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降钙素原(PCT)及中性粒细胞(NEU)计数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7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败血症组)及62例非败血症的一般感染患儿(一般感染组)的临床资料,并纳入同期入院的32例无感染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NEU%、中性粒细胞CD64及PCT水平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指标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并根据新生儿败血症患儿预后情况分为死亡患儿(预后不良)及存活患儿(预后良好),比较其外周血CD_3~+、CD_4~+、CD_8~+、NEU%、中性粒细胞CD64及PCT水平差异,利用ROC曲线评估上述指标对患儿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败血症组、一般感染组及对照组外周血CD_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败血症组及一般感染组外周血NE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外周血CD_3~+、CD_4~+,均为败血症组一般感染组对照组(P0.05);三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及PCT比较,均为败血症组一般感染组对照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外周血CD_3~+、CD_4~+、NEU、CD64及PCT对新生儿败血症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P均0.001),其Cut-off值分别为49.21%、30.70%、46.72%、4.48 ng/ml。7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预后死亡17例,存活61例,两组患儿外周血CD_8~+、NEU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后不良患儿外周血CD_3~+、CD_4~+分别为(39.22±3.58)%、(23.31±2.09)%,低于预后良好患儿(P0.001),而中性粒细胞CD64及PCT分别为(71.61±6.06)%、(9.49±0.98)ng/ml,高于预后良好组患儿(P0.001)。经ROC曲线分析,发现外周血CD_3~+、CD_4~+、中性粒细胞CD64及PCT对新生儿败血症不良预后均具有较高预测价值(P均0.001),其Cut-off值分别为43.08%、25.86%、62.29%、8.23 ng/ml。结论外周血CD_3~+、CD_4~+、中性粒细胞CD64及PCT水平均能辅助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并评估患儿预后情况,对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有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外周血核因子-κB(NF-κB)、中性粒细胞CD11b、簇分化抗原64(CD64)表达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9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0例败血症患儿为新生儿败血症组,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32例,轻症组68例。另选取同期医院分娩的50名健康新生儿为正常对照组。测定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NF-κB、CD11b、CD64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不同NF-κB、CD11b、CD64水平对败血症患儿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组患儿外周血NF-κB、CD11b、CD64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重症组患儿外周血NF-κB、CD11b、CD64水平均高于轻症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F-κB、CD11b、CD64水平单独诊断重症新生儿败血症的ROC曲线下面积均低于三项指标联合诊断重症新生儿败血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三项指标单独诊断时的截断值分别为:17.65 mg/L、386.27平均荧光强度(Median fluorescence in...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分化群抗原64(CD64)水平在细菌性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诊断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7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95例细菌性新生儿败血症患者(观察组)、50例局部感染新生儿(局部感染组)及5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检测其血清PCT、CRP及CD64水平,并评估观察组治疗前后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功能衰竭(SOFA)评分与小儿危重评分(PCIS),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T、CRP、CD64对细菌性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效能,并分析其与SOFA评分、PCI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PCT、CRP、CD6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99.688、935.497、617.575,P<0.05),且观察组PCT、CRP、CD64水平高于其余两组,局部感染组PCT、CRP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CT、CRP、CD64及SOFA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CI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9.124、61.643、26.828、54.887、-17.742,P<0.05);PCT、CRP、CD64与SOFA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84、0.836、0.795,P<0.05),与PCIS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892、-0.917、-0.863,P<0.05);PCT、CRP、CD64及三者联合诊断细菌性新生儿败血症敏感度分别为75.6%、60.53%、81.3%、89.8%,特异度分别为82.4%、85.7%、87.9%、90.2%.结论 血清PCT、CRP联合CD64对细菌性新生儿败血症具有较高诊断效能,动态监测其水平变化可用于临床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细胞VCS参数在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oulter LH75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63例细菌感染患者,50例病毒感染患者,70例健康对照者的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MNV),平均高频传导(MNC),平均激光散射(MNS)及体积分布宽度(NDW),淋巴细胞平均体积(MLV)淋巴细胞变异度(LVD),单核细胞平均体积(MMV),单核细胞变异度(MVD)。结果:细菌感染组中的MNV,MNS,NDW分别为152.21±9.72,139.36±8.72,24.76±5.23健康对照组中的MNV,MNS,NDW分别为140.08±3.53,147.35±3.13,19.02±1.38病毒感染组中的MLV,LVD,MMVMVD分别为93.39±6.09,19.91±2.01,164.89±2.07,17.81±3.21健康对照组中的MLV,LVD,MMVMVD分别为87.43±2.02,14.42±1.13,158.47±1.92,5.58±3.00。