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晶体、胶体及晶体胶体复合液限制性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浆白细胞介素-4(IL-4)和IL-10的影响。方法将24只健康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乳酸钠林格液复苏组(晶体组),羟乙基淀粉复苏组(胶体组),乳酸钠林格液与羟乙基淀粉共同复苏组(晶胶组)进行实验研究。3个实验复苏组先通过从大鼠股动脉放血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在休克开始前(T0)、休克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在40 mmHg维持30 min时(T1)、MAP在60 mmHg维持30 min时(T2)、MAP在80 mmHg维持60 min时(T3)以及复苏成功24 h后(T4)取大鼠外周血,对照组只在实验前和相当于实验组的T4时点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IL-4和IL-10水平。结果各组大鼠周龄、体质量及实验前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组大鼠在T0时点及各实验组在T1、T2时点血浆IL-4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复苏过程中,晶体组和胶体组血浆IL-4和IL-10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T3和T4时点晶胶组血浆IL-4和IL-10的水平均较晶体组和胶体组升高,T4时点对照组血浆IL-4和IL-10的水平均较晶体组和胶体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3种液体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进行限制性复苏的过程中,晶胶液相对于晶体液、胶体液能更好地促进休克机体抑炎介质的释放,是一种相对较理想的复苏液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液体限制性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及动静脉血气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筛选相对理想的复苏液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纳入2016年1月—2019年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4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复苏液体采用醋酸钠林格液,对照组复苏液体采用乳酸钠林格液,复苏方法均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分别于开始复苏前、复苏30 min和复苏1 h后采集外周静脉、动脉和中心静脉血液样本,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4、IL-6、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以及复苏前和复苏1 h后动脉血乳酸、动脉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静脉氧分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及动静脉血气的变化,观察两种液体的复苏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复苏前的一般情况及IL-4、IL-6、IFN-γ、TNF-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复苏30 min及1 h后,两组休克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均升高,除复苏后30 min至复苏后1 h之间IL-4和IFN-γ的升高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P值均>0.05),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通过对升高幅度的差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可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复苏后观察组患者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释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两组患者IL-4和IFN-γ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复苏后,血乳酸值在观察组降低、对照组轻度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动脉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静脉氧分压改变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相比乳酸钠林格液,醋酸钠林格液复苏失血性休克患者,能更好地抑制外周血中的TNF-α及IL-6的表达,并能够降低血乳酸值,可以减轻体内炎症并纠正酸中毒,是有利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复苏液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采用前瞻对照研究,用Chaudry方法(略作改动)复制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60 min后回输血液和生理盐水进行复苏,部分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检测不同时相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水平。 结果: 大鼠失血性休克与复苏后血清TNF-α、IL-6及MDA含量均明显升高,SOD含量减少。用乌司他丁治疗后大鼠的血压、心率明显改善;血清TNF-α、IL-6及MDA含量均明显下降,SOD含量无明显变化。 结论: 乌司他丁通过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减少氧化损伤而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休克淋巴液对大鼠肠系膜微淋巴管内皮细胞(MMLEC)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探讨休克淋巴液损伤MMLEC的机制。方法:正常大鼠MMLEC原代培养,应用第三代MMLEC进行研究。无菌条件下复制大鼠重症失血性休克模型(血压40 mmHg,维持90 min),引流休克时肠淋巴液及门静脉血,并以正常肠淋巴液、门静脉血作为对照。以4%终浓度的休克淋巴液作用MMLEC 6 h,以休克血浆、正常淋巴液、正常血浆、胎牛血清(FBS)、DMEM培养液作为对照。提取MMLEC的cDNA,RT-PCR检测iNOS、TNF-α及IL-6 mRNA的表达;同时检测培养上清液MDA、NO、TNF-α及IL-6含量的变化。