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 我国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和肥胖相关疾病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 总患病人数及年新增患病人数均已居全球首位。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 减重手术可有效减轻病理性肥胖症患者的多余体质量, 并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等一系列肥胖相关代谢合并症。腹腔镜单吻合口胃旁路手术(OAGB)是最常见的减重手术术式之一, 尽管 OAGB在国内开展已有超过 15年的历史, 然而, 针对OAGB的规范手术操作, 国内仍缺少相关指南或共识。为此,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CSMBS)发起编写首版《腹腔镜单吻合口胃旁路术规范化手术操作指南(2022版)》, 旨在规范腹腔镜OAGB操作流程, 为肥胖代谢外科领域的临床医生提供规范化手术操作参考, 以减少或避免因手术不规范导致发生相关并发症, 从而使得更多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目前全球超重和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 减重手术是目前治疗肥胖症及相关代谢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面对严峻的肥胖人口增长情势, 中国肥胖代谢外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肥胖代谢外科的发展与国外相比, 起步较晚,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目前年手术总量已处于全球前列。在符合行减重手术干预的肥胖患者中, 我国的手术比例是全球最低的国家之一。中国肥胖代谢外科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本文对目前中国肥胖代谢外科取得的成绩和所面临的问题(如手术量飞速增长面临着手术方式中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占比过高、手术标准制定与规范实施、术后管理不当与随访失访、数据库建设的质量化管理带来的随访数据等), 结合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信未来在全体医护的共同努力下, 中国肥胖代谢外科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指南(2020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后胃漏诊断、预防及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甲状腺及代谢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代谢外科学分会,等)  相似文献   

4.
减重手术是严重肥胖症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可大幅改善肥胖症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特别是2型糖尿病。减重与代谢外科是外科学最新且发展最快的分支, 但是该学科仍然在持续演变与进步。笔者通过检索文献总结近年来减重与代谢外科中外科手术治疗病态性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进展可以分成3部分:(1)手术方法的改进及新的适应证。目前袖状胃切除术以及Roux-en-Y胃旁路术是最常见的减重手术。十二指肠转位术及其单吻合口的手术方式被医师认可但实施较少。单吻合口胃旁路术是最新被认可的减重手术, 其较Roux-en-Y胃旁路术简单、安全, 手术效果也优于目前大部分的减重手术。双通道手术则可能是下一个被认可的手术方法。此外, 减重手术的适应证也越来越宽广, 新版世界减重手术白皮书已将亚洲人手术适应证修订为体质量指数>27.5 kg/m2。(2)手术效果以及机制。减重手术可以大幅降低肥胖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 最主要的受益人群是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新的基础研究以及肠道激素药物的成功, 一致显示肠道激素改变是减重手术最主要的机制。但是临床经验显示胃减容仍是减重手术组成的重要部分。(3)创新器械及其他...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for Metabolic Bariatric Surgery,CSMBS)于2014年组织国内减重代谢外科及内分泌科专家共同制定了我国首个减重代谢外科指南——《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4)》~([1])。在该指南的指导和规范下,尤其在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甲状腺及代谢外科学  相似文献   

6.
随着肥胖患者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 减重代谢手术(MBS)快速成为治疗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的有效途径, 虽然MBS现在已经十分普遍, 成为普通外科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关于MBS适应证方面仍存在争议。1991年, 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关于如何开展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肥胖等相关问题发布了一份声明, 该声明迄今为止依然是保险公司、医保部门和医院选择手术患者的标准。时到如今, 该标准已不再反映最佳实践数据, 缺乏与当下手术和患者群体的相关性。时隔31年, 2022年10月, 基于对肥胖及其合并症认识的深入以及肥胖代谢疾病证据的积累, 两个世界领先的减重和代谢手术权威组织——美国肥胖代谢外科学会(ASMBS)和国际肥胖代谢外科联盟(IFSO)联合发布了全新的MBS适应证指南, 在一系列建议中, 扩大了患者接受减肥手术的条件, 具体重大更新有以下几点:(1)对于体质指数(BMI)≥35 kg/m2的人群, 无论是否存在合并症、合并症的严重程度如何, 都推荐进行MBS;(2)对于BMI 30~34.9 kg/m2合并肥胖相关疾病的人群, 应考虑MBS;(3)亚...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研北京市范围内各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的专业现状, 为促进医疗同质化发展、规范诊疗行为和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本调研于2022年9月对参与北京市减重与代谢外科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的27家已开展减重代谢手术的医院进行问卷调查, 并对结果做统计描述分析。问卷内容包括医疗机构基本情况、专科科室情况、减重代谢手术开展情况。结果 27家医院中, 4家(14.8%)减重与代谢外科专业已独立成科。用于减重与代谢外科的床位234张, 从事减重与代谢外科的医师126名。22家设立减重与代谢外科专病或多学科团队门诊, 11家医院共设立个案管理师岗位14个。2021年1家医院手术量≥500例, 3家为200~<500例, 2家为100~<200例, 3家为50~<100例, 6家为20~<50例, 12家<20例。26家医院在该年度开展了胃袖状切除术, 16家开展了Roux-en-Y胃旁路术, 3家开展了单吻合口胃旁路术, 1家开展了胆胰分流十二指肠转位术, 1家开展了单吻合口十二指肠转位术;6家开展了减重代谢手术后的修正手术, 4家开展了机器人辅助减重代谢手术。同时,...  相似文献   

