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使用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技术测量正常椎体骨髓信号强度(SI)下降指数。方法 35例共238个正常椎体进行常规MRI扫描和同相位、反相位成像检查,在每一个正常椎体上设置感兴趣区(ROI),在同相位及反相位图像的同一位置分别测量其信号强度值,计算椎体信号强度下降指数,SI下降指数=[(SI同相位-SI反相位)/SI同相位]×100%,并将颈椎、胸椎与腰椎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同时将椎体信号强度下降指数与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同相位图像相比较,所有的椎体在反相位图像上均显示出信号下降,全部椎体平均信号强度下降指数为(71.1±10.2)%,其中颈椎78.2%、胸椎72.3%、腰椎68.8%,颈、胸、腰椎间信号强度下降指数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信号强度下降指数与年龄间呈正相关性。结论在化学位移成像图像上,正常椎体信号强度下降指数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I中同反相位成相、表观扩散系数以及DWI序列在诊断椎体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病理诊断或随访确认为恶性肿瘤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5例,良性疾病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45例,其中65例恶性患者共计80个椎体,良性疾病共计50个椎体。均行MRI常规序列及DWI扫描并采用双回波技术在3D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中采集IP/OP图像;对比良恶性疾病的椎体DWI信号特点测定2组椎体的ADC值、SIR值和SAR值,应用ROC曲线确定最佳诊断指标以及诊断界值。结果良性组与恶性组常规DWI序列信号并无规律可言;良性组ADC值(2.35±0.42)×10-3mm2/s高于恶性组(1.89±0.53)×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59,P0.001);良性组SIR值为(0.65±0.23),恶性组为(1.38±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38,P0.001),良性组SAR值为(0.52±0.42),恶性组为(0.19±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01,P0.001)。SAR值、SIR值以及AD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65.1%、72.4%和96.5%,ADC的最佳诊断界值为0.837。结论 DWI信号不能用于准确诊断椎体良恶性病变,而ADC值和SIR值、SAR值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其中以ADC的诊断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的同反相位成像( IP/OP)、表观扩散系数( ADC)以及弥散加权成像( DWI)序列在鉴别椎体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恶性肿瘤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0例作为恶性组,良性疾病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80例作为良性组,均行MRI常规序列及DWI扫描,并采用双回波技术在3D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中采集IP/OP图像;分析良恶性病变病例的DWI信号特点,定量测定两组椎体的ADC值、信号强度比(SIR)值和信号衰减程度(SAR)值。结果良性及恶性组病灶DWI序列均可表现为高、等、低或混杂信号,两组DWI信号改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ADC值为(2.24±0.31)×10-3 mm2/s,高于恶性组ADC值的(1.72±0.36)×10-3 mm2/s(P<0.05);良性组SIR值为0.58±0.15,高于的恶性组的1.26±0.16(P<0.05),良性组SAR值为0.45±0.36,低于恶性组的0.15±0.07(P<0.05)。结论 DWI信号不能准确鉴别椎体良恶性病变,而ADC值和SIR值、SAR值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双回波成像在成人脊柱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26例脊柱病变患者,包括31例恶性椎体肿瘤、38例急性椎体良性压缩性骨折、8例血管瘤、26例终板退变、18例局灶性骨髓脂肪变性及5例脊柱感染,计算各种病变正反回波的信号强度比(反相位/正相位,SIR),并对各组病例作对比和分析.结果:各种病变的信号强度比分别为:恶性椎体肿瘤:1.01 0.086;急性良性骨折:0.81 0.085;感染:0.86 0.096;血管瘤:0.54 0.117;终板退变:0.78 0.160;骨髓脂肪变性:0.84 0.210.其中恶性病变与感染以外的良性病变SI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瘤与其他病变SI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问S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回波成像对脊柱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序列成像对良、 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36例48个骨折椎体常规平扫后行扩散加权成像,良性组21例30个骨折椎体,恶性组15例18个骨折椎体.测量病变椎体的信号强度比和信噪比.结果 磁共振扩散加权序列成像结果 显示,与邻近正常椎体相比,良性骨折椎体呈低或等信号,恶性骨折椎体呈高信号.良性组信号强度比为0.19±0.38,信噪比为1.39±0.47;恶性组信号强度比为3.84±2.59,信噪比为3.96±2.05.良性组、恶性组患者的骨折椎体的信号强度比、信噪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脊椎良恶性骨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脊椎良恶性压缩性骨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103个病变椎体均行MRI常规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良性组25例44个骨折椎体,恶性组18例31个椎体,结核组20例28个椎体,正常对照组63例共63个椎体。分析病变椎体与正常椎体DWI信号特点,定量分析比较各组之间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结果:病变组ADC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组ADC值明显高于恶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组与结核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散成像ADC定量测定能在很大程度帮助鉴别脊椎骨折的病因。