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合并Trousseau综合征急性脑梗死表现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4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期间诊断为Trousseau综合征急性脑梗死表现的恶性肿瘤患者39例,分析其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特征。根据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2分)和预后差组(mRS≥3分),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预后因素。结果 39例恶性肿瘤合并Trousseau综合征急性脑梗死表现患者中,最常见肿瘤为肺癌19例(48.7%),最常见病理类型为腺癌30例(76.92%)。预后良好组和预后差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9,P=0.0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每升高1×109/L,恶性肿瘤合并Trousseau综合征急性脑梗死表现患者的预后风险降低原来的0.016(OR=0.984,95%CI:0.973~0.996,P=0.008)。结论 恶性肿瘤合并Trousseau综合征急性脑梗死表现患者最常见肿瘤类型为肺癌,最常见病理类型为腺癌,血小板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液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以期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01—2013—04—01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175例发生血液感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23例死亡患者分别从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及侵袭性操作、是否存在脏器功能衰竭、人工呼吸机、药物治疗、APACHEⅡ评分、肾功能不全和凝血功能障碍等方面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75例发生血液感染恶性肿瘤患者死亡23例,发生率为13.14%,其中年龄≥60岁(P=0.024)、脏器功能衰竭数目≥2个(P=0.024)、肾功能不全(P=0.019)、APACHEⅡ评分≥50(P=0.012)、凝血功能障碍(P=0.031)、有创操作(P=0.029)、感染性休克(P=0.035)和细菌种类≥3种(P=0.041)是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感染死亡的单危险因素,也是独立危险因素。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感染死亡发生与性别、基础疾病和放化疗无关,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为脏器功能衰竭数目≥2个、肾功能不全、APACHEII评分≥50、凝血功能障碍、有创操作、感染性休克和细菌种类。  相似文献   

3.
乐静  赵涛  刘爱林  薛军 《现代肿瘤医学》2015,(19):2849-285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的营养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4月472例恶性肿瘤患者,对其中89例合并糖尿病患者观察其营养状况情况,对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在TC、TG、LDL-TC、HDL-TC、HbAIc、BMI上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TC、TG、LDL-TC、HbAIc明显偏高,而HDL-TC、BMI明显偏低。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营养状态差危险因素有糖化血红蛋白高、糖尿病家族史、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饮酒、运动(P<0.05);而和性别、年龄无关(P>0.05)。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家族史、高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饮酒、运动是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营养状态差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营养状况较差,在临床需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消化道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监控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1年1月-2007年12月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并发消化道念珠菌感染的相关资料.结果 418例恶性肿瘤念珠菌感染率为21.05%,念珠菌类型主要是白色念珠菌(71.43%),其次为光滑念珠菌(15.24%).最易发生感染的部位是口腔及食道,占59.05%(62/105).性别对念珠菌感染没有影响,主要危险因素为肿瘤分期、住院时间、接受放化疗、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和激素、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的应用等.结论 念珠菌是临床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免疫力低下是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念珠菌感染的重要原因,以消化道发生率高,必须重视念珠菌感染的防控.  相似文献   

5.
李丁  张青  白长森  张文芳  郑珊  李峥  张鹏 《中国肿瘤临床》2017,44(22):1130-1134
  目的  分析并探讨造成恶性肿瘤患者合并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原因,为改善其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发生的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造成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共125例恶性肿瘤患者合并侵袭性念珠菌感染,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42.4%),非白色念珠菌中主要为光滑念珠菌(21.6%),近平滑念珠菌(16.8%)及热带念珠菌(10.4%),主要感染部位为腹腔(51.2%);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归因病死率为26.4%,氮质血症、体腔置管(≥2根)、抗真菌治疗的延迟及合并细菌性感染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首次念珠菌培养阳性前30 d内手术则是保护因素。  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合并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病死率较高,在临床工作中应对相应危险因素积极干预,并及时开展抗真菌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晚期恶性肿瘤的预后判断在肿瘤治疗领域中非常重要,预后判断准确可以帮助临床医师选择相关的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接受姑息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相关影响因素,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2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姑息治疗科271例死亡患者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计算生存期,Log-rank检验差异性,并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建立预后指数方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7个相关预后因素为:卡氏评分(P<0.001)、呼吸困难(P=0.037)、瞻望(P=0.01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1×109/L(P=0.012)、淋巴细胞比例<12%(P=0.030)、乳酸脱氢酶>500 U/L(P<0.001)、血清白蛋白<30 g/L(P=0.001)。