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无胆管、胰管扩张胰腺癌的临床误诊原因及影像诊断思维逻辑。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CT误诊而临床证实的无胆总管、胰管扩张的胰腺癌,从临床信息采集、CT检查方法到影像诊断逻辑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结果:30例误诊病例在病史采集、检查方法及影像诊断逻辑分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在临床信息采集方面存在病史不全,没有及时就怀疑诊断的病例进行病史的补充,而是简单的参考检查申请单进行诊断,造成误诊。在CT检查方面存在程序使用不当,在怀疑病变部分没有进行薄层扫描和及时的动态增强扫描。在读片时存在对正常影像认识不足、对征象的分析推理错误。结论:仔细采集病史结合正确的检查方法,在读片过程中应对正常影像、异常征象的分析采用正确的影像思维逻辑分析方法,均能避免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主动脉弓离断(IAA)的诊断方法。方法:分析6例小儿IAA病例的临床特征,讨论其临床分型及诊断方法。结果:6例患儿均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及肺动脉高压,患儿上下肢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差异有助于本症的初步诊断,二维超声心动图可进行初步诊断筛查,准确诊断主要依赖心血管造影、MRI及电子束CT检查。结论:二维超声心动图结合电子束CT检查是诊断小儿IAA比较简便、安全及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于连水  时振杰 《中原医刊》2004,31(12):44-46
目的:比较分析X线、CT、MR影像诊断学各自的特点,以便临床医师科学合理的应用。方法:结合临床实践。概括性总结X线、CT、MR影像诊断学特点。结果:X线、CT、MR影像同属影像诊断学的范畴,有其共同之处,又有其突出的特点,合理综合应用,则收到更好的效果。结论:在临床工作中,认识X线、CT、MR影像各自的特点,并合理选择综合应用之,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88例急腹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重建影像诊断,回顾性分析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腹部平片结果及B超检查结果和病理资料,就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意义展开分析。结果经病理检查和临床诊治确诊其中16例患者为阑尾炎、11例为泌尿系结石,11例为胆囊炎,7例为胰腺炎,10例为肠梗阻,其余33例为其他疾病。而CT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8.86%,仅1例患者误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腹症患者可通过行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进行影像诊断,其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管错构瘤的CT、MRI及超声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与肝内其它弥漫性病变鉴别,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胆管错构瘤的CT、MRI及超声表现,并结合文献,对本病的病理、临床及影像特点进行讨论。结果:CT显示病灶呈多发低密度,大小不等,形态各异,边缘部分清楚,部分模糊,增强扫描无强化;MRI显示病灶呈长T1长T2信号,形态各异,增强扫描无强化;超声显示肝内多发低至无回声异常信号,彩色多普勒未见异常血流信号。结论:正确认识胆管错构瘤的影像特点,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旨在提高肺部转移瘤的影像表现及特点认识。方法搜集2005年1月~2008年12月经临床诊断为肺转移瘤21例,回顾性分析其胸片及CT影像表现,探讨其相应特征。结果胸片为肺转移瘤的常规检查方法,CT尤其是HRCT能提供更为全面而准确的影像信息。21例肺转移瘤,血行转移17例,占80%,淋巴转移及直接蔓延各2例,各占10%。原发瘤+肺部典型表现能提出较为明确的诊断。结论胸片及CT在肺转移瘤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设定、及疗效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回盲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报道2例经CT检查,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回盲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分析其临床特征及CT表现.结果2例均位于回盲部肠管外侧,CT呈圆形或分叶状肿块,密度均匀,边界相对清楚,增强后不均匀轻度强化,与周围肠管关系密切,1例见到周围侵犯,1例无周围侵犯表现.结论回盲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非常少见,其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主要依据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诊断.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诊断支气管扩张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扩张为临床常见病,其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检查,包括胸片、支气管碘油造影及CT检查,以胸片及CT最为常用。随着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以及其多种后处理功能的优势,笔者采用胸片、普通CT及多层螺旋CT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对比诊断,以探讨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诊断中的价值。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3例患者,男42例,女21例;年龄20~71岁,平均45岁;均有反复咳嗽、咳痰及咯血史,临床拟诊为支气管扩张。1·2影像检查方法全部病例均进行胸片、普通CT及多层螺旋CT检查,均有胸部平片(CR)图像、普通CT图像及多层螺旋CT图像,且检查时间相…  相似文献   

9.
