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治疗胸腰椎骨折132例,均采用后路Dick钉或AF椎弓根钉内固定,比较术后骨折复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椎体高度完全或基本恢复占95.5%,神经功能恢复1级或以上占91.9%,有断钉、松动及矫正度丢失现象。结论: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伤椎内植骨置钉椎弓根钉后路短节段固定的操作方法及效果.方法 自我院接诊后路切开复位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单节段椎体压缩骨折的病例中选取27例本研究对象,均给予其后路切开复位经椎弓根内固定,观测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前术后疼痛、椎体压缩率及后凸Cobb角变化.结果 手术时间(89.54±7.92)min,术中出血量(260.22±27.31)mL;术前VAS评分(8.46±0.42)分,术后2dVAS评分(3.01±0.41)分,末次随访VAS评分(0.95±0.28)分(P<0.05);术前椎体压缩率(44.20±4.63)%,术后2 d椎体压缩率(4.16±0.82)%(P<0.05);术前后凸Cobb角为(21.95±2.64)°,术后2d后凸Cobb角为(5.62±1.17)°(P<0.05).结论 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伤椎内植骨置钉椎弓根钉后路短节段固定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缩小椎体压缩率和后凸Cobb角,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伤椎后路短节段椎弓根置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33例(患者均为新鲜骨折且伤椎及邻椎一侧或双侧椎弓根完整),其中15例骨折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18例跨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分别随访观察患者伤椎高度、后凸畸形(Cobb角)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5一36个月,平均10个月,伤椎高度压缩率及Cobb角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伤椎后路短节段椎弓根置钉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有利于充分矫正后凸畸形及维持矫正效果,有助于伤椎恢复伤前高度,显著增强内固定系统牢固性和脊椎稳定性,减少卧床过久及加重骨质疏松等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后路短节段联合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 选择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54例,采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术前术后的x线片进行测量,测量其伤椎高度恢复的比例以及后凸角度的纠正情况.结果术前骨折椎体高度(57.5±16.4)%,节段后凸角度(20.7±9.5).;术后骨折椎体高度(93.5±11.5)%,节段后凸角度(5.9±7.4)°.手术前后骨折椎体高度和节段后凸角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有条件地应用伤椎置钉技术有利于后路术中复位以及纠正后凸畸形,并且增加内固定系统的强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治疗胸腰椎骨折132例,均采用后路Dick钉或AF椎弓根钉内固定,比较术后骨折复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椎体高度完全或基本恢复占95.5%,神经功能恢复1级或以上占91.9%,有断钉、松动及矫正度丢失现象。结论: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伤椎置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单侧伤椎置钉或双侧伤椎置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46例载荷分享评分(LSC)为5~7分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伤椎固定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临床资料,按照伤椎单侧或双侧置钉数分为5钉组及6钉组,5钉组25例,6钉组21例.依据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AVHC)、矢状面Cobb角、内固定失败率、神经功能恢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v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价,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损伤节段、LSC、AVHC及矢状面Cobb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钉组的手术时间(109.2±30.7)min及术中出血量(376.0±303.1)ml,6钉组的手术时间(110.0±32.1)min及术中出血量(409.5 ±361.1)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6,-0.342,P>0.05).所有病例随访1年以上,5钉组(17.5±4.1)个月,6钉组平均(18.3±4.3)个月,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3,P>0.05).术前有部分神经功能损害者均获得恢复.两组均获得满意的放射学及功能学评价,未次随访时5钉组AVHC(93.0%±3.0%),Cobb角(2.6±5.6)°,VAS(1.4± 1.0),ODI(17.2±7.8);6钉组AVHC(93.1%±2.74%),Cobb角(3.2±5.4)°,VAS(1.6±1.0),ODI (16.7±5.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9,-0.390,-0.688,-0.235,P>0.05).结论 对于载荷分享评分在5~7分胸腰椎骨折进行伤椎置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安全有效,单侧伤椎置钉能获得和双侧伤椎置钉相同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后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我院应用后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34例.经过6~24月的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术前及术后疼痛VAS评分、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及末次随访时伤椎高度的丢失及内固定物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VSA疼痛评分平均0~1分,经局部理疗后完全缓解,无需服药治疗;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较术前至少降低1级或恢复正常;所有病例术后X线检查均获得了骨性愈合,伤椎的高度无明显丢失,内固定物无松动、脱落及断裂.结论 后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较传统的跨伤椎内固定手术能更好的维持伤椎的复位高度,减少内固定松脱及断裂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5年,中位时间2年6个月。本组患者脊柱后凸畸形明显得到纠正,椎体前后缘高度基本恢复正常,术后CT扫描显示减压满意,Frankel分级A、E级病例无神经功能改变,其余病例Frankel分级均有1~2个等级以上改善。结论: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程伟峰  王笑山 《吉林医学》2011,(30):6387-6388
目的:观察后路短节段联合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54例,采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术前术后的X线片进行测量,测量其伤椎高度恢复的比例以及后凸角度的纠正情况。结果:术前骨折椎体高度(57.5±16.4)%,节段后凸角度(20.7±9.5)°;术后骨折椎体高度(93.5±11.5)%,节段后凸角度(5.9±7.4)°。手术前后骨折椎体高度和节段后凸角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有条件地应用伤椎置钉技术有利于后路术中复位以及纠正后凸畸形,并且增加内固定系统的强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双侧伤椎置钉治疗轻中度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8月-2010年9月共收治147例载荷分享评分(LSC)为5~7分并进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伤椎双侧置钉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男106例,女41例,年龄25~ 62岁,平均45.4岁.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脊髓神经功能障碍分级标准,B级6例,C级17例,D级35例,E级89例.LSC评分5分26例,6分102例,7分19例.