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月红 《当代医学》2014,(35):117-118
目的探讨造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早期出现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危险因素,研究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其中出现EMD情况的45例患者为A1组,其余为A2组,研究导致患者早期发生END的危险因素并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特点,采取措施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结果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约1/3患者会出现END的情况,患者住院时患有高血压疾病、本身具有糖尿病史以及自身体温升高都能够造成患者出现END的情况。结论研究有效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成功发现患者出现END的情况,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青浦地区老年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我区老年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2月~2009年2月我区两家二级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接诊的225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缺血性脑卒中121例,将225例分为高危组与低危组。结果高危组共134例,CT发现缺血性脑卒中102例,占74%;低危组共91例,CT发现缺血性脑卒中19例,占21%,通过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危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高血压者81例,占79.41%;有高血脂者26例,占25.49%;有糖尿病者24例,占23.53%;有房颤者16例,占15.66%;肥胖者13例,占12.75%;吸烟者12例,占11.76%;饮酒者6例,占5.88%。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是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研究,我区老年人群中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是最常见的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在预防实践中应该重点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END组(92例)和对照组(176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相关并发症及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结果 END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房颤动、颈动脉狭窄程度≥50%及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短于对照组,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房颤动以及颈动脉狭程度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房颤动以及颈动脉狭窄程度≥50%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更易发生END。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深圳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2014-2017年AIS病人,发病后7 d内NIHSS总分增加≥ 2分提示END,分成END组68例和非EMD组334例,单因素分析对比2组临床资料,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E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组在体温、房颤病史、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基线NIHSS评分、高血糖、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白细胞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狭窄≥ 50%(OR=2.483,95%CI:1.020~6.044)、高基线NIHSS评分(OR=1.219,95%CI:1.135~1.310)、高血糖(OR=1.101,95%CI:1.009~1.202)、高C反应蛋白(OR=1.029,95%CI:1.007~1.052)、高白细胞水平(OR=1.172,95%CI:1.042~1.319)是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狭窄≥ 50%、基线NIHSS评分越高、血糖越高、C反应蛋白越高、白细胞水平越高的病人,发生END的风险越大,为临床护理人员评估AIS病人病情、指导个体化治疗及护理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廖衣华 《现代实用医学》2023,(12):1639-1642
<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之一,常由血管阻塞引起的大脑供血不足导致[1],如不及时干预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2-3]。经颅磁刺激技术(TM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调控技术,近年来在神经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受到广泛关注,它被证实可以改善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帕金森病等[4-5]。本文通过比较TMS联合高压氧治疗与传统高压氧疗法对AIS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TMS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的作用,并深入探讨可能与神经功能改善相关的因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李晓鹤  李小龙 《中外医疗》2014,(27):129-130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中NIHSS评分的差异,分析NIHSS评分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该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为(17.3±3.5)分,在性别、年龄、酗酒史、吸烟史、、病灶部位、病灶分布和卒中部位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和病灶体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与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和病灶体积行相关性分析,NIHSS评分与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和病灶体积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0,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与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和病灶体积呈密切相关,均为神经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451例AI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发生率为4.65%(21/451),影响AI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颈动脉中重度狭窄≥50%(OR=6.901, 95%CI :1.992~23.908)、白细胞计数升高(OR=1.186, 95%CI :1.058~1.329)、完全前循环梗死(OR=5.581, 95%CI :1.947~16.002)、后循环梗死(OR=4.235, 95%CI :1.202~14.921)、基线NIHSS评分(OR=1.225, 95%CI :1.108~1.353)、肺部感染(OR=4.719, 95%CI :1.190~18.710)等。结论 AI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较多,AIS患者入院后应及早进行干预和规范治疗,才能降低住院期间死亡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年1月—2008年12月确诊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90例,全面采集入院临床特征、既往史及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并将所有病例按照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AST)亚型分类标准进行卒中分型,以住院30 d内死亡为结局,对影响死亡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死23例,病死率4.69%。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259,95%CI 1.046~1.516)、并发症(OR=65.073,95%CI 11.505~368.053)及入院NIHSS评分(OR=1.239,95%CI 1.114~1.378)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死亡独立相关。结论高龄、有并发症、入院NIHSS评分高是老年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基线水平危险因素和急性期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整理17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首发病例和对照组45例的一般资料和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Apo-A1、Apo-B、血脂异常病史在病例和对照组中均衡,在两组之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年龄、性别、高血压、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冠心病、眼底动脉硬化、尿蛋白、纤维蛋白原、肌酐、吸烟和肥胖等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性别、高血压、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冠心病、眼底动脉硬化、尿蛋白、纤维蛋白原、肌酐、吸烟和肥胖等危险因素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传统危险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与汉族人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S)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入院的汉族IS人群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END发病传统危险因素,同时分析传统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 研究期间共545例IS患者纳入分析,END的发生率为29.9%.多因...  相似文献   

12.
