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玉婷 《全科护理》2023,(8):1122-1124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父母出院准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便利抽样方式选择2020年1月—2022年5月本院NICU收治的124名早产儿父母作为研究对象,用一般资料问卷、早产儿父母出院准备度量表、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伙伴关系量表(PNPPS)实施问卷调查,分析NICU早产儿父母出院准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NICU早产儿父母出院准备总分为(222.30±26.48)分;单因素分析显示,早产儿出生体重、出生胎龄、父母与患儿关系、家庭年收入、胎次、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的伙伴关系与NICU早产儿父母出院准备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早产儿出生体重低、出生胎龄低、患儿父亲、家庭年收入低、第1胎、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的伙伴关系差是NICU早产儿父母出院准备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NICU早产儿父母出院准备有待提高,其受早产儿出生体重、出生胎龄、父母与患儿关系、家庭年收入、胎次、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的伙伴关系影响。  相似文献   

2.
姜莎莎 《全科护理》2021,19(14):1971-1974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父母阶段性心理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深圳市福田妇幼保健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NICU早产儿100例及其父母的一般资料,采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父母需求量表(NICU-FNI)在早产儿入院时、出院前1~2 d内以及出院1周后到医院复诊时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评估NICU早产儿父母不同阶段心理需求,分析影响因素.结果:与入院时比较,早产儿父母在出院时、出院后1周NICU-FNI量表各维度的需求评分降低、满足程度提高(P<0.05);与出院时比较,早产儿父母在出院后1周NICU-FNI量表各维度的需求评分降低、满足程度有所提高(P<0.05);早产儿入院时影响患儿父母NICU-FNI评分的因素有早产儿性别、出生体重、并发症、住院时间、父母性别、父母年龄、文化程度、医疗保险;在早产儿出院时影响患儿父母NICU-FNI评分的因素有早产儿性别、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并发症、住院时间、父母性别、文化程度、医疗保险;在早产儿出院后1周影响患儿父母NICU-FNI评分的因素有早产儿性别、出生体重、并发症、住院时间、父母性别、文化程度.结论:NICU早产儿父母精神状态不佳,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应针对不同阶段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制定对策、优化早产儿的护理,以改善患儿预后及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口腔运动干预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NICU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50例,常规NICU疗法干预)和研究组(50例,在常规NICU疗法干预的基础上行早期口腔运动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的非营养性吸吮系统评分(NNS)、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行为神经评分量表(NBNA)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研究组的日均体重生长速率、奶量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随访6个月再住院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口腔运动干预可有效改善NICU早产儿喂养状况和预后,促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早产儿接受发展性照顾对其生长发育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城东院区NICU病房收治的胎龄低于37周、出生体质量低于2.5 kg,适于胎龄的早产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发展性照顾,并比较2组早产儿摄入奶量、体质量增长、睡眠时间与住院时间及生长指标。结果:观察组摄入奶量与体质量增长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睡眠时间比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生后30天早产儿身长与体质量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NICU早产儿接受发展性照顾,可延长睡眠时间,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新生儿NICU内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防治策略。方法 选取我院早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546例住院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并提出相应防治策略。结果 全部546住院早产儿,发生院内感染25例,发生率为4.58%。单因素分析显示,在出生体重、住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静脉全营养、住院时间、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出现院内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出生体重、静脉全营养、住院时间、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是NICU院内感染独立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院感管理和防控手段,对降低患儿感染风险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NICU早产儿出院指导对早产儿家庭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在NICU住院的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174例,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出院指导计划。观察2组早产儿出院时、纠正胎龄2、4、6个月时的身高和体质量变化;观察入NICU时和出院时早产儿母亲护理知识、护理技能、焦虑评分(SAS)和抑郁评分(SDS),比较2组早产儿6个月内母乳喂养率、再住院率、患病率和病死率。结果 2组出生时和纠正胎龄40周体质量、身长和头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胎龄2个月、4个月、6个月研究组体质量、身长和头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病率和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NICU时,2组早产儿母亲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2个月时较入NICU时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提高更为显著(P0.05)。入NICU时,2组早产儿母亲的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2个月时较入NICU时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对NICU早产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出院指导,可促进患儿体格发育,降低患病率,改善家属不良情绪,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重症监护是指对病情不稳定的新生儿给予持续的护理、复杂的外科处置,连续的呼吸支持或其他加强干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则是完成上述功能的场所。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满28周至不满37周的新生儿。由于胎龄不足,早产儿各器官和系统的发育均不成熟,容易发生各种疾患,如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硬肿症疾病等。