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朱海东  赵乃顺  李峰   《放射学实践》2009,24(10):1168-1169
病例资料 患者,男,47岁,双下肢无力、麻木20余年,加重伴小便失禁2个月余就诊。自述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麻木、无力,后又出现右下肢麻木、无力,未做检查亦未处理,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出现双足底踩棉花感,并左下肢肌肉出现萎缩。20多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小便失禁,遂来就诊。查体:腰椎强直,左小腿肌肉明显萎缩,左下肢皮肤触痛觉减退,右下肢皮肤触痛觉正常,左足拇指背伸肌力减退,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  相似文献   

2.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1例报告韩小涛,方绍明中国航空工业中心医院外科100012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100050椎管内肠源性囊肿非常少见,其发病率约占全部椎管内肿瘤的0.4%,占脊髓囊肿性疾患的12%。以往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41岁.腰骶部胀痛近1年,伴性功能障碍、大小便困难1周入院.体检:臀部感觉过敏,双侧骶尾部及马鞍区感觉减弱;肛门反射左侧(-),右侧( );腹壁反射正常.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17岁。颈部疼痛不适3个月,加重10d,伴四肢运动障碍、小便失禁及呼吸暂停0.5d。体检:颈部活动受限,双侧肢体麻木,以左侧明显,右侧肢体肌力Ⅱ级、左侧肢体肌力Ⅲ级,Babinski征(+)、Kerning征及Cordon征(±)。  相似文献   

5.
6.
患者1男,20岁。腰背部痛伴左大腿疼痛2+月。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疼痛,呈隐痛,夜间静息性疼痛加重、下床活动后疼痛缓解,咳嗽及喷嚏时疼痛无明显加重,3周后疼痛向左大腿前外侧放射。体格检查:腰椎生理曲度变浅,腰5骶1棘突轻度压痛及叩击痛,双下肢肌力 V 级。M RI检查:腰2椎水平椎管内偏左后方见一大小约36mm ×22mm ×17mm长 T1长 T2混杂信号囊实肿块影,其内见斑点状短T1信号,病变上下方蛛网膜下腔增宽,病变大部分呈囊性,位于左后上方,实性部分位于右下方(图1a~1c )。增强扫描囊壁及实性成分轻度不均匀强化(图1d箭头所示)。手术及病理:术中见腰1、2椎水平局部硬膜囊稍向后隆起,切开硬膜囊见肿物位于蛛网膜下,切开蛛网膜见脊髓圆锥下方有上下两个相连的类圆形肿物,上方肿物直径约3cm ,边界清楚、光滑,与神经等组织无明显粘连,呈囊性、内含透明粘液;下方肿物直径约1.5cm ,呈实性、内有多个囊性腔隙,小囊肿之间有肿瘤样组织,与周围脊髓圆锥、马尾神经等神经组织粘连紧密,界限不清,有部分神经束穿行其间。病理诊断:肠源性囊肿。  相似文献   

7.
病例资料患者,男,15岁.因颈项强直、疼痛2年,加重伴四肢感觉运动障碍8 d入院.查体:双上肢近端肌力Ⅱ级,双上肢远端及双下肢肌力0级,四肢腱反射消失,Th6以下痛觉减退.  相似文献   

8.
椎管内巨大肠源性囊肿少见,笔者遇见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24岁.胸背部间断疼痛8年,加重伴下肢无力10天入院.体格检查:胸10-腰4棘突有压痛和叩击痛,双下肢麻木,卧位症状有所缓解.MRI检查:胸10-腰4水平椎管后部、硬膜外可见条状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清晰,边缘光滑,并沿两侧椎间孔向外膨凸,两侧腰大肌受压,脊髓圆锥受压、贴于椎体后部.MRI诊断:胸10腰4水平椎管-椎间孔(硬膜外)囊性病变,考虑囊肿.术后病理诊断:肠源性囊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MRI与临床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患者的MRI及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椎管内肠源性囊肿均发生于髓外硬膜下,4例位于脊髓腹侧,3例位于背侧。脊髓受压变窄。平扫T1WI上类似或稍高于脑脊液信号,T2WI上为脑脊液样信号。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临床表现以脊髓压迫症状为主,均有短期内症状进行性加重的病程特点。结论 MRI对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指导治疗及评价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磁共振影像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磁共振影像学特征.材料和方法:收集了1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资料。分析其磁共振影像表现。结果:19例椎管内肠源性囊肿中.位于硬膜下18例,位于硬膜外1例.病变量常见部位是胸段椎管内(47%),其次为颈段(37%)和颅椎结合部(16%);18例(95%)囊肿位于中线部位脊髓腹侧面10例肠源性囊肿患者同时伴有脊柱的其它畸形.19例肠源性囊肿的磁共振影像表现包括:T1加权像上为脑脊液信号强度影5例,稍高于脑脊液信号强度影13例.与脊髓信号强度近似者1例;T1加权像时,7例囊肿信号强度等于脑脊液信号强度。2例稍高于脑脊液信号强度.所有囊肿的壁均光滑.囊内信号均匀.15例在磁共振横断面图像上见囊肿部分或大部分被镶嵌在脊髓中。结论:磁共振影像可以清楚地显示肠源性囊肿的全貌,当在脊髓腹侧面中线部位硬膜下腔发现一边缘光滑的囊肿.其Tl和T1加权像上信号强度等于或高于脑脊液并伴有其它脊柱畸形时。应高度提示肠源性囊肿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MRI特征性表现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临床和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6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 11例位于髓外硬膜下,3例位于脊髓内.除1例表现为短T1、长T2信号,1例表现为等T1、长T2信号外,余12例病变平扫均表现为稍长或长T1、长T2信号,其中1l例信号均匀,l例信号不均.6例增强扫描,4例无强化,2例囊壁轻度强化.结论 MRI能够清晰显示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病变部位、大小、形态、信号强度等特征,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78岁。以左颈背部疼痛18h,伴左上下肢麻木及运动障碍就诊。体检:神清、语利,Bp161/104mmHg(1mmHg=0.133kPa)。颈稍强直,四肢本体感觉正常,右侧胸骨柄至右乳头平面感觉下降,右乳头平面以下,包括右下肢感觉消失,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Ⅰ级,双侧Babinski征( )。CT扫描:C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27岁。因颈部疼痛7年,加重伴四肢麻木无力4天,自末端向中心发展,弯腰时加重入院。查体:四肢感觉减退,左侧著,左侧肢体肌力IV级,右侧肢体肌力IV+级、肌张力偏高,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Chaddock征(+)。MRI表现:颈3~5水平椎管内脊髓腹侧偏左髓外硬膜下可见一条形长T1长T2信号影,病灶内信号均匀,边界清晰,  相似文献   

