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5,(8):1108-1109
目的探讨产后随访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分娩的GDM产妇100例,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予出院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正常产后随访,干预组接受医学指导包括营养、运动、体重管理等,对比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产后42天检查结果显示,干预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0%;产后3个月检查结果显示,干预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1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生产后血糖代谢异常率较高,在产后给予随访干预可以明显降低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更好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产后不同时期的糖代谢情况,了解GDM患者产后糖代谢紊乱发病率。方法:对100例GDM孕妇按产后饮食情况分成两组,分别为正常饮食组(64例)和糖尿病饮食组(36例),于产后6周、6个月、1年行OGTT及其他相关指标检查。结果:正常饮食组64例,产后6周、6个月、1年糖耐量异常发生率分别为40.6%、51.6%和53.1%,糖尿病饮食组产后6周、6个月、1年糖耐量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9.4%,22.2%和27.8%,两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饮食组高于糖尿病饮食组,GDM患者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GDM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以糖耐量异常为主,产后继续饮食控制可有效减少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糖尿病发生情况及高危因素.方法:对所有患者生产后6个月期间的糖耐量进行试验分析,并统计相应的分析数据.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并记录两组患者在妊娠前、中、后的有关数据指标进行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产后可能会出现的危险因素.结果:MS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非M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后延续的随访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人体成分体脂指标变化的影响,为建立GDM患者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妊娠24~28周时诊断为GDM并在营养门诊就诊且接受妊娠期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的孕妇300例为研究对象,延续随访管理至产后12个月。产后42 d及12个月进行人体成分测定,比较患者自身随访管理前、后人体成分体脂指标:体质指数(BMI)、体脂百分比(BF%)、腰臀脂肪比率(WHR)、内脏脂肪面积(VFA)的变化;观察和比较健康行为依从性对人体成分体脂指标的影响。结果GDM患者产后42 d与12个月人体成分测定人体成分体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行为依从性好与依从性差两组人群产后12个月人体成分体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患者在产后12个月体脂肥胖指标的比率均低于产后42 d。结论对GDM患者实施从孕期至产后延续随访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产后随访率和健康行为依从性,明显改善患者产后人体成分体脂的分布,降低肥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妊娠期糖尿病女性产后一年内自我管理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女性产后自我管理水平、制定预防2型糖尿病的针对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1月至9月按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5家医院205例既往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进行调查。结果 产后一年内的妊娠期糖尿病女性自我管理处于低水平,得分率为59.6%;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糖尿病女性产后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有职业为医务人员(t=2.206,P=0.029)、文化程度(t=4.028,P<0.001)、T2DM自我感知风险(t=4.510,P<0.001)、孕期使用胰岛素情况(t=3.382,P=0.001)、产后新生儿进入NICU(t=-3.675,P<0.001)、产后行OGTT筛查(t=2.467,P=0.014)、停止母乳喂养(t=3.296,P=0.001)、产后抑郁(t=-3.684,P<0.001)及自我效能(t=5.257,P<0.001)。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女性产后一年内的自我管理水平亟待提升,其影响因素较多,医务人员应根据人群不同特征进行针对性指导,从而实现科学有效的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产后糖代谢转归,比较产后糖代谢正常组与异常组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产后6~8周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后门诊行糖耐量检查的GDM孕妇888例,分析其产前检查、分娩及产后随访的临床资料。结果 888例中,产后糖代谢正常687例(77.4%),异常201例(22.6%),其中糖尿病24例(2.7%)、空腹血糖受损4例(0.5%)、糖耐量受损142例(16.0%)。产后糖代谢异常组年龄、孕次、孕早期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孕期(24~28周)糖耐量值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均较正常组高;两组孕妇的产次、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增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早期胆固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6~8周,有22.6%的产妇仍存在糖代谢异常;孕早期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孕期糖耐量较高、糖化血红蛋白高等是产后糖代谢异常组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总结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产后需要的各方面护理。方法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进行的护理,包括产后监测、心理护理、预防感染、肠胃功能恢复、新生儿护理、健康教育等,使患者减少产后减少并发症、提高婴儿存活率。结果通过上述不同阶段的一系列的护理措施,该院产科自2012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都能恢复正常水平,婴儿血糖得到及时控制,未发生一例死亡。