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抑制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脑黑质内α-突触核蛋白(α-syn)集聚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C57/BL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中药组,每组12只。采取腹腔注射MPTP法制备亚急性PD小鼠模型。中药组在造模成功后予补肾活血方连续灌胃14天,空白组和模型组每天仅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脑黑质内酪氨酸羟化酶(TH)、α-syn阳性表达,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脑黑质内Lamp2a、Hsc70、α-syn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表现出明显的PD症候群特征,且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小鼠PD症状减轻,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TH和α-syn阳性表达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中药组TH和α-syn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Lamp2a、Hsc70、α-syn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TH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Lamp2a、Hsc70、TH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α-syn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补肾活血方可能通过上调Lamp2a、Hsc70水平,进而增强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来抑制PD小鼠脑黑质内α-syn的集聚,从而抑制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对帕金森病(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焦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MCC950组、电针+MCC950组,每组12只。采用6-羟基多巴胺两点注射法制备PD大鼠模型。MCC950组大鼠按10 mg/kg腹腔注射MCC950,1次/d;电针组予电针“太冲”及“风府”,每次30 min, 1次/d;电针+MCC950组在电针组基础上按10 mg/kg给予腹腔注射MCC950,1次/d。以上干预均连续2周。干预后,采用诱导旋转实验、转棒实验和旷场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标志物酶酪氨酸羟化酶(TH)、α-突触核蛋白(α-Syn)的阳性表达;HE染色法观察大鼠中脑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程度;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脑组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和离子钙接头蛋白1(Iba-1)的免疫阳性共表达;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8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中脑黑质纹状体NLRP3、剪切的半胱天冬...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肉苁蓉颗粒剂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单侧双靶点颅内定向注射法制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3周后据阿朴吗啡诱导的不自主运动,筛选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肉苁蓉颗粒剂低剂量组(1 g·kg-1·d-1)和肉苁蓉颗粒剂高剂量组(3 g·kg-1·d-1),灌胃相应药物共4周。记录阿朴吗啡诱导的大鼠向健侧旋转的圈数;采用免疫组化研究观察黑质内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和免疫印迹法检测(Western-blot)观察纹状体内α-突出核蛋白(α-synuclein)、酪氨酸羟化酶(TH)、多巴胺转运蛋白(DAT)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法检测定大鼠纹状体多巴胺(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的含量。结果:用药4周后,肉苁蓉组向健侧旋转的圈数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黑质内TH阳性细胞较模型组明显增多,纹状体内α-synuclein表达下调、TH、DAT表达上调。纹状体DA、DOPAC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低剂量组。结论:肉苁蓉颗粒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黑质和纹状体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甘松80%乙醇提取物对鱼藤酮诱导的帕金森(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运动障碍的改善作用,探究甘松通过“肠-脑轴”改善PD大鼠运动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鱼藤酮致大鼠PD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左旋多巴(50 mg/kg)组及甘松低、中、高剂量(0.41、0.62、0.93 g/kg)组,通过旷场实验、斜板实验研究PD大鼠的运动障碍,ELISA测定PD大鼠纹状体多巴胺(dopamine,DA)含量,筛选出甘松80%乙醇提取物抗PD运动障碍的最优剂量。选择最优剂量组进行机制探究,通过免疫组化实验检测大鼠中脑黑质部位多巴胺DA能神经元特征标记物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表达;采用ELISA测定大鼠结肠及纹状体中D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3,4-dihydroxyphenylaceticacid,DOPAC)、高香草酸(homovanillic acid,HVA)和5-羟吲哚乙酸(5-hydroxyindoleacetic acid,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菖蒲郁金汤对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s syndrome,TS)模型大鼠多巴胺(dopamine,DA)及多巴胺转运体(dopamine transporter,DAT)的影响。方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5只,造模组75只,造模组大鼠腹腔注射亚氨基二丙腈(IDPN)制备TS动物模型,空白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7天,造模完成后,造模组大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运动行为及刻板行为,评分均≥2分,表明造模成功。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泰必利组及菖蒲郁金汤高、中、低剂量组,各15只。从造模完成第2天开始灌胃,泰必利组灌胃泰必利(3.194 mg/m L)混悬液,菖蒲郁金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相应浓度的菖蒲郁金汤[5.152、2.576、1.288 g(生药)/m L]药液,空白组与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纯净水,1次/d,连续灌胃4周。最后1次灌胃后24小时采集标本,用ELISA法和IHC法检测大鼠纹状体DA含量及蛋白表达;用WB法和IHC法检测大鼠纹状体DAT蛋白表达。