8.
减重代谢手术是治疗肥胖的重要措施, 接受手术治疗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加, 但疗效评价体系仍未完全统一。体质指数(BMI)是衡量肥胖程度的常用指标, 普遍应用于代谢领域的研究, 由于其存在无法权衡脂肪分布等局限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故目前争议较大。近年来, 身体成分变化与代谢疾病风险的关联受到广泛关注, 减重代谢手术对身体成分变化的影响逐渐成为减重代谢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 身体成分测量作为BMI的潜在替代指标, 其有望改善和规范减重代谢手术的疗效评价, 因此, 身体成分测量的方法和标准化也迫在眉睫。本文将回顾现有研究证据, 对身体成分测量在减重代谢手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进行剖析, 以提供新的见解并探索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外科手术是目前唯一可能治愈直肠脱垂的治疗方式。规范化的术前诊断评估、合理的手术方式选择是直肠脱垂外科手术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随着国内外系列临床研究的开展, 经腹手术(例如腹侧补片固定术)和经会阴(肛门)手术(例如Altemeier)术等治疗直肠脱垂手术方式已经获得广泛认可。对直肠脱垂术前精准评估以及手术途径方式的合理选择, 对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是目前国内直肠脱垂评估体系有待完善, 对于合理手术方式的选择仍存争议。为了指导我国直肠脱垂患者规范化外科诊疗,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盆底外科专委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临床指南工作委员会联合组织全国结直肠盆底外科治疗领域的专家, 对直肠脱垂患者规范化外科诊疗的核心内容进行多次研讨, 共同制定了《直肠脱垂外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希望通过本共识的推广, 能够为广大结直肠盆底外科医生提供有益参考, 共同推进我国直肠脱垂的规范化外科诊疗。  相似文献   

10.
减重与代谢外科的临床研究已经广泛地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和临床实践。在欧美等国家, 早在20世纪80年代, 就已经通过临床研究尝试回答减重代谢手术的科学问题, 推动了行业指南的不断更新, 实现了临床实践的标准化, 进而推动了手术的广泛应用, 也推动了关键证据的积累, 使得减重手术的代谢获益得到认可。在领域内的重大问题形成共识之后, 临床研究又进一步促进了学科的深度和广度的发展。我国的减重与代谢外科临床实践相较于国外开展较晚, 临床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较少, 且对该领域的贡献有限。但是我国的临床实践开展广泛、患者群体大、手术质量高, 可通过开展临床研究的标准化引领、广泛的合作以及规范化数据管理等方式, 探索临床研究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肠道菌群对机体代谢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减重手术作为目前治疗肥胖及其合并症最有效的方法能够显著改变肠道菌群。术后肠道菌群的变化具有时空特异性, 术后不同时间点上和不同肠段中的菌群组成与结构不尽相同。减重术后肠道菌群改变的原因可能在于手术引起的胃肠道解剖及相应生理功能的变化。通过移植术后菌群发现肠道菌群参与减重手术改善代谢, 其中的机制可能和菌群-宿主相互作用的众多分子途径有关。同时, 术后肠道菌群的变化还与减重手术患者的预后相关。此外, 减重术后所引起的菌群变化不仅与改善肥胖和代谢有关, 还可能存在潜在危害, 其中减重手术后的营养吸收不良与肠道菌群的改变密切相关。因此, 阐明减重术后肠道菌群的变化特征及相关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菌群在减重手术中的作用和影响, 本文为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肥胖是GERD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在减重代谢手术中越来越普及, 并且操作简单、并发症较少, 但在治疗肥胖患者术后抗反流疗效方面仍存在争议。有研究报道, LSG可能破坏抗反流屏障功能, 如His角功能改变、膈肌连续性的破坏以及术后食管裂孔疝增加。His角是胃食管连接处的重要抗反流屏障之一, 重建His角已被证实能有效缓解GERD症状, LSG联合His重建术有望成为有效预防肥胖术后GERD的措施。因此, 本文主要就减重手术预防GERD的研究做一综述, 旨在探讨肥胖患者术后GERD的有效治疗, 以改善患者GERD的症状以及其生活质量, 为GERD的外科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肥胖与代谢疾病手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开展,因初次手术失败而要求修正手术的病例数也随之增多,因此,关于代谢手术的修正手术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代谢手术的修正手术是指初次手术后减重效果不佳或出现严重并发症而再次行同种或改行其他代谢手术,以期达到减重或治疗肥胖相关代谢疾病的手术~([1])。目前公开的国外文献~([2])表明,代谢与肥胖外科初次手术后修正的总体发生率为5%~50%。临床上关于修正手术  相似文献   

