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指非手术因素引起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我院内科二年来诊治 5 2例 ,现结合诊治体会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及疗效进行探讨。对象与方法1 对象 2 0 0 0~ 2 0 0 2年因上腹部疼痛或饱胀不适、反酸、嗳气或纳减、自觉消瘦就诊的病人。2 诊断标准 符合内镜下诊断为慢性胃炎且无胃、十二指肠手术史的患者 ,若再同时具备下列三项中的两项者认为是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 :(1)胃镜达粘液湖时见其颜色为深黄色至深绿色 ;(2 )胃镜下幽门松弛 ,处于开放固定状态 ;(3)十二指肠蠕动时有黄色泡沫连续反流入胃。3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致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216例经内镜检查和病理证实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并行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 :21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病因有胃切除术史86例,胆结石、胆囊炎者63例,糖尿病史者24例,消化性溃疡8例,肝炎、肝硬化7例,消化道肿瘤7例,胰腺炎3例,不明原因者1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Hp感染率不高(26.9%).结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胃切除术、胆囊疾病、糖尿病、消化性溃疡、胰腺炎、肝炎、肝硬化、消化道肿瘤相关.就胃炎而言,胆汁反流和Hp感染是2个独立的致病因子.胆汁反流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都是慢性胃炎的常见致病因素,动物实验还证实两者均有一定的致癌作用,但是,胆汁反流及Hp对致炎症、致肿瘤作用的关系并不十分清楚.本文对数年来我院诊治的21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进行病因分析,并初步探讨胆汁与Hp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致病关系. 相似文献
4.
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对象和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55例,选用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分析临床表现及评定疗效。1、临床表现为上腹胀痛39例,占70.91%;恶心、呕吐15例,占27.27%;反酸、嗳气13例,占23.64%;胸骨后疼痛及烧灼感10例,占18.18%;纳差、消瘦18例,占32.73%;口苦16例,占29.09%。2、经治疗后治愈38例,占69.09%;好转13例,占23.64%;总有效率为92.73%,均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部胀痛,可伴有纳差消瘦、恶心呕吐、口苦、反酸嗳气及胸骨后疼痛和烧灼感等;其治疗以结合胆酸及改善胃肠动力药物联合应用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胆汁中的胆酸盐、碳酸氢盐,十二指肠液中的卵磷脂、胰蛋白酶类等,如果安安分分呆在十二指肠中,原是消化脂肪、蛋白质必不可少的“成员”;如果它们因各种原因倒(反)流到胃内,就成了一群地地道道的“破坏分子”,临床上将其引起的胃炎称为胆汁反流性胃炎。因为反流流体呈碱性,也称为碱性反流性胃炎。 药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如消灭“入境之敌”。为便于记忆,不妨将其最新治疗方法称为几种“打”法: 关门法 原来在胃和十二指肠交界区有一压力增强的环形肌肉圈,医学上称之为幽门括约肌,平时它紧闭着,不让十二指肠内的流体(包括胆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及胃内24h胆汁的影响。方法: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3年3月到2014年4月之间接收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80名,随后将所选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铝碳酸镁治疗,观察组采用多潘立酮配合铝碳酸镁进行治疗,治疗疗程为4周,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记录与对比,并评价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75%的有效治疗率(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反流次数、反流时间等数据具有显著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内镜检出的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征,探讨其发病情况及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5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和胃镜资料。结果5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胆囊疾病15例,占27.8%;胃术后9例,占16.7%;不明原因30例,占55.5%。Hp感染情况:54例中17例Hp阳性,占31.5%。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内镜特征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9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应用铝碳酸镁片治疗,对照组予以硫糖铝片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铝碳酸镁片对于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明显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黄银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2008,(5)
胆汁返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 )也称硷性返流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肠胆汁液返流至胃内引起胃黏膜的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上腹痛、呕吐胆汁、腹胀、体重减轻等一系列表现的综合征,常见于胃切除胃肠吻合术后,总发病率约5%左右其中BillrothⅡ式胃切除术后的发病率为BillrothⅠ术式的2~3倍鉴于其症状病理变化以及治疗反应与其他胃切除后综合征有所不同,Roberts等将本病从胃切除后并发症中分出、列为一种独立的病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对胃溃疡伴胆汁反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胃溃疡伴胆汁反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第1周两组均给予奥美拉唑胶囊20mg,2次/d,观察组同时给予铝碳酸镁片1.0g,3次/d。第2—6周两组均给予奥美拉唑胶囊20mg,每晨1次,餐前30min温开水送服;观察组同时给予铝碳酸镁片1.0g,2次/d。第7~8周观察组给予铝碳酸镁片1.0g,2次/d,口服,对照组停药。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和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胆汁反流积分明显降低(P〈0.01),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胆汁反流可能参与了胃溃疡的形成,铝碳酸镁治疗伴胆汁反流的胃溃疡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胆汁反流性胃炎66例临床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汁反流入胃可损害胃黏膜屏障 ,导致胃粘膜炎症、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斑点、萎缩和肠化生 ,是临床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的病因之一 ,是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因此探索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治疗方案 ,对基层医院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自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12月收治胆汁反流性胃炎 66例门诊患者 ,经胃镜及临床症状积分观察两种方案治疗前后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以烧灼性上腹痛 ,饱胀 ,恶心 ,呕吐等症状就诊 ,经胃镜检查镜下所见胃内有黄绿色胆汁附着 ,胃粘膜有散在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斑点等指…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原因以及药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07—2008年间在笔者所在医院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178例患者,结合既往病史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等,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病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7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有胆囊疾病的52例,占29.2%,胃手术后的39例,占21.9%;不明原因87例,占48.9%。另外,17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Hp阳性者56例,阳性率29.9%,而同期21936例胃镜检查者中Hp阳性12771例,阳性率58.2%,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胆汁反流性胃炎病因中胆囊疾病和胃部手术后为其两大主要原因,不明原因的胆汁反流性胃炎,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上消化道动力紊乱及抗胆汁反流的生理屏障减弱或丧失的结果。另外,在胆汁反流性胃炎中Hp感染率低。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3年8月.共行胃镜检查1268例.诊断为慢性胃炎790例.其中胆汁反流性胃炎89例,占胃炎总数的11.3%.现将其临床、胃镜检查及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问 我柏年前就患上了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时好时坏,自从用了洛赛克后溃疡好了,可又出现了胆汁反流,口苦.胃胀痛,有时还有腹泻,做胃镜时大夫说全胃都被染成黄色,吃了不少药,见效极微。请问,引起胆汁反流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时胃肠电生理起搏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60例经胃镜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起搏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用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1片/次,3次/d),起搏组用铝碳酸镁咀嚼片(1片/次,3次,d)加胃肠电生理起搏治疗(1次/d。60min/次),在治疗开始前和疗程结束后行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胃电图参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5d后,烧心、上腹痛、腹胀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起搏组症状积分降低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搏组治疗后正常慢波百分比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电生理起搏可明显改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症状和胃电图参数,正常慢波百分比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伊托必利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疾病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0年4月2013年4月间来院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每组均有64例患者,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伊托必利(50 mg×20片/盒)联合铝碳酸镁(0.5 g×20片/盒)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潘立酮(10 mg×30片/盒)联合铝碳酸镁(0.5 g×20片/盒)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胃镜检查结果、呕吐胆汁及腹痛症状消失时间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胃黏膜有充血、糜烂、胆汁染色症状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呕吐胆汁和腹痛症状消失早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托必利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好,有效率高,症状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某院收治的4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对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5.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护理有效率较高,可减轻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