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内镜下尼龙绳结扎联合高频电切除术与黏膜下注射后高频电切除术治疗结肠粗蒂大息肉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手术治疗的结肠粗蒂大息肉患者132例,按术式分为观察组(内镜下尼龙绳结扎联合高频电切除术)69例和对照组(黏膜下注射后高频电切除术)63例,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切除息肉86枚,对照组切除息肉83枚。2组患者性别、年龄、平均息肉直径、平均蒂部直径、息肉位置及合并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镜下操作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便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血清皮质醇(cortisol, 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 cortico tropic hormone, ACTH)、血管紧张素Ⅱ(argiotensinⅡ,AT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迟发性穿孔和息肉切除术后电凝综合征,观察组迟发性出血和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尼龙绳结扎联合高频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胃肠道息肉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2016年5月1日至2019年5月1日收治的胃肠道息肉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黏膜组织表达、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热休克蛋白60 (HSP60)、血清热休克蛋白70 (HSP70)、Toll样受体4 (TLR4)、核因子κB (NF-κB)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可改善胃肠道息肉患者黏膜组织表达、炎症因子水平,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对结肠无蒂息肉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的相关临床操作和应用价值。方法取笔者所在医院内镜室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诊疗且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结肠无蒂息肉患者100例为分析对象,根据对患者治疗手段差异将其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应单纯电切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归纳EMR手术的临床价值。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数据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因手术引发并发症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无蒂息肉患者制定外科手术治疗时可考虑将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作为首选方案,无论从临床应用效果或者安全性都令人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张竹生  张伟  周进  鲁明  徐斌 《西部医学》2023,35(11):1642-1646
目的 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老年胃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息肉共158枚)老年胃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8,息肉78枚)和观察组(n=42,息肉80枚),对照组行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观察组行EMR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临床疗效、氧化应激指标,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复发率,并分析胃息肉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71.05%)(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清羟色胺(5-H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5-HT均升高,血清GSH-Px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15.79%)(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内镜黏膜下注射及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切除结肠巨大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40例为结肠镜检查发现的直径≥2 cm,病理诊断排除恶性肿瘤的结肠巨大息肉,在内镜下先行黏膜下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后,用尼龙绳套扎于息肉根部,再行高频电凝切除;对照组42例单纯使用高频电切除。观察息肉一次性切除率,术中、术后观察有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40例息肉均一次性切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无穿孔、出血并发症,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6~12个月随访原治疗部位无复发,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内镜黏膜下注射及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治疗结肠巨大息肉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MR)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03~2013-03间消化内科收治的86例患有消化道无蒂息肉患者采用EMR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80例患有消化道无蒂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术后切除息肉组织均进行病理检查,并对患者进行1个月至1年随访。结果观察组86例患者采用黏膜切除术后均一次性完成切除,成功率达到100%;1例术后出现少量出血,采用药物止血;随访1年,无复发。对照组60例患者完成一次性切除,切除成功率为75.00%;术后有8例患者出血量较多,采用钛夹后止血;随访1年,6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7.50%。将观察组的切除成功率、复发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差异有显著性( P<0.05)。两组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EMR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采集于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88例消化道息肉病变患者的综合资料并作整理,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人数为44人,其中对于观察组中的患者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于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切术,通过回顾行探究的方式对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这88消化道息肉病变得患者的病情资料的统计分析可得,观察组中成功治愈的患者有87人,对照组中成功治愈的有70人,就治愈率而言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中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患者有3人,对照组中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有16人,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再对消化道息肉性病变的治疗过程中,相较内镜下高频电切术而言,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具有治愈率高且术后并发症少等临床特点,在治疗上具有突出的实际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消化道早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对比两组病灶切除情况、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性切除率为82.0%,高于对照组的48.0%,整块切除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5.9±12.8)min,长于对照组的(35.2±9.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对照组为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早期肿瘤患者采用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的效果优于内镜黏膜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病变的疗效.方法:抽选(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消化道息肉病变患者7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取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动术治疗,将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息肉切除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息肉切除率(71.05%),且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较对照组低,且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较对照组低,且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病变临床效果明显,息肉切除率高,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内镜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内镜下圈套高频电切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病灶完全切除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中患者的病灶完全切除率(96.7%、29例)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2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3例)要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23.3%、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息肉的患者,若经直肠镜检,息肉的直径在2 cm以下时采取内镜黏膜切除术的手术方式,相较于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可以更好的治疗结直肠息肉,完全切除息肉并且还能够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消化道息肉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睢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高频电切术,观察组接受EMR治疗,比较两组息肉切除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切除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EMR治疗消化道息肉有利于提高一次性切除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儿童结肠大息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儿童医院行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的结肠大息肉(息肉直径≥10mm)病例141例,其中行EMR的病例69例为观察组。