其中卡式评分<30、乳酸脱氢酶>500 U/L、血清白蛋白<30 g/L、瞻望为4个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预后相关因素,有利于临床更准确地预测患者的生存期,并提供相关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肿瘤科2012-2013年接受PICC置管的41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先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或t检验,再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生血栓25例,未发生血栓386例,其中男性发生静脉血栓的概率为5.3%,女性为6.8%;卵巢癌发生血栓的概率最高,达到25%,其次为结肠癌为16.3%;Ⅰ、Ⅱ期患者血栓发生率为9.4%,Ⅲ、Ⅳ为4.9%;BD公司PICC导管血栓发生率为1.8%,巴德公司PICC导管发生率为11.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表明,巴德PICC(导管内径大)及结肠癌是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在PICC导管外径相同情况下,内径越大,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风险越高,另外,结肠癌患者较其他肿瘤有更高的血栓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继发结核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7例恶性肿瘤继发结核病患者和179例单纯恶性肿瘤患者基本信息和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诊断类型、治疗方式、既往史、肺结核密切接触史、生活方式等,分析恶性肿瘤患者继发结核病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恶性肿瘤继发结核病患者年龄≥60岁、既往结核病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为其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的2775例恶性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数据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75例恶性肿瘤患者中216例并发医院感染,感染率为7.7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0.93%;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121株占56.02%,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68株占31.4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27株占12.5%,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216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中,肺癌患者最多,占44.91%;肿瘤分期以Ⅳ期患者感染为主,占56.48%;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放化疗、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的应用、激素的使用等。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容易发生医院感染,因此针对易感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对396例卵巢包块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恶性肿瘤65例(16%),良性肿瘤159例(40%),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30例(33%),生理性囊肿20例(5%),炎性包块7例(1%)。40岁以上妇女卵巢恶性肿瘤的相对危险性显著增加(P〈0.001),腹水、腹胀、泌尿道症状和体重,食欲降低是恶性肿瘤的重要危险因素。超声影像混合性包块与恶性肿瘤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寻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调查恶性肿瘤合并VTE患者的临床及生存结局信息。采用卡方检验、Log rank检验和比例风险回归模型(Cox模型)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8.0绘制生存曲线,分析VTE相关影响因素。结果5年间共收治新发恶性肿瘤患者11620例,其中合并VTE患者385例(3.31%)。恶性淋巴瘤患者合并VTE的比例最大,达到4.78%,其次是结直肠癌和乳腺癌,分别为4.40%和4.08%;联合治疗的患者比单一治疗方式发生VTE的比例高;分期越晚的患者合并VTE的比例越高;随访结果显示合并VTE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7.90月(95%CI:10.21~25.59),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1.89%、37.76%、18.8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TNM分期是影响VTE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容易并发VTE,临床上应对高危患者密切观察、提早预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颅内恶性肿瘤相关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非颅内恶性肿瘤相关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按照性别、年龄、入院时间、肿瘤类型匹配原则分别选择124例单纯脑梗死组、单纯恶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作为对照,对常见脑血管危险因素、实验室相关指标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恶性肿瘤相关性脑梗死组患者无传统脑梗死危险因素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单纯脑梗死组(P<0.05),而与单纯恶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恶性肿瘤相关性脑梗死组多数患者头颅MRI表现为2个及以上动脉供血区多个病灶的特点。二分类1:2条件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水平、是否存在转移和APTT3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结合各变量参数水平及相对危险度(OR),在固定其它自变量时,D-二聚体水平每升高1mg/L,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概率将上升98.4%(OR=1.984, 95%CI: 1.235~3.258, P<0.001);发生转移的肿瘤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是未发生转移肿瘤患者的1.692倍(OR=1.692, 95%CI: 1.456~2.687, P<0.001);APTT时间每降低1s,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概率将增加16.1%(OR=0.839, 95%CI: 0.769~0.928, P<0.001)。结论:躯体恶性肿瘤相关性脑梗死与普通脑梗死不同,不具有传统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以多发病灶为主,血液高凝状态可能是恶性肿瘤患者脑发生脑梗死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及年轻成年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第二原发恶性肿瘤(second malignant neoplasms,SMNs)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指导健康筛查策略。方法 收集1985年1月至2019年12月SEER数据库中诊断为霍奇金淋巴瘤的儿童、青少年及其年轻成年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与SMNs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从SEER数据库共筛选了25 529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平均年龄为25岁,90.4%(23 071/25 529)为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期为Ⅱ期的患者占48.5%(12 387/25 529);1 457例(5.7%)发生SMNs,以生殖系统肿瘤(27.5%)、血液及免疫器官肿瘤(17.7%)、头颈部肿瘤(16.3%)为主。多因素Cox回归显示,女性(HR=1.465,95%CI:1.319~1.628,P<0.001)、年龄较大(21~25岁:HR=1.259,95%CI:1.069~1.482,P=0.006;26~30岁:HR=1.315,95%CI:1.116~1.548,...