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小儿麻醉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小儿眼科、泌尿科、骨科等中小手术12 0例 ,男 71例 ,女 49例 ,其中眼科手术 2 5例 (斜视矫正术 6例 ,青光眼手术 19例 )、泌尿科手术 63例 (包皮环切术 41例 ,尿道下裂术 2 2例 )、骨科手术 3 2例 (骨折切开复位 ) ,年龄 2~9岁 (平均 4 8± 2 1岁 ) ,体重 9~ 2 5kg ,(平均 14 6±3 8kg) ,ASAI级。1 2 方法 将 12 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60例 ,一组为r -羟丁酸纳复合氯胺酮 (r组 ) ,一组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 (E组) ,两组术前半小时均肌注鲁米那钠 2 0 0g/kg ,阿托品0 15g/kg ,进入手术室 ,开放…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静脉复合麻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体动反应情况,苏醒时间。方法选择择期手术小儿40例,随机分入瑞芬太尼组(R组)20例和氯胺酮组(K组)20例。术中连续监测心电图(ECG)、平均动脉压(MAP)、呼吸(R)、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手术结束停药至患儿苏醒的间隔时间,体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开始前B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开始后R组的BP、HR、R明显低于K组(P<0.05)。R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K组,体动发生率R组明显低于K组。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静脉复合麻醉可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术后苏醒快捷。  相似文献   

3.
4.
楼正  张巧玲 《浙江医学》1997,19(5):264-265
选择30例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异丙酚-氯胺酮静脉麻醉组(A组)和异丙酚-芬太尼麻醉组(B组)。静注氯胺酮(A组)或芬太尼(B组)、卡肌宁和异丙酚诱导,气管插管,微泵持续静注氯胺酮(A组)或芬太尼(B组)和异丙酚维持麻醉。结果诱导后A组循环抑制明显小于B组,但插管反应明显大于B组,A组麻醉后拔管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比B组明显延长,两组均无恢复期精神症状。提示异丙酚-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能使血压、心率较稳定,麻醉控制较平稳。无苏醒期精神症状,但对插管反应抑制欠佳,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延长,更适宜于中短手术的全麻。  相似文献   

5.
氯胺酮异丙酚持续静脉复合麻醉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立 《右江医学》2001,29(2):118-119
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短效静脉麻醉药的最佳配伍。方法 :对 6 7例手术病人持续静脉点滴氯胺酮、异丙酚复合麻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此麻醉方法有作用时间快 ,苏醒快且完全 ,麻醉效果好。结论 :心血管反应少 ,且无注射部位疼痛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易于管理及掌握  相似文献   

6.
7.
廖历兴  陈聪 《河北医学》2006,12(2):128-130
目的:比较氯胺酮复合不同镇静麻醉药用于小儿静脉麻醉的效果及优缺点。方法:86例择期体表手术的患儿,年龄3~6岁,随机分为四组,氯胺酮复合羟丁酸钠(H)组20例;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M)组21例;复合异丙酚(P)组25例;复合氟哌利多(D)组20例。术中监测ECG、血压、SPO2,记录心率、血压变化、手术时间、每小时体动次数、术后清醒时间。结果:四组患儿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呼吸循环平稳。(H)组静注羟丁酸钠后心率明显减慢,但对血压及SPO2影响不大。术后清醒(P)组最快平均22±7.2M IN,(M)组平均42±11.5M IN,(D)组及(H)组最慢,分别为63±15.6M IN及72±18.3M IN。结论:上述四种组合用药方法均能满足手术要求,其中氯胺酮、异丙酚复合麻醉效果满意,副作用较少,可控性强,麻醉后恢复快,明显优于其它复合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8.
周云 《中华医护杂志》2007,4(6):487-488
目的 观察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氯胺酮、异丙酚用于小儿静脉复合全麻的临床效果,并与氯胺酮、r-OH进行对照观察。方法 ASAI-Ⅱ级的短小浅表手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Ⅰ组为氯胺酮+异丙酚组,II组为氯胺酮+r-OH组。麻醉中观察MAP、HR、SPO:、ECG、RR,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及清醒时间,清醒情况,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儿术中呼吸、循环基本平稳,Ⅰ组不良反应较Ⅱ组少,清醒时间较Ⅱ组短p〈0.01(u=5.383,13.644)。结论微量泵泵入氯胺酮、异丙酚复合用于小儿静脉全身麻醉对生理干扰小、并发症少、清醒快、可控性强,是一种较理想的小儿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胥建党  赵儒成 《河北医学》1996,2(5):423-425
为了观察氯胺酮、安定静脉复合麻醉对小儿血流动力和呼吸功能的影响,选择46例中小型手术的患儿,用Passport多导监护仪连续监测BP、HR、SPO2和用TEPLus呼气末二氯化碳浓度监测仪连续监测PETCO2、R。结果:麻醉后BP升高、HR增快,麻醉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BP增高值民麻醉前相比小于10%的7有例,10%-20%的有33例,20-24%的有6例,HR值快值均小于15次/m  相似文献   

