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I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缺血性心脏病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57例心肌梗塞组和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I多态性分析;采用组织凝血活酶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酶切后可见在2 500 bp和1 100 bp+1 400 bp碱基对位置分别发现2个等位基因B1和B2。携带B1等位基因心肌梗塞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3.28±0.94)g.L-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74±0.54)g.L-1(P<0.05),携带B2等位基因心肌梗塞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3.97±1.02)g.L-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25±0.61)g.L-1(P<0.05);B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P<0.05);B2基因携带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同组内B1基因携带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与心肌梗塞有关联;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I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心肌梗塞有关联,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I多态性可能是缺血性心脏病危险因素及遗传易感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Ⅰ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缺血性心脏病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57例心肌梗塞组和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Ⅰ多态性分析;采用组织凝血活酶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酶切后可见在2 500 bp和1 100 bp 1 400 bp碱基对位置分别发现2个等位基因B1和B2.携带B1等位基因心肌梗塞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3.28±0.94)g·L-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74±0.54)g·L-1(P<0.05),携带B2等位基因心肌梗塞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3.97±1.02)g·L-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25±0.61)g·L-1(P<0.05);B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P<0.05);B2基因携带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同组内B1基因携带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与心肌梗塞有关联;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Ⅰ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心肌梗塞有关联,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Ⅰ多态性可能是缺血性心脏病危险因素及遗传易感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3.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即凝血因子Ⅰ,是人类凝血系统的重要成分之一。血浆Fg水平升高被认为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血浆Fg水平不仅受性别、年龄、肥胖、妊娠、妇女绝经、吸烟等因素的影响,还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单独或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影响血浆Fg水平,使之发生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增加。本就Fg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疾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在脑卒中患者中,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脑血管内血栓形成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占2/3以上,影响血栓形成的因素中,内源性凝血和纤维蛋白原的动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现众多的前瞻眭和病例对照研究都已证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心脑血管病独立的危险因素。从Humpries等于1987年首次报道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变化具有相关性以来,有关纤维蛋白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寻找致病及疾病相关基因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阳。现就目前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及其与IS相关性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1 FBG概述 FBG是重要的凝血因子,主要由肝脏合成,肺上皮细胞亦可合成。FBG是一个大分子糖蛋白,总分子量为340kD。由二硫键联结的两个半分子组成对称的二聚体。整个分子由三种不同的多肽链组成,表示为(Aα)_2(Bβ)_2γ_2。FBG基因位于常染色体4q~(23)~4q~(32),核苷酸链长度不到50kb。FBG理化性质既具有球状蛋白质的性质,又具有纤维状蛋白质的性质,半衰期约为3.5~4天,血浆浓度是2~4g/L。FBG不但参与凝血、血小板 相似文献
6.
7.
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病成为当今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众多的前瞻性和病例对照研究都已证明血浆纤维蛋白原(Fb)水平是心脑血管病独立的危险因素。自从Humphries等首次报道Fg基因多态性与血浆水平有相关性,纤维蛋白原的基因影响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发病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就这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基因FGG10034C>T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性,寻找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易感性因素,以期从分子水平阐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收集100例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IS)的患者资料作为病例组及101例健康查体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FGG10034C>T位点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在缺血性脑卒中组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4%、33.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基因FGG10034C>T位点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联,可能是一个遗传学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156例广东汉族健康人纤维蛋白原(Fg)β-148C/T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情况,分析Fg β-148C/T基因多态性与血浆Fg水平的关系.方法:分别用PCR-RFLPs方法及比浊法检测Fg基因多态性及血浆Fg水平.结果:等位基因T-148频率为0.285,携带T-148基因组血浆Fg水平高于野生型组(P<0.05).结论:携带T-148基因较不携带者血浆Fg水平高,提示Fg β-148C/T基因多态性与血浆Fg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中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水平变化与意义。方法检测5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LPA和FIB浓度,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和急性脑梗死组血浆LPA含量分别为(9.86±2.98)、(8.33±2.47)μ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38±1.20)μmol/L(P<0.0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和急性脑梗死组血浆FIB含量分别为(5.29±1.12)、(5.93±1.01)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26±0.91)g/L(P<0.01)。结论LPA和FIB可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并且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干预和防治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水平,β-纤维蛋白原-455 G/A(β-Fg-455G/A)基因多态性与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101例中青年(年龄<55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96例中青年健康对照者的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并测定血浆Fg水平。结果血浆Fg水平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46.8±53.0)mg/dL和(228.6±24.3)mg/d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及对照组均有AA GA型血浆Fg水平高于GG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两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Fg水平增高是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未发现β-Fg-455G/A基因多态性与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相关。 相似文献
12.
