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融合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用同视机进行融合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双眼视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同视机进行融合功能训练,观察术后7,30,180,540 d的融合功能和立体视并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融合功能恢复率达88%,高于对照组的60%(P<0.05);治疗组训练前后融合范围恢复比较,训练后融合范围明显提高;同视机检查治疗组立体视恢复率达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P<0.05);Titmus立体图检查治疗组立体视恢复率达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同视机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的患者进行融合功能训练对提高融合功能和双眼视功能的重建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合并不同屈光状态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立体视功能的差异。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间歇性外斜视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238例患者。方法 将患者按照屈光状态分为远视组(双眼等效球镜均≥+1.00 D)、正视组(-1.00 D<双眼等效球镜<+1.00 D)、近视组(双眼等效球镜均≤-1.00 D)和屈光参差组(双眼等效球镜相差≥1.00 D),用同视机检查患者的远立体视,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近立体视,比较分析四组患者的远近立体视功能状况。主要指标 远立体视功能和近立体视功能。结果 (1)238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平均看近斜视度(45.71±18.81)△,平均看远斜视度(43.98±19.55)△,远视组、正视组、近视组和屈光参差组保留远立体功能的比率分别为23.3%、15.5%、19.7%、 18.8%,各组之间远立体视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留近立体视功能的比率分别为66.7%、79.8%、81.6%、64.6%,屈光参差组的近立体视功能丢失最多,近视组的近立体视功能丢失最少,屈光参差组与近视组的近立体视功能有统计学差异(P=0.033)。(2)间歇性外斜视合并屈光参差的检出率为20.1%,其中近视性屈光参差所占比例(12.6%)最高,远视性屈光参差所占比例(1.3%)最低。(3)间歇性外斜视合并屈光参差的患者中,有、无远立体视的患者双眼等效球镜差值分别为(2.35±0.75)D和(2.34±1.75)D,两组间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21);无近立体视患者双眼等效球镜的差值(3.11 D±2.29 D)明显大于有近立体视患者的双眼等效球镜差值(1.93 D±0.83 D),两组的差值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对于斜视角度较大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不同的屈光状态对远立体视功能影响不大,屈光参差加重对近立体视功能的损伤,屈光参差度越大,近立体视功能损伤越重。(眼科, 2016, 25: 396-399)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知觉学习训练对于儿童间歇性外斜视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42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行知觉学习训练.训练前及训练1个月、2个月、3个月后应用同视机检测Ⅰ级、Ⅱ级、Ⅲ级视功能,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观察近立体视,同时进行间歇性外斜视斜视角检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2例患儿中,经同视机检查训练前Ⅰ级视功能20例,训练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增加到24、27、32例,训练前与训练3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前Ⅱ级视功能20例,训练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增加至23、26、30例,训练前与训练3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前Ⅲ级视功能18例,训练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增加至23、25、30例,训练前与训练3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发现,训练前近立体视19例,训练后增加至21、23、29例,训练前与训练后3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前远方斜视角为28.33△±11.15△,训练1个月、2个月、3个月后分别为27.81△±10.87△,27.98△±11.28△,27.69△±11.56△,与训练3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知觉学习训练治疗有助于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双眼视功能的重建,减少斜视度,对于未达到手术指证患者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斜视矫正术后的远期临床效果及其术后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斜弱视专科接受手术治疗且随诊时间超过12个月的间歇性外斜视儿童,分析患儿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远、近斜视角及双眼视功能参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术前和术后各时期的远、近斜视角。采用卡方检验比较手术前后远、近知觉性融合及立体视功能。结果:共纳入患儿139例,手术年龄为7.4±2.6(4~14)岁。随访时间为21.0±10.5(12~51)个月。术前视远和视近的斜视度分别为-33.9 △ ±10.9 △ (-20 △ ~-75 △ )和-38.2 △ ±10.2 △ (-20 △ ~-85 △ )。末次随访时视远和视近的斜视度分别为-6.4 △ ±8.0 △ (+16 △ ~-35 △ )和-7.7 △ ±9.6 △ (+20 △ ~-40 △ ),103例(74.1%)保持成功,35例(25.2%)欠矫复发,1例(0.7%)保持过矫。末次随访时双眼视功能显著改善,远、近知觉性融合功能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 χ 2 =26.88、26.24,均P < 0.001),远、近立体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 χ 2 =64.38,P < 0.001; χ 2 =14.63,P=0.002)。