14.
肥胖代谢外科在我国已发展20年,起步晚、起点高、发展快。因减重手术数量逐年增加,各类临床、基础研究开展逐渐增多,我国也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推动肥胖代谢外科发展的重要力量。肥胖代谢外科快速发展同样面临诸多问题,如手术适应证是否明确,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笔者将深入探讨和剖析肥胖代谢外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  相似文献   

15.
正减重代谢外科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全世界减重代谢外科医师的不断验证与改进,减重手术现已被认定为治疗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的"金标准"。减重代谢外科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经典手术方式。根据我国2019年最新修订后公布的《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目前被减重代谢外科广泛应用的术式包括三种: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LRYGB)、胆胰转流十二指肠转位术(bil-iopancreatic diversion with duodenal switch,BPD/DS)~([1])。  相似文献   

16.
【导语】根据美国肥胖代谢外科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Metabolic and Bariatric Surgery, ASMBS)和国际肥胖代谢外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Obesity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IFSO)2022年最新减重代谢手术指南, 针对亚洲人群, 体质指数≥27.5 kg/m2可考虑减重代谢手术[1]。这一标准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1991年版指南提出的BMI≥40 kg/m2或≥35 kg/m2且存在代谢性疾病, 均有所下调[2]。关于该减重手术指征BMI的下调对中国人的利弊, 尚存诸多争议。  相似文献   

17.
近20年来中国减重代谢外科获得蓬勃发展, 是经济发展、生活方式转变的需求, 也是广大外科医师不懈探索的结果。面临大好发展形势的同时, 其专科化发展远远不够, 临床实践中不规范手术依然存在, 专科培训及规范化工作仍处于起步初期, 且随访工作亦为减重代谢外科的严峻挑战。笔者相信:在扎实做好规范化、标准化推进工作的基础上, 减重代谢外科会喜迎光明未来。  相似文献   

18.
由于肥胖本身的复杂性和异质性, 导致肥胖症的诊疗方法个体化差异较大。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采用行为疗法以及使用已经批准的减肥药物治疗肥胖和糖尿病患者, 可以实现5%~10%的体质量减轻, 但并非所有患者都可以通过这些非手术的治疗手段获益。与药物治疗相比, 减重代谢手术有更高的2型糖尿病缓解率和更低的血管并发症病死率并且可以长期持续减轻体质量。近些年来, 随着精准医学在外科治疗中的发展, 减重外科医生对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的核心理念也发生了改变。手术目的从强调短期体质量大幅下降转变为安全有效地长期控制患者的体质量和并发症。在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中, 精准减重代谢外科理念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术前的精准评估、术中的精细操作和术后的综合管理。为患者制定精准、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案, 同时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 提高专科数据的标准化是精准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和减重代谢外科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减重代谢手术并探讨其对肥胖患者全身各系统的影响。方法对国内外关于减重代谢手术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予以分析。结果减重代谢手术不断更新演变,其经历了开腹和微创的治疗路径,减重效果突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逐渐降低,但其手术方式的选择仍无确切的"金标准"。减重代谢手术会影响肥胖患者的全身各个系统的变化,能治愈或改善肥胖相关的疾病。结论随着减重代谢手术的微创化及精准化,虽然其术后并发症越来越少,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多学科讨论并充分评估,关注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因素,注重科学的营养管理,使减重代谢外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分析京津冀晋地区专家对减重与代谢外科围手术期血栓栓塞症(VTE)的重视程度、知识掌握情况以及防治现状。方法 问卷调查京津冀晋地区16家开展减重与代谢手术的医院外科带组医生以及相关专业的专家。题目分为3个部分,分别为被调查专家及所在单位的基本情况,专家对VTE知识掌握程度,及专家所在医院的减重与代谢外科目前VTE临床防治现状,包括VTE风险评估、预防措施和治疗决策。结果 所调查绝大多数医院开展减重与代谢手术不超过10年(77.27%),且多数医院年手术量<100台(77.27%)。在过去的3年间,共有两家医院在减重与代谢手术围手术期发生过1~2例VTE事件,但未有VTE相关死亡病例的报道。大多数医生缺乏VTE的系统培训,且未能正确掌握减重外科VTE的特殊知识。绝大多数医院有院级VTE防治管理规范,在术前能对病人进行VTE风险评估,并对于高危病人围手术期采用机械与药物联合预防,药物选择以低分子肝素为最多,且多数在术前12 h以上即开始启动预防方案,但对于抗凝药物使用剂量、术后抗凝药物预防疗程和中风险病人的预防措施,各位专家差异较大,并普遍担心抗凝药物增加围手术期出血事件。结论 减重与代谢外科病人多数属于VTE中高风险,需要引起本专科医生的重视,并接受系统的培训。此外,由于减重外科病人群体体重指数(BMI)跨度大,而BMI又是VTE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因而需要制定符合减重与代谢外科特点的围手术期VTE防治指南或者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