结果:4%终浓度的休克淋巴液作用6 h后,MMLEC的iNOS、TNF-α、IL-6 mRNA表达以及培养上清液MDA、NO、TNF-α和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淋巴液组、休克血浆组、正常血浆组、FBS组以及DMEM组;且休克血浆作用MMLEC 6 h后的iNOS、TNF-α、IL-6 mRNA表达以及培养上清液的MDA、NO、TNF-α及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淋巴液组、正常血浆组、FBS组以及DMEM组。结论:休克淋巴液可使大鼠MMLEC的 iNOS、TNF-α及IL-6 mRNA表达增强,促进自由基释放,从而诱导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结扎肠系膜淋巴管对不同时期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肾组织自由基、炎症介质的影响,探讨肠淋巴途径对休克大鼠肾功能不全的干预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78只,分为假手术组、休克组、结扎组。休克组与结扎组复制重症失血性休克模型,结扎组于休克复苏后行肠系膜淋巴管结扎术。于休克后90 min、输液复苏后0 h、1 h、3 h、6 h、12 h、24 h等时点处死大鼠,制备肾组织匀浆,检测MDA、SOD、NO、NOS、TNF-α、IL-6以及MPO水平,RT-PCR法测定各组大鼠肾组织iNOS mRNA表达。结果: 休克组大鼠输液复苏后不同时点肾组织匀浆MDA、NO、NOS、TNF-α、IL-6水平和MPO活性以及iNOS 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6 h-12 h持续在较高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肾组织匀浆SOD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P<0.05);结扎组输液复苏后6 h、12 h、24 h肾组织匀浆MDA、NO、NOS、TNF-α、IL-6水平和MPO活性以及iNOS mRNA均显著低于休克组相应时点,SOD活性高于休克组相应时点(P<0.01,P<0.05)。结论: 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干预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肾功能不全的机制与减少肾PMN扣押、降低TNF-α、IL-6的释放、抑制NO生成及iNOS mRNA表达、减少自由基释放与SOD消耗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功能衰竭与慢性炎症反应状态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与慢性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126例肾功能不全患者,按分期分4组,每组每人分别测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和TNF-α采用放射免疫分析,CRP和IL-10采用ELISA。结果:①慢性肾功能不全各期CRP、IL-6、IL-10、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增高,P<0.001;②CRP、IL-6、IL-10及TNF-α与血肌酐呈正的直线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16、0.836、0.501、0.574,与肌酐清除率呈负的直线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0.755、-0.825、-0.497、-0.564;随着慢性肾功能不全(CRF)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CRP、IL-6、IL-10、TNF-α值升高。③相关分析提示,急性时相蛋白CRP、炎性介质IL-6、TNF-α与抗炎介质IL-10均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463、0.546、0.402。结论:①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急性时相蛋白CRP、致炎性介质IL-6、TNF-α及抗炎性介质IL-10水平增高;②随着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急性时相蛋白CRP、致炎性介质IL-6、TNF-α及抗炎性介质IL-10水平增高;③急性时相蛋白CRP、致炎性介质IL-6、TNF-α与抗炎性介质IL-10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川芎嗪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机制。方法:60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随机分为川芎嗪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川芎嗪组加用川芎嗪针1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1次/d,10d一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TNF-α、IL-6含量基本一致(P>0.05);治疗一个疗程后,川芎嗪组血浆TNF-α、IL-6含量及TXA2/PGI2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川芎嗪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调节胰腺炎患者外周血TNF-α、IL-6浓度及TXA2/PGI2比值可能是川芎嗪治疗AP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ALA)在缺血性心衰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对TNF-α、IL-6和炎症小体NLRP3(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等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建立大鼠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模型,给予ALA或其对照,监测MI后1周、2周和4周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6炎症因子变化,检测MI后1周心肌组织中NLRP3相关蛋白及和MI后4周心脏功能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在MI后1周和2周均显著增加。MI后1周缺血区心肌组织中NLRP3表达显著增加,半胱氨酸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ase-1,caspase-1)活性升高,IL-1β和TNF-α蛋白含量显著升高。补充ALA不仅显著降低大鼠MI后1周和2周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而且减少MI后1周心肌组织中的NLRP3含量和caspase-1活性,进而降低了IL-1β和TNF-α含量,减少了中性粒细胞在心肌组织中的浸润,改善了MI 4周后的心脏功能。结论 MI前补充ALA可减少MI后1周炎症小体NLRP3相关蛋白表达,抑制TNF-α、IL-1β及IL-6炎症因子的生成,改善MI 4周后的心脏功能,延缓缺血性心衰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维生素D(Vit D)对2型糖尿病肾病(DKD)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的抑制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分子6(Traf6)/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1(TAK1)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Control组)、模型组(Vehicle组)和治疗组(Vit D组)。