祖丽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9):75-75
目的结合相关临床病例及文献,提高对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认识。方法分析本院2011年收治的1例病例,结合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特征,分析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CT特征。结果本病例CT影像表现能够基本反映其病理学特征。结论CT在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工作经验,分析了我国现阶段CT影像的临床诊断的现状,指出了我国现阶段CT影像的临床诊断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着重介绍了加强CT影像检测和临床诊断的联系,提高CT影像的检测技术水平,合理的进行CT影像的临床运用等多种应对策略及其具体运用.希望给相关人员一些启迪和思考,在这方面深入研究和探讨,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提高我国CT影像的临床诊断水平.只有提高我国CT影像的临床诊断水平才能促进我国医学的进步,才能提高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才能为广大患者的健康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肺Wegener肉芽肿的CT影像分析和分型,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收集23例经病理证实的肺Wegener肉芽肿的CT影像,根据CT影像进行分型和诊断性治疗。结果 23例肺Wegener肉芽肿均有多发性肺部CT影像改变,其中4例表现为多发结节、肿块型,误诊为肺转移瘤;3例表现为片状浸润型,2例误诊为肺炎,1例误诊为肺脓肿;16例表现为三多一洞型,其中3例误诊为肺结核、5例误诊为肺真菌感染。经正确诊断及诊断性治疗,病人病情好转,部分治愈,误诊病例患者病情加重。结论肺Wegener肉芽肿的CT影像表现具有多样性,易误诊,根据CT影像分型认真分析影像特点,诊断性治疗和结合临床全面分析有利于提高对本病诊断和正确率。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病变在临床较为常见,CT扫描是目前诊断甲状腺病变最常用的影像技术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2002~2011年在我科检查45例患者经手术病理、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甲状腺病变的CT影像资料,探讨其CT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原发性睾丸淋巴瘤(PTL)的CT影像表现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原发性睾丸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观察所有睾丸淋巴瘤病灶的CT平扫、双期增强扫描表现,并测量各病灶平扫、双期增强扫描的CT值,复习、结合相关文献,归纳总结其影像表现特点。结果8例为单侧睾丸发病,1例为双侧睾丸发病;病灶最大径3.7cm~11.6cm。所有病灶在CT平扫呈软组织密度影,均无钙化、出血及脂肪征象;1个病灶内少许坏死囊变;所有病灶双期增强扫描表现为动脉期至静脉期呈轻~中度延迟强化,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CT值分别为44.41±4.47 HU、60.89±10.81 HU及78.7±11.74 HU,坏死囊变区无强化,动脉期所有病灶内均见小血管影穿行。结论PTL的CT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16例药物性胆囊结石CT影像特征.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药物性胆囊结石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进行影像诊断分析,总结药物性胆囊结石CT影像特征.结果 药物性胆囊结石有其特有的征象,可与真性胆囊结石相鉴别,从而减少CT及临床误诊,并减少医疗纠纷.结论 CT对药物性胆结石可基本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肝脓肿典型及不典型的CT表现,以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肝脓肿患者(其中不典型23例,典型7例)经临床治疗、穿刺病理或手术引流及随访证实的临床资料、影像检查资料,经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影像学表现。结果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脓肿的CT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结论对于怀疑早期肝脓肿的患者,行MSCT诊断肝脓肿影像分析可以根据其影像学表现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提高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颅内软骨瘤较为罕见,关于其影像报道也较为少见。现报道颅内软骨瘤CT及磁共振影像表现1例,为临床提供诊断经验。  相似文献   

17.
李培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3):1695-1696
目的:分析放射性肺炎CT及高分辨CT(HRCT)的征象,并对其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放射性肺炎的认识与影像诊断.方法:对48例胸部肿瘤并发放射性肺炎的患者CT及部分层面高分辨扫描,观察其不同征象,并对其相似的病理影像表现的胸部常见病进行鉴别.结果:总结出放射性肺炎4种CT及HRCT征象:(1)渗出型,(2)实变型,(3)含气不全性,(4)纤维化型.结论:掌握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机理、病理学改变及其影像特征,鉴别与诊断是不难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48-150
肝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少见,临床表现及CT表现不典型,难以明确诊断,现对收治的1例肝多发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增加对转移性黑色素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类风湿关节炎(RA)胸部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明确诊断的RA胸部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胸部常规CT检查,其中4例行高分辩CT扫描。结果胸部CT主要表现为胸膜增厚3例,胸腔积液2例,磨玻璃影3例,纤维化2例,实变影2例,结节样改变1例;外周型为主4例,中央型及无明显区域分布各1例。2种及以上肺部病变并存5例。结论RA胸部CT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胸膜病变、结节样改变,磨玻璃影及纤维化。明确诊断需结合临床、影像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肺癌临床诊断中应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漯河市中医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80例作为资料,均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比较检出率及影像特征.结果:低剂量CT肺癌检出率95.00%与常规剂量98.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