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近期预后,探讨其在基层综合性医院使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12年4月~2014年9月在玉田县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7例,根据治疗不同分为低剂量组60例(rt-PA 0.6mg/kg),标准剂量组57例(rt-PA 0.9mg/kg),对照为组70例(未行rt-PA,仅常规治疗)。系统采集所有患者病历资料,均完成28d及90d随访。以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0~1分为预后良好,分析各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低剂量组、标准剂量组和对照组出院和28d随访时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0%vs 31.6%vs 18.6%,P=0.182;38.3%vs 45.6%vs 27.1%,P=0.092),低剂量组和标准剂量组90d时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0.0%vs 52.6%vs 32.9%,P=0.047)。低剂量组、标准剂量组和对照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vs 10.5%vs 0%,P0.05);低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4)。随访90d时,低剂量组、标准剂量组和对照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vs 3.5%vs 4.3%,P0.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d预后,降低患者残疾,但有一定出血风险,低剂量rt-PA较标准计量出血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应用定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和解放军第九七〇医院诊治的老年AIS患者200例,根据不同静脉溶栓方案分为标准组134例[总量为体质量(kg)×0.9 mg,前1 min按照体质量(kg)×0.09 mg静脉推注,余量1 h内静脉滴注],定量组66例[总量为50 mg,前1 min按照体质量(kg)×0.09 mg静脉推注,余量1 h内静脉滴注]。比较2组基线数据及溶栓后并发症,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2组溶栓后1 h、1 d和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差异。结果 定量组发病时间<3 h比例较标准组明显降低(60.6%vs 82.1%,P<0.01),发病时间3~4.5 h比例较标准组明显增高(39.4%vs 17.9%,P<0.01),发病时NIHSS评分较标准组明显增高[4.0(2.0,8.0)分vs 3.0(2.0,6.0)分,P<0.05]。定量...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对比研究基层医院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阿替普酶与尿激酶(UK)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资料完整的126例STEMI静脉溶栓患者,分为UK对照组(67例)和rt—PA治疗组(59例),对溶栓再通情况和溶栓并发症进行评价,并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价梗死相关动脉(IRA)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比较两组30d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溶栓治疗后,与UK组比较,rt—PA组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明显提高(56.7%%比81.4%),左心衰竭(13.4%比5.1%)、心源性休克(7.5%比3.4%)、再缺血胸痛发生率(9.0%比3.4%)明显降低(P〈0.01);皮肤穿刺部位轻度出血率升高(7.5%比27.1%,P〈0.05);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无严重出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尿激酶,合并症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并验证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与精神科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根据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情况分为脑出血组48例和对照组132例。将数据集又随机分为训练集126例,验证集54例。观察2组临床特征差异,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并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建立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Nomogram预测模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脑出血组年龄≥80岁、收缩压≥18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房颤动、脑梗死面积≥3 cm2比例明显升高(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收缩压≥180 mm Hg、心房颤动、脑梗死面积≥3 cm2是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OR=2.632,95%CI:1.153~6.005,P=0.022;OR=3.150,95%CI:1.445~6.866,P=0.004;OR=4.553,95%CI:1.5...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9年12月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卒中中心急诊收治的轻型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210例,根据90 d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177例,预后不良组33例。分析2组基线资料,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症状性颅内出血、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及死亡情况。分析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病因分型及其对预后的可能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2组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和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总出血7例(3.3%),症状性颅内出血2例(1.0%),非症状性颅内出血5例(2.4%)。2组均无静脉溶栓死亡病例。预后不良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6.1%vs 0%,P<0.05),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0%vs 2.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90 d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AIS患者229例,根据改良的Rankin量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超溶栓时间窗老年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超溶栓时间窗老年AIS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与标准剂量静脉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受静脉阿替普酶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用药剂量分为小剂量组(0.6~0.8 mg/kg)和标准剂量组(0.9 mg/kg)。在发病后90 d时采用改良 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价临床转归,0~1分定义为转归良好;安全性指标为发病后90 d内的病死率以及7 d内的有症状脑出血(symptomatic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ICH)发生率。结果共纳入790例患者,小剂量组612例,标准剂量组178例。两组各项基线临床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小剂量组90 d转归良好率(35.6%对37.6%;χ2=0.872,P =0.35)和病死率(5.1%对6.2%;χ2=2.173,P =0.14)与标准剂量组均无显著差异,但 SICH 发生率显著低于标准剂量组(1.8%对5.1%;χ2=5.875,P =0.015)。结论小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与标准剂量方案相当,而且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0.
