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GJB2和线粒体DNA12S rRNA两种常见耳聋致病基因突变热点在近亲婚配致聋家系患者中的发生频率。方法:对25个近亲结婚致聋核心家系的后代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纯音测试,共发现患者48例,采静脉血3 ml,提取DNA,针对特定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length polymorphism,RFLP)分析,发现突变者测序验证。结果:发现GJB2基因235delC纯合突变1例,杂合突变3例;未发现线粒体DNA12S rRNA A1555G突变。结论:近亲结婚家系中遗传性聋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但GJB2基因235delC突变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1例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疾病(ARPKD)的新生儿进行家族史、临床、病理调查,并对致病基因PKHD1进行突变鉴定,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和分子发病机制.方法 根据患儿产前超声、临床表现、死亡后病理检查及家族史进行临床诊断,应用PCR扩增、DNA直接测序技术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PKHD1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患儿PKHD1基因第58号外显子发生了无义突变c.9319C>T,从而使PKHD1蛋白多肽链的合成提前终止.结论 ARPKD可在胎儿期及生后早期导致不良的结局,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PKHD1基因突变是ARPKD的遗传基础,进行PKHD1基因突变分析有助于产前基因诊断技术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朱元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2005,24(6):277-280
近年来,常染色体隐性基因Mahoganoid已成为科学家的研究热点之一。该基因编码蛋白Md具有特征的C3HC4RING结构域,基于这一结构,认为该蛋白可能是作为一种E3泛肽连接酶起作用。Mahoganoid基因在生物体内广泛分布,并具有多个等位基因,在色素形成,体质量控制,神经系统退行性变及生殖系统方面都发挥重要的生理和病理作用。介绍Mahoganoid基因特点、基因表达、基因功能及分子作用机理。为以后的课题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运动型眼球震颤(Congenital motor nystagmus,CMN)是一种常见的眼科遗传病,在新生儿中发生率较高,具有较高的遗传异质性,其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和X连锁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在遗传病研究中的应用,CMN的遗传学研究取得了较多进展。目前X连锁遗传的CMN致病基因FRMD7已经被定位在Xq26-q27,但对FRMD7基因的功能和致病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对CMN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1例引产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胎儿的多囊肾/多囊肝病变1基因( PKHD1)进行基因突变鉴定和结果分析。方法采集引产胎儿及其父母外周静脉血,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扩增、DNA直接测序等技术手段对该胎儿及其父母进行PKHD1基因突变分析。结果胎儿PKHD1基因出现几种序列变异:PKHD1基因第7号内含子发生ISV7+51G>T变异;第17号外显子发生c.1587T>C(p.N529N)变异;第32号外显子发生c.3785C>T(p.A1262V)变异,导致编码PKHD1蛋白多肽链第1262号氨基酸由丙氨酸变为缬氨酸。结论 PKHD1基因序列变异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的病因,PKHD1基因检测可作为产前筛查的有效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中学生进行屈光检查和家系调查来探讨高度近视的遗传病因和遗传方式。[方法]以眼科屈光普查和近视病因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襄樊市区880名初三学生和1240名高三学生进行近视病因的调查分析,并从群体遗传学角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初三男生和女生高度近视比例分别为3.10%和3.27%,高三男生和女生高度近视比例分别为10.17%和10.48%;中学生高度近视者一级亲属中高度近视发生率高达46.72%。[结论]高度近视是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度近视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基本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7.
8.
正Rothmund-Thomson综合征(罗-汤综合征)是一种较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1]),目前基因表型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该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异色症样改变、光敏感、白内障伴角膜变性、性腺发育不全及性功能低下、骨骼形成障碍、小头畸形、智力正常或低下等表现。现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Verheij综合征(Verheij syndrome,VRJ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显性遗传病,又称8q24.3缺失综合征,是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障碍、特殊面容、脊椎骨骼异常以及眼组织缺损、肾脏畸形、心脏异常为特征的综合征[1-2]。研究发现PUF60基因杂合变异是该病的主要致病原因。目前全球报道由PUF60基因致VRJS病例仅30例[2-14]。我国自2018年首次报道,目前国内已报道3例[8,10,14]。本文报道1例由PUF60基因变异引起的VJRS患儿,并进行文献回顾,以促进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11.