Vehicle组及Vit D组建立DKD大鼠模型,饲以高脂高糖饲料并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建模成功后,Vehicle组及Vit D组给予0.03μg/(kg·d)骨化三醇(溶于0.05 ml花生油)灌胃8周,Vehicle组给予等量花生油灌胃,Control组不做任何处理。8周时测定FBG、尿蛋白、血肌酸酐、血尿素氮含量,处死大鼠并留取肾脏。采用ELISA法检测IL-6、IL-1β及TNF-α含量;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纤维化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E-钙黏蛋白(E-cadherin)、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raf6、p-TAK1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Vehicle组大鼠FBG、尿蛋白、血肌酸酐、血尿素氮含量,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含量,TGF-β1、α-SMA、Traf6、p-TAK1蛋白显著增加,E-cadherin蛋白显著减少(均P<0.05),与Vehicle组相比,Vit D组FBG、尿蛋白、血肌酸酐、血尿素氮含量,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含量,TGF-β1、α-SMA、Traf6、p-TAK1蛋白显著减少,E-cadherin蛋白显著增多(均P<0.05)。结论:Vit D能够明显改善大鼠DKD损伤,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及肾小管EMT的发生,从而抑制肾小管间质纤维化(RIF),可能通过抑制TRAF6/TAK1信号通路发挥对DKD大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Osthole)对失血性休克所导致的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治疗机制。方法将SPF级SD大鼠50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失血性休克组(HS组)、蛇床子素组(Ost组)、NF-κB抑制剂组(PDTC组)、蛇床子素联合NF-κB抑制剂组(Ost+PDTC组),每组10只。利用股动脉放血法制作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自体血回输复苏;Sham组不放血,Ost组于建模后腹腔注射蛇床子素25mg/kg,于HS发生后4h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大鼠各组肺湿/干重比;检测肺组织SOD和MDA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 IL-6, TNF-α;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NF-κB p65, IκB-α, 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S组大鼠肺损伤严重,肺组织中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P0.05),血清中IL-1β、IL-6及TNF-α水平升高(P0.05),蛇床子素可以抑制失血性休克引发的肺损伤;Ost组大鼠肺湿/干重比显著降低;肺组织SOD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P0.05);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降低(P0.05);同时, NF-κBp65、 p-IκB-α蛋白表达降低, IκB-α蛋白表达升高(P0.05),且加入NF-κB抑制剂后,蛇床子素对炎症因子的改善作用受到抑制,对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调控也受到抑制。结论蛇床子素有效减轻失血性休克导致的急性肺损伤,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icroRNA(miRNA)-1285-3p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中的表达及其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大鼠进行腹腔注射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选取相同数量的大鼠作为对照组;各模型组大鼠注射LPS 4 h、8 h、12 h以及24 h后,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检测肺组织中microRNA-1285-3p、TNF-α与IL-6的含量变化。利用LPS刺激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细胞),在4 h、8 h、12 h以及24 h不同时间点检测细胞中microRNA-1285-3p、TNF-α与IL-6的含量变化,并分析细胞中microRNA-1285-3p的表达与TNF-α、IL-6表达的相关性。以生物信息学方法对microRNA-1285-3p及其靶基因进行预测,上调或下调NR8383细胞microRNA-1285-3p表达,以LPS刺激后,12 h后观察microRNA-1285-3p的表达变化,利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24 h后细胞中microRNA-1285-3p靶蛋白与NF-κB的表达变化。结果 LPS 4 h组、LPS 8 h组、LPS 12 h组、LPS 24 h组肺组织及NR8383细胞系中的microRNA-1285-3p表达量均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而TNF-α、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microRNA-1285-3p表达与TNF-α、IL-6均呈负相关关系(均P0.05);microRNA-1285-3p mimic组Notch1蛋白(Notch信号通路受体蛋白之一)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microRNA-1285-3p抑制剂(inhibitor)组Notch1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icroRNA-1285-3p可能通过调控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的Notch1蛋白的表达,影响炎症因子TNF-α与IL-6的表达,参与其免疫炎症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NLAG)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及其对TLR4/Myd88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失血性休克组(HS)和NLAG组,每组10只。按大鼠总血容量35%放血建立HS模型,HS组自体血回输复苏,NLAG组于HS后腹腔注射NLAG。