末次随访时复发的35例患儿其远知觉性融合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 χ 2 =14.58,P=0.002),远、近立体视水平均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约3/4的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术后远期能维持正位,患者术后双眼视功能有显著改善。即便是术后复发患儿,其双眼视功能仍较术前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双眼视功能并探讨手术时机。方法将97例间歇性外斜视按年龄分成4—8岁(54例)和9~18岁(43例)两组。观察两组手术前双眼视功能及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两组间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术后的双眼视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远、近立体视均较手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远立体视:4~8岁组z=-3.50,P=0.0005,9—18岁组0—2.02,P=0.04;近立体视:4~8岁组z=3.34,P=0.001,9~18岁组z=-2.16,P=0.03)。两组问术后正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3,P=0.57)。术前具有融合点及融合范围者,术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率高,与术前不具有融合功能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9,P=0.03)。结论间歇性外斜视应根据患者眼位、年龄、融合状态及双眼视功能多方面综合考虑手术时机,手术治疗有助于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双眼视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探讨视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小角度外斜视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对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的小角度外斜视患者(远距客观外斜视≤25 PD且近距客观外斜视≤35 PD),随机选取有意愿在医院内行每周2~3次视功能训练的4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随机选取40例患者仅予配镜治疗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年龄7~14岁,排除眼部其他疾病,视力正常。由同一位医生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调节功能、主观和客观斜视度、融像功能、立体视功能、Newcastel Control Score(NCS)等的检查和评估。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等进行数据分析。本研究定义治愈标准为:日常无显性斜视,有良好融像功能,具有远距、近距立体视觉。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术前斜视度、术后时间、远距和近距外斜角度、融像功能、立体视检查结果分布、NCS、近视比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远距客观外斜视度、近距客观外斜视度、远距主观外斜视度、近距主观外斜视度、远距集合功能、近距集合功能、集合近点、NCS等的改变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3.00、-3.33、-4.25、5.81、7.01、-6.40、-7.84,P<0.05);治疗组立体视改善率(TNO、Titmus、Optec35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9、19.95、34.94,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7,P<0.01)。治疗组经视功能训练后,远距客观外斜视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视功能参数均优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外斜视度≤20 PD患者的治愈率(77%)优于外斜视度>20 PD患者(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P<0.05);NCS<3分患者的治愈率(67%)优于NCS≥3分患者(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P<0.05)。结论视功能训练能有效提高小度数残余性外斜视患者的日常眼位控制能力,加强集合功能,改善立体视。开展视功能训练对于间歇性外斜视术后20 PD以内的外斜视患者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娟  陈志钧  梅芳 《眼科新进展》2015,(10):979-982
目的 比较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与单眼一退一截术治疗儿童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1年8月至2014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眼科被确诊为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并行手术治疗的患儿93例137眼,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ilaterallateralrectusrecession,BLR-rec)44例88眼,行单眼一退一截术(unilateralrecess-resection,R&R)术49例49眼。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量患儿经1h诊断性遮盖前后注视6m及33cm调节性视标第一眼位的斜视度。检查患儿近立体视锐度。依据诊断性遮盖后测量的最大看远斜视度及双眼注视偏爱,行BLR-rec或R&R,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医师完成。术后1d、1个月、6个月检查患儿的斜视度和近立体视功能。结果 术后1~3d及术后1个月,R&R组的整体疗效均优于BLR-rec组(χ2=6.324,P=0.042;χ2 =6.747,P=0.034)。BLR-rec组欠矫率在术后1~3d及术后1个月均高于R&R组(χ2=5.959,P=0.015;χ2=6.461,P=0.011),正位率及过矫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远期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两组看远及看近斜视度的差异在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两组获得正常近立体视功能的患儿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5,P=0.784)。结论 治疗儿童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应首选R&R。  相似文献   

8.
