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在预防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非何杰金淋巴瘤(NHL)的患者化疗期间出现HBV再激活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合并HBV感染的NHL68例患者纳入研究,按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在接受化疗同时服用拉米夫定,B组在接受化疗同时服用恩替卡韦(B组)。两组均第一次化疗前常规检查肝功能、乙肝两对半、HBV—DNA,其后每个化疗周期前和化疗后1周检查肝肾功能。比较两组乙肝病毒再激活率、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化疗延迟及肝衰竭死率等指标。结果B组乙肝病毒再激活率低于A组(6.60%vs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功能损害情况方面,B肝功能损害总发生率低于A组(45.71%vs15.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B组肝功能损害仅为I度、Ⅱ度,无Ⅲ度、Ⅳ度发生,A组Ⅲ度、Ⅳ度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为5.71%、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因乙肝病毒再激活所致肝功能异常而化疗延迟的发生率分别为8.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NHL并HBV感染患者,恩替卡韦的乙肝病毒再激活率、肝功能损害总发生率、肝炎突发率更低,因此,恩替卡韦能更好地预防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非何杰金淋巴瘤(NHL)的患者化疗期间出现HBV再激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预防B细胞淋巴瘤患者R-CHOP方案化疗后HBV激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在本院接受R-CHOP方案化疗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应用恩替卡韦时机的不同,分为预防组和治疗组,对比和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及HBV激活情况。结果共51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预防组25例,治疗组26例,预防性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25例患者中,化疗后出现HBV激活0例,4例患者肝功能损害Ⅰ~Ⅱ度,无患者出现Ⅲ~Ⅳ度肝功能损害,出现肝功能损害均与HBV无关。治疗组26例患者,化疗后14例患者出现HBV激活,4例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Ⅰ~Ⅱ度,11例患者为Ⅲ~Ⅳ度肝功能损害,2例患者肝功能损害进行性加重而死亡,其中12例患者肝功能损害与HBV激活有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防性应用恩替卡韦不仅能降低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相关性HBV激活,而且能减少肝功能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HBV病毒表面抗原(HB sA g)的表达、肝功能变化及拉米夫定的作用,同时与67例非原发性肝癌实体瘤患者及67例普通人群做对比。结果:67例NHL患者HB sA g阳性率为23.9%,明显高于本地区普通人群(9.0%)及非原发性肝癌实体瘤患者(10.4%);HB sA g阳性的NHL组中,化疗后肝损害发生率(68.8%)与HB sA g阴性患者发生率(29.4%)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拉米夫定在预防病毒复活时起到重要作用。结论:NHL患者HB sA g阳性率高于本地非原发性肝癌实体瘤患者(其他肿瘤组)及普通人群组,拉米夫定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HBV的再激活;HBV感染者在化疗时应加强保肝并密切监测肝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针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接受化疗的1 238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此类患者临床上应用拉米呋定对HBV再激活和肝损害的预防效果.方法 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类型);检查项目(包括血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化疗药物;拉米呋定和保肝治疗;利妥昔单抗(美罗华)5个方面.结果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合并HBV感染的接受化疗的患者尽管应用拉米呋定治疗组和未应用拉米呋定的对照组在肝功损害上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急性肝炎的发生率,治疗组远较对照组为低,分别为12.3% 和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在HBV再激活的预防上,拉米呋定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分别为4.6%和35.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8).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对于HBV感染者因为化疗引起肝功能损害而延迟下一周期的化疗比例,治疗组较对照组低,分别为18.2%和49.0%(P=0.033).结论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合并HBV感染,在接受化疗时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损害、HBV再激活以及急性肝炎.