DWI的信号改变不能非常准确地鉴别良恶性压缩骨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中ADC值在鉴别脊椎良恶性压缩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和(或)临床随访证实的椎体压缩骨折85例共147节椎体,其中恶性组55例共100节椎体;良性组30例共47节;选取同一患者病变椎体附近的正常椎体组成对照组69例共69节椎体。b值为0、300s/mm2。并测量良性组、恶性组及对照组相应椎体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计数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良性组、恶性组及对照组ADC值分别为:(6.95±1.97)×10-4mm2/s、(4.54±1.10)×10-4mm2/s及(1.41±0.84)×10-4mm2/s,经T检验,良恶性组间、良恶性组与对照组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C值定量测定对鉴别脊椎良恶性压缩骨折的病因有一定价值,但部分存在重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脊柱椎体良恶性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脊柱椎体良恶性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根据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为良性组(42例)和恶性组(62例),均行DWI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在脊柱椎体良恶性压缩骨折中的诊断效能。结果:常规MRI检查在脊柱椎体良恶性压缩骨折中的诊断灵敏度71. 4%、特异度61. 3%和准确度65. 4%,DWI及ADC值的诊断灵敏度85. 7%、特异度90. 3%和准确度88. 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良性组和恶性组DWI各项信号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良性组ADC值显著高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DWI及ADC值可以更好地鉴别诊断脊柱椎体良恶性压缩骨折的病理类型,其诊断价值优于常规MRI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对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良恶性的鉴别价值及其影像学征象。方法 回顾性选取150例2020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病理、CT及MRI检查。以病理结果 为金标准,统计CT、MRI检查对椎体压缩骨折的检出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T、MRI检查对恶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并分析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CT、MRI影像征象特点。结果 病理结果 显示,150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有96例恶性,有54例良性。CT检查结果 显示,恶性87例,良性42例,误诊12例,漏诊9例。MRI检查结果 显示,恶性75例,良性50例,误诊4例,漏诊21例。ROC曲线分析结果 显示,HMRI检查诊断恶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42、0.854,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诊断恶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敏感度为90.63%,高于MRI检查的78.13%(P<0.05),特异度为77..78%,低于MRI检查的92.59%(P<0.05)。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R DWI及ADC值定量分析对鉴别老年人椎体良、恶性骨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人椎体21例恶性骨折及36例良性骨折(各48个椎体)及48个正常椎体(对照组)的DWI和ADC图像.结果 恶性骨折38个椎体在DWI上呈高信号(79.2%),10个呈等或稍低信号;ADC平均值为(1.37±0.28)×10-3mm2/s;良性骨折椎体30个DWI呈高或较高信号(62.5%),18个呈等或较低信号,ADC平均值为(1.97±0.33)×10-3mm2/s; 48个正常椎体DWI均为等或稍低信号,ADC平均值为(0.50±0.14)×10-3 mm2/s;3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骨折组DWI高信号比率与恶性骨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骨折组、恶性骨折组与对照组DWI高信号比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DC值定量分析对老年人椎体良、恶性骨折的鉴别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陈希奎  唐贵超  廖林森  贺君 《河北医学》2013,19(10):1450-1453
目的:探讨MRI动态对比增强及DWI对脊柱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临床资料完整的椎体骨折患者64例,分析其MRI常规、动态对比增强及DWI成像特点。结果:良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4例(良性组),共计40个病变椎体,31个在T2WI上呈等高混杂信号,T1WI为部分低信号,9个在T2WI上呈混杂高信号,T1WI上呈低信号;Ⅰ度7个、Ⅱ度8个、Ⅲ度15个和Ⅳ度10个。恶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0例(恶性组),43个病变椎体,35个T2WI呈混杂高信号,7个呈低信号,T1WI上均呈低信号;Ⅰ度20个、Ⅱ度11个、Ⅲ度7个和Ⅳ度5个。良性组ADC值高于恶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椎体压缩性骨折动态对比增强Emax、ES显著高于良性组,而TTP低于正常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常规检查、动态对比增强及DWI成像有利于脊柱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磁共振(MR,Magnetic resonance)弥散加权成像(DWI,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和表观弥散系数(ADC,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诊断椎体压缩骨折良恶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健康志愿者和89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MRI常规序列及DWI的影像资料统计学分析。结果 1、通过DWI信号强弱判断椎体病变的良恶性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p=0.083(p>0.05);2、在b=400s/mm2时,只是感染性病变和恶性肿瘤分别所致的压缩骨折的ADC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93,p>0.05),而其余各组之间的ADC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采用常规MRI和采用常规MRI联合DWI时,在诊断椎体病变方面有显著差异,P=0.048(P<0.05)。结论通过DWI成像技术和测量ADC值,可做为鉴别椎体压缩骨折的良恶性一种新的诊断途径和标准;常规MRI序列与DWI技术相结合具有敏感度高、特异度强,在临床诊断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谢飒 《中国医药导报》2013,(32):105-108