行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术的病例72例,设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儿童结肠大息肉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结构、性别组成及术前临床表现等多方面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长[(27.44±2.61)minvs.(31.72±3.92)min],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661,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便潜血转阴时间[(2.46±0.52)dvs.(1.72±0.41)d]、肠道恢复时间[(2.47±0.35)dvs.(1.86±0.44)d]、术后住院时间[(6.41±0.95)dvs.(5.21±0.86)d]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出血5例(7.3%)、穿孔0例、息肉切除术后电凝综合征1例(1.5%),并发症总数6例(8.7%);对照组出血12例(16.7%)、穿孔1例(1.4%)、息肉切除术后电凝综合征2例(2.8%),并发症总数15例(20.8%)。并发症总体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95,P<0.05)。结论:与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术相比,EMR在治疗儿童结肠大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内镜行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高渗盐水后再行消化道息肉高频电凝电切除的效果。方法:对60例直径〉2cm的胃肠道有蒂或亚蒂甚至广基息肉,分为30例实验组和30例对照组,实验组切除前在病变不同部位行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高渗盐水,再行高频电切除;对照组直接行高频电切除,观察两组出血、穿孔及切除是否彻底。结果:实验组30例均获成功,无1列发生出血、穿孔和原位复发;对照组出血10例,穿孔1例,切除部位复发3例。结论: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高渗盐水后再行消化道息肉电凝电切除疗效可靠,手术创伤小,病变切除彻底,能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和穿孔。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曼月乐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试验组应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曼月乐宫内节育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水平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4(IL-4)、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TNF-α、IL-6、IL-4、CR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应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曼月乐宫内节育器治疗,可产生较好的疗效,值得应用并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粗蒂性息肉的临床效果,以及分析对疾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98例结肠粗蒂性息肉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予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两组迟缓型出血发生情况、复发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结果:98例结肠息肉患者中,检出279枚息肉,均被切除,切除率为100%。其中,炎性息肉占比19.35%(54枚),增生性息肉占比6.45%(18枚),错构瘤性息肉占比0.36%(1枚),腺瘤性息肉占比36.92%(103枚)。腺瘤性息肉中,管状腺瘤占比41.75%(43枚),管状-绒毛状腺瘤占比29.13%(30枚),绒毛状腺瘤占比29.13%(30枚)。两组迟缓型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针对结肠粗蒂性息肉的临床治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均是可推广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液体垫在大肠亚蒂、无蒂和扁平息肉电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465枚大肠亚蒂、无蒂和扁平息肉电凝切除过程中应用液体垫,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465枚大肠息肉均采用液体垫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术,术中及术后未发生严重出血、灼伤及穿孔等并发症。465枚息肉均一次性切除成功。3个月后复查肠镜显示息肉完全消失3,2枚(6.9%)可见残基瘢痕。结论内镜下液体垫联合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操作简单,并可增加高频电凝切除术的安全性,降低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钛夹在预防内镜电凝电切结肠息肉出血的效果,以求扩大内镜电切除消化道息肉的适应范围.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单用电凝电切摘除法;治疗组采用HX-600-090L型金属钛夹,经内镜钳道将HX-5QR-1型钛夹持放操作器送出内镜前端,钳夹息肉蒂,在钛夹上方行圈套电凝电切息肉.结果 治疗组20例息肉均成功摘除,创面理想,术中无出血.而对照组有2例术中出血,加用钛夹后成功止血,术中出血发生率为10.0%.所有患者随防1个月未发生出血.结论 钛夹结扎有蒂息肉,以切断息肉供血后再行电凝电切息肉治疗,能有效预防内镜电凝电切时引起的出血,对预防较大带蒂息肉电凝电切术中术后出血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消化道粗蒂息肉伴高度出血倾向患者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内镜治疗手段。方法治疗组消化道粗蒂息肉伴高度出血倾向患者32例采用尼龙绳结扎或金属夹钳夹后联合高频电切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高频电切治疗。结果治疗组内镜治疗未见消化道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对照组术中即时性出血4例,术后迟发性出血3例,未见穿孔,两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尼龙绳结扎或金属夹钳夹后联合高频电切治疗消化道粗蒂息肉伴高度出血倾向患者相对安全、有效,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内镜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3):84-86+169
目的探讨冷圈套切除抗凝治疗患者结肠小息肉的优势。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接受抗凝治疗的结肠小息肉(直径3~8 mm)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观察组采取冷圈套息肉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肠息肉完整切除率、息肉回收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内镜操作时间、息肉切除时间、术中出血率、术后2周出血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结肠息肉完整切除率、回收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出现消化道出血2例,对照组出现消化道出血7例,术后穿孔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圈套切除抗凝治疗患者结肠小息肉具有操作时间短、安全性高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炎症反应、孕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容受产生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2年1—12月黑龙江省医院妇科收治的124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将其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予以传统宫腔镜下刮宫术,观察组62例予以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对两组子宫内膜容受指标、炎症反应指标、孕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观察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FSH、E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和月经间隔恢复正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4%)低于对照组(1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3,P<0.05)。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有利于改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炎症反应、子宫内膜受容、孕激素水平,预后效果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