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纹状体DA含量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泰必利组、菖蒲郁金汤高剂量组大鼠纹状体DA含量及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秦必利组比较,菖蒲郁金汤中、低剂量组DA含量降低(P0.01);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纹状体DAT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泰必利组、菖蒲郁金汤高剂量组大鼠纹状体DAT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秦必利组比较,菖蒲郁金汤中、低剂量组DAT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在TS的发病过程中,DA系统功能的亢进可能与DA能神经纤维的过度支配无关,与DA功能的增强有关,而菖蒲郁金汤的抗抽动作用可能与其增强DAT表达,降低DA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β-谷甾醇对帕金森病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大鼠脑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Nrf2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0只2月龄SPF级SD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造模组、治疗组和美多芭组,每组10只。模型组、美多芭组及治疗组采用鱼藤酮葵花油乳液颈背部注射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以60 mg/(kg·d)β-谷甾醇、美多芭组以5 mg/(kg·d)美多芭混悬液、正常组和模型组采用生理盐水分别灌胃,均为每天1次,连续14 d。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检测4组大鼠血清SOD、MDA含量,免疫组化检测4组大鼠脑黑质中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检测4组大鼠脑组织中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醌氧化还原酶-1(NQO-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脑黑质TH、Nrf2阳性细胞数减少,脑组织中Nrf2、HO-1、NQO-1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和美多芭组SOD含量升高、M...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采用体定位脑内注射6-OHDA建立大鼠模型,观察PD大鼠中脑黑质中HSP70的表达。检测结果显示:假手术组未见HSP70阳性细胞表达或见少量阳性表达;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均可见HSP70阳性神经元表达,在注射6-羟多巴胺后1 d、7 d的观测点成大面积表达;治疗后模型组HSP70表达呈下降趋势,中西药组HSP70表达呈上升趋势,中西药治疗组和模型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各治疗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和时效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新葛根芩连汤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海马HIF-1α及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新葛根芩连汤改善糖尿病脑内微循环的机制。方法以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模型,分为模型组、新葛根芩连汤大、中、小剂量组,西洛他唑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另设空白组,8周后处死大鼠,采用PCR法检测海马HIF-1α及VEGF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中HIF-1α明显增加(P0.05)、VEGF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新葛根芩连汤可降低HIF1-α(P0.05)、VEGF(P0.01)的表达。结论新葛根芩连汤可通过降低糖尿病大鼠海马HIF-1α、VEGF的表达,改善糖尿病大鼠海马缺氧缺血状态,改善脑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定振丸对帕金森病大鼠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及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方法利用6-羟多巴胺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定振丸低、中、高剂量组(11.03、22.05、44.10 mg/kg)及阳性组(美多芭1.67 mg/kg),1次/d,连续灌胃给药15 d。ELISA法检测脑黑质中DA、DOPAC、HVA、5-HT水平;应用硫代巴比妥那比色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直接法分别检测脑黑质匀浆上清液中MDA、SOD及GSH-Px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TH阳性率;TUNEL染色检测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定振丸组DA、DOPAC、HVA、5-HT、SOD、GSH-Px水平,TH阳性率及Bcl-2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MDA水平、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率、Bax及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定振丸能改善帕金森大鼠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及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氧化应激的作用,下调Bax、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从而促进TH表达、抑制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帕金森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和美多芭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腹腔注射建立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空白组灌服生理盐水0.2 ml,美多芭组灌服美多芭混悬液50 mg/kg,每天1次。电针组给予"肾脑相济"电针疗法,针刺"肾俞""百会""太溪"穴,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日取左侧或右侧交替针刺治疗。各组均干预4周。观察小鼠的行为状态,小鼠中脑黑质中酪氨酸羟化酶(TH)、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离子钙接头分子(Iba-1)阳性细胞数及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行为状态较空白组明显变差,美多芭组与电针组小鼠行为状态较模型组改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中脑黑质TH阳性细胞数量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GFAP和Iba-1阳性细胞数量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美多芭组小鼠TH阳性细胞数量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多,GFAP和Iba-1阳性细胞数量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美多芭组与电针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脑相济"电针疗法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活性,从而增加其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是其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成药》2014,(1)
