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经济地位对成年女性体重超重和肥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膳食状况、生活方式、精神因素、文化背景、生育史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社会经济地位对成年女性体重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并指出体重超重及肥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山西省某人群2002-2010年体质指数(BMI)和超重、肥胖率的变化,为预防和控制超重和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于2011年对山西省忻州市和临猗县参加过“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18 ~60岁(2002年调查时年龄)居民共1 530人进行追踪调查.询问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结果 2002年该人群BMI为(24.0±3.0) kg/m2,2011年为(25.0±3.4) kg/m2,10年间BMI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地区、年龄组人群10年间BMI水平均呈上升趋势.2002-2010年,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判断标准,该人群超重率由30.5%上升至39.9%,肥胖率由4.9%上升至7.5%;按照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判断标准,该人群超重率由36.7%上升至42.7%,肥胖率由10.8%上升至1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人群10年间BMI呈上升趋势,超重率和肥胖率显著上升,应及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对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以及饮食行为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使用自制问卷于2020年对徐州市幼儿园儿童家长进行调查和常规儿童体格测量,以父母最高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月收入反映家庭SES,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量表(PEBS)评价饮食行为,AMOS 21.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家庭SES和儿童超重肥胖的关联以及饮食行为的中介作用。结果 1 969名学龄前儿童中超重率为8.5%、肥胖率为6.2%,家庭SES得分为0.00( - 0.66,0.84)分,模型显示,较低的SES与子代超重/肥胖高风险相关(效应值为 - 0.056),饮食行为的间接效应系数为 - 0.008(95%CI: - 0.015~ - 0.003)。结论 家庭SES可直接或间接通过饮食行为影响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未来应指导父母帮助儿童建立良好饮食行为,这对于预防和控制儿童超重与肥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对全死因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0年对抽取的贵州省12个县(市、区)≥18岁常住居民进行基线调查,于2016—2020年对该队列所有人群进行随访;SES由家庭人均年收入、个人文化程度和职业构成,分别按照等级次序由低到高进行赋分(1~4分),计算参与者SES综合得分,并按四分位数将SES分为4个等级。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来分析SES对全死因的影响。结果 共调查9 280人,删除失访及SES信息缺失者,最终共纳入分析5 206人。中位随访6.45年,在随访期间内共死亡98例。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家庭人均年收入在5 121~<10 000、≥10 000元的人群死亡风险分别为家庭人均年收入<2 700元人群的0.49倍(HR=0.49,95%CI:0.26~0.92)、0.40倍(HR=0.40,95%CI:0.19~0.82),随着收入增加,死亡风险呈逐渐降低趋势(P趋势=0.004);文化程度为小学毕业、初中毕业、高中及以上人群死亡风险分别为文盲...  相似文献   

5.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 2010年9-11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根据地理特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以中国内地8省(市、自治区)为抽样框,抽取19 934名7~12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超重肥胖状况.采用Green综合分析方法确定家庭SES.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逐步法分析家庭SES对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结果 Green评分低、中、高家庭的儿童超重率分别为7.4%(538/7295)、9.3%(560/6013)和12.6%(832/6626),肥胖率分别为4.4%(321/7295)、6.4%(387/6013)和10.2%(677/66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33.82、180.27,P值均<0.01).在调整年龄、城乡、经济类型地区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低SES儿童相比,高SES男童和女童患超重肥胖的OR(95% CI)值分别为1.83(1.61 ~2.08)和1.67(1.42~2.00);中SES的男童和女童患超重肥胖的OR(95% CI)值分别为1.30(1.15 ~1.48)和1.23(1.04~1.46).结论 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社会经济状况与超重肥胖的流行病学联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来自南京地区的3个城区和2个乡村、年满35周岁并在当地居住满5年的常住人员。