于HS发生后4h处死大鼠,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学结果;检测血中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D-乳酸浓度;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6、IL-10浓度;Western-blot法检测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NLAG抑制脓毒症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降低血浆中I-FABP、D-乳酸含量,下调血浆中TNF-,IL-6和IL-10含量;抑制肠损伤,改善肠屏障功能,降低肠粘膜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NLAG抑制HS大鼠肠黏膜损伤可能与下调炎症因子和TLR4/Myd88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监测大豆皂甙对糖尿病大鼠血清及心肌组织IL-6和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大豆皂甙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机制.方法:以Wistar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实验动物分为三组即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DM)和大豆皂甙给药组(SS),三组动物分别每日给予柠檬酸缓冲液、生理盐水、大豆皂甙(SS,10 mg/Kg)灌胃3个月,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及心肌组织IL-6和TNF-α的蛋白含量;采用流式细胞免疫学法检测心肌组织IL-6和TNF-α的百分率;采用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IL-6和TNF-α的阳性表达强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ELISA和流式细胞免疫学检测均显示,糖尿病模型组血清及心肌组织IL-6和TNF-α的水平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豆皂甙给药组血清及心肌组织IL-6和TNF-α的水平略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染色糖尿病模型组心肌组织IL-6和TNF-α的阳性强度明显高于大豆皂甙给药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HE染色显示糖尿病模型组大鼠心肌排列紊乱、心肌间有大量炎细胞浸润.结论:大豆皂甙可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从而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大鼠IL-6、TNF-α的变化及白藜芦醇对其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AP组、白藜芦醇治疗1组(5mg/kg)、治疗2组(10mg/kg)、治疗3组(20mg/kg),制作SAP的动物模型后,3h、6h、12h剖杀大鼠,记录腹水量和性质,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IL-6、TNF-α浓度,取胰腺组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①术后12h假手术组、治疗2组、3组生存率为100%,与SAP组(41.7%)生存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1组生存率为50%;②治疗组2、3各时段腹水量与SAP组和治疗1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③治疗组2、3各时段IL-6水平与SAP组和治疗1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1与SAP组比较IL-6水平下降不明显;④治疗组2、3与SAP组各时段比较,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⑤治疗组2、3术后6h、12h胰腺细胞坏死,评分较SAP组降低(P<0.05)。结论:①SAP时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增高,其在SAP进展中有重要作用;②白藜芦醇可明显降低,SAP大鼠IL-6、TNF-α水平,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排毒保肾丸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炎症小体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表达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排毒保肾丸组、阳性对照组(氯沙坦组)。模型组、排毒保肾丸组和氯沙坦组建立DKD大鼠模型,饲以高脂高糖饲料并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排毒保肾丸组、氯沙坦组分别灌胃排毒保肾丸、氯沙坦,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8周。8周后测定尿蛋白、血肌酸酐、血尿素氮含量,处死大鼠并留取肾脏组织。ELISA检测血清IL-6、IL-1β及TNF-α含量;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纤维化改变;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NLRP3、NF-κB p65、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Caspase-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损伤严重,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含量、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含量、NLRP3、NF-κB p65、Caspase-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排毒保肾丸组和氯沙坦组肾脏组织损伤减轻,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含量、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含量、NLRP3、NF-κB p65、Caspase-1蛋白表达显著减少(均P<0.05)。结论:排毒保肾丸能够有效改善DKD损伤,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小体NLRP3表达和NF-κB信号通路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正常肠淋巴液对内毒素休克小鼠内毒素增敏系统的作用,探讨正常淋巴液干预内毒素休克小鼠器官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SPF级BALC/c雄性小鼠18只采用常规方法引流正常肠淋巴液,另外18只分为假休克组(SS组)、内毒素休克模型组(ES组)和肠淋巴液干预组(NML+ES组),每组6只。