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大大降低糖尿病患者产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保证母婴健康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产后不同程度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展示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方法 选取妊娠期糖尿病伴产后出血的产妇64例,将其划归为观察组,对照组选取与观察组同期的妊娠期糖尿病无产后出血的孕妇若干,收集两组产妇的既往检查资料,包括年龄、孕次、孕前体质指数(BMI)、巨大婴儿生产史、妇科炎症、刮宫次数、子宫手术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及羊水过多等,对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并构建列线图,对比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以此完成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产后不同程度出血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年龄≥35岁、孕次为2次、有妇科炎症史、有刮宫史、有子宫手术史、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胎膜早破及羊水过多者发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8.281、19.819、23.500、14.256、14.008、17.944、21.607及33.301。孕次、妇科炎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及羊水过多是首要影响因素。结论 有孕次、妇科炎症、胎膜早破及羊水过多的产妇产后出血发病率高于无上述情况的孕产妇,应采取相关措施加以预防,降低妊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社区产后家庭访视失访原因,制定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产后访视率。方法利用武汉市妇幼保健信息系统,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3年10月1日—2014年9月30日期间在武汉市分娩且产后休养居住在江岸区的2006名产妇,调查相关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产后失访原因。结果访视率72?13%;失访率27?87%,失访主要原因为转外地、拒访和无法联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妇的教育程度、产次、产检次数、系统管理、常住人口、新生儿健康情况对产后访视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妇的教育程度高、产检次数多、接受系统管理是提高产后访视率的保护因素;流动人口、产次多、新生儿分娩结局异常情况是产后访视拒访率的危险因素。结论产妇文化程度越高,越重视产后访视;接受系统管理的产妇产后访视率高;常住人口比流动人口产后访视率高;新生儿分娩结局正常比异常产后访视率高;随着产次增多,失访率反而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成都市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患者)1992—2019年失访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针对性提高随访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下载历史卡片及定时随访数据库,收集成都市1992—2019年新报告HIV/AIDS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感染HIV途径、病程阶段、病例观察人年和随访状况等信息,对HIV/AIDS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失访情况进行描述,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失访影响因素。结果 1992—2019年现住址为成都市HIV/AIDS患者累计观察12 0617.01人年,失访3 596人,失访率为0.030/人年,1992—2009年间失访率最高,之后一直呈下降趋势。HIV/AIDS患者发生失访的平均时间为开始随访后1.96年。现住址为成都市的HIV/AIDS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00±16.50) 岁,男性占比为79.56%,户籍地为成都本地的占比为75.86%,汉族占比为97.70%。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年龄0~14岁的 HIV/AIDS患者相比,其他年龄段发生失访的风险更高(15~24岁HR = 16.71, 95%CI:4.00~69.89;25~49岁HR = 12.02, 95%CI:2.87~50.25;≥50岁HR = 9.93, 95%CI:2.37~41.57);户籍为外市(HR = 1.42, 95%CI:1.29~1.55)或外省的(HR = 1.67, 95%CI:1.49~1.87)比户籍为本市的发生失访风险更高;从事服务业(HR = 1.10, 95%CI:1.00~1.20)或工人/民工/驾驶员(HR = 1.20, 95%CI:1.04~1.38)相比职业为农民的更易发生失访;病程阶段为HIV感染(HR = 1.27, 95%CI:1.19~1.36)相较艾滋病更易失访;相较异性传播者,注射吸毒者(HR = 2.94, 95%CI:2.63~3.29)发生失访风险更高。而与未婚相比,已婚有配偶(HR = 0.51, 95%CI:0.46~0.57)发生失访的风险相对较低;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初中HR = 0.79, 95%CI:0.68~0.92;高中或中专HR = 0.62, 95%CI:0.52~0.74;大专及以上HR = 0.45, 95%CI:0.38~0.54)比文盲的失访风险更低;与异性传播者相比,同性传播者(HR = 0.66, 95%CI:0.60~0.72)发生失访的风险更低。结论 现住址为成都市的HIV/AIDS患者失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开始随访前两年失访风险较高,>14岁、户籍为外地、从事服务业或工人/民工/驾驶员、病程阶段为HIV感染、注射吸毒的失访风险较高。针对失访风险较高的人群应当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随访工作质量,减少失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后再发糖尿病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预防糖尿病再发的干预措施。方法建立GDM产后健康管理网络平台,收集GDM患者的基础信息,定期进行随访管理,测定糖尿病是否再发,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对412例GDM患者进行随访,其中再发糖尿病84例,再发率20.45%,以产后42 d再发率最低1.96%,产后4~5年再发率最高29.69%。GDM再发糖尿病随时间延长而升高。孕期体质量增长率、产后体质量指数(BMI)、孕期空腹血糖值、孕期OGTT 2 h值、是否有糖尿病家族史、是否孕期使用胰岛素、产次在2次及以上是GDM产后糖尿病再发的危险因素。产后BMI值高、孕期空腹血糖值高、OGTT 2 h值高、有糖尿病家族史、孕期使用胰岛素、产次在2次及以上是糖尿病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糖尿病家族史对GDM患者糖尿病再发的影响最大。结论 GDM患者产后糖尿病再发风险高,受孕期肥胖、糖代谢指标异常、糖尿病家族史、胰岛素的使用及产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建立GDM系统的网络化管理平台,定期随访,血糖筛查,合理控制体质量。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重点管理。 相似文献
12.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危险因素及2型糖尿家族史对GDM发病的影响。方法:对1999年10月至2001年2月产前检查新诊断的及产科病房中已诊断的GDM患85例及177例健康对照孕妇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对数线性模型分析,探讨各因素对GDM发病的影响。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影响GDM发病且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孕前肥胖、2型糖尿病家族史,孕妇出生体重,年龄,高甘油三酯及体育锻炼,对数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父母亲患2型糖尿病均与GDM发病有关。GDM先证母亲糖尿病患率为9.41%,与GDM先证父亲糖尿病患病率(8.24%)比较,差别无显意义。结论:孕前肥胖、2型糖尿病家族中,孕妇低出生体重,年龄,高甘油三酯为GDM的危险因素,体育锻炼为保护因素,父母亲患2型糖尿病均为GDM危险因素,未发现母亲患糖尿病对孕妇患GDM的危险性影响大于父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情况、筛出糖代谢异常的高危因素,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8月-2011年8月治疗的293例GDM产妇,分别于产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进行相关指标随访。结果:130例复查OGTT及血脂正常,占复查产妇的44%,163例异常,占56%,有89例继续分别于产后3个月、6个月、1年进行随访追踪至今,随访发现血糖或血脂异常率逐渐减少,更多GDM产妇恢复正常。结论:加强产后糖尿病知识宣教,指导定期随访,根据检测结果给予相关专业指导意见,提早干预,减轻GDM孕妇产后糖耐量的异常率,推迟各种并发症和远期2型糖尿病的发生,可提高妇女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江苏预防医学》2017,(2)
