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对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将75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6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如出现NRDS症状,给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观察组加用盐酸氨溴索,剂量30mg/(kg.d),分4次静滴,共用5天。结果对照组NRDS发生率为61.11%(22/36),观察组发生率为38.46((1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NRDS时,需要nCPAP时间及总氧疗时间,观察组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对防治NRDS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
王珊珊  贺琳晰 《护理学报》2019,26(19):53-56
目的 探讨俯卧位联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儿90例,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俯卧位联合人工叩背排痰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俯卧位联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的方法。观察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10 min观察组患儿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0 mim观察组患儿在血气中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氧合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0 min患儿肺的顺应性、气道阻力、潮气量及吸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在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儿采用俯卧位联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的方法可有效改善患儿氧和功能,促进肺泡扩张及气体交换,加速深部痰液排出,降低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干预模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氧合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3月1日~2018年7月31日收治的40例NRDS患儿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仰卧位机械通气干预护理;将2018年8月1日~2020年1月1日收治的40例NRDS患儿作为观察组,实施俯卧位机械通气干预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机械通气前、6 h后氧合指标[包括血氧张力(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变化,预后相关指标(包括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包括胃潴留、呼吸暂停、鼻黏膜糜烂、压力性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机械通气6 h后PaCO2、PaO2、OI均优于通气前(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胃潴留、呼吸暂停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肺外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ELWI)及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8例符合ARDS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3例).治疗组予以盐酸氨溴索1005 mg/d静脉注入,3h完成,对照组予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滴注3h,连续治疗7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5、7d动脉氧分压和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心脏指数(CI)、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和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的变化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停留ICU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氧分压、SaO2以及氧合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ELWI、PVPI均有下降,且治疗组在治疗后5、7d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均<0.05).此外,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停留ICU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可以降低ARDS患者肺血管通透性及血管外肺水,改善氧合功能,降低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密颖华 《临床医学》2022,(12):58-59
目的 观察氨溴索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临颍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NRDS患儿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4)。对照组接受CPAP治疗,观察组在CPAP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比较两组CPAP治疗时间、氧疗时间、机械通气使用率、病死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治疗4、8、12、24、48、72 h后的氧合指数(OI)水平。结果 观察组CPAP治疗时间、氧疗时间、机械通气使用率和住院时间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病死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2、24、48和72 h后O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氨溴索联合CPAP治疗能有效改善NRDS患儿OI水平,且能显著加快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6.
邓星梅  杨学锋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1):1219-122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主要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主要发生在早产儿。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本科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药物(PS)、盐酸氨溴索、机械通气治疗NRDS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罗泓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5):516-518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83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和盐酸氨溴索,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用药后2h、6h、12h的血气指标,治疗前和用药后6h、24h、48h胸部X线评分,以及并发症和预后.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PaO2、pH值升高,PaCO2、胸部X线评分下降,观察组患儿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安全有效,可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量化评估早期四级康复训练对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142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73)与对照组(n=69),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锻炼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量化评估的早期四级康复训练。比较2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气管切开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第1秒肺呼气容积(FEV1)、第1秒肺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并记录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气管切开率均低于对照组(t=3.044,P<0.001;t=4.231,P<0.001;t=3.861,P=0.049)。观察组获得性肌无力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FEV1、FEV1/FVC、WBC、PCT及CRP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量化评估早期四级康复训练可以更好的降低机械通气患者的炎性反应,促进肺功能恢复,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气管切开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所有患儿均予以生命体征监护、呼吸道管理、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溴索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氧合指数(OI)、氧疗时间和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 0.05);观察组治疗24、48 h的O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患儿可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氨溴索方案进行临床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选择患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早产儿6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盐酸氨溴索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吸氧。