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住院治疗的139例患儿的护理措施。结果除1例患者家属强烈要求转上级医院治疗外,其余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手足口病患儿除了通过常规治疗和针对性加强对症护理、心理护理外,消毒隔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8年8月~2010年8月住院的手足口病的小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186例,治愈149例(80.1%),好转出院17例(9.1%),转院18例(9.7%),死亡2例(1.1%)。结论:要重视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有并发症表现的重症患儿,应及早干预治疗,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8月7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76例患儿均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平均住院天数8 d,最短为5 d,最长为15 d,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治疗期间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方法 有效,大多数手足口病呈良性临床经过,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方法,为医院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提供临床的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在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中随机选取100例,以实验室检查方法为基础,对10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针对性的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以及选择性的护理方法。结果:10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均全部康复出院,在进行跟踪治疗半年后,均未出现任何相关的病症。结论:对于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治疗,在采用科学的药物治疗方式以及精心护理,能够减少小儿手足口病的并发症,且能够有效的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医院的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方法,以期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经过合理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干预后,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手足口病由于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除给予患儿对症治疗和加强早期临床观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外,还要做好日常消毒和隔离工作,给予患儿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6.
王莉 《中外健康文摘》2012,(37):281-282
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62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精心护理,本组62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无1例出现皮肤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结论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在护理中做好消毒隔离,防止感染及控制并发症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7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过临床及病源学检查确诊为小儿手足口病的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将78例手足口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只采用西医治疗。结果:78例患者,治疗组40例,均治愈出院;对照组38例,1例无效,其它的均治愈出院。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既可以退热,又可使患儿皮疹及口腔疱疹及早消退,能够迅速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可最大限度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16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其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68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临床确诊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及时对症处理,支持治疗,精心护理,可减轻患儿的痛苦,早日出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并发症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132例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132例手足口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臀部疱疹、口腔溃疡,部分伴有发热、口腔疼痛等.发病年龄以1~3岁婴幼儿最多107例,占81.06%.并发症以肺炎最为常见.合并肺炎23例,心肌损害的8例,抽搐患儿(高热惊厥)2例.经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后,全部患儿治愈出院.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大部分预后良好.目前尚无手足口病特异预防疫苗,加强疫情报告,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能预防本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重症早期识别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48例重症手足口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识别小儿手足口病重症早期的临床特点,加强对患儿的观察与护理。结果:41例患儿治愈出院,7例好转出院。结论:早期识别小儿手足口病的重症临床特点,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发展,做到及早发现,可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刘文琴 《基层医学论坛》2016,(24):3433-3434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手段。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3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43例患儿无1例发生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采用有效的治疗护理干预手段,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重预防、重护理,能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0年3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74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740例患儿在治疗的同时进行系统的临床护理。结果 1740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一例病情加重。结论对手足口病的患儿在对症治疗的同时,一定要做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贾焕奇 《基层医学论坛》2016,(13):1877-1878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92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诊治体会.结果92例手足口病患儿在5 d~7 d内治愈出院,无1例患儿出现后遗症.患儿手、足、臀部等皮疹、疱疹及周围皮肤的炎性红晕等症状在4 d~5 d内减轻,口腔黏膜疱疹在4 d~7 d内消退;发热患儿经物理疗法、药物疗法等对症处理后在3 d~4 d内恢复正常.患儿各项辅助检查恢复正常,心肌酶、血糖恢复,支原体衣原体阴性.结论 临床医师需重视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生情况,早期诊断,给予及时有效治疗,并重视患儿及其家长的健康宣教,积极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唐先梅  李娟  陈志强 《医学综述》2012,18(2):316-317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防治经验。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212例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2例患儿临床治愈出院,无后遗症;死亡4例,自动出院6例。结论早期发现危重征象,早诊断、早治疗并进行有效的宣传,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卢祝新 《中外医疗》2009,28(35):141-141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在促进小儿手足口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介绍2008年5~12月在我院手足口病隔离病房住院的8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结果88例患儿经隔离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由于手足口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有发生爆发流行的危险,设立专用的手足口病隔离病区,在促进小儿手足口病有效隔离和康复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共收治的24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245病例中,3岁以下180例(73.47%),治愈出院221例,治愈率90.20%,好转出院6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13例,死亡率5.30%。平均住院天数为10d。结论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多发生在年龄小于3岁的患儿,尤其集中在2岁左右。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是其主要病因。早期识别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高危因素、早期干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308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关临床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儿经抗病毒及支持等综合治疗后,治愈率100%,均痊愈出院。结论:对重型手足口病患儿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诊疗以及相应的护理,从而减低患儿的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确诊小儿手足口病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在疾病发展过中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并且经过积极合理的治疗与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小儿手足口病严重影响患儿健康,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合理的护理患儿,可以提高患儿的治愈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1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实施消毒隔离、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观察患儿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护理,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2例出现惊厥,5例引发脑炎,经针对性处理后均康复。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应精心护理,可以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增加患儿治愈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马张杰 《中外医疗》2013,(27):79-80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以及防控。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65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的治疗主要是以抗病毒以及药物治疗,并从一般资料、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 65例小儿手足病患儿经治疗后,体表丘疹、疱疹以及溃疡等症状3 d后均得到改善,食欲好转且患儿发热的症状治疗后2 d均恢复正常体温。4~7 d后皮肤水疱以及丘疹消失且未留色素;口腔溃疡7~10 d后治愈;经治疗后65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痊愈51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100%,无一例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感染小儿手足口病的患儿多见于学龄前的儿童,且该病对其的危害较大。因此,对住院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有效的临床诊治,并密切观察患儿疾病的演变,做好交接班工作,能够提升手足口病患儿治愈的机率,有效降低该病的病死率、致残率。与此同时,加大医院预检分诊以及相关防治工作,早发现、早隔离以及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对提升其预后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