因此常导致下一周期的化疗延迟.拉米呋定的应用减少了肝损害,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阳性肺结核患者化疗所致肝功能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0例HBsAg阳性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化疗的前2个月给予硫普罗宁片200mg(tid),对照组则不用。治疗期间每周复查1次肝功能。结果治疗组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时间为14~96d,中位52d;对照组为5~56d,中位21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为13.33%(4例),对照组则为56.67%(17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BsAg阳性肺结核患者化疗强化期采用硫普罗宁联合治疗,能降低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及延缓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时间,保证了HBsAg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CA125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76例NHL患者及32例体检健康者的血清β2-MG和CA125水平,分析β2-MG和CA125与疾病临床进展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NHL患者血清β2-MG和CA125水平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β2-MG和CA125水平与患者年龄和性别均无相关性(P〉0.05);侵袭性和高侵袭性淋巴瘤患者的β2-MG和CA125水平比惰性淋巴瘤患者高(P〈0.05);Ⅲ~Ⅳ期比Ⅰ~Ⅱ期患者的β2-MG和CA125水平高(P〈0.05);患者经2个周期化疗后β2-MG和CA125的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血清β2-MG和CA125水平检测可作为NHL诊断、疾病恶性程度、分期、疗效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情况、肝功能指标异常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此类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对37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实验组)资料与4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照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HBsAg、HBeAg、HbeAb、HbcAb血清阳性表达情况和肝功能指标异常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HBsAg、HBeAg、HbeAb、HbcAb血清阳性表达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ALT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TB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转折A/G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肝功能损害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在灵床治疗时需注意保护肝功能,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以及梅毒螺旋体(TP)合并感染情况。方法 选取自2018年1月~2019年10月于广州市献血站无偿献血的献血者644 706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抗-TP、抗-HIV、抗-HCV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统计和分析HIV与HBV、HCV及TP合并感染情况。结果 HBsAg阳性率为0.6%,抗-HIV阳性率为0.1%,抗-HCV阳性率为0.13%,抗-TP阳性率为0.26%。HIV合并HCV感染患者1例,感染率为0.15/万,HIV初筛阴性与阳性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IV合并TP感染患者20例,感染率为0.31/万,HIV初筛阴性与阳性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IV合并HBV感染患者1例,感染率为0.15/万,HIV初筛阴性与阳性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无偿献血者HIV感染人群合并TP感染率较高,因此,为了为血液输血安全提供保障,必须提高输血前筛查质量,尽量将高危人群排除在外。  相似文献   

9.
谭英 《江西医药》2014,(1):53-55
目的:探讨HBsAg阳性者胃癌术后以顺铂为基础的辅助化疗中乙型肝炎的复发的预防方法。方法选择2006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辅助化疗的、且HBsAg阳性患者46例,将患者均分为两组,两组所使用的化疗方案相同。研究组同时使用阿德福韦酯,对照组使用一般护肝药物,观察两组肝功能变化及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情况。结果研究组HBV再激活为8.70%,对照组为39.1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34.79%,以中轻度肝炎为主,对照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78.26%,以重中型肝炎为主,两组死亡分别为0、13.04%,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胃癌术后的化疗患者,应常规应用核苷类药物预治HBV再激活。  相似文献   

10.