因此,早产儿一般需要进入NICU进行监护与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脏超声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经临床确诊为感染性肺炎患儿的肺脏超声检查结果及同期有床旁X线检查、CRP及血气分析结果的病例(感染组),将床旁肺脏超声检查结果、肺脏超声评分与X线、CPR及血气分析进行对比及相关性分析;选择同期因非呼吸系统疾病入住NICU患儿(对照组)的肺脏超声作为对照,探讨床旁肺脏超声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应用价值。结果:对照组与感染组之间患儿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患儿胎龄小于对照组患儿胎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肺脏超声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中,肺脏超声与X线检查诊断感染性肺炎的敏感性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脏超声评分与CRP值成中等程度相关,与呼吸指数成正相关(P<0.05)。结论:床旁肺脏超声作为无创、无辐射、高性价比、高诊断率的检查手段,可作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协助诊断及随访的常规影像学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革兰阴性菌感染患儿中降钙素原(PCT)对感染程度及预后的评价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革兰阴性菌感染患儿129例,按入科后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死亡组对比存活组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低、PCT水平高、合并并发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CT临床检测方便、快速,可较准确反映NICU中革兰阴性菌感染患儿病情程度及预后情况,可作为早产儿、低体重儿、小胎龄儿感染监测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0.
陈世妮 《当代护士》2022,29(2):41-44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睡眠保护策略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2019年1月—2019年12月)和观察组(2020年1月—2020年12月)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睡眠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睡眠保护策略进行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早产儿的纠正胎龄36周时振幅整合脑电图各参数水平以及出生3个月的神经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睡眠觉醒周期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且出生后3个月的Gesell发育量表5个能区的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睡眠保护策略能减轻NICU压力环境对早产儿的刺激,促使早产儿形成良好睡眠,促进其神经发育。  相似文献   

11.
殷其改  李珊  陈晶 《临床医学》2010,30(12):40-41
目的探讨早产儿发生宫外发育迟缓(EUGR)与胎龄、出生体重的关系及危险因素分析,为制定预防早产儿发生EUGR的策略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至12月本院NICU收治的77例胎龄37周早产儿,根据不同胎龄、不同体重的早产儿进行体重监测,比较他们住院期间EUGR的发生率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体重≤1500 g的早产儿组EUGR发生率为71.4%,体重1500 g的早产儿组EUGR发生率4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34周的早产儿组EUGR发生率为66.3%,胎龄≥34周的早产儿组EUGR发生率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发育迟缓(IUGR)、感染是发生EUGR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胎龄及出生体重越小,发生EUGR的可能性越大。导致EUGR的因素是多重的,其中IUGR及感染对EUGR影响最大,应积极预防及治疗并发症,重视早产儿早期营养是避免EUGR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实践的早期口腔干预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极/超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6年1月31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171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早产儿管理措施;选取2016年2月1日~2017年2月28日NICU住院的160例早产儿作为干预组,在常规早产儿管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循证实践的早期口腔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开始经口喂养时喂养效率、完全经口喂养时体重两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实践的早期口腔干预护理能够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程度,改善早产儿喂养进程,尽早实现经口喂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NICU治疗的15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有无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45)与未感染组(n=105),统计2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胎龄、分娩方法、出生体重、是否...  相似文献   

14.
胡美娟  孙倩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8):1051-1053,1057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服务模式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入住该院NICU诊治的早产儿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个体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常规护理,个体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服务模式干预,记录与调查两组早产儿的预后。结果个体组早产儿护理1个月和3个月后的体质量与身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组早产儿护理3个月后的智力发育指数与心理运动发育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护理3个月后的行为神经评分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并且个体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组早产儿护理期间的再住院率为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服务模式在NICU早产儿中的应用能促进其生长发育,加快早产儿的神经发育与智力发育,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中文版康奈尔儿童谵妄量表(CAPD)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谵妄筛查的适用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5月在浙江省诸暨市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的21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以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五版)(DSM-Ⅴ)为金标准, 检验中文版CAPD对NICU新生儿谵妄评估的诊断性效度。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患儿189例, 经DSM-Ⅴ诊断发生谵妄患儿43例, 发生率为22.75%(43/189);不同胎龄、日龄、性别、疾病诊断的NICU新生儿谵妄发生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文版CAPD与DSM-Ⅴ相比, 两者的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0.72 (P<0.01);当CAPD诊断阈值取15分时, 所得的敏感度为86.01%, 特异度为86.30%, 此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723。结论中文版CAPD用于NICU新生儿谵妄评估的诊断效度较好, 能够为新生儿谵妄评估提供可靠的工具支持。  相似文献   

16.