目的了解采用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SDTM)模式进行9年规范化管理后,患者随访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超过1年以上未来门诊随访定义为失访,将2005年起纳入SDTM管理项目中的糖尿病患者分成失访组和随访组,分析随访依从性及失访率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9年后,3 029例患者中失访312例,累积失访率为10.3%,男性9.2%,女性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随访组平均随访时间(60.2±27.5)月,失访组为(26.7±24.0)月。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病程、体重指数(BMI)、文化程度、肌酐清除率(eGFR)、随访时间等均是失访率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应针对影响随访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干预,不断改进糖尿病教育模式,提高患者的长期随访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产后糖脂代谢异常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医院进行产检诊断为GDM,并于产后随访的孕产妇88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产检,未有糖代谢异常并于产后随访的正常孕产妇84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分别于孕中期和产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两组孕产妇空腹血糖(FPG),1 h血糖(1 h PBG),2 h血糖(2 h P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糖脂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孕中期和产后,观察组FPG、1 h PBG、2 h PBG和Hb A1c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C和LDL-C值均高于对照组,H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值高、有糖尿病(DM)家族史、GDM诊断孕周早、孕中期FBG值高、孕中期1 h PBG值高、孕中期2 h PBG值高、孕中期血脂异常、孕期体重增长率高、孕期胰岛素使用、孕期合并症是产后出现糖脂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DM患者产后出现糖脂代谢异常的风险高,其发生与多个因素密切相关。应建立GDM系统化管理,早期筛查,定期随访,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重点管理。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对1988~1993年北医大一院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112例进行了总结分析。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配对条件是孕妇年龄相近(±2岁),同年同月同医院分娩。配对单因素分析表明:糖尿病家族史、慢性高血压、自然流产史、不良产史、孕次及肥胖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引入方程的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OR=15.07)、肥胖(OR=3.99)及孕次(OR=2.58),表明这些因素具有独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后护理要点.方法:收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90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产后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产后第4周、第12周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后第4周、第12周的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空腹血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产后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有助于母婴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测定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6周的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了解产后糖尿病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13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于产后6周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分为正常组、糖耐量减低组和糖尿病组;并对各组的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其与糖尿病发生的关系.结果 产后糖尿病发生与年龄、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密切相关.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高,是发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产后应定期随访,控制高危因素,以便控制及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及孕中期血清硒蛋白P(SEPP)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在该院规律产检并分娩的GDM女性118例,根据产后6~12周OGTr试验结果分为糖代谢异常组(20例)、糖代谢正常组(98例).分析两组孕妇孕中期实验室指标水平的差异,明确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综述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和预防措施,为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以“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预防措施”作为关键词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以“High risk factor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Prevention measure”作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结果 孕前BMI、高龄、糖尿病家族史等是GDM的高危因素;现有的预防措施:风险评估、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基于网络平台生活方式的干预、药物干预。结论 应尽早的识别高危人群并采取干预措施,对预防GDM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