[结果]超重和肥胖占调查总人数的44.8%,其中超重和肥胖现患率分别为33.0%和11.8%。经多因素调整后,超重肥胖人群在职业、文化、经济分布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家庭年收入和职业类型与超重、肥胖正相关;受教育水平与超重肥胖呈负相关。在3个SES指标中,家庭年收入关联最为显著,是应用最广的指标。[结论]社会经济状况与南京地区超重、肥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江苏省超重和肥胖的流行水平及其在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为开展相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和KISH表法确定15~69岁城乡常住居民4318人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人群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并测量体重、腰围。结果江苏省15~69岁城乡居民超重率、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32.90%,9.94%,42.55%,农村均高于城市(P0.05);男性在20~30岁间、女性在30岁后超重率、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增速最快;76.65%的中心性肥胖者同时存在超重或肥胖,95.58%的调查对象患肥胖相关疾病的危险度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超重与肥胖是该省当前亟需应对的公共卫生问题,已出现农村高于城市的新的分布特点,应探索体重管理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膳食状况、生活方式、精神因素、文化背景、生育史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社会经济地位对成年女性体重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并指出体重超重及肥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 SES)、健康生活方式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为高血压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于2010年对抽取的贵州省12个县(市、区)≥18岁常住居民共9 280人进行基线调查,于2016—2020年对该队列所有人群进行随访;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SES、健康生活方式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结果  研究有效样本量为3 401人,高血压发病765人,人群高血压发病密度为32.53/1 000人年。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与低SES(<9分)人群相比,高SES(≥9分)人群高血压发病风险下降29.9%(HR=0.701, 95% CI: 0.584~0.842);与≤2种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相比,4种、≥5种健康生活方式人群发病风险分别降低25.7%(HR=0.743, 95% CI: 0.581~0.950)、39.2%(HR=0.608, 95% CI: 0.455~0.812)。与SES低且健康生活方式≤2种的人群相比,SES低且具有3种、4种、≥5种健康生活方式人群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SES高且具有3种、4种、≥5种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高血压发病风险分别降低36.3%(HR=0.637, 95% CI: 0.446~0.909)、44.0%(HR=0.560, 95% CI: 0.391~0.802)、55.8%(HR=0.442, 95% CI: 0.295~0.662)。结论  SES较低人群是贵州省高血压防控的重点人群,应采取措施提高其SES,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四川凉山彝族社会经济状况(SES)与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横断面调查,对20~80岁彝族农民和城镇移民社会经济状况与超重/肥胖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文化程度、个人年收入、SES综合指标作为社会经济状况的指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会经济状况与超重/肥胖(BMI ≥ 24.0 kg/m2)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彝族农民1 894人,彝族移民1 162人。调整年龄、吸烟、饮酒、体力活动后,相对于文盲,彝族农民男性文化程度较高组(小学及初中、高中及以上)超重/肥胖OR值分别为1.71(95%CI:1.13~2.58)、4.15(95%CI:2.10~8.22);年收入≥ 5 000元组相比于<5 000元组OR值为1.66(95%CI:1.12~2.44);中、高SES综合指标组相比于低SES组OR值为1.65(95%CI:1.02~2.67)、3.26(95%CI:1.97~5.42)。彝族农民女性年收入≥ 5 000元组相比于<5 000元组OR值为1.49(95%CI:1.10~2.02);中SES综合指标组相比于低SES综合指标组OR值为1.47(95%CI:1.11~1.95)。彝族移民中,未发现社会经济状况与超重/肥胖存在显著性关联。结论 彝族农民社会经济状况与超重/肥胖存在正向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中山市7~18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发病率,探讨儿童期超重对青少年肥胖的影响。方法 于2005年对中山市一年级小学生体检测量身高、体重,连续随访10年(1次/年),共有2 188名中山市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一年级学生作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对象。使用2018年颁布的《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 (WS/T 586-2018) 评价超重及肥胖,并计算肥胖的检出率及发病率,采用χ2检验和log-binomial模型分析儿童期超重对青少年肥胖的影响。