目的研究葛根总黄酮经鼻给药对利血平致偏头痛模型动物的主要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利血平制备大鼠偏头痛模型,实验设阴性对照组、模型组、麦角胺咖啡因组和葛根总黄酮组。除麦角胺咖啡因组给药1次外,其余各组共给药3次,每次间隔20 min。各组首次给药后60 min取血与脑组织,观察给药后大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高香草酸、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等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及大鼠血液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动物脑内多巴胺、5-HT水平显著降低,血液中的NOS水平明显升高;滴鼻给予不同剂量的葛根总黄酮能明显提高利血平致偏头痛模型动物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水平,大鼠血液中的NOS水平显著降低。结论葛根总黄酮滴鼻给药能明显改善利血平致偏头痛的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安神定志灵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动物模型大鼠脑边缘系统多巴胺受体D3(dopamine receptor-3,DRD3)、D4 (dopamine receptor-4,DRD4)及D5(dopamine Receptor-5,DRD5)和前额叶皮质DRD4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ADHD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随机分为5组(安神定志灵高、中、低剂量组,利他林组,模型组),6只同龄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安神定志灵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生药剂量34.1,17.1,8.5 g·kg-1,利他林组予2.1 mg· kg-,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予10mL· kg-1生理盐水,各用药组每次均以每天相应剂量的1/2 ig,2次/d,连续给药1月后进行实验处理,迅速分离脑组织,采用RT-PCR检测各组大鼠脑边缘系统DRD3,DRD4及DRD5和前额叶皮质DRD4基因表达水平.参照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当目的基因表达≥2,认为该基因表达增高;若≤0.5认为基因表达降低.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不论是脑边缘系统中DRD3,DRD4和DRD5基因表达还是前额叶皮质中DRD4基因表达均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利他林组脑边缘系统中DRD3,DRD4及DRD5基因的表达和前额叶皮质中DRD4基因的表达均回调;安神定志灵低剂量组回调脑边缘系统中DRD3,DRD4,DRD5的表达和前额叶皮质中DRD4的表达,中剂量组仅发现前额叶皮质中DRD4的表达增加,高剂量组上调脑边缘系统中DRD3的表达的同时显著下调前额叶皮质中DRD4的表达.结论:DRD3,DRD4及DRD5与ADHD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不同剂量的安神定志灵在调控中脑-皮质-边缘系统多巴胺通路的功能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提示临床给药剂量需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电针、多巴胺D1受体(D1R)工具药及针药结合对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再灌注大鼠纹状体内D1R和多巴胺转运体(DAT)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7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组、造模、施予相应干预措施,6 h后取材固定,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组别纹状体内D1R、DAT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神经功能缺血评分明显高于空白组,电针治疗可使评分明显降低(P0.05)。拮抗剂组、电针组、电针+拮抗剂组D1R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显著下调(P0.05);模型组D1R表达与激动剂组、电针+激动剂组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各组DAT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下调(P0.05),除模型组外各组间比较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可导致大鼠缺血侧纹状体内D1R和DAT表达的增高;电针、D1R拮抗剂及二者结合可明显下调D1R的表达,具有脑保护作用;电针与D1R拮抗剂的效应不能叠加,D1R信号通路可能是电针发挥脑保护作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清醒自由活动大鼠脑内微透析及其相关检测技术,探讨首乌方与美多芭同时应用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神经化学物质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美多芭组(30 mg· kg-1)、首乌方+美多芭组(含首乌方生药量18 g·kg-1+美多芭30 mg· kg-1).单侧纹状体内注射6-羟基多巴胺造模,清醒自由活动状态下脑内纹状体微透析采样,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样品中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二羟基苯乙酸(DOPAC)、羟自由基指标(2,3DHBA,2,5DHBA)浓度.结果:与美多芭组相比,首乌方+美多芭组纹状体细胞外液DA水平升高,最高达(39.15 ±28.70) μg·L-1,DA变化率(△DA)降低;羟自由基指标在观察时间内始终低于美多芭组,有9个时间点P<0.05.结论:首乌方可增加纹状体细胞外液DA递质的浓度并减少其波动;抑制羟自由基产生,对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抵当汤对高血压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抵当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采用腹腔注射垂体后叶注射液复制大鼠高血压模型,脑内注射自体血复制脑出血模型,给予低、中、高(3.78,7.56,15.12 g.kg-1)3个剂量的抵当汤灌胃,治疗7 d,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免疫印迹法、聚合酶联反应法检测大鼠脑组织HIF-1α的表达。结果:抵当汤各治疗组HIF-1α阳性细胞、HIF-1α蛋白、HIF-1α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其中低剂量组尤为明显。结论:抵当汤药理作用与上调大鼠脑组织HIF-1α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不同电针头穴透刺对PD模型大鼠脑内黑质钙离子结合蛋白D28k(Calbindin-D28k)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探讨不同电针头穴透刺治疗帕金森病过程中维持神经元钙稳态的细胞分子机制。