10.
胡一青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1):1352-1353
小儿上肢手术的麻醉方法多采用氯胺酮加臂丛神经阻滞,但伴随的并发症不少,现就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进行比较,选择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小儿静脉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组(n=60)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n=60),观察患儿术前、术中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O2)、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手术开始即刻,氯胺酮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P<0.01),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仅收缩压比术前升高(P<0.01),2组比较仅舒张压有显著差异(P<0.01);术中各时点氯胺酮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比术前明显上升(P<0.01),2组比较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显著差异(P<0.01)。2组术中各时点与术前比较呼吸频率、SpO2均无显著差异(P>0.05)。2组苏醒时间和苏醒期躁动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2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静脉麻醉,术中循环功能稳定,术后苏醒快。  相似文献   

12.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小儿硬膜外麻醉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应用于<6岁患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6岁进行腹部以下部位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组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每组25例,观察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术后清醒时间、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氯胺酮组麻醉后与麻醉前相比平均动脉压、心率明显增高(P<0.01),呼吸频率明显增快(P<0.01),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麻醉后与麻醉前相比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明显低于氯胺酮组(P<0.05,P<0.01);与氯胺酮组相比,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术后清醒时间缩短(P<0.01),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小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稳定,术后清醒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丙泊酚或丙泊酚复合氯胺酮辅助骶管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以下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2~8岁行下腹部以下部位择期手术患儿,按麻醉用药不同随机分为P组(丙泊酚组)和PK组(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组),2组均辅助骶管麻醉,观察惠儿麻醉前、麻醉后5min、10min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的变化以及术后清醒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2组MAP、HR麻醉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R、Sp02麻醉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清醒时间P组明显短于PK组(P〈0.01),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P组明显低于PK组(P〈0.05)。结论:丙泊酚辅助小儿骶管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以下手术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清醒迅速,不良反应少,围术期安全性高,其临床效果优于丙泊酚复合氯胺酮。  相似文献   