结果 小学一年级学生肥胖的检出率为4.89%,小学四年级时达到最高为6.99%,高中一年级时为4.43%。肥胖的发病率在小学二年级时最高为1.83%,高中一年级时降低到0.74%。小学一年级时超重的学生在高中一年级时肥胖累积发病率是小学一年级时正常体重学生的8.85倍(9年的累积发病率41.33% vs.4.67%,RR=8.85,95%CI:6.12~12.78)。结论 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一年级期间,儿童期肥胖发病率较高。儿童期超重明显增加青少年肥胖的风险。肥胖干预应该从儿童期开展,尤其应该重点关注超重的儿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广西城乡居民超重、肥胖和向心性肥胖的流行现状.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符合研究条件的3 360名15~69岁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结果 广西城乡居民超重、肥胖和向心性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30.63%、1.38%、22.43%,标化率分别为27.44%、1.13%、18.13%,城市明显高于农村(P<0.01),发生率无男女性别差异(P>0.05);肥胖发生与年龄无关,超重在55岁以前呈明显上升趋势,之后逐步下降,45~54年龄组发生率最高(39.89%),向心性肥胖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汉族人群明显高于少数民族(P<0.01),随着文化程度水平的提高超重和向心性肥胖发生率出现明显增长;饮酒人群超重发生率高于非饮酒人群(P<0.05).结论 广西城乡居民超重和向心性肥胖处于国内较高流行水平,维持广西居民的健康体重,降低肥胖及其相关慢性病的发生,防治工作已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云南省城乡居民超重和肥胖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关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云南省5120名15。69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计算超重率和肥胖率,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结合的方法探讨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云南省城乡15~69岁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8.2%和4.4%,不同特征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差距较大。多因素模型结果显示,城市居民的超重和肥胖率高于农村(OR=1.274),女性超重和肥胖率高于男性(OR=1.203),30~、45~和60~69岁组超重和肥胖率高于15~岁(OR值分别为1.795、2.107和1.531),回族的超重和肥胖率高于汉族(OR=1.674),某些职业(生产运输操作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办事人员、离退休人员)的超重和肥胖率高于农林牧渔人员。结论云南省城乡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处于较高水平,不同特征人群差异较大,对重点人群的干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巨大儿发生与孕前超重、孕期过度增重的直接关联及关联强度。方法 2015年1月起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建立孕妇队列,创建孕妇健康档案,收集孕期及分娩信息,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分娩体重、孕期健康状况及各种孕期并发症、分娩情况等,计算孕前BMI及孕期增重,收集新生儿出生体重,了解巨大儿发生与孕前超重、孕期过度增重之间的关系。结果 巨大儿发生率为6.6%(149/2 243)。不同孕前BMI组巨大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控制了孕妇年龄、孕产史等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孕前BMI适宜的孕妇比,孕前BMI超重以及肥胖的孕妇生产巨大儿的风险均增加(OR=3.12,95%CI:1.35~7.22,P=0.008; OR=2.99,95%CI:1.17~7.63,P=0.022)。不同孕期增重组巨大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控制了孕妇年龄、孕产史、孕期并发症等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孕期增重适宜的孕妇比,孕期增重不足的孕妇生产巨大儿的风险降低(OR=0.52,95%CI:0.30~0.90,P=0.019)。而孕期过度增重在调整了各种孕期指标后,与孕期增重适宜的孕妇比,巨大儿发生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41,95%CI:0.96~2.09,P=0.084)。结论 孕前超重或肥胖是巨大儿发生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刘君 《中国公共卫生》2015,31(2):218-220
目的 了解抚顺市18~75岁城乡居民肥胖流行现状,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在辽宁省抚顺市4个区抽取的4 752名18~75岁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 t检验、方差分析、 χ2检验。结果 按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成人体质指数(BMI)分类标准,抚顺市城乡居民超重率、肥胖率、超重/肥胖率分别为29.1%,9.3%,38.4%,男性和女性居民分别为27.9%和30.3%,9.5%和9.0%,37.4%和39.3%,男性居民超重率、超重/肥胖率均低于女性居民(P=0.02),男性和女性居民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抚顺市城乡居民中心性肥胖率为39.1%,男性居民中心性肥胖率为19.1%,低于女性居民的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P=0.002);不同年龄女性居民和不同文化程度男性居民超重率均不同(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男性居民和不同文化程度女性居民肥胖率均不同(P<0.05),不同文化程度男性居民和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女性居民中心性肥胖率均不同(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男性和女性居民中心性肥胖率均不同(P<0.05)。