噪声性听力损失遗传易感性与抗氧化酶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噪声性听力损失(NIHL)已成为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之一。大量研究表明不同个体对NIHL存在明显的易感性差异,目前认为这种个体易感性差异与相关基因的遗传多态性有关。活性氧族(ROS)是机体代谢过程中形成的多种性质活泼的有氧基团,由于化学性质过于活泼,很容易与脂类、核酸和蛋白等发生反应,造成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损害。有研究表明噪声可通过ROS介导的细胞氧化应激机制来损伤内耳毛细胞从而导致听力损失,ROS在NIHL的致病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1]。人体耳蜗内存在大量消除和控制ROS的抗氧化酶,这些抗氧化酶的表达及活力在NIHL的发病… 相似文献
12.
Wolfram 综合征(WS)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神经变性疾病,以糖尿病、尿崩症、视神经萎缩、耳聋为主要表现,因而称为 DIDMOAD 综合征.泌尿道异常、神经系统变性常出现在疾病的后期,也是导致成年期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WFS1 基因突变是引起 Wolfram 综合征的主要原因.Wolfram 综合征预后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自然流产绒毛胚胎血红蛋白ε-珠蛋白基因突变情况,探索此基因突变与流产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研究组20例自然流产妇女,对照组15例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正常妊娠妇女。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分别特异扩增胚胎血红蛋白ε-珠蛋白基因编码区和调控区的基因片段,基因测序,所测结果与正常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发现在自然流产患者标本的5'端调控区两个新的多态性位点。结论:自然流产患者的胚胎血红蛋白ε-珠蛋白基因可能存在致病突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汉族职业噪声接触人群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7基因(metabolic glutamate receptor 7 gene,GRM7)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易感性关系。方法采用1比1匹配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某钢铁厂噪声接触工人的研究队列中选取听力损失组277例,根据同性别、同工种、年龄相差≤5岁、接触噪声工龄相差≤2年的匹配标准,得到对照组277例。通过中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分型检测技术(SNPscanTM法)检测GRM7基因rs3749380、rs11928865、rs9877154、rs3828472、rs9819783、rs11920109、rs1485175及rs9826579位点的多态性。构建加性、显性、隐性、共显性4种基因模型,分析其与NIHL易感性之间的生物学关联。使用Phase 2.0.2构建研究对象可能的双体型,并分析其与NIHL之间的关系。按照累积噪声暴露量(cumulative noise exposure,CNE)分层分析影响因素间交互作用。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GRM7基因与NIHL间的联系。结果听力损失组和对照组一般人口学特征比较发现,吸烟的个体发生NIHL的危险度是不吸烟个体的2.051倍(95%CI 1.456~2.891,P0.001)。GRM7基因多态性与NIHL易感性关系的分析中未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结论吸烟可增加职业噪声接触工人发生NIHL的风险;未发现GRM7基因多态性与NIHL易感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基因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检测中的不同技术优势和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方法 以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早孕自然流产胚胎为研究对象,共254例,将同一孕周停育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117例为2010—2011年自然流产组织应用FISH技术检测13、16、18、21、22、X及Y染色体数目异常,B组117例为2012—2013年自然流产组织采用CNV-seq检测染色体数目异常,对A、B两组检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技术特点比较。结果 A组中FISH检测成功率为100.000%,染色体数目异常发生率为41.025%,四倍体为1.700%,异常结果介于10%~60%之间的嵌合体病例为25.600%,只检测到了7条染色体数目异常。B组中CNV-seq的检测成功率为100.000%,染色体数目异常发生率为61.538%,检测范围覆盖全染色体组,未见嵌合体、三倍体、四倍体及多倍体。两种检测技术检测出的核型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2,P<0.05)。结论 CNV-seq检测能覆盖... 相似文献
16.