<正>在过去的20年里,全球的年龄标化脑卒中病死率有所下降,但每年发生脑卒中的患者、脑卒中相关死亡和脑卒中的全球总负担的绝对数量巨大,而且仍在增加。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70%。在目前全球各国制定的指南中,静脉注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标准剂量0.9mg/kg的治疗被推荐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标准治疗方案。1静脉溶栓治疗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3h与34.5h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特征。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3例,其中从发病症状出现至给药时间<3h患者22例(A组),发病至给药时间在34.5h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特征。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3例,其中从发病症状出现至给药时间<3h患者22例(A组),发病至给药时间在34.5h患者28例(B组),均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同期发病至住院<4.5h未溶栓而常规治疗患者23例(对照组)。观察溶栓和常规治疗后24h,7、14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A组和B组治疗后7、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6.3±5.7)分和(5.9±4.6)分vs(9.8±5.1)分,(5.5±5.6)分和(4.9±4.3)分vs(9.1±5.1)分,P<0.05)];与治疗前比较,A组和B组治疗后7、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7%、82.1%vs 30.4%,P<0.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发病分别<3h与34.5h患者28例(B组),均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同期发病至住院<4.5h未溶栓而常规治疗患者23例(对照组)。观察溶栓和常规治疗后24h,7、14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A组和B组治疗后7、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6.3±5.7)分和(5.9±4.6)分vs(9.8±5.1)分,(5.5±5.6)分和(4.9±4.3)分vs(9.1±5.1)分,P<0.05)];与治疗前比较,A组和B组治疗后7、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7%、82.1%vs 30.4%,P<0.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发病分别<3h与34.5h的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联用阿加曲班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发病<4.5 h行注射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根据患者是否加用阿加曲班分为阿加曲班组56例和常规治疗组52例.2组治疗前、治疗后7和14 d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BI)评估疗效,...  相似文献   

13.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溶栓治疗被认为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结局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溶栓治疗导致的出血风险,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t-PA的使用,人们正力图通过临床及影像表现等筛选出最适宜溶栓治疗的患。溶栓治疗前NIHSS评分过高、CT出现大面积梗死的早期征象等都被认为易导致溶栓治疗后出血概率增加的因素,因此寻找与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相关的生物标记物,也日益成为研究热点。下面对这方面相关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阿替普酶是一种高选择性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该药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近年来,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重点介绍了其在治疗急性肺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使用剂量、与其他溶栓药疗效的比较及联合用药情况,分析表明阿替普酶溶栓作用强、出血不良反应少,是目前临床推荐的治疗急性肺栓塞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动态动脉僵硬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与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年龄>65岁)AI...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研究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在肺栓塞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2年2月符合溶栓治疗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给予瑞替普酶溶栓;对照组24例给予阿替普酶溶栓。分别观察溶栓前及溶栓4h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率(HR)、血气分析及3d后螺旋CT肺动脉成像的变化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血管再通24例,再通率为92.3%;对照组血管再通19例,再通率为79.2%。两组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9,P=0.35)。两组治疗后肺动脉压、收缩压、HR、调节性细胞容积(RV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血率为19.2%;对照组出血率为20.8%,两组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51,P=0.8319)。结论应用瑞替普酶对急性肺动脉栓塞进行溶栓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等同于阿替普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7月发病4.5h的轻型脑卒中患者108例,其中溶栓组38例,未溶栓组70例。将轻型脑卒中定义为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分。治疗前和治疗后14dNIHSS评分判断疗效,90d随访时改良Rankins量表评分判断预后,比较2组颅内出血及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疗效和预后。结果溶栓组和未溶栓组治疗后14d有效率分别为50.0%和3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2组颅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3%和1.4%(P=0.28),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6%和1.4%(P=1.00),病死率分别为5.3%和4.3%(P=0.8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溶栓组发病后90d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未溶栓组(63.2%vs24.3%,P0.01)。结论 rt-PA静脉溶栓用于治疗轻型脑卒中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正>脑卒中是全世界第二大常见的死亡原因,是成人残疾的首要原因[1]。据卫生部统计中心2010年发布的人群监测资料和流行病学调查估算,中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患病者高达600万~700万,每年死亡者近150万。给家庭以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人力负担。急性脑卒中的处理应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时间窗内尽早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是国内外临床指南推荐的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方案[2]。  相似文献   

19.
<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预后与颅内闭塞血管能否及时再通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致力于提高AIS治疗效果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研究,从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动脉及静脉联合溶栓、血管腔内成形术、支架成形术、机械碎栓到机械取栓,颅内大血管的再通率显著提高~([1-3])。特别是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已成为治疗AIS的新方法~([4-5])。血管内机械取栓术能显著提高大血管闭塞的再通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致死率和致残率第一位的疾病,严重危害人们健康,而缺血性脑卒中占80%以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治疗很具挑战性,毕竟与心电图快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急性脑卒中除了临床症状外,还需要急诊头颅CT来区分缺血性还是出血性脑卒中;另外,AIS的治疗时间窗非常短暂,目前惟一证实有效的治疗是及时恢复闭塞血管的再通。年,试验证实了静脉用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