晚期舌体鳞癌患者优先考虑手术,对肿瘤组织分化差或pN2-3者给予术后放疗可能有利于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原则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平均年龄47岁,其中良性12例,恶性4例,交界性5例。11例行局部广泛切除术,4例行局部切除术,6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恶性中2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例给予术后化疗,1例给予术后放疗。随访18例,平均随访23个月(6~66个月)。1例术后3年内死于远处转移,2例行局部切除术后复发。结论: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阴囊Paget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提高对阴囊Paget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5例阴茎阴囊Paget病的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活检结果可早期诊断,对非侵袭型不伴内脏恶性肿瘤患者,早期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案.术后随访4个月~2年均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重视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很关键,局部广泛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杨波  王颖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2):1202-1203
目的探讨阴囊paget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例阴囊paget病的临床资料。结果阴囊paget病6例平均年龄67.5岁,均以瘙痒为首发症状,1例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6例在发现阴囊病变或出现症状后3—72个月(22.66个月),经活检组织学确诊,治疗均以手术切除为主。6例中有2例有浸润性病变,1例有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者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3例为表皮内paget病行局部病灶扩大切除术,6例均获得随访,随诊3-6年,1例术后1.5年因脑部肿瘤死亡(是否脑转移所致未经病理证实),2例术后复发行二次手术治疗,余均未复发。结论阴囊paget病多见于老年男性,症状以阴囊瘙痒为主,切除范围应大于皮损边缘3cm为安全,必要时行转移皮瓣修复,复发常见,需终身随访[1]。  相似文献   

9.
阴囊Paget病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目的 探讨阴囊Paget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2)方法 对41例阴囊Paget病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随访预后情况。(3)结果 41例病人均经组织学活检确诊,手术中8例冷冻切片检查发现切缘有肿瘤细胞浸润,遂扩大切除范围;3例术后病理学检查发现切缘有肿瘤细胞浸润,予以二期手术切除。36例病人获随访90d-8年,其中4例出现复发,1例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未发现死于阴囊Paget病者。(4)结论 对可疑阴囊Paget病病人宜及早施行组织学活检,确诊后尽早行病灶根治性切除术,该病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脐尿管癌的诊治措施、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和随访结果 .结果 本组患者肿瘤直径为2.5~6.5 cm,均侵犯膀胱,肿瘤与盆腔固定1例.11例行扩大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改良腹膜外输尿管皮肤乳头状造口术;1例探查因肿瘤固定盆腔未能切除,给予肿瘤内注入氟尿嘧啶、顺铂处理,并行盆腔放疗.病理检查结果 为黏液性腺癌10例,移行上皮癌2例,鳞癌1例.8例出现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而行M-VAC(氨甲喋呤、长春新碱、阿霉素和顺铂)方案化疗.包括未能切除者在内共6例行放疗,剂量55~75Gy.术后随访5~67个月,平均35个月,未能手术切除者放疗后15个月死于全身多处转移;1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者中2例术后25、29个月死于远处转移,另9例目前仍无瘤生存;2例行膀胱全切者分别为腺癌和鳞癌患者,鳞癌患者术后6个月死亡.结论 脐尿管癌发病位置隐匿,术前诊断较为困难,螺旋CT是最准确的检查方法 ;治疗方法 主要是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本病的预后很差,临床分期与预后密切相关,综合治疗可应用于复发转移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阴囊Paget病的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对3例Paget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阴囊Paget病容易累及毛囊和汗腺,但不易发生转移.3例患者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均无复发.结论术中冰冻检查及扩大切除术仍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也不忽视其他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阴囊Paget氏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8例阴囊Paget氏病均行手术治疗。本病易误诊为阴囊皮肤慢性湿疹、病检方能确诊。强调治疗6 ̄8月周无效的阴囊皮肤湿疹样改变应早期活检。阴囊皮肤局部扩大切除术疗效满意。本文对阴囊Paget氏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及其预后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乳腺Paget''''s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卫彪  丁喆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6):523-525,F0003
目的探讨乳腺派杰氏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派杰氏病10例,从临床表现与病理等方面加以分析。结果乳腺派杰氏病在乳腺癌中的发生率为0.8%,发病年龄39—60岁,平均49.7岁,病史1—120个月,乳头糜烂是最常见临床表现,治疗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清扫腋窝淋巴结6—13枚,平均9枚,淋巴结转移1例(2/13枚)。结论乳腺派杰氏病作为特殊类型乳腺癌,发病率低,误诊率高,早期诊断和治疗可获得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会阴部Paget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7例会阴部Paget病患者因手术切除病灶范围均较广,无法直接缝合,全部行皮瓣转移术。其中3例下腹壁带蒂皮瓣、2例腹股沟皮瓣、1例阴股沟皮瓣、1例阴囊中隔皮瓣。结果7例均一期手术成功,6例皮瓣成活,1例部分皮瓣坏死,后植皮成功。结论转移皮瓣是治疗会阴部Paget病手术切除病灶创面无法直接缝合的良好整形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结核专科病院肺诺卡菌病临床特征,为早期识别该病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并分析河北省胸科医院24例肺诺卡菌病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治疗和预后.结果 24例患者,男16例,女8例,发病年龄(58.1±9.8)岁;半数以上存在肺部基础疾病,其中曾患肺结核病治愈者4例,合并活动性肺结核1例,支气管扩张症18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海绵状淋巴管瘤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20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住院诊治的8例经病理检查诊断的海绵状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案。结果8例海绵状淋巴管瘤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1日龄~58岁,中位年龄32岁,病程24(5,78)个月。临床表现为腹部肿物2例,腋下肿物2例,颈部肿物1例,腹股沟肿物1例,下颌肿物1例,胸腔与腹腔积液1例。8例中,1例为出生后起病,其余均为成人后起病。2例患者起病前有邻近部位的手术史。5例患者行CT扫描检查示肿物为低密度、类圆形肿物,增强后无明显强化。7例患者行肿物完整切除术;1例患者曾行肿物部分切除术,术后服中链脂肪酸饮食治疗。4例随访3.5(1.3~17.8)年均稳定,2例在术后13、1年后复发,1例患者随访中诊断为鲍温病。结论海绵状淋巴管瘤可先天出现也可后天产生,以女性受累为主,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体表肿物,可行手术切除治疗,但易复发,需长期随诊。  相似文献   

17.
卢帆 《西部医学》2012,24(9):1723-1724
目的探讨阴囊Paget病的发病特点和诊疗方法,提高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阴囊Paget病的诊治资料及预后情况,并进行随访评价。结果 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50个月,平均33个月,效果良好,复发1例。结论阴囊Paget病是一种易发生于老年男性很容易被误诊的少见恶性肿瘤,早期行病理活检是确诊该病的主要方法,彻底切除病灶是其首选治疗方式,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