后两组应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35mg/Kg)方法复制小鼠ES模型;60min后,NML+ES组小鼠经股动脉注射正常肠淋巴液(全血量的1/15);6h后摘取各组小鼠的肝、心肌和肺组织,制备组织匀浆,采用ELISA检测脂多糖结合蛋白(LBP)、脂多糖受体(CD14)、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含量。结果:ES组肺、肝、心肌匀浆的LBP、CD14、TNF-α、IL-6含量均显著高于SS组(P0.05);NML+ES组肺组织LBP和TNF-α、肝组织TNF-α和IL-6以及心肌组织LBP、CD14、TNF-α、IL-6含量均较ES组明显降低(P0.05),但肝组织CD14及TNF-α、心肌组织CD14仍高于SS组。结论:正常肠淋巴液可降低内毒素休克小鼠肺、心肌组织内毒素增敏系统的LBP、CD14水平,从而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大鼠脑内细胞因子的变化,为营造有利于细胞移植的微环境和神经免疫调节治疗做准备。方法实验检测时间点为移植后1周、2周、4周,在SPF级SD大鼠内随机抽取8只为正常对照组,模型成功稳定的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和神经干细胞移植组,每组每个时间点各8只,分别进行脑立体定位注射神经干细胞和生理盐水,到检测时间点时取纹状体制备好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实验组各时间点纹状体的TNF-α、IL-1β、IFN-γ和IL-4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TNF-α、IL-1β、IFN-γ、IL-4含量都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移植组的TNF-α和IL-1β含量降低(P<0.05),IFN-γ和IL-4含量在1周、4周时升高(P<0.05),2周时无差异。与正常组相比,移植组的TNF-α含量在1周、4周时无差异,在2周时稍低(P<0.05),移植组的IL-1β含量在1周时无差异,2周时下降(P<0.05),4周时升高(P<0.05),移植组的IFN-γ和IL-4含量在各时间点均升高(P<0.05)。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入帕金森模型鼠后引起了相关细胞因子的改变,即与模型对照组相比TNF-α、IL-1β水平下降和IFN-γ、IL-4水平升高,说明神经干细胞移植后会使宿主微环境内的部分促炎因子(TNF-α、IL-1β)下降,抗炎因子(IL-4)升高,同时伴随具有神经再生和保护作用的促炎因子(IFN-γ)的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654-2)预处置对大鼠油酸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血清及肺组织中IL-6、IL-8、TNF-α及IL-10的影响,探讨654-2治疗ARDS的理论基础。方法 经舌下静脉注射油酸复制大鼠ARDS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及肺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6、IL-8、TNF-α和IL-10水平。结果 ARDS组大鼠血清IL-6、TNF-α、IL-10含量和肺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6、IL-10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654-2预处置组血清和肺组织中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654-2预处置组血清和肺组织中IL-6、TNF-α含量明显低于ARDS组(P<0.01或0.05),而IL-8和IL-10含量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IL-6、IL-8、TNF-α及IL-10在大鼠油酸型ARDS炎症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654-2可能通过抑制IL-6、TNF-α过度分泌而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败血症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利用盲肠结扎造瘘术(CLP)制备大鼠败血症模型,提取BMSC培养至第三代,治疗组大鼠尾静脉注射BMSC,模型组大鼠注射等剂量的PBS。观察各组大鼠术后72 h后存活率,取大鼠肺脏组织HE染色观察病变情况,心脏采血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叉头盒蛋白3(Foxp3)、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的mRNA水平,ELISA检测IL-6、IL-17、TNF-α的蛋白水平。结果空白组大鼠与假手术组大鼠的存活率以及肺组织形态均未见明显异常、大鼠血培养未见细菌生长;IL-6、IL-17、TNF-α、CCL2、Foxp3 mRNA和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别。模型组中大鼠存活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组织病变明显,大鼠血培养可见大量肠杆菌生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6、IL-17、TNF-α、CCL2 mRNA和IL-6、IL-17、TNF-α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而Foxp3的mRNA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治疗组中大鼠存活率明显高于模型组,肺组织病变明显减轻,IL-6、IL-17、TNF-α和C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而Foxp3的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组明显增高。结论 BMSC治疗可增加败血症大鼠存活率,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淫羊藿苷(ICA)通过抑制炎性反应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大鼠肺损伤及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SAP组,将5%牛黄胆酸钠按0.1 mL/kg通过微泵逆行泵入胆管)和实验组(ICA组,造模前2 h给予淫羊藿苷80 mg/kg干预)。每组6只大鼠,造模24 h后收集下腔静脉血、胰腺组织和肺组织。HE染色观察胰腺和肺脏病理损伤;ELISA测定血清淀粉酶活性、IL-6、IL-1β和TNF-α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肺组织中炎性因子IL-6、IL-1β和TNF-α含量;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中磷酸化JNK/JNK和磷酸化NF-κB/NF-κB比值。结果 SAP组胰腺和肺脏的病理评分显著高于sham组(P<0.01),ICA组胰腺和肺脏的病理评分较SAP组明显降低(P<0.01);SAP组血清淀粉酶活性、血清IL-6、IL-1β和TNF-α含量以及肺组织中IL-6、IL-1β和TNF-α表达量较sham组明显升高(P<0.01),而ICA组血清淀粉酶活性、血清IL-6、IL-1β和TNF-α含量以及肺组织中IL-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