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念珠菌感染临床的特点,分析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念珠菌感染的预防和监控提供指导作用。方法 采用查阅病历的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5年12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住院并发生念珠菌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 785例恶性肿瘤患者念珠菌感染率为21.02%;念珠菌类型主要是白色念珠菌(77.78%),其次为光滑念珠菌(11.77%)。最易发生感染的部位是口腔及上呼吸道,占55.75%。性别对念珠菌感染没有影响,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住院时间长、肿瘤分期晚、接受化疗及放疗、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大量使用、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的应用等。结论 念珠菌是临床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免疫力低下是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念珠菌感染的重要原因,必须重视念珠菌感染的预防和监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率、感染部位、易感病原菌、易感因素,探讨防治院内感染的方法.方法:调查统计20002年1月~2003年12月两年间我院血液肿瘤科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并分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院内感染率为24.39%,明显高于其他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率5.63%,以呼吸道、肠道、泌尿道最为常见,常合并多次、多部位感染.致病菌多样,革兰氏阴性杆菌、真菌、球菌均常见.其感染部位与其病变部位相一致.结论:积极治疗原发肿瘤及其并发症、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放化疗后的支持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是减少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吴扬  喻华芝  郑伟 《中国肿瘤》2012,21(4):258-263
[目的]评价浙江省常见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等浙江省常见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危险因素。[结果]分析显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的共同危险因素有性子急、负性生活事件、平时心情不愉快。有吃夜宵的习惯、吸烟、脑力活动为主的职业会增加患肿瘤的风险。喜食烫食、经常饮酒、平时心情不愉快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以荤菜为主的饮食方式、进食速度快、久坐以及泌尿生殖、肝胆和消化系统疾病史为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雌激素替代疗法会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以体力为主的职业可以降低肺癌、结直肠癌的风险。人均年收入与胃癌、乳腺癌的风险呈负相关。饮茶、素食为主的饮食方式对胃癌具有保护作用,平均每周进行重体力活的天数≥2d为肝癌的保护因素。[结论]饮食、行为等因素是浙江省常见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资料对我院1980~1989年12月底收治的卵巢恶性肿瘤8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表明发病的高峰年龄在45~55岁之间。77.5%的病人有盆腔包块,65%的病人有腹痛,45%有月经改变或合并腹水,71.2%合并贫血,半数以上为Ⅲ~Ⅳ期的晚期病人。65%为上皮性癌。经随访表明:基本切净者5年生存率为60.4%,残余癌≥2cm 绝大部分在2~3年内死亡。上皮性腺癌中以浆液性腺癌恶性程度高,内胚窦瘤和转移癌预后最差。临床分期越高预后越差。因此卵巢恶性肿瘤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彻底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86例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按照年龄、性别以1:1比例匹配单纯脑梗死患者和单纯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恶性肿瘤合并脑梗死组中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病因分型(37.2%),单纯脑梗死组则主要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占48.8%)。43.0%的患者在确诊恶性肿瘤3月内发生脑梗死,23.3%的患者在3月~6月内发生脑梗死。与单纯脑梗死患者相比,恶性肿瘤合并脑梗死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提高(486.26±201.42 vs 325.8±213.5,P<0.001),且MRI表现中病灶数>2个的比例明显高于单纯脑梗死患者(=43.914,P<0.001)。与单纯恶性肿瘤患者相比,恶性肿瘤合并脑梗死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提高(486.26±201.42 vs 278.43±198.7,P<0.001),且发生远处转移的比例明显高于单纯恶性肿瘤患者(=9.313,P=0.002)。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在确诊半年内是发生脑梗死的高危时期,凝血-纤溶功能改变及发生远处转移可能与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脑梗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腮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Kaplan-Meier分析特定疾病,无病,转移(区域及远)无瘤生存率。采用对数秩和Wilcoxon检验来比较存活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临床特征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腮腺恶性肿瘤,c T4分期是最显著的临床预后因素(P=0.0055,对数秩),亦为面部神经受累的临床特征。49例腮腺肿瘤患者2年,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5%,72%。2年和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93%和89%,Ⅶ神经切除和没有切除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2%和79%)之间的5年生存率没有差异。疾病特异性存活最显著因素为阳性/闭合边缘(P=0.01,对数秩)及诊断阶段的c T4分期(P=0.0055,对数秩)。涎腺恶性肿瘤比其他大多数头颈部位肿瘤更易发生远处转移。结论本研究建议在解剖和手术治疗腮腺恶性肿瘤中保持正常的第七颅神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血糖变化及化疗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间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9例恶性肿瘤合并2型糖尿糖患者,通过饮食及药物控制患者整个化疗期间血糖,观察患者在化疗前1d、化疗第1天、化疗第7天、化疗第21天及化疗结束1周后的平均血糖变化及并发症。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整个化疗疗程,平均血糖在化疗第1天较化疗前1天升高10.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化疗第7天、第21天及化疗结束后1周患者血糖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整个化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低血糖休克、非酮症高渗透性昏迷及感染等并发症。8例患者出现呕吐,服用止吐药后症状得到缓解; 2例患者出现反应性低血糖,经临床处理,未对整个化疗产生影响; 2例患者出现血酮体升高和尿酮体阳性,经临床处理,恢复正常,化疗周期相应延长。结论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通过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可控制患者血糖及减少并发症,保障化疗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