李珊珊 《当代医学》2022,28(3):46-48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检测患者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记录所有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特征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至2022年医院收治的332例老年AIS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特征及危险因素,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回归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332例AIS患者中发生尿路感染81例,感染率为24.4%。G-杆菌中的大肠埃希菌与G+球菌中的肠球菌为主要致病菌。感染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留置尿管、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女性、合并糖尿病、留置尿管、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降低、住院天数≥10天为AIS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80岁、女性、合并糖尿病、留置尿管、GCS评分降低、住院天数≥10天为AIS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根据感染特征与相关因素,有针对性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4.
1 对象和方法 2002-01/2005-05收治的108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病例,同期随机抽取108例未发生MODS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扫描证实. MODS诊断以王士雯等[2]提出的诊断标准为主,并参考张世范等[3]拟订的. 按Pullicino法计算梗死灶体积,<5 cm3为轻度;5~10 cm3为中度;>10 cm3为重度. 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DF)标准分型:0~15分为轻型;16~30 分为中型;31~45 分为重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MODS后脑外器官功能不全/障碍的出现次序为:肺、心血管系统、代谢系统、胃肠、肝脏、肾脏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以积极防治脑卒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 回顾性分析1 200例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病情结局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果 1 200例患者中,死亡75例,病死率为6.25%。死亡组患者年龄(75.9±8.8)岁,显著高于生存组的(64.2±6.7)岁;死亡组出血性卒中的患者显著多于生存组,死亡组既往病史患有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的患者显著多于生存组;死亡组患者NIHSS评分为(15.8±7.4)分,显著高于生存组的(9.5±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23,P<0.05);死亡组患者Glasgow评分(9.3±3.1)显著低于生存组(12.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55,P<0.05);死亡组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导尿管、鼻胃管等侵入性操作的患者显著多于生存组,死亡组发生肺部感染、高热、尿路感染、脑心综合征、消化道出血以及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显著多于生存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lasgow评分低、合并肺部感染、合并脑心综合征及上消化道出血及既往糖尿病史为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较多,Glasgow评分低、合并肺部感染、脑心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及既往糖尿病史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对此类患者应重点监护。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高压氧辅助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及致残率的影响。方法: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予以综合治疗措施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常压氧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加用高压氧进行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分别评估两组患者入院当日、发病第3天、治疗结束后及发病3个月等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发病第3天、治疗结束后及发病3个月等不同时间点的致残率。结果:入院当日、发病第3天时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和发病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3天时两组患者致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和发病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致残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可明显减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和降低致残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2年8-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收治的AIS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59例)和认知障碍组(41例)。采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Lubben社会网络量表(LSNS-6)、UCLA孤独量表第3版(UCLA-3)评估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IS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认知功能正常组相比,认知障碍组患者年龄较大(P=0.012),受教育年限较低(P=0.045),糖尿病史比例较高(P=0.026),MMSE评分(P<0.001)、MoCA评分(P<0.001)和LSNS-6评分(P=0.012)较低,PHQ-9评分(P<0.001)和UCLA-3评分较高(P=0.002)。两组患者的牛津郡社区卒中规划(OCSP)临床表现分型(P=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70,95% CI 1.020~1.123,P=0.005)和完全前循环梗死(OR=55.633,95% CI 2.041~1516.526,P=0.017)是AIS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和完全前循环梗死是AIS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1例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 ml/次,1次/d)静脉注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改善,治疗组显效率为82.50%(33/40),对照组显效率为60.98%(25/4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够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50例缺血性进展性老年脑卒中(PIS)危险因素.方法 PIS组选择缺血性进展性老年脑卒中患者50例,对照组为随机抽取缺血性非进展性卒中患者50例,对两组进行检查和比较分析.结果 在不同的观察指标中,PIS组与对照组比较,体温升高、血糖升高、白细胞增加方面比例显著提高,在年龄、性别、血压和血脂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IS组与对照组在脑动脉狭窄率方面分别为88%和20%.结论 缺血性进展性老年脑卒中的影响因素众多,而危险因素有高血糖、白细胞升高和体温增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