纤维蛋白原β—148C/T基因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156例广东汉族健康人纤维蛋白原(Fg)β-148C/T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情况,分析Fgβ-148C/T基因多态性与血浆Fg水平的关系。方法:分别用PCR-RFLPs方法及比浊法检测Fg基因多态性及血浆Fg水平。结果:等位基因T^-148频率为0.285,携带T^-148基因组血浆Fg水平高于野生型组(P<0.05)。结论:携带T^-148基因较不携带者血浆Fg水平高,提示Fg β-148C/T基因多态性与血浆Fg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的变化.方法:检测156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按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组(TACI,17例),部分前循环梗死组(PACI,45例),后循环梗死组(POCI,28例),腔隙性梗死组(LACI,66例))、64例首次缺血性脑卒中后1~2 a未复发患者及40例正常体检者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并与发作类型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纤维蛋白原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未复发组.②TACI组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PACI组、POCI组、LACI组(P均<0.05).③纤维蛋白原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89,P<0.05);Fg含量高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27.3±7.8)分,含量低者为(17.6±5.4)分,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7,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含量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有关,并间接反应病情,提示在卒中二级预防中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4.
15.
β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及其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通过许多前瞻性或者病例对照研究 ,人们已经发现纤维蛋白原血浆含量增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心脏病和外周动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液成分中纤维蛋白原等含量增加可使血液粘度增高和红细胞表面负电荷降低 ,导致血流速度减慢 ,使血栓易于发生。近年来 ,纤维蛋白原的基因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 ,研究提示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变异受遗传基因的调控 ,基因序列含有众多变异 ,现就这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 概 论纤维蛋白原是一种分子量为 340 0 0 0道尔顿的糖蛋白二聚体 ,每个单位由 3对对称排列的多态链Aα、Bβ和γ组成。编码这 3对链…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finogen,Fg)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101例CHD患者[其中单支血管病变组46例,双支血管病变组30例,多支血管病变组2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6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8例,稳定性心绞痛(SAP)11例]与37例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Fg等水平,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CHD组血浆Fg[(3.75640±1.15034)g/L]均较对照组Fg[(2.85140±0.64145)g/L]显著升高(P〈0.001);并且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组后,多支病变组血纤维蛋白原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按疾病类型分组后AMI组血纤维蛋白原均高于UAP组和SAP组(P〈0.05)。结论 血纤维蛋白原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可以作为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和判断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关系,寻找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遗传性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对照组40人,排除有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及外周血管血栓疾病者。采用碘化钾法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基因型。SPSS软件分析数据。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中β纤维蛋白原-455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β纤维蛋白原-455A等位基因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遗传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Fbg)B β-148和B β-448基因多态性与其分子功能和血浆浓度及多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开滦矿业集团职工1520人。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Fbg浓度、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度(FMPV)、最大吸光度(Amax)、FMPV/Amax和Fbg的B β-148和B β-448基因型,并行体检和问卷调查。结果B β- 148的C、T和B β-448的A、G等位基因频率为0.74、0.26、0.26、0.74,其基因型频率分布与性别无关(P=0.49)。男性人群中B β-148 CT+TT的Fbg浓度高于CC基因型(P<0.05);女性人群中B β-448 AG+AA的Fbg分子功能低于GG基因型。结论Fbg的B β-148和B β-448基因多态性这些遗传因素通过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调节Fbg分子功能或含量,从而使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20.
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晨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3,39(4):367-369
①目的 研究 β 纤维蛋白原基因启动子区域 - 4 5 5G/A基因变异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脑梗死的相关性。②方法 随机抽取住院高血压脑梗死病人 86例 (脑梗死组 ) ,高血压非脑梗死病人 85例 (高血压组 ) ,门诊健康查体者 90例 (对照组 ) ,用多聚酶链反应加HaeⅢ内切酶检测 β 纤维蛋白原基因启动子区域 - 4 5 5G/A的多态性。③结果 脑梗死组A-455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及对照组 (χ2 =7.0 1、4 .4 0 ,P <0 .0 1、0 .0 5 )。④结论 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受 β 纤维蛋白原基因 - 4 5 5G/A多态性的影响 ,A-455等位基因是脑梗死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