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地中海贫血(地贫)是一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它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突变,使珠蛋白生物合成受阻,产量不足或缺如所致。对于重型地贫,除了输血之外,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重点在于预防。通过产前基因诊断,可以发现重型地贫胎儿并及时终止妊娠,从而减少重型地贫患儿的出生率及围产期并发症,提高人口的健康素质,减轻家庭及社会的精神及经济负担。现将α-及β-地贫产前基因诊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体外哺乳动物的细胞遗传毒性。方法采用80、40、20、10、5 mg/L5个剂量组的槲皮素在有或无代谢活化条件下处理体外培养的中国地鼠肺成纤维细胞(CHL)3 h后更换新鲜培养液,恢复生长21 h后收获细胞制片,观察槲皮素对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的影响。采用200、100、50、25和12.5 mg/L 5个剂量组的槲皮素在有或无代谢活化条件下处理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V79)3 h后,经过7 d的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突变基因表达和7 d突变基因选择后计数集落形成率并计突变频率,观察槲皮素对哺乳动物HGPRT基因位点的影响。结果在有或无代谢活化条件下槲皮素在浓度〉10 mg/L均能够诱导CHL细胞染色体断裂和交换等,染色体细胞畸变率显著增加(P〈0.01);而在有或无代谢活化与溶剂对照组相比较槲皮素各剂量组均未发生基因突变频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在体外试验条件下,槲皮素对哺乳动物细胞显示出明显致突变性,存在潜在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8.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女性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生主要受遗传控制,多数证实本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些基因位点已被提出,包括CYP11A、胰岛素基因以及胰岛素受体附近区域,研究较为深入的是胰岛素受体附近区域,已被两项独立研究证实,但是位于染色体19P13.3位点的相关基因仍等待去被证实。相关的研究已提供了一些潜在的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突变基因,包括Calpain10、IRS-1、IRS-2以及SHBG。这里从家系遗传学、细胞、分子遗传学方面阐明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将为该病大规模的基因系统筛查、新基因的发现及基因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骞佩包瑛黄惠梅韩艳索磊杨楠安小敏党佳文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22,(5):540-547
目的 探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ARPKD)患儿(新生儿、婴幼儿及青少年)PKHD1基因变异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型。方法 选择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因“胎儿期肾脏增大,要求进一步检查”“尿痛伴发热2 d”“尿频伴尿痛”于西安市儿童医院就诊,并在本院确诊的3例ARPKD患儿(先证者)[患儿1(生后25 d龄男童)、患儿2(4岁女童)、患儿3(13岁女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这3例患儿PKHD1基因变异的临床表型、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采取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及Sanger测序进行致病突变基因位点分析和家系验证。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的《序列变异解释的标准和指南(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Sequence Variants:A Joint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以下简称为ACMG指南),综合评估PKHD1基因变异的致病性。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西安市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规定,并通过该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审批文号:伦20220... 相似文献
20.
Waardenburg综合征(WS)又称听力色素综合征,由荷兰眼科学家Waardenburg在1951年首先提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综合征遗传性耳聋,占先天性耳聋的2%~5%,其发病在男女及种族间无明显差异。临床表现以先天性感觉神经性听力丧失及虹膜、头发和皮肤的色素异常沉着为主要特征,目前认为其病因主要是由神经嵴细胞发育缺陷或障碍引起。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Ⅳ型,主要致病基因包括:EDN3,EDNRB,MITF,PAX3,SNAI2,SOX10等。研究报道显示WSⅠ、WSⅡ、WSⅢ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WSⅣ型中由SOX10基因突变引起的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EDN3和ED NRB基因突变导致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本研究报道了1例SOX10新发基因突变导致WSⅡ型的家系病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