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单侧纹状体双靶点微量注射法制备偏侧旋转帕金森大鼠模型。于造模成功后开始不同电针及美多芭分别治疗,每d1次,连续治疗4 W;取大鼠脑内黑质,ABC免疫组化法检测钙结合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电针均可增加大鼠脑内黑质Calbindin-D28k蛋白的表达,音乐电针效果更为明显,而美多芭对其则无明显影响。结论:不同电针对帕金森病具有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调节大鼠脑内黑质的Calbindin-D28k蛋白表达来实现的,且音乐电针优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健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的影响。方法将10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和脑健胶囊组,每组25只,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建立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于术后1d、3d、7d、14d、28d处死,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MCP-1、MIP-1α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MCP-1、MIP-1α的阳性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自术后1d始血清中MCP-1、MIP-1α含量即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脑健胶囊组大鼠血清中上述指标在各时间点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或P0.01),且其1d的MCP-1和14d的MIP-1α水平改善均优于补阳还五汤组(P0.05);模型组脑组织中MCP-1、MIP-1α的阳性表达在术后1d、3d、7d、14d、28d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或P0.01),脑健胶囊组MCP-1的阳性表达在上述各时间点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或P0.01),而其MIP-1α的阳性表达从术后7d、开始降低(P0.05或P0.01),且脑健胶囊组MIP-1α的阳性表达在术后7d、28d均明显低于补阳还五汤组(P0.05)。结论脑健胶囊抗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MCP-1、MIP-1α水平,进而抑制脑缺血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松果菊苷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小鼠脑部黑质致密部小胶质细胞活化与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及其对多巴胺神经元-小胶质细胞生存微环境的影响。方法①松果菊苷药效实验:采用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美满霉素,30 mg·kg^-1)、松果菊苷组(20 mg·kg^-1),除空白组、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外,其余组分别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给药至取材前停止。给药3 d后,除空白组外,各组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30 mg·kg^-1),每日1次,连续7 d,分别观察各组小鼠运动行为改变,脑部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OX-42)和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目;②松果菊苷药效机制研究:采用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IgG溶液,0.2μg·μL-1)、松果菊苷组(20 mg·kg^-1)、anti-Chemokine receptor组(AntiCX3CR1,0.2μg·μL-1),假手术组脑部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模型组脑部注射等体积IgG溶液,松果菊苷组腹腔注射松果菊苷溶液,Anti-CX3CR1组则在每次MPTP注射前1 h,侧脑室注射Anti-CX3CR1(5μL),造模方法同①,各组分别观察CX3CR1的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松果菊苷腹腔注射给药后,可明显改善MPTP腹腔注射模型动物运动行为状态(P<0.05,P<0.01),增加TH的表达、降低OX-42免疫荧光表达强度(P<0.05,P<0.01),明显减轻模型小鼠的小胶质细胞激活及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West Blot结果显示,Anti-CX3CR1组脑内CX3CR1表达水平与松果菊苷组表达一致。结论松果菊苷腹腔注射给药可较明显地降低MPTP造成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CX3CR1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太阳穴对帕金森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纹状体双靶点注射6-OHDA建立大鼠帕金森病模型。实验分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美多巴组)和电针组,分组给予相应处理4周。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黑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情况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脑黑质Caspase-3表达明显增多,多巴胺神经元细胞凋亡显著,电针百会、太阳穴可使Caspase-3表达下调,使多巴胺神经元细胞凋亡程度减轻。结论:电针百会、太阳穴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轻Caspase-3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减少多巴胺神经元的丢失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龟板对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 syndrome,TS)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及其对纹状体多巴胺(dopamine,DA)、多巴胺D_2受体(dopamine D_2receptor,D_2R)、血浆中DA的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硫必利组和龟板组。腹腔注射亚氨基二丙腈(iminodipropionitrile,IDPN)建立TS模型,并给予每组相应的生理盐水或药物灌胃。造模完成后每周进行行为学检测,并于造模第4周采用ELISA法检测纹状体DA、D_2R、血浆中DA的含量。结果 (1)与模型组比较,两周后硫必利组大鼠刻板行为减少(P0.05),三周后运动行为减少(P0.05),四周后运动行为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龟板组两周后大鼠刻板行为与运动行为均减少(P0.05);(2)模型组大鼠较空白组大鼠血浆中DA含量升高(P0.05),纹状体DA含量降低(P0.05),纹状体D_2R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龟板组大鼠血浆DA含量减少(P0.05),硫必利组血浆DA明显减少(P0.01),纹状体DA含量两组均升高(P0.05),两组纹状体D2R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龟板对TS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原因可能与调节DA的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