上述各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VCS技术可以检测异常白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在诊断感染性疾病中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64、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金华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者56例(败血症组)、局部细菌感染患儿44例(局部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患儿47例(非细菌感染组)及健康对照新生儿3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膜表面CD64表达水平、固相免疫色谱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的PCT及CRP的含量。结果败血症组CD64指数、PCT和CRP均明显高于局部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CD64荧光指数截断值为5.876时,其诊断灵敏度为92.86%,特异度为95.87%,均优于CRP、PCT及CRP单独诊断效率;当CD64指数、PCT及CRP三者联合使用时,灵敏度为98.21%,特异度为99.17%。结论 CD64指数、PCT及CRP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助于细菌感染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酶A蛋白(SAA)、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及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来医院就诊的败血症新生儿40例,检测入院初及恢复期外周血SAA、CD64、PCT及CRP,选取同期非感染新生儿40例和健康新生儿40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败血症组新生儿SAA、CD64、PCT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以SAA≥5.3 mg/L、CD64≥35MFI、PCT≥0.5μg/L、CRP≥8 mg/L为阳性标准,检测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分别为85.71%、95.73%、94.42%、69.67%,特异性分别为80.00%、95.80%、84.69%、75.00%。结论 SAA、CD64及PCT均可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提高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中PCT和中性粒细胞CD64比例对小儿败血症患者的诊断及预后的评价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6年9月确诊为败血症的患儿58例为观察组,分为细菌培养阳性组(37例)和细菌培养阴性组(21例);另选择无感染患儿37例为对照组,探讨患者血清中PCT和中性粒细胞CD64水平对小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及对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血培养阳性组患儿CD64、PCT均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D64联合的诊断效能较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PCT和CD64进行败血症的诊断效能。PCT、CD64是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中PCT和中性粒细胞CD64水平有助于小儿败血症的诊断,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中性粒细胞CD64(n CD64)、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电化学发光法、免疫比浊法对n CD64、PCT、CRP进行检测分析,同时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UC)、Logistic回归,得出检测指标的最佳诊断cut-off值。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组实验室炎症指标均值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参考值时,新生儿败血症组n CD64、PCT、CRP的敏感度分别为79.55%、68.18%、38.64%,特异度分别为85.37%、85.37%、95.12%,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4、0.811、0.701;最佳诊断cut-off参考值时,n CD64、PCT、CRP的敏感度分别为88.64%、61.36%、61.36%,特异度分别为75.61%、95.12%、80.49%。结论 n CD64、PCT、CRP联合是鉴别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脑脊液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 precursor,PGRN)对新生儿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价值。 方法 选取平阳医院2017年5月—2020年6月收治的74例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分组,预后良好组54例,预后不良组20例。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常规感染标志物[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脑脊液IGF-1、MMP-9、PGRN水平,分析脑脊液IGF-1、MMP-9、PGRN与常规感染标志物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脑脊液IGF-1、MMP-9、PGRN对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预后的预测价值,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脊液IGF-1、MMP-9、PGRN与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预后的关系。 结果 预后不良组脑脊液常规感染标志物PCT、CRP及IGF-1、MMP-9、PGRN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IGF-1、MMP-9、PGRN水平与常规感染标志物PCT、CRP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评价脑脊液IGF-1、MMP-9、PGRN对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预后的预测价值,发现三者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最大,具有良好预测效能;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脊液IGF-1水平>截断值患儿预后不良风险是≤截断值的5.547倍,脑脊液MMP-9水平>截断值患儿预后不良风险是≤截断值的6.258倍,脑脊液PGRN水平>截断值患儿预后不良风险是≤截断值的5.487倍。 