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杏芎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永城市人民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82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接受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接受杏芎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92.68%)较对照组(75.61%)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评分较对照组高,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杏芎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可降低NIHSS评分,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及血液流变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任务序列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障碍影响。方法:以2019年5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任务序列训练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步行能力(MAS量表评分、FAC量表评分、FMA量表评分、踝关节主动背伸活动度)、下肢肌力(胫骨前肌和腓肠肌的积分肌电值)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试验组MAS量表评分、FAC量表评分、FMA量表评分、踝关节主动背伸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主动运动时胫骨前肌的积分肌电值高于对照组(109.92±18.36vs 89.41±10.35,P <0.05),腓肠肌积分肌电值低于对照组(8.39±2.03 vs 13.04±1.87,P <0.05);同时试验组SF-36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经过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任务序列训练可有效改善小腿肌肉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肌张力分级、上肢痉挛程度[临床痉挛指数(CSI)]、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及生命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肌张力分级、C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上肢FMA评分及SF-36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用于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效果良好,可降低患肢肌张力和痉挛程度,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扎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良肢位的摆放、主被动运动、神经发育疗法、运动想像疗法等。治疗组采用肌内效贴布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贴扎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简化Fugl-Meyer评定上肢功能和改良Ba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各项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能够有针对性地缓解偏瘫后肩痛,可以作为常规康复训练的有效辅助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表面肌电分析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双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共选取4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运动想象组和联合组,每组15例。三组患者均根据自身肢体功能情况给予相应常规康复训练,运动想象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运动想象治疗,联合组则在常规康复训练、运动想象训练的基础上联合健侧肢体训练。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腕伸肌的RMS、MF、上肢FMA评分、MBI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提高(P0.05)。结论运动想象联合双侧训练能更好的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肩痛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4周后肩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及肩关节功能(CMS)评分,以及两组疗效。结果:治疗2周和4周后,两组VAS、FAM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CM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与对照组的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内效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7.
吕金龙 《浙江医学》2016,38(23):1913-1914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早期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早期合并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及神经肌肉电刺激,对照组仅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估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提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余虹 《现代医学》2015,(1):59-62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躯干肌训练对脑卒中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40例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且增加躯干肌训练,两组均治疗8周。在康复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MA)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量表(MBI)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FMA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两组间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强化躯干肌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触发式功能性电刺激训练结合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偏瘫足下垂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的82例脑卒中偏瘫足下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对照组予以常规步态训练;观察组予以触发式功能性电刺激训练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测量踝背伸功能(AROM)、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量表及6 min步行距离法(6MWT)结果。结果两组治疗前AROM及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ROM及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FAC、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AC、6MWT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步行速度及左右步长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步行速度较治疗前下降,而左右步长差较治疗前提升;且观察组步行速度下降幅度及左右步长差提升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触发式功能性电刺激训练结合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偏瘫足下垂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龙岩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82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干预。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程度量表(MAS)评价下肢张力,采用综合痉挛量表(CSS)评价下肢痉挛程度,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患者平衡功能,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表(FMA)评价患者运动功能,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检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AS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BBS、FMA、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宁都县中医院收治的66例中风后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评分、运动能力评分[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及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和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P、IL-6和W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2.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斌  王爱红  夏翠萍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2):1656-1656,1660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患者被分为药物+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变化。结果: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FMA及Barthel指数无论与治疗前比较,还是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药物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康复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红花黄色素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96例经临床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治疗组(4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接受30 d的红花黄色素治疗 (150 mg/d)?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患肢Fugl-Meyer 评估(Fugl-Meyer assessment,FMA)?改良Barthel指数 (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患肢相关肌肉表面肌电信号肌电积分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EMG)测定?结果:治疗后,FMA?MBI?iEMG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 < 0.05),而且治疗组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 < 0.05)?结论:红花黄色素与康复训练联合可以更有效地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刘洋洋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0):1337-1339
目的:观察并分析银丹心脑通联合阿司匹林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银丹心脑通联合阿司匹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和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全血黏度、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银丹心脑通联合阿司匹林能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指导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102例患者被分为药物康复指导+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观察组52例),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肢体运动功能简化Fugl-Meyer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按Barthel指数评分(MBI)评定,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FMA、MB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指导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司红利 《河南医学研究》2022,(22):4177-4180
目的 分析镇肝熄风汤加减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柘城中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门诊单双号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镇肝熄风汤加减疗法,两组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还原黏度(低、高)、纤维蛋白原(Fib)]以及上、下肢肌张力恢复情况[改良痉挛量表(ASS)]。结果 治疗3个疗程,两组中医症候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疗程,两组全血还原黏度、Fib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疗程,两组患者上、下肢肌张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调节脑血液微循环,缓解患者症状,促进患者上、肢张力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基于人-环境-作业(PEO)模式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及表面肌电信号变化的影响。 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PEO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PEO组采用基于PEO模式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训练效果、下肢功能、肌力水平及表面肌电信号。 结果训练后PEO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下肢功能较训练前改善,且PEO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好(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肌力水平均高于训练前,且PEO组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表面肌电信号均强于训练前,且PEO组较对照组更强(P<0.05)。 结论基于PEO模式的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具有明显康复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下肢功能,增加表面肌电信号,提高肌力水平。  相似文献   

18.
叶献海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7):3201-3203
目的探讨血塞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内黄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的61例患者为对照组,以接受血塞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61例患者为观察组。统计并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高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80%(56/61)]高于对照组[73.77%(4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高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血塞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恢复神经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使用全自动血液粘度分析仪分别对20名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20名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及20名健康人的血液流变学进行检测.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全血黏度明显增高(P<0.01),相对血液黏度在部分切变率上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的全血粘度变化不明显,而相对血液粘度在各切变率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与恢复期的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是一个高粘滞状态,通过治疗或机体自身的反馈机制,恢复期患者的血液相对粘度降低,血液循环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肌内效贴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治疗卒中后偏瘫性肩痛(HSP)的临床疗效.方法 卒中后HSP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肌内效贴联合PNF技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PNF技术治疗.两组疗程均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下降,FMA评分、BI评分均提高,并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BI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肌内效贴联合PNF技术可改善卒中后HSP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