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困难儿童智力、行为问题和感觉统合失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学习困难儿童与对照组儿童的智力、行为问题和感觉统合失调功能的差异,为心理咨询和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和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对合肥市某小学学习困难和学习正常儿童各55名进行测评,比较2组儿童智力、行为问题和感觉统合功能的差异。结果学习困难组儿童知觉辨别能力、类同比较能力、比较推理能力、系列关系能力、抽象推理能力得分及智商均低于对照组儿童,而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儿童;学习困难组儿童前庭失衡、触觉过分防御、本体感失调、学习能力发展不足等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习困难儿童推理能力低于正常儿童,而行为问题、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儿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学习困难儿童的述情障碍和行为特征,为改善和矫治儿童学习困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对照研究,对安宁市某小学三~六年级儿童进行整群抽样筛查,筛出学习困难儿童158名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非学习困难儿童158名为对照组。采用少儿述情障碍问卷和Conner’s父母问卷对2组儿童进行测评。结果研究组儿童述情障碍的情感辨别障碍、情感描述障碍、外向性思维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中,研究组儿童行为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学习障碍儿童存在述情障碍,且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3.
学生学习困难逐渐受到教育界、医务界及学生家长的重视 ,为探讨小学生学习困难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笔者于1999年 5月对聊城市 15 94名 7~ 13岁的小学生进行了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聊城市的小学生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取 4个学校 32个班级 15 94名学生为调查人群 ,共收回合格问卷 15 6 3份 ,占调查人数的 98.0 %。1.2 方法 :用Conners教师及家长问卷调查 ,智力测试用瑞文法加绘人法 ,问卷由父母、班主任在统一指导下分别填写 ,智商测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主试者按照指导语进行。智商评分(IQ)大于或等于 70…  相似文献   

4.
了解教师对一~三年级小学常见问题行为类型及表现的判断,为教育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教师提名法确定研究对象为北京市某城区10所公办普通小学137名一~三年级小学生,运用问卷法与测量法评估研究对象的问题行为,确定问题行为类型.结果 教师提名较多的问题行为是注意力问题(61.31%)和学业不良问题(45.26%);137名儿童标准化评估结果与教师提名情况经χ2检验,多动行为检出结果与教师提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286,P=0.280),注意力—被动、品行问题的打架和骂人以及学业问题的检出结果与教师提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295,1.984,1.597,6.747,P值均<0.05).结论 影响课堂秩序和学习成绩的行为受到教师的重视,对学习障碍的认识有待提高.应加大儿童身心发展课程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中的分量.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学习困难有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一所普通小学3~5年级学生中,选取学习优良生60名,学习困难生30名,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R)和询问法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学习困难学生智商中等,但明显比学习优良生低,特别是言语测试成绩,以及负荷记忆/不分心因素明显下降;此外,还与家庭情况(社会经济阶层、父母与子女关系)、儿童学习行为(学习意愿、遇到困难灰心、听从劝告、考试作弊行为等)有关。据此,要重视儿童智力早期开发,提高父母文化素质,培养儿童建立良好的学习行为,以降低学龄期儿童学习困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学习障碍儿童能力、个性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为探寻学习障碍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儿童学习障碍筛查量表(PRS)筛查出可疑学习障碍儿童81例,并对其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儿童用)和Adenbach儿童行为表(CBCL,家长用)评价其个性和行为问题。结果学习障碍儿童言语得分、非言语得分与内外倾性的典型相关系数为0.34,言语得分、非言语得分越高个性越外倾,反之个性越内倾;言语得分与多动、攻击性得分的典型相关系数为0.51,言语得分越低越多动、攻击性越强;精神质得分与多动得分的典型相关系数为0.49,精神质越高越多动。结论改善言语能力和非言语能力可能提高学习障碍儿童的外倾性,培养言语能力可能减轻学习障碍儿童的多动和攻击性行为,缓解高精神质可减轻其多动行为。  相似文献   