结论 脑脊液IGF-1、MMP-9、PGRN对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预后具有良好预测效能,临床可监测其水平,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淀粉酶A蛋白(SAA)及CD64含量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96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对象,选取同期于本院分娩的10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抗感染治疗前及治疗后恢复期检测观察组患儿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PCT、SAA及CD64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的IL-6、IL-8、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恢复期的IL-6、IL-8、CRP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前的PCT、SAA、CD6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恢复期的PCT、SAA、CD64均比治疗前降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8、CRP、PCT、SAA以及CD64水平的改变对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及判断病情变化均有重要参考价值,应加强上述指标的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经重分类方法分析三项指标联合应用后ROC曲线下面积变化值是否有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电化学发光法,免疫比浊法分别对n CD64、PCT、CRP进行检测分析,同时应用AUC、Logistic回归、重分类方法(NRI)得出检测指标最佳诊断cut-off值,并分析炎症指标联合应用后ROC曲线下面积增加值是否有临床意义。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组实验室炎症指标均值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正常参考值时新生儿败血症组n CD64、PCT、CRP敏感度分别为79.55%、68.18%、38.64%,特异度分别为85.37%、85.37%、95.12%,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4、0.811、0.701;n CD64+PCT、n CD64+CRP、PCT+CRP 3组组合敏感度分别为90.91%、88.64%、72.72%,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2、0.881、0.813。结论联合应用时n CD64+PCT组敏感度高达90.91%、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其他2组组合,n CD64与PCT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新生儿脓毒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在败血症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败血症患者26例(败血症组)、局部感染患者23例(局部感染组)以及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并检测外周血CD64、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结果 败血症组治疗前外周血CD64表达为5.87±0.90,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的4.52±1.12和对照组的2.09 ± 0.59(P<0.01);败血症组抗生素治疗2周后外周血CD64表达水平为3.89±0.83,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败血症组的CD64、CRP、N%和WB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5、0.885、0.823和0.801,其中CD64面积与其他三个数据非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当CD64取临界值为4.29时,诊断败血症的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87.5%.均优于CRP的诊断价值.结论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败血症,判断病情、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外网织血小板百分比(RP%)、白细胞抗原分化群64(CD64)、降钙素原(PCT)、淀粉样蛋白A(SAA)、激活素-A(ACTA)水平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2年6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9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白血病组,根据患者化疗后是否发生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67例)和未感染组(42例),同时根据感染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36例)和预后不良组(31例);选取同期在医院接受体检的116名健康体检者体检资料作为健康对照组。统计白血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RP%、CD64及血清PCT、SAA、ACTA水平,比较白血病组有无感染患者和不同预后患者外周血RP%、CD64及血清PCT、SAA、ACTA水平。结果 白血病组外周血RP%、CD64及血清PCT、SAA、ACTA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感染组外周血RP%、CD64及血清PCT、SAA、ACTA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联合检测敏感度、AUC值高于外周血RP%、CD64、血清PCT、SAA、ACTA(P<0.0...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临床表现及病原菌, 为临床早期识别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昆明市儿童医院确诊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189例新生儿, 按照病原菌分为病原菌阳性组及阴性组, 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94.2%(178/189)], 但病原菌阳性组和阴性组发热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菌阳性组外周血白细胞与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菌阳性组外周血PLT、CRP、PCT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原菌阳性组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葡萄糖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原菌阳性组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大于阴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4例病原菌阳性组中大肠埃希菌和B族溶血性链球菌共36例, 占阳性组的81.8%。结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早期以发热为主要表现, 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和B族溶血性链球菌为主, 病原菌阳性组脑脊液改变更明显, 恢复正常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烧伤并发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myeloid cell trigger receptor-1,sTREM-1)、CD64及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水平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感染分为非感染组40例、局部感染组50例、脓毒症组18例,检测三组患者的sTREM-1、CD64及PCT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三项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诊断脓毒症的价值。结果脓毒症组患者烧伤面积(49.0±4.7)%、Ⅲ°烧伤面积(17.3±3.5)%均大于局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患者sTREM-1、CD64和PCT水平高于局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局部感染组高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sTREM-1、CD64及PCT指标联合应用诊断烧伤后脓毒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7、诊断灵敏度为97.36%、特异度为90.77%。