14.
男,38岁,因右下肢麻木17月加重伴左下肢麻木2月余而就诊。查体:两大腿内侧及肛剧感觉减退,右下肢肌力Ⅳ^+。右侧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亢进。MRI检查示L1~2椎体水平椎管内椭圆形异常信号影,呈略短T1稍长T2信号,大小约15mm×11mm×47mm,边界清楚。邻近神经根受压呈半圆形围绕在病灶两侧和后部。增强后病变无强化,压脂像上病灶仍呈高信号(见图1~3)。  相似文献   

15.
中枢神系统肠源性囊肿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病变,主要见于椎管内,发生在颅内者罕见。我院确诊1例极少见影像学改变的颅内肠源性囊肿病例,现报道如下。女性,42岁,因“头痛4年,加重2月余伴左耳听力下降”入院。患者为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头痛,间歇性发作,休息后可缓解,有听力轻度障碍,2月余前患者再次出现头痛,较剧烈,左耳听力较前下降。查体除左耳听力下降外,无明显阳性发现。影像学检查(图1~3),CT平扫表现桥前池偏左侧见一边界清楚的分叶状高12A图1CT平扫示桥前池区分叶状高密度影,边界清楚低信号改变,延髓轻度向右推挤(B)。图明,镜下见复层上…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 ,27岁。无诱因出现采纳腰背部持续性疼痛2个月,双下肢麻木,无力、不奶站立行走5d。体检:T7-8平面以下浅感觉减退,深感觉存在,双下肢肌力Ⅱ级,双侧Babinski征(-)。  相似文献   

17.
椎管内支气管囊肿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7岁 ,因颈部疼痛 1个月 ,四肢无力 2 0d ,加重伴尿失禁 1d ,急诊入院。体检 :左上肢肌力 0~ 1级 ,左下肢肌力 2级 ,右侧肢体肌力 4级 ,躯体痛觉敏感 ,以左侧为主 ,双侧巴氏征可疑阳性 ,左踝阵挛可疑阳性 ,腱反射阴性。MRI表现 :第 6颈椎水平脊髓前方可见一类圆形囊性病变 ,T1 WI为均匀低信号 (图 1) ,T2 WI为均匀高信号 (图 2 ) ,信号强度与脑脊液相近 ,囊壁薄而几乎不可见。该水平局部脊髓明显受压变扁 ,在横断面表现为弧线样 ,病变上下方蛛网膜下腔略有增宽 ,注射对比剂后 ,病灶无明显强化。诊断为椎管内髓外膜内囊…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 ,3岁。无诱因出现胸背部疼痛 10d ,渐加重。体检 :心、肺、腹未见异常。胸部正位片示 :T2~ 8椎弓根间距增宽 ,部分变形 ,融合。胸椎后凸弯曲。纵隔左缘可见弧形致密影 ,侧位于中后纵隔。CT增强扫描 :左后纵隔见一囊性病灶 ,5cm× 3cm× 7cm大小 ,其内密度均匀 ,CT值 16HU。壁薄、光滑有强化。胸主动脉及气管分叉受压前移 ,食管受压略有右移。T5为脊椎裂 ,椎管内呈分隔囊性病灶 ,可见经裂椎缝隙与后纵隔囊性病变相通 ,主动脉及气管分叉受压前移 (图 1)。CT诊断 :神经肠源性囊肿。手术所见 :肿物位于后纵隔 ,呈囊性 ,源于T4、5椎…  相似文献   

19.
魏永敬 《西南军医》2008,10(3):56-56
1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32岁。因腰部、双下肢疼痛伴活动受限2月余。缘于2月前出现不明原因的腰部钝痛,夜间较重,休息后稍缓解,后渐出现双下肢麻木、疼痛,行走困难,在外院做CT检查发现“L3-4椎体平面占位性病变”,随到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腰椎无畸形,无明显压痛、叩击痛,弯腰受限,双下肢活动不灵活,肌力Ⅲ级,双侧Babinski征(+)。  相似文献   

20.
李卓琳  田伟  莫茵 《放射学实践》2006,21(10):1082-1082
病例资料 患,女,50岁,进行性双下肢麻木、无力4年余,加重十余天,查体双下肢肌力Ⅲ级,远端较近端差,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膝以下痛觉减退,肛周痛觉减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