术后评估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神经功能情况、内固定失败情况、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指标.结果 术后随访13 ~38个月,平均随访20.6个月.骨折骨性愈合时间12~21周,平均13.8周.术后随访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平均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的(21.71±5.70).恢复到术后的(6.84±6.71).;平均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由术前的(53.36±8.20)%提高到术后的(89.86±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周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8例神经功能部分损害病例全部有按ASIA分类1级以上的神经功能改善,术后无神经症状加重病例,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末次随访VAS平均为1.74±0.80,ODI为17.5±5.8,手术前后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结合伤椎双侧置钉治疗轻中度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可获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后期骨折稳定性维持满意,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椎间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腰椎不稳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椎间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椎间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疼痛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经前路、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为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82例手术治疗的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前入路手术42例,后入路手术40例。通过X线、CT片评估伤椎Cobb角的矫正和丢失、椎管减压范围及植骨融合情况,ASIA分级评价神经功能,并观察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创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加重等严重并发症。前路较后路手术组时间长、出血量多,椎管清除率及植骨融合率均高;前入路组较后入路组椎体压缩及后凸畸形程度重,二组后凸Cobb角矫正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丢失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各有优缺点,应根据骨折类型、伤椎椎体压缩程度、椎管内骨性占位程度以及是否伴有脊柱后柱结构不稳或骨折脱位来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椎体间融合器加钉棒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椎体间融合器联合钉棒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适应证、技术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2月~2007年2月,对28例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病人,应用椎体间融合器加椎弓根钉棒系统行后路或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结果 28例病人经平均25个月的随访,依据JOA评分标准,优25例,良2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6%,融合率93%.结论 用椎体间融合器加钉棒系统行椎体间融合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满意而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33例胸腰椎单节段爆裂骨折患者。结果骨折椎体均愈合,时间3~6个月,术后伤椎高度较术前得到明显恢复,后凸畸形角度明显改善,生理弧度恢复。结论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是维持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复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脊柱胸腰段骨折脱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术后断裂原因.方法 随访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的153 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了解其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术后断裂情况.结果 发生断钉18例,其中14例未行任何植骨,断裂部位全部在钉杆连接处1.5 cm之内.结论 置钉技术不当、未植骨融合和术后管理不当是胸腰段骨折脱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术后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综述脊柱胸腰段经椎弓根螺钉固定应用解剖学进展,阐述了胸腰段脊柱椎弓根各项数据测量结果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总结了胸腰段脊柱解剖学测量的研究成果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应用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临床治疗20例胸腰椎不稳定型骨折和/或骨折脱位伴神经损伤患者,其中爆裂型骨折11例,骨折脱位9例,损伤椎体间成角按CObb氏法术前平均为23°,术后5.5°;椎体高度术前平均49%,移位26%,术后分别为80%和4.5%;有显著性差异。随访3~25月,17例神经损伤患者按Frankle法评价,3例A级无变化,余14例均提高1-2级,14例于6个月内骨折愈合,疗效满意。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具有短节段、三柱固定的特点,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等优点,适应于各种类型的胸腰椎骨折脱位。  相似文献   

18.
氟喹诺酮类药联用黄连素治疗细菌性痢疾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氟喹诺酮类药联用黄连素对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16例粪便培养阳性的细菌性痢疾患者随机分为6组,应用氟哌酸(NFX)、氟喹酸(OFX)、环丙氟哌酸(CPFX)单用及分别联合黄连素进行治疗;各组疗程均为3-5d。结果 NFX组、NFX 黄连素组、FOX组、OFX 黄连素组、CPFX组、CPFX 黄连素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1.82%、80.95%、73.40%、91.11%、92.45%、98.04%,细菌清除率分别为65.45%、87.30%、75.51%、91.11%、90.57%、100.0%。结论 黄连素可以提高氟喹诺酮类药对菌痢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联合大粗隆拉力螺钉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3年8月—2006年9月共使用DHS联合大粗隆拉力螺钉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21例,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3~14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按黄公怡疗效评定标准:优14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5.2%。结论 DHS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手段,联合大粗隆拉力螺钉固定将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西肽普兰联合曲唑酮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西肽普兰联合曲唑酮(A组)和西肽普兰联合安慰剂(B组)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于治疗后第1、2、4、8周末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作用.结果 两组治疗后HAMD、HAMA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6~5.491,P<0.05),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1~3.288,P<0.05),但无严重副作用,不影响治疗.结论 西肽普兰联合曲唑酮治疗抑郁症较单用西肽普兰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