14.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发病机制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包 括感染性因素)的共同影响,多种病毒和细菌与NMOSD的发生和发展有关,NMOSD合并细菌性脑膜炎的案例也有 报道。不同感染源作用于NMOSD的方式不同,影响和结局也不尽相同,其致病机制包括旁路激活、分子模拟、系 统性感染诱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病毒和细菌感染与NMOSD关系密切,建议对NMOSD和精神状态改变的患者行 包括腰锥穿刺在内的完整的感染方面的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异丙酚、氯胺酮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的临床效应。方法  5 0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病人(ASAⅠ~Ⅱ级 )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施行异丙酚、氯胺酮、芬太尼麻醉 (PK组 ,n =2 5 )和异氟醚复合芬太尼麻醉 (IS组 ,n =2 5 )。观察比较两组病例的循环状态及用药量。结果 PK组术中循环稳定 ,SBP波动 (1.4kPa± 2 .5kPa)幅度明显低于IS组 (3.0kPa± 2 .0kPa)。两组麻醉苏醒时间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异丙酚、氯胺酮麻醉循环稳定 ,苏醒迅速 ,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将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婴幼儿手术 ,通过观察患儿呼吸和循环的变化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 ,以评价其用于婴幼儿手术麻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拟行浅表手术的婴幼儿3 0例 ,术前 3 0min肌注东茛菪碱 0 .0 0 6mg/kg ,苯巴比妥钠 2mg/kg ,入室前肌注氯胺酮 5mg/kg基础麻醉 ,麻醉首次负荷量异丙酚 2 .5mg/kg ,氯胺酮 1.2 5mg/kg ,麻醉维持用异丙酚 6mg·kg- 1·h- 1,氯胺酮 3mg·kg- 1·h- 1,术中刺激患儿有疼痛反应 ,则追加异丙酚 2 .5mg/kg ,氯胺酮 1.2 5mg/kg。监测静脉应用异丙酚和氯胺酮前后以及术毕停药后心率 (HR)、血压 (BP)、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和呼吸频率 (RR)的变化 ,并记录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并发症。结果 :静脉应用异丙酚和氯胺酮后 1、3、5min平均动脉压 (MAP)明显低于用药前 ,用药后心率减慢 ,除手术开始时切皮刺激心率增快 ,与用药前比较无显著意义外 ,其他时间均明显低于用药前 ,但整个麻醉期间血压和心率仍维持在正常范围 ,无需处理。在持续吸氧条件下 ,围麻醉期SpO2 和RR维持平稳 ,患儿保持自主呼吸 ,不需气管内插管。除 2例术前存在上呼吸道感染未完全控制致术中出现刺激性咳嗽和部分呼吸道梗阻外 ,术中和术后未观察到由麻醉药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异丙酚氯胺酮混合液静脉麻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 40例 ASA ~ 级病人行异丙酚氯胺酮 (1∶ 2 )复合静脉麻醉。结果麻醉诱导后血压、心率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变化 ,2 0 %病人出现一过性 SPO2 下降 (<94% )。麻醉诱导苏醒快 ,满意率高 ,恢复期无精神症状。表明异丙酚可控制氯胺酮的心血管兴奋作用和恢复期精神症状 ,氯胺酮可减轻异丙酚的心血管抑制作用。两者配伍是一种较好的短效静脉麻醉方式 ,但仍存在呼吸抑制作用 ,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地震伤后不同时段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氯胺酮微泵法行非插管静脉全麻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呼吸、循环和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60例地震致伤手术患者,Ia和1b组各15例为伤后12h内接受麻醉,Ⅱa和Ⅱb组各15例为伤后48—72h接受麻醉。Ia和IIa组均为丙泊酚.瑞芬太尼合剂,Ib和Ⅱb组均为丙泊酚一氯胺酮舍荆。观察记录4组患者麻醉中的血流动力学,记录停药至苏醒的时间,苏醒质量及麻醉效果(由术者评价)。结果4组术中镇痛均完善,Ia和Ⅱa组患者安静,分泌物少,停药后5—10min苏醒;MAP、HR在T1、他、13时点有不同程度的下降,Ⅱa组下降之幅度明显〉Ia组(P〈0.05)。Ib和Ⅱb组患者基本安静,分泌物较多,停药后10—30rain苏醒;MAP、HR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0.05)。4组RR、Sp02无明显变化,苏醒质量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氯胺酮微泵法行静脉全麻给药恒速且用量少、镇静、镇痛完善,对循环的影响于地震前段轻微,伤后较长时间则前者影响较大;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可控性强、苏醒快且彻底,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循环更稳定,两者应用于地震伤后患者的麻醉应区分伤后时段性,加强呼吸、循环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异丙酚、异丙酚复合阿托品/氯胺酮应用于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舒适性及实用性。方法 选择结肠镜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为异丙酚组,B组为异丙酚复合阿托品组,C组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组。A组缓慢静注异丙酚(1.0~2mg/kg),B组缓慢静注异丙酚(1.0~2mg/kg)和阿托品(0.5mg)混合液,C组先缓慢静注氯胺酮(0.5~0.8mg/kg),后静注异丙酚(1.0~2mg/kg)。用药至患者无意识,睫毛反射消失后检查开始,后根据手术需要和患者情况追加异丙酚(30~50mg)至手术结束。连续监测并记录麻醉前、手术开始至手术结束时三组患者的SBP、HR、SpO2,术后苏醒时间及异丙酚用量。结果 (1)A组术中心率下降与术前基础值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B、C两组心率麻醉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2)A、B两组收缩压与术前基础值相比下降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C组收缩压麻醉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3)本组异丙酚用量相比,B、C两组明显少于A组(P〈0.01)。(4)三组患者对术中不适均无记性,但C组患者有术后轻微躁动,苏醒延迟。结论 这三组药都能减轻患者痛苦,B、C组能减轻异丙酚的心血管副反应,但氯胺酮不利于患者术后迅速苏醒。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研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探取术的效果.方法 24例气管异物患儿,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氯胺酮组(K组),每组各12例.对比观察麻醉手术过程中患儿缺氧发生率(SpO2<95%和85%的次数),咽喉分泌物分级、手术及麻醉苏醒时间、苏醒评分情况.结果 R组的术中缺氧发生率明显低于K组,且咽喉部分泌物分级明显降低(P<0.01);R组的手术时间(P<0.05)及术后苏醒时间(P<0.01)也短于K组,苏醒评分具有显著优势(P<0.01).结论 与传统的氯胺酮麻醉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探取术,其麻醉效应更平稳,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更轻,苏醒更快且苏醒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