结果所有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成功率93%。认为盐酸氨溴索联合NCPAP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很好的疗效,专业、正确的护理和呼吸道管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频振荡通气专科特色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干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120例NRDS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频通气模式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和专科特色护理。比较两组的血气分析指标、脑损伤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相关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的Pa O2、OI均升高,Pa CO2、Fi O2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脑损伤总发生率为35.00%,观察组患儿脑损伤总发生率为31.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生命体征稳定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应用于NRDS早产儿中,不会增加患儿脑损伤发生率,辅以专科特色护理干预可起到改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儿早日康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俯卧位通气法对儿科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RDS)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9月入住PICU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分为单独应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组(对照组)以及盐酸氨溴索联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组(观察组)。比较2组患儿在治疗后1、12、24、48 h的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以及计算氧合指数[p(O_2)/FiO_2];比较2组患儿呼吸机治疗时间、撤离呼吸机后的氧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24、48 h的p(CO_2)水平较同时间点的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12、24、48 h的p(O_2)水平较同时间点的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p(O2)/FiO_2在治疗后12、24 h较同时期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的上机时间以及撤机后的氧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早期有效的提高氧分压以及氧合指数,降低二氧化碳分压,降低辅助通气以及氧疗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疗效。方法95例胎龄为28~34周早产儿,均给予保暖、通畅呼吸道、吸氧、呼吸机辅助呼吸、控制感染、防治出血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按照家长对PS的使用意见分为两组。观察治疗组45例,出现典型临床表现确诊为NRDS后使用PS,若未出现典型临床表现,则不使用PS;预防使用组50例,全部在出生后30分钟内,无论有无NRDS的临床表现均使用PS。比较两组患儿NRDS发生率、胸部X射线、辅助呼吸时间、并发症率和病死率。结果预防使用组的NRDS发生率(38.00%)明显低于观察治疗组(75.56%),确诊病例较观察治疗组的胸片分级低,辅助呼吸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观察确诊后才使用PS相比,早期预防使用PS能够减少NRDS的发生率,降低胸片分级,缩短辅助呼吸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32周的早产儿合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33例随机分入2组进行对照研究: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后立即拔管继以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S-N组)16例和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S-M组)17例.比较2组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是否需要机械通气及通气时间,以及其他相关临床特征.结果 生后7 d时,S-N组有1例(6.25%)接受机械通气,S-M组有8例(47.00%)仍不能脱离呼吸机.S-M组与S-N组相比较,用氧时间[(11.4±4.6)d与(7.0±1.9)d]、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时间[(6.5±2.9)d与(3.5±2.3)d)]、机械通气时间[(5.9±3.3)d与(2.2±1.2)d]、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29.9±8.0)d与(21.7±10.1)d]、再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概率[(12.5%,2/16)与(53.0%,9/17)],S-M组均显著高于S-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后立即继以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有利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超声评分预测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158例NRDS患儿进行肺部超声检查,根据标准计算肺超声评分,并收集患儿一般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将其分为BPD组和非BPD组,对比两组患儿肺超声评分及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肺超声评分预测NRDS合并BPD临床价值,并探讨肺超声评分与不同治疗方式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BPD组肺超声评分高于非BPD组 (P<0.001)。两组患儿在胎龄、出生体重中均有差异(P<0.05)。住院时长、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及机械通气时间、Apgar评分这些因素中两组也均有差异(P<0.05)。两组间性别、双胎数、常规氧疗时间,以及宫内感染、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肺超声评分预测BP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最佳评分临界值37分,敏感度78%,特异度89%,阳性预测值86.7%,阴性预测值74.5%。患儿肺超声评分与采用的呼吸治疗方式之间呈正相关(r=0.47,P<0.05)。 结论:肺超声评分法有助于预测NRDS患儿是否合并BPD,为重症患儿的呼吸治疗方式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5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及对照组(78例)。治疗组于出生后30min~2h从气管插管内滴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每次100~200mg/kg,用药后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NCPAP)装置辅助呼吸;对照组单纯应用NCPAP装置辅助呼吸。两组其他治疗及护理措施相同。结果:治疗组辅助呼吸、机械通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治疗组72h胸部X线摄片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正确的氧疗和加强机械通气的管理,配合早期足量的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可提高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疗效和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8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观察组于生后24 h内经气管插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对照组于出生24 h后气管插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观察两组患儿肺功能改善情况,对两组患儿住院天数、机械通气天数、用氧天数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患儿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气浓度(PaO2/FiO2)、pH值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用药前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能明显改善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肺功能,且早期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应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20.
早产儿湿肺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产儿湿肺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 分析我科1998年1月至2002年8月收治的30例早产儿湿肺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变化及机械通气疗效结果早产儿湿肺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占同期新生儿湿肺总数的20%(30/150)。30例均为削宫产临床表现以气促、呼吸闲难、青紫为主。24h后明显加重。胸片显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0例均需机械通气治疗,5、6d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全部治愈。结论 早产儿湿肺可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动态观察胸片变化和及时行机械通气治疗有助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