7.
学习困难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对武汉市一所小学4~6年级8~11岁学习困难与学习优秀儿童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困难组与对照组儿童其父母的文化程度、教育态度、教育方式等家庭环境因素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学习困难儿童较多具有冲动──多动、焦虑及品行等问题。提示学校、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学习障碍(Learning Disorders,LD)儿童的家庭环境特点及其与儿童行为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分别对31例LD儿童和31例对照组儿童进行评定.结果LD儿童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家庭的矛盾性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LD儿童在PSQ量表中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的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LD儿童处在一个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家庭环境的某些因素与LD儿童的行为特点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贵阳市161例学习困难综合征有关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智力、气质、行为、家族环境因素与儿童学习困难的关系。 【方法】 采用瑞文测验联合型 (CRT)或PPVT、中国 3~ 7岁及 8~ 12岁儿童气质量表分别评定儿童智力、气质及行为特征。并采用自拟问卷调查儿童的家庭环境状况。 【结果】 学习困难儿童 81.11%均为智力正常儿童 ;其气质类型中间近抚育困难型 (I D)、抚育困难型 (D)均高于贵阳市 1997年的流调资料 (P >0 .0 1) ;主要的行为问题是多动、攻击、违纪、交往不良、社会退缩等 ;家庭环境因素对学习困难儿童也有一定的影响。 【结论】 儿童气质、行为及家庭环境因素与学习困难儿童密切相关 ,对这一群体儿童、医务人员、老师及家长应给予其更多的关爱及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学习障碍(Learnlng Disorders,LD)儿童的家庭环境特点及其与儿童行为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分别对31例LD儿童和31例对照组儿童进行评定。结果:LD儿童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家庭的矛盾性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LD儿童在PSQ量表中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的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LD儿童处在一个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家庭环境的某些因素与LD儿童的行为特点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镇江市学习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学习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为早期进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儿童障碍筛查量表(PRS)筛选出可疑学习障碍儿童81例,并按1:2设置对照。同时对243例儿童使用Achenbach行为量表(CBCL)进行测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6~11岁学习障碍男生在分裂样、交往不良、强迫性、社交退缩、多动、违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6~11岁学习障碍女生在抑郁、社交退缩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12~13岁学习障碍男生在多动、违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学习障碍儿童存在行为问题,应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儿童特点予以干预。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学习困难与多动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华 《中国校医》2002,16(1):24-25
目的 了解小学生学习困难与多动症的关系。 方法 用六种心理测试问卷调查该区二所小学 1310名学生。 结果 有多动症的小学生学习困难发生率高 ,多动症评分因子中各因子异常的学习困难发生率无明显差别 ,学习困难与多动症共同的有关因素为 :父母对孩子教育方式和态度简单粗暴、独生子女、儿童心理卫生问题中行为异常、智商偏低、儿童个性偏常。 结论 学生多动症与学习困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学习困难儿童的焦虑情绪与行为问题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学习困难儿童焦虑及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学习能力评量表及儿童焦虑情绪量表、儿童行为问题评估表对江苏沿海地区10所小学的6 000名学生进行筛查与测评,以其中714名有焦虑情绪的学习困难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其焦虑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学习困难儿童的焦虑情绪总均分为(1.83±0.22)分,其中“社交恐惧”得分最高,为(2.37±0.44)分;行为问题总均分为(1.63±0.32)分,其中“学习问题”得分最高,为(1.89±0.57)分;儿童焦虑程度与行为问题因背景因素不同而有明显差异;教养方式(民主)、家庭氛围(和睦)会负向影响儿童的行为问题(β=-0.12、-0.12,P<0.05),焦虑情绪直接影响行为问题(β=0.40,P<0.01),焦虑情绪在学习困难儿童的父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教养方式(民主)、家庭氛围(和睦)、父母期望(身体健康)与行为问题之间存在中介效应。结论 学习困难儿童的焦虑情绪及行为问题不容忽视,在加强预防和矫治时,应重视父母及家庭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用学习困难儿童筛查量表, 在本市一所普通小学4~6年级学生中, 筛查出学习困难组53名, 对照组218名.并用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 进行学习和行为问题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6年级学生中, 学习困难检出率为13.7%.学习困难学生明显存在言语性困难与问题行为.表现出听觉性理解, 记忆和语言方面的言语性困难及情绪不稳定, 有孤独感, 对学习不适应, 没有学习热情, 缺乏成就欲求的行为特征.提示:必须重视儿童学习困难的言语性困难问题及行为问题的早期发现,采取针对性指导性策略, 创造优美的语言环境, 培养良好的行为特征, 以降低学龄儿童的学习困难.  相似文献   

16.
零食是指非正餐时间所吃的各种少量的食物和(或)饮料(不包括水)[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青少年吃零食现象非常普遍。以往认为吃零食是一个坏习惯,实际上,零食有积极和消极2方面作用:一方面,可能导致儿童青少年的体重增重、营养不良和影响正餐的胃口;另一方面,也可缓解正餐间的  相似文献   

17.
沈阳市小学生行为问题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沈阳市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现状,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用表,对沈阳市2 473名小学生进行行为问题调查。结果沈阳市小学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0.8%。经χ2检验,各地区间、各年级间小学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沈阳市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与国内近年报道一致,且以N行为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筛查北京市初中学生学习困难发生率及分布情况,为后续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9年10月到2020年1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城乡12所公立普通初中的初一、初二年级6365名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联合型瑞文智力测验、主课成绩收集、教师判定等方法筛查学习困难学生.结果 由教师对研究...  相似文献   

19.
471名城区小学生行为问题和情绪障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了探讨小学生行为问题和情绪障碍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对照与多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量工具为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中国标准化版、自编的行为情绪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徐州市城区四所小学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结果 发现行为问题和情绪障碍小学生58人,检出率为12.31%,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集中出现的儿童行为问题有多动、分裂样、攻击性行为、社会退缩。骄惯、任性、缺少锻炼现象较普遍。结论 儿童行为问题和情绪障碍为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影响小学生行为和情绪障碍的主要因素可能为:孩子与父母间不良的依恋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差、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家庭养育方法不当等.减少和预防儿童行为问题和情绪障碍的发生必须重视提高父母素质和改善家庭精神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学习障碍儿童的家庭环境和心理行为分析及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红东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6):1375-1376
目的 分析学习障碍儿童的家庭环境和心理行为。方法 设研究组、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儿童参照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N)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进行调查评估;对研究组儿童给予心理行为治疗同时,进行家庭干预。结果 学习障碍组儿童家庭文化性、亲密度、组织性、情感表达因子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家庭得分,矛盾性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习障碍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37%,对照组为14.5%,差异有显著性;研究组与对照组行为因子比较,多动、社交退缩、抑郁、交往不良因子的差异有显著性;研究组儿童学习成绩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家庭环境失调与儿童学习障碍有一定关系;学习障碍儿童较正常儿童存在更多的行为问题;对学习障碍儿童进行个体治疗,同时着重于家庭干预可提高儿童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