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润霞  张君  王玉林 《北京医学》2021,43(12):1232-1235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出血的原因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CNSL患者,分析其出血原因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12例患者中有6例出血,MRI主要表现为等及短T1、等及短T2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可见低信号,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及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DSC)呈等灌注,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见胆碱(choline,Cho)峰增高、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 aspartic acid,NAA)峰降低,另见宽大脂质(lipid peak,Lip)峰.病理均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生发中心来源.结论 PCNSL出血多见,肿瘤病理分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准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功能成像的成像原理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磁共振功能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90年代以来发展的一项新成像技术,广义而言fMRI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 PW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 血氧水平依赖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BOLD)以及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 scopy,MRS)[1] .  相似文献   

3.
金延方 《中国医刊》2004,39(7):17-20
近年来,神经影像学技术进展非常快,就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技术而言,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 PWI)技术已在广泛地应用,技术也比较成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随着硬件设备的改进及软件技术的开发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特别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tional MRI.fMRI)在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广义的fMRI包括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随着硬件设备的改进及软件技术的开发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特别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tional MPd,fMRI)在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广义的fMRI包括灌注加权成像(Pef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  相似文献   

6.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一种检测水分子扩散状态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它利用组织间弥散系数不同产生的组织对比进行成像,是磁共振功能成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分子水平对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状态进行无创性检查。最初主要应用在中枢神经系统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李永明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8):1477-1478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与脑深部高级别胶质瘤(HGG)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7年4月淇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例脑深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15例HGG患者,均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比分析MRI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PCNSL组和HGG组患者在囊变、坏死、出血发生率和MR增强扫描形态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NSL组和HGG组患者DWI信号强度、肿瘤ADC值和r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RI可以更好地鉴别诊断扫描PCNSL和HGG,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 DKI)作为一种新兴的扩散磁共振技术,以非高斯分布模型为基础,相比传统弥散技术即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和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对探测水分子在人体微环境内的扩散运动更加敏感,提供更丰富的扩散信息。DKI最初主要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近几年在体部应用方面也取得了初步结果。本文主要综述DKI的原理及其在体部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乳腺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乳腺可疑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间于...  相似文献   

10.
<正>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WI)是目前唯一能在活检测组织内水分子弥散运动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术,是MR功能成像新技术,DWI可以在宏观成中反映活体组织中水分子微观扩散运动。以往主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诊断并且显示出巨大的临[1,2]  相似文献   

11.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占位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磁共振(MR)技术的发展,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作者就DWI在肝占位病变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常规MRI对脑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甚高,除显示含钙化病灶外,在其他各方面均明显优于CT。随着MR硬件和软件的发展,特别是平面回波成像(EPI)技术的出现,磁共振水分子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利用磁共振成像的特殊序列观察活体组织中水分子的微观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平扫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大鼠诱发性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Wistar雌性大鼠50只,7,12-二甲基苯蒽(DMBA)灌胃诱发大鼠乳腺肿块,MRI常规T1WI、T...  相似文献   

14.
王现锋 《华夏医学》2012,25(5):798-800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W-MRI)是目前唯一无创反映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人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受限的方向和程度,反应组织细胞结构、功能和代谢变化。以往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主要集中应用于神经放射学并显示出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随着快速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自旋回波平面成像技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是目前对微血管灌注和弥散效应进行活体定量研究的最佳方法,并已成功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CT平扫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对于12h之内的急性脑梗死,特别是6h之内超急性期脑梗死还不够敏感,DWI能早期发现脑梗死,使患者可得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6.
王诗成  孔抗美  齐伟力 《广东医学》2008,29(12):2112-2114
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基础上改进和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成像方法,它利用组织中水分子扩散运动存在各向异性的原理,从多个方向对其进行量化,从而反应活体组织细微结构和功能的改变[1]。DTI在中枢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磁共振及功能性成像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免疫功能正常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传统MRI征象、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及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l征象.结果 12例患者均为B细胞淋巴瘤,共检出13个结节,11例为单发,1例为多发.病灶T1WI呈低或等信号影,T2WI呈等、稍高、高信号影,DWI呈高、低信号影;病灶的边界较清晰,周围可见轻中度水肿;病灶多呈明显均匀强化及"缺口征"、"尖突征";1H-MRS表现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中度降低,胆碱(Cho)峰升高,肌酸(Cr)峰轻度降低,并可见巨大的脂质(Lip)峰.灌注加权成像提示病灶为低灌注结节.结论 传统磁共振成像与弥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1H-MRS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磁共振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一种新兴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近年来DWI在体部疾病的应用逐渐增多,尤其在肝脏、胰腺、肾脏、盆腔疾病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DWI在肠道疾病中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拟对DWI在结直肠肿瘤和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中的应用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正>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磁共振T*2加权梯度回波成像(Gradientecho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GRE-MR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技术的临床应用[1-2],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研究已越来越清晰,CMBs己成为目前脑  相似文献   

20.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已成为评价脑缺血的最常用方法之一。多模式成像技术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血流灌注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及MR三维血管成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但是MRI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扫描时间过长、价格昂贵、部分患者不能耐受等。CT成像的快速性和普及性可以弥补MIR的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