目的 探讨不同超声造影参数及模式对胰腺原发性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以期能为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赤壁市人民医院常规超声、CT等检查初步拟诊为胰腺原发性占位性病变的患者64例,其中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胰腺恶性病变者48例,良性病变者1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超声造影检查参数在良恶性病灶间的差异性;比较超声造影下胰腺原发性良恶性病灶与正常胰腺组织时间-强度曲线的不同参数指标.结果 ①超声造影低增强模式下进行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性为100.00%(48/48)、特异性为50.00% (8/16)、阳性预测值为85.71%(48/56)、阴性预测值为100.00%(8/8);超声造影晚增强模式下进行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性为75.00%(36/48)、特异性为12.50%(2/16)、阳性预测值为94.74%(36/38)、阴性预测值为53.84%(14/26).②时间-强度曲线参数比较:恶性病变相对上升时间、相对平均渡越时间、相对最高增强百分数为(-1.27±4.03)s、(6.37±18.37)s、(3.84±23.24)%,良性病变为(0.97±3.12)s、(-7.50±20.18)s、(-32.37±42.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2.55、4.33,P<0.05);相对达峰时间、相对到达时间恶性病变为(-1.10±4.80)s、(-0.61±5.31)s,良性病变为(1.73±6.86)s、(1.02±6.30)s,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1.01,P>0.05).结论 超声造影检查能通过观察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对胰腺原发性占位病灶进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使用椎体成形术和椎弓根螺丝钉治疗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9月至2012年3月间我科共收治椎体压缩性骨折136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36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各项身体指标之间无差异(P〉0.05)。两组各68例,其中治疗组胸椎骨折20例,腰椎骨折48例,手术方式采用椎体成形术;对照组患者中胸椎骨折18例,腰椎骨折50例,手术方式采用脊柱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观察并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视觉疼痛评估)。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分别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术前情况(疼痛、椎体高度和Cobb角)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良好、Cobb角明显改善(P〈0.05),并且发现治疗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恢复得更好(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满意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对45例椎体压缩程度〉75%的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实施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根据椎体压缩骨折形态,选择单侧或双侧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测量术前、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站立位X线片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并采用视觉模拟数字法(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综合评估手术疗效。结果随访18~48个月,平均21.7个月,伤椎前缘高度由术前的(18.7±3.1)%恢复至术后的(51.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时为(50.2±2.7)%,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及ODI评分术前分别为8.1±1.4、91.1±2.3,术后分别为2.6±0.9、30.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时分别为2.1±0.5、26.1±5.1,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发生骨水泥渗漏,未出现临床症状。1例术后发生其他椎体骨折。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扫描及灌注成像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2011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妇科盆腔肿瘤患者70例,均经病理诊断确诊,根据肿块良恶性分为良性组28例和恶性组42例,全部患者均行螺旋CT平扫及盆腔灌注扫描,对两组肿瘤的形态学及灌注指标比较。结果①CT平扫显示,恶性组肿块边界清晰者[9.5%(4/42)]明显少于良性组[75.0%(21/28)],盆腔淋巴结肿大[95.2%(40/42)]明显多于良性组[21.4%(6/28)],瘤体最大直径及扫描增强CT值[(5.74±2.39)cm、(33.25±10.38)Hu]明显明显高于良性组[(3.20±1.18)cm、(26.82±8.04)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T灌注扫描后处理显示,恶性组血流(BF)、血容(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155.26±55.20)mL/(100 g)、(6.37±1.25)mL/(100 g)、(18.17±2.84)mL/(min.100 g)]明显高于良性组[(62.03±32.14)mL/(100 g)、(4.58±1.04)mL/(100 g)、(13.77±3.43)mL/(min.100 g)],平均通过时间(MTT)[(6.24±1.18)s]明显低于良性组[(7.89±2.16)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可有效评价盆腔肿块形态及血流灌注情况,在观察肿块形态特征的同时,对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定量观察,利于肿块良恶性的判定,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及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