李丽萍  刘桂秀 《医药导报》2010,29(9):1170-1172
[摘要]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对携带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化学治疗(化疗)后病毒重激活的预防作用,以及对患者近期疗效、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NHL患者例57例,其中HBV携带者27例,分为Ⅰ组13例,使用CHOP[C=环磷酰胺,750 mg&#8226;(m2)-1,iv,第1,8天;O=长春新碱,1.4 mg&#8226;(m2)-1,iv,第1,8天;H=多柔比星,50 mg&#8226;(m2)-1,iv,第2天;P=泼尼松,100 mg,第1~5天]化学方案;Ⅱ组14例,使用CHOP+拉米夫定方案;非HVB携带30例,使用CHOP方案(Ⅲ组)。检测化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并评估近期疗效,随访生存时间。结果在Ⅱ、Ⅲ组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ALP)浓度化疗前后无明显变化。Ⅰ组治疗后AST和ALT上升(均P<0.05),而总胆红素和ALB无明显变化。Ⅱ组患者DNA含量无明显变化,而Ⅰ组明显上升。Ⅰ、Ⅱ和Ⅲ组间近期疗效(CR+PR)分别为77%,77%,80%,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和Ⅲ组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拉米夫定对HBV感染的NHL患者化疗后病毒重激活有预防作用,安全性好,不会明显降低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无疾病进展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采用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量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感染合并肺结核肝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从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5例高病毒量HBV合并肺结核肝损害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5例, A组在化疗前2周给予恩替卡韦治疗, B组患者在化疗开始的同时给予恩替卡韦治疗,C组患者仅仅进行抗结核治疗。观察对比这三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肝损害发生率和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A组和B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肝损伤发生率情况明显优于C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的肝功能无改变, C组患者ALT、AST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升高,与A组和B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病毒量HBV感染合并肺结核肝损害在化疗前给予恩替卡韦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肠癌合并HBsAg(+)患者化疗期间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大肠癌合并HBsAg(+)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化疗,治疗组在化疗的同时给予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对两组患者血清TBIL、ALT、AST等肝功能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HBV-DNA载量。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3个月及6个月血清TBIL、ALT、AST等肝功能指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BV-DNA载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合并HBsAg(+)患者化疗期间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可有效降低继发性肝损害与HBV再激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联合化疗及局部放疗治疗中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的疗效。 方法 中度恶性NHL的治疗 ,早期 (Ⅰ、Ⅱ期 )患者采用局部及扩大性放疗和联合化疗 ,Ⅲ、Ⅳ期患者以联合化疗为主。 结果 Ⅰ、Ⅱ期 11例 ,缓解 8例 ,CR率 72 7% ;Ⅲ、Ⅳ期患者 32例 ,缓解 13例 ,CR率 4 0 3% ,有差异 (P <0 0 5 )。A组 2 6例中 16例缓解 ,CR率 5 7 7% ,B组 17例中 5例缓解 ,CR率 2 9 3%。有差异 (P <0 0 5 )。 结论 中度恶性淋巴瘤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通过化疗及局部放疗 ,可改善预后。有B组症状者 ,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乙肝表面抗原阳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2年5月年收治的14例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病例资料,观察联合化疗的疗效,肝功能情况及肝功异常时的治疗情况。结果:(1)14例患者总有效率(CR+PR)78.57%(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CR率42.86%.无效或进展3例.占21.43%。(2)14例患者中有4例化疗后出现Ⅰ-Ⅱ级肝功能异常,但HBV-DNA拷贝数未见明显上升。2例出现Ⅲ级肝功能损伤,ALT及AST明显上升,并伴有HBV-DNA拷贝数明显上升。经给予保肝及抗病毒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HBV-DNA拷贝数降至正常。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不可控制的肝功能损伤。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CD20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CNHL)疗效确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NHL患者应用R-CHOP方案治疗存在乙肝病毒再激活风险.在化疗前后给予足疗程的抗病毒治疗,可降低HBV再激活风险,减少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5.
任明强  陈琦  李佑福 《贵州医药》2010,34(4):294-297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CD40、CD40L表达与NHL预后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2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CD40、CD40L的表达。结果 (1)NHL中CD40过度阳性率(66.0%)显著高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36.4%),P〈0.05;NHL中CD40L过度阳性率(20.0%)显著低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63.6%),P〈0.05。(2)NHL中CD40与CD40L表达呈负相关,r=-0.486,P〈0.05。(3)NHL患者CD40、CD40L的过度阳性率与恶性程度、结外浸润及临床分期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 (1)CD40、CD40L过度阳性率与恶性程度、结外浸润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其可能与NHL侵袭性及预后有关。(2)NHL中CD40表达的增高、CD40L表达的减少可能是影响其发病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E-CHOP方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将88例B细胞NHL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用E-CHOP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CHOP方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CR率为77.27%,对照组CR率为79.5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HBV再激活病例,对照组出现2例HBV再激活病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OP和E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合并乙型肝炎病毒,均具有较高的缓解率,对于CHOP方案效果欠佳而又应用RCHOP方案有困难患者可以应用。化疗之前应给与抗病毒药物预防肝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7.