赵玉  冯小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3):8107-8107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指导NICU医护人员做好临床防治工作,减少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a唐山市人民医院NICU180例机械通气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的因素。结果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胎龄<37周早产儿VAP发生率明显高于胎龄>37周足月儿。结论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高,是外部环境与患者内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RetCamⅡ进行新生儿眼底筛查,观察新生儿眼底病变情况,探讨筛查足月儿视网膜疾病的必要性,研究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3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在我院眼科门诊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行RetCamⅡ眼底筛查及定期复查的新生儿,记录其性别、胎龄、分娩方式、窒息史及母孕史等临床资料及病变发展与转归。最后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符合条件的404例新生儿中,视网膜出血27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21例,角膜白斑1例,瞳孔残膜1例,巩膜异色1例,结膜炎1例,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1例。经阴产新生儿视网膜出血发病率高于剖宫产新生儿,有统计学差异(P<0.05),视网膜出血发病率高于足月儿大于早产儿,有窒息史的新生儿发病率高于无窒息史的新生儿,母孕期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儿明显高于母孕期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吸氧史新生儿ROP发病率显著高于无吸氧史,有机械通气史新生儿ROP发病率显著高于无机械通气史,且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P发病率在性别、胎龄、分娩方式、有无窒息史、母孕期有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母亲分娩史及出生体重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视网膜病变中,视网膜出血及ROP发病率在早产儿及足月儿中均较高,足月儿眼底病变的筛查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院前感染现状,通过主动性监测早期发现新生儿院前感染的病原体,同时分析新生儿院前感染的危险因素,避免多重耐药菌(MDRO)的定植和感染。[方法]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科医院2018年3月—2019年6月1778例新生儿进行院前感染主动监控,掌握NICU院前感染发生率,及时发现NICU住院患儿定植菌分布,并做感染病原学统计。[结果]1778例新生儿中348例发生院前细菌定植,发生率为19.1%;290例发生院前感染,发生率为16.3%。新生儿发生院前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 g、入院日龄、分娩方式顺产、患儿母亲产前感染、患儿母亲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0.05)。入院后有细菌定植者的医院感染率高于无细菌定植者(P<0.05)。[结论]对NICU患儿院前感染进行主动监测、明确NICU患儿个体细菌的定植情况将有助于控制医院感染并对临床合理用药降低耐药菌株发生率提供参考,预防和控制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CRO)感染的发生与传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中高危早产儿的喂养方式,并分析其与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中高危早产儿173例,在出生半年后调查其喂养方式,以头围、身长、体重作为生长评价指计算EUGR的发生率,并分析喂养方式与EURG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纯母乳喂养55例(31.8%)、纯母乳加母乳添加剂41例(23.7%)、早产儿奶粉38例(22.0%)、普通配方奶39例(22.5%)。各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和出生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头围、身长EUGR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纯母乳加母乳添加剂组、早产儿奶粉组体重EUGR发生率明显低于纯母乳组、普通配方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体重EUGR的发生与喂养方式相关,其中纯母乳加母乳添加剂、早产儿奶粉喂养可降低体重EUG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吴丽元  胡劲涛  曹甜 《现代护理》2007,13(14):1285-1286
目的总结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护理要点,探讨与听力异常有关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NICU中高危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者进行复筛;选取产科出生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结果检测NICU中205例高危新生儿,初筛异常68例,占33.2%;复筛68例,异常13例,占19.1%;对照组正常足月儿182例,初筛异常18例,占9.9%;18例复筛全部通过。结论NICU中高危新生儿是发生听力筛查异常的高危人群。做好筛查前环境及仪器准备、维持新生儿良好的筛查状态、选择合适的筛查时机是新生儿听力筛查顺利进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