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消银颗粒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的效果。方法:玫瑰糠疹患者60例分为3组:A组30例采用消银颗粒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B组15例单用消银颗粒治疗;C组15例单用氯雷他定片治疗。结果:A组止痒所需时间短于B组(P<0.01);A、B组在无新疹、止痒、皮疹消退所需时间及全病程天数均短于C组(P<0.01)。结论:消银颗粒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许天伟  蒲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1):1422-1423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消风止痒颗粒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14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载消风止痒颗粒。治疗前、治疗后第8周对两组患者进行瘙痒及PASI评分,并计算PASI下降指数,统计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间瘙痒评分及PASI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瘙痒评分和PAS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14%(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消风止痒颗粒治疗银屑病能更好的缓解疾病,疗效优于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单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析复方甘草酸苷与阿维A胶囊联合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该中心2012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诊治的53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6例采取阿维A胶囊治疗,治疗组27例采取复方甘草酸苷与阿维A胶囊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PASI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59%与对照组73.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SI均降低,且治疗组PASI(2.0±1.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6±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81%与对照组30.7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复方甘草酸苷与阿维A胶囊联合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凉血五根汤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辉县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观察组接受凉血五根汤+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40/42)]高于对照组[78.57%(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凉血五根汤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叶青 《当代医学》2013,(20):157-159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玫瑰糠,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观察两组皮疹消退和瘙痒减轻情况。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未愈者继续使用1个疗程,最多使用2个疗程。每周复诊1次,治疗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50例(100%);对照组总有效38例(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科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惠平  杨洪兵 《医学综述》2008,14(7):1100-1101
复方甘草酸苷是以甘草中的活性物质甘草甜素为主要成分,并以0.2%甘草酸苷、0.1%L-半胱氨酸和2%甘氨酸而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抗炎、抗过敏和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同时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而变态反应(包括Ⅰ、Ⅱ、Ⅲ型)常是许多皮肤病如银屑病、儿童水痘、过敏性紫癜、带状疱疹、湿疹、慢性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玫瑰糠疹、掌跖脓疱病、白癜风等的重要的发病机制,文章综述了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科中的临床应用近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与阿维A胶囊联合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治疗银屑病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阿维A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与阿维A胶囊联合的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PASI评分都降低了许多,观察组明显要比对照组PASI评分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采用复方甘草酸苷与阿维A胶囊联合的方式治疗银屑病,其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与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刘杰华 《吉林医学》2022,(1):233-234
目的:研究卡泊三醇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在2017年8月~2020年8月收取的银屑病(寻常型)患者中,抽取128例,按照患者先后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64例)与观察组(64例),对照组:应用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对比两组疗效,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结果:治疗前,两组的PAS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PASI评分具有明显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行统计学对比具有明显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泊三醇软膏、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UVB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丽萍 《吉林医学》2009,30(7):605-606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UVB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并应用UVB隔日照射,对照组单用UVB隔日照射。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有效率为71.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UVB治疗玫瑰糠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白芍总苷联合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4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白芍总苷联合NB-UVB照射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后PAS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患者间并无明显差异。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白芍总苷联合NB-UVB照射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在临床可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非索非那定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皮肤科自2011年1月~2012啤1月收治的76例玫瑰糠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40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非索非那定,对照组36例给予非索非那定。两组均以14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5%(37/40)、80.5%(29/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8,P〈0.05)。两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6/40)、11.1%(4/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非索非那定辅助治疗玫瑰糠疹效果理想,并不增加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复方甘草酸苷与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剂对于玫瑰糠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剂,观察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8%和78.6%,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和16.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对于玫瑰糠疹的治疗效果较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剂好,能够提高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辅助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伟团 《当代医学》2010,16(21):142-143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辅助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玫瑰糠疹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53例,治疗周期均为7d,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31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75.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总计发生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对照组总计发生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两组比较差异不大(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辅助治疗玫瑰糠疹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总结慢性胃炎治疗中多潘立酮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中未应用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中应用多潘立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间接受治疗前胃镜下病变直径、胃镜下病变积分及临床总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接受4周的药物治疗后,观察组胃镜下病变直径、胃镜下病变积分及临床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接受4周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在4周的治疗时间内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中加用多潘立酮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临床上正在试用甘草及其有效成分的制剂治疗各种皮肤病,包括过敏性紫癜、银屑病、湿疹、玫瑰糠疹、荨麻疹、系统性红斑狼疮、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样皮疹、带状疱疹、扁平疣、斑秃、白癜风和皮肤色素沉着等。综述甘草提取物及其黄酮类化合物、甘草酸等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皮肤肿瘤、病毒性皮肤病、色素沉着等皮肤病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性胫骨平台骨折联合应用骨水泥及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及B组,每组33例。A组患者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患者接受联合骨水泥及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术中情况及术后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但B组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P<0.05)。而两组术前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平台内翻角及膝关节活动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经过治疗后,B组HSS评分、平台内翻角及膝关节活动度改善均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在老年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中,联合应用骨水泥及内固定治疗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均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8.8 mg (1次/d),治疗B组同时辅以复方甘草酸苷片3片/次,3次/日,对照组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5 mg (1次/d);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43.75%,治疗A组为70.59%,治疗B组为91.18%。治疗B组有效率高于治疗A组(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A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另外,三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医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叉头状转录因子P3(FOXP3)在玫瑰糠疹、扁平苔藓、大斑块型副银屑病及蕈样肉芽肿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21例玫瑰糠疹、19例扁平苔藓、17例大斑块型副银屑病、22例蕈样肉芽肿及10例正常人皮肤中FOXP3的表达。结果玫瑰糠疹、扁平苔藓皮损中FOXP3+淋巴细胞阳性率与正常人皮肤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斑块型副银屑病与蕈样肉芽肿皮损中FOXP3+淋巴细胞阳性率均高于玫瑰糠疹、扁平苔藓及正常皮肤(P<0.05),但其二者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XP3+淋巴细胞阳性率在炎症性皮肤病、有肿瘤发展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及皮肤淋巴瘤中的表达有逐步增高的趋势。其增多可能为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提供了条件,进而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