于晓曼  李志民 《河北医药》2011,33(17):2587-2589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的最新分类对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估计所起的作用,为临床有效的诊治恶性淋巴瘤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了135例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切片,先对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切片进行病理形态常规观察,结合相关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分析,按WHO分类标准分类,同时对13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和随访,生存率采用医学统计学中的寿命表法。结果13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中,男性75例,女性60例,男女比例为1.25:1;发病年龄〈40岁34例(25.0%),40~60岁47例(35%),〉60岁54例(41.0%)。其中霍奇金淋巴瘤(HL)7例(5.2%),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28例(94.8%)。在NHL中,B细胞NHL86例(67.2%);T细胞NHL42例(32.8%);其中B细胞淋巴瘤中以滤泡性(45.4%)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4.8%)较常见,T细胞淋巴瘤中以周围T细胞(59.1%)及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30.3%)较常见。结内77例,平均生存时间为(50.5±2.3)个月,结外58例,平均生存时间为(58.0±2.7)个月,两者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期为A期者78例,平均生存时间为(71.8±2.9)个月,分期为B期者57例,平均生存时间为(32.9±2.3)个月,合并B症状患者的预后较差。临床分期I期27例,平均生存时间为(75.2±1.9)个月,Ⅱ期35例,平均生存时间为(53.6±2.3)个月,Ⅲ期39例,平均生存时间为(42.3±2.1)个月,Ⅳ期34例,平均生存时间为(32.4±1.8)个月,Ⅲ期、Ⅳ期患者的预后比Ⅰ期、Ⅱ期预后差。135例患者化疗者76倒,平均生存时间为(60.9±2.7)个月,未化疗者59例,平均生存时间为(22.4±1.9)个月,化疗者比未化疗患者预后好。135例患者放疗者26例,平均生存时间为(53.6±2.3)个月,未放疗者109例,平均生存时间为(50.6±2.4)个月,两者生存时间无统计学意义。135例患者B细胞类型者86例,平均生存时间为(65.0±2.1)个月,T细胞类型者42例,平均生存时间为(40.6±2.3)个月,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要好于T细胞淋巴瘤;由于病例数较少,T、B淋巴瘤各亚型之间生存率和存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中结内外、放疗与否对其预后影响不大。AB症状、分期、化疗与否、病理类型对淋巴瘤的预后有影响,其中A症状、临床分期Ⅰ、Ⅱ期者、化疗者及B细胞淋巴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在实体肿瘤化疗中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 年9 月至2016 年11 月76 例合并HBV 感染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肝降酶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保肝降酶治疗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HBV 再激活和肝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HBV 再激活患者2 例,ALT 升高患者3 例,TBiL 升高患者2 例,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胃肠道不适、乏力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1.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16%(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53%(P<0.05)。结论 恩替卡韦能有效预防实体肿瘤化疗中HBV 再激活和肝功能损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谭鑫  乌仁娜  于奇宁  刘玲 《河北医药》2021,43(4):510-513,517
目的 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合并有肝功能损害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9年4月治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120例,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进行肝功能评级,观察肝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按照肝损害的有无分为有肝损害组和无肝损害组,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20.
氨磷汀对淋巴瘤化疗病人重要脏器保护作用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氨磷汀(阿米福汀)对淋巴瘤化疗病人重要脏器保护作用及药物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方法 16例恶性淋巴瘤病人均接受单纯化疗(对照组)及化疗加阿米福汀(治疗组)两种方案治疗,作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化疗前后监测肝功能、肾功能、心功能及血常规、血钙浓度。结果 化疗相关肝功能损害对照组出现11例,治疗组出现2例(P〈0.01);肾功能损害仅见对照组出现4例,心功能损害仅见对照组出现1例,治疗组未出现心肾功能损害(P〉0.05);化疗后发生粒细胞缺乏症对照组11例,治疗组4例(P〈0.01)。结论 阿米福汀能明显减少化疗相关肝功能损害的发生,减少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阿米福汀不良反应少见,主要是恶心呕吐、短暂的低血钙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