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价熄风止动片治疗小儿抽动障碍肝风内动挟痰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优效性检验的方法。16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试验组应用熄风止动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疗程4周。有效性指标为:主要指标: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YGTSS)抽动积分;次要指标:社会功能受损改善情况、疾病疗效、中医证候单项指标及中医证候疗效;安全性指标包括生命体征,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以及临床不良事件。结果主要指标:YGTSS抽动积分:试验组治疗前后分别为(22.10±6.38)分和(11.34±6.58)分;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22.65±6.70)分和(16.82±6.53)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YGTSS抽动积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次要指标:疾病疗效: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54%、34.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功能受损改善情况:治疗后试验组无损害、极轻度、轻度、中度、明显的等级分别有20、38、16、3、1例,对照组为1、24、45、7、0例,试验组对社会功能受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34%、64.56%,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单项证候改善情况:运动性抽动、烦躁易怒、多梦、异常舌质、舌苔及脉象的消失率,试验组分别为78.67%、34.72%、62.26%、34.62%、58.97%、39.74%,对照组分别为34.67%、13.11%、21.82%、15.58%、25.97%、19.48,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中,共发现5例不良事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3.75%和2.53%。结论熄风止动片治疗4周,能够明显减少YGTSS抽动积分,改善社会功能受损程度和中医证候,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冷热刺激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痰瘀互结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D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痰瘀互结型DA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冷热刺激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仅行吞咽功能训练,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造影检查(VFSS)、Burke吞咽障碍筛查量表(Burke)、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及洼田饮水试验分级,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FSS、SWAL-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Burke、SSA、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情况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78.0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冷热刺激结合吞咽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19年2月—2021年2月课题组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眼针疗法。经治3周,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VFSS)、洼田饮水试验(WST)、肌电诱发电位(sEMG)评分改善情况,并根据WST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经治后,两组VF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WST评分均明显明显下降(P<0.05),sEMG最大波幅值均明显升高(P<0.05),且以上3项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6%(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6%(49/60)(P<0.05)。结论:采用眼针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钟杭科 《新中医》2018,50(3):53-56
目的:观察活血通窍饮Ⅰ号方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风痰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则加用活血通窍饮Ⅰ号方内服治疗,2组连续治疗2周。对比2组治疗后的效果,用洼田饮水试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障碍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2%,对照组总有效率76.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SS-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窍饮Ⅰ号方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疗效肯定,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吞咽障碍,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凸显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并发症的优势与特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化痰通腑方联合吞咽训练对气管切开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及对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和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气管切开后吞咽障碍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舌三针联合吞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化痰通腑方治疗。两组治疗疗程4周。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中医证候积分、吞咽功能、血清S100β蛋白、NSE和BDNF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16%)高于对照组(74.51%)(P<0.05)。观察组治疗后吞咽困难、饮水发呛和言语謇涩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洼田饮水试验和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100β蛋白和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而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通腑方对气管切开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良好,中医证候显著减轻,吞咽功能显著改善,上调S100β蛋白和BDNF表达并下调NSE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在中风后吞咽障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36例中风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予以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20例)在此基础上结合针灸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1,P=0.036),对照组训练后出现轻微恶心呕吐1例,观察组无不良反应。结论:针灸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针灸取翳风(双侧),风池(双侧),廉泉针刺并配合吞咽功能训练。[结果]临床治愈18例,占42.8%;显效16例,占38.1%;有效6例,占14.3%;无效2例,占4.8%,总有效率为95.2%。[结论]针刺配合功能训练是提高西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一个理想有效途径,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芒针透刺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中风恢复早期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中风恢复早期且伴有吞咽障碍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芒针透刺组、普通针刺组以及吞咽训练组各30例.吞咽训练组仅给予单纯吞咽功能训练,普通针刺组在吞咽功能训练的基础上结合普通毫针常规针刺治疗,芒针透刺组给予芒针透刺联合吞咽功能训练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
常丽 《河南中医》2010,30(9):915-91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用针刺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20例单用吞咽功能训练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吞咽障碍疗效优于单纯吞咽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10.
头电针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电针治疗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电针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吞咽障碍疗效优于单纯吞咽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证评价菖麻熄风片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肝风内动挟痰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438例患者进入全分析数据集,治疗组328例,对照组110例。治疗组口服菖麻熄风片与硫必利片模拟药,3次/d,4~6岁,1片/次;7~11岁,2片/次,12~18岁,3片/次;对照组口服硫必利片与菖麻熄风片模拟药,2次/d,4~6岁,1/3片/次;7~11岁,1/2片/次;12~18岁,1片/次。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YGTSS抽动积分、临床疗效、YGTSS社会功能损害、中医证候疗效和单项证候疗效,并对其依从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59%、82.73%,且治疗组患儿抽动的疗效不劣于对照组。YGTSS抽动积分、社会功能损害、中医证候疗效和单项证候疗效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PS与FAS分析结论一致。试验中,未发现菖麻熄风片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硫必利片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菖麻熄风片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肝风内动挟痰证有效,疗效不劣于硫必利片,并且未提示更高的临床应用风险。  相似文献   

12.
中风病所致的假性球麻痹在中风患者中占很大比例,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假性球麻痹患者有吞咽障碍,针灸能直接作用于病变局部,在治疗假性球麻痹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我们在既往的研究中对中风所致假性球麻痹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Vitalstim咽障碍治疗仪配合吞咽功能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talstim咽障碍治疗仪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项三针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吞咽功能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合用项三针治疗。两组均以28d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吞咽障碍积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治疗组分别为86.6%、43.3%,对照组分别为73.4%、1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吞咽障碍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经项三针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吞咽功能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5.
针刺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观察组40例用针刺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吞咽障碍疗效优于单纯吞咽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针灸与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针灸与吞咽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电刺激与吞咽训练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为68%,P<0.05,两组之间存在差异。结论:针灸与吞咽训练联合能有效地对脑卒中吞咽障碍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电针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者吞咽功能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重型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电针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比较2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及依从性.结果 干预前2组洼田饮水试验、反复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热敏灸疗法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4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热敏灸疗法.对比2组神经功能、吞咽功能、康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干预2周后神经功能、吞咽功能评分(13.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梗死(CI)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CI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5例(后退出1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4周。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营养状况[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甘油三酯(TG)]、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7.27%(48/55),对照组总有效率70.37%(38/54),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ALB、PA、TG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SSA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SWAL-QOL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CI后吞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涤痰汤加减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改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痰瘀互结证)患者的效果,探讨其对患者吞咽功能、神经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合涤痰汤加减内服治疗2组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评定吞咽障碍程度,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吞咽功能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吞咽生命质量问卷(SWAL-QOL)评价生命质量,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VFSS、神经功能、洼田饮水试验、吞咽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VFSS评分、吞咽生命质量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则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分级显著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 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合涤痰汤加减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利于促进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痰瘀互结证)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疗效确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