结论 抚顺市城乡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略高,女性居民超重率、超重/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均高于男性居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昆明市成年人超重肥胖流行情况及其特征,为实施超重肥胖预防控制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昆明市城乡2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5195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调查人群超重率为28.07%.按2007年昆明市人口构成进行标化,标化超重率为25.73%,其中,男性超重率为30.65%(标化率为29.28%),女性超重率为26.59%(标化率为23.66%),男性超重率高于女性(χ^2=7.697,P=0.006);调查人群肥胖率为9.09%,标化肥胖率为8.09%,其中,男性肥胖率为7.99%(标化率为7.74%),女性肥胖率为9.71%(标化率为8.32%),男性肥胖率略低于女性(χ^2=4.285,P=0.038)。不同人群超重肥胖率存在差异,主要受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和经济条件的影响。结论超重肥胖已成为影响昆明市城乡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积极倡导合理营养、适宜锻炼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实施超重肥胖的干预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分析云南省农村居民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流行现状及社会经济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云南省≥35岁的4 979名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云南省农村居民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6.8%和38.4%,其中男性分别为7.0%和30.5%;女性分别为6.5%和46.2%;女性的中心性肥胖率明显高于男性(P <0.001)。少数民族的肥胖率(4.3%)和中心性肥胖率(30.1%)均低于汉族(7.0%和39.1%,P <0.05和P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住房条件越好者和社会经济地位越高者患肥胖的风险越高(OR值分别为1.4和1.2),而文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越低者患中心性肥胖的可能性越大(OR值分别为1.3和1.1)。结论 云南省农村肥胖防控策略的制定应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成都市城乡居民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规律锻炼、控油、控盐的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244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成都市城乡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分别是24.05%、5.97%,超重与肥胖比值为4.03:1。调查人群规律锻炼率为49.22%。居民规律锻炼率主城区(52.88%)高于近郊区县(45.48%);女性(55.36%)高于男性(42.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对象中控油、控盐行为人群比率分别为44.52%和41.92%,郊县区高于主城区,地区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都市居民具备一定的健康意识及健康行为能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开展对居民防控肥胖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成为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与此同时,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个国家男孩青春期启动及发育的年龄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前。由此,超重肥胖与男孩青春期发育的关系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不同青春期发育指标将目前超重肥胖对男孩青春期发育影响的相关研究作以综述,目前超重肥胖对男孩青春期发育影响的研究结论尚不统一,尚需更多的前瞻性研究进行验证相关关系及其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系统性评价社会经济地位与肥胖的横断面研究,为肥胖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以特定检索式在知网(CNKI)和维普中文期刊网,以及Science Direct和PubMed英文数据库,检索近10年社会经济地位与肥胖的横断面研究,纳入文献采用Combie横断面研究评价工具进行质量评价:然后在测量工具、影响效应、作用机制三个主题下进行质性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25篇,主题分析结果显示:(1)测量工具。社会经济地位的测量以客观指标为主,肥胖的测量主要采用体质量指数(BMI),中国地区研究采用专门针对中国人群的判定标准;(2)影响效应。社会经济地位与肥胖的关系,大致表现为发达国家负相关,发展中国家正相关;(3)作用机制。吸烟、饮酒、饮食、锻炼等生活方式是社会经济地位与肥胖关系之间的中介变量,但由于受到国家经济和群体特征的影响,导致结果不一致。结论 开展肥胖干预,首先要采用适合本地人群的测量指标;其次要根据群体特征甄别重点人群重点干预;另外,长效方案应该包括合理饮食、加强锻炼、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