结论烧伤后脓毒症组患者sTREM-1、CD64及PCT水平升高显著,指标联合检测对临床诊断烧伤患者并发脓毒症感染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OM)新生儿脐血单核细胞(MONO)和中性粒细胞(PMN)表面TREM-1及CD64的表达特点以及对新生儿感染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7年收治的40例胎膜早破新生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30例足月正常分娩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新生儿脐血MONO和PMN表面TREM-1及CD64的表达水平。结参照第4版《实用新生儿学》诊断标准,根据新生儿是否发生早期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统计分析两组上述检测指标的表达差异,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特征(ROC)计算新生儿脐血MONO和PMN表面TREM-1及CD64的表达水平对早期感染的临床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计数(WBC)均较对照组高,早期新生儿感染率25. 00%(10/40)高于对照组6. 67%(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新生儿脐血MONO、PMN表面TREM-1、CD64表达分别较对照组高,早期新生儿感染组脐血MONO和PMN表面TREM-1、CD64表达分别较未感染组显著偏高(P0. 05); ROC曲线分析显示,新生儿脐血MONO表面TREM-1、CD64和PMN表面TREM-1、CD6表达预测早期新生儿感染AUC分别为0. 768、0. 812、0. 736、0. 717 (AUC均0. 7),Cut-off依次为8. 61、5. 32、7. 49、1. 63。结论胎膜早破时新生儿脐血MONO和PMN表面TREM-1、CD64表达异常偏高,新生儿娩出后加强其临床检测,对早期新生儿感染具有显著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外周血CD64平均荧光强度指数(CD64指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比值)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对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DKA患者110例,根据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分为感染组(n=52)和未感染组(n=58)。患者入院后,收集其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外周血CD64指数、NEU%、NLR比值及PCT水平,分析感染组患者病原菌分布。根据患者感染程度,分为轻度感染组(n=29)及重度感染组(n=23),探究四项指标与患者感染程度相关性。结果 DKA合并细菌感染组患者最常见细菌类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9.23%,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占17.31%;DKA合并细菌感染组外周血CD64指数、NEU%、NLR比值及PCT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重度感染组患者的四项指标水平均高于轻度感染组(P<0.05),且四项指标水平与患者感染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四项指标联合检测预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酶联荧光分析技术测定PCT、5 differ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白细胞与血小板,观察各项指标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灵敏度、特异度,分析ROC曲线。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概率模型,获得新的统计量,计算各曲线下面积(AUC),获得最佳诊断点。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组CRP和PCT的阳性率较非感染组显著升高(P<0.05),AUC分别为0.676、0.690。CRP、PCT联合WBC检测的AUC为0.856。结论 CRP和PCT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CRP、PCT联合WBC可提高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CD11b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判断病情及疗效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3月1日至2012年5月30日收入我院新生儿普通病房的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2.54.0 kg、怀疑败血症患儿102例,于入院当天采血测定其中性粒细胞CD64、CD11b和血超敏CRP、ESR、WBC、I/T、血小板计数、血培养,其中败血症组42例,局部感染组60例,败血症组分别于入院第5、10天复查CD64、CD11b;非感染组选择同期住我院的26例非感染新生儿,入院当天抽血查CD64、CD11b。结果败血症组CD64水平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均P<0.01),CD11b水平明显低于局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均P<0.01);败血症组初期、中期和恢复期CD64水平逐渐下降(均P<0.01)、CD11b水平逐渐上升(均P<0.01)。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CD11b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判断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败血症发病情况,分析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几种早期诊断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并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的41例新生儿作为败血症组,同时选取非感染新生儿60例作为非感染组,并对两组的危险因素、病原学、感染指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败血症组41例新生儿血培养均阳性,以革兰阴性杆菌最为多见(占41.5%).败血症组C-反应蛋白(CRP)、PCT、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t值分别为4.70、3.71、2.71、4.66,均P<0.05),败血症组血小板(PLT)水平显著低于非感染组(t=-6.95,P<0.05).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PLT、CRP、PCT、hsCRP、SAA、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异常阳性率在败血症组明显高于非感染组(χ2值分别为32.25、17.62、27.86、49.77、55.23、54.21、30.16、7.18,均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提示CRP、hsCRP、PCT对于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有较高的准确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0(0.822,0.978)、0.919(0.851,0.986)、0.945(0.891,0.999).结论 WBC、NEUT%、PLT、CRP、PCT、hsCRP、SAA、FIB对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均有意义,其中PCT、hsCRP、CRP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检验结果易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