双眼视功能训练在弱视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双眼视功能训练在弱视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经综合疗法治疗后双眼视力≥0.6的88例双眼视功能障碍的弱视儿童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58例进行同视机双眼视功能训练,对照组30例仅进行同视机闪烁训练,观察6天。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弱视基本痊愈率,立体视锐度正常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 提示双眼视功能训练对于提高弱视儿童的基本痊愈率、缩短疗程以及建立健全立体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近立体视功能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儿童间歇性外斜视69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手术治疗前后近立体视的变化.结果 手术后近立体视分布有明显变化,周围立体视组有2例恢复为黄斑中心凹立体视,黄斑立体视组有12例恢复为黄斑中心凹立体视,与手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患儿的立体视锐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手术前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近立体视功能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双眼视觉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效果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4/2016-04我院收治的间歇性外斜视患儿108例,其中45例术后未予以双眼视觉功能训练作为对照组,63例术后采用TSJ-IV型同视机训练软件进行双眼视觉训练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术后双眼视觉功能重建及眼位回退情况。

结果:术前两组患儿双眼视功能、斜视度数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观察组三级视功能显著较术前改善,且观察组同时视、视觉融合及立体视患儿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黄斑立体视及黄斑中心凹立体视患儿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无立体视患儿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观察组斜视度数≤30患儿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回访,观察组眼位回退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术后配合同视机双眼视觉训练可促进双眼视觉功能重建,改善斜视度数,同时还可避免术后眼位回退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儿童眼外伤76例治疗后的双眼视功能,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3~14岁儿童眼外伤76例(76眼),于眼外伤一期修复后检查视力,分≤0.3,0.4~0.6和≥0.6 3组.使用AIT-1000型同视机及Titmus检查治疗后患儿的融合和立体视功能,对具有融合或立体视功能的患儿按年龄分成3~5岁、6~7岁和8~14岁3组.统计治疗前后不同视力差异,以及不同年龄和不同视力间双眼视功能的差异.结果 76例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视力≤0.3者,无1例具有融合或立体视功能.视力在0.4以上具有融合功能者39例,具有远立体视者25例,具有近立体视者33例.39例具有融合功能的患儿,0.4~0.6和≥0.6两组间不管是融合还是远、近立体视,≥0.6者例数均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7岁与3~5岁和8~14岁间不管融合、远立体视还是近立体视比较,6~7岁组例数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3~5岁与8~14岁患儿间的融合、远、近立体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眼外伤双眼视功能的恢复与视力恢复成正相关.6~7岁间患儿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较3~5岁与8~14岁患儿的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小度数间歇性外斜视行遮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8月至2015年9月因各种原因未能手术或不适合手术的小度数间歇性外斜视患者8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4例。A组行遮盖治疗,B组未采取任何治疗,随访观察两组的眼位变化、单眼抑制、立体视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a、2a,A组的斜视度(三棱镜+马氏杆+遮盖)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a后,两组的斜视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有1例发生复视,B组中有2例发生复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1,P>0.05);A组中出现单眼抑制、立体视下降患者分别为2例、2例,B组分别为4例、4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7、1.97,均为P<0.05)。结论 小度数间歇性外斜视行遮盖治疗较保守观察治疗对患者更为有利,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眼视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及维持术后眼位稳定的作用。

方法:收集2010-01/2015-12在我院行斜视手术的资料完整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142例,按术后是否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分为治疗组(术后采用DV-100诊疗系统的三级视功能训练光盘针对双眼情况行同时视、融合功能及立体视功能光盘训练)和对照组(术后未行干预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3、6mo,1a的斜视度数和双眼视功能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双眼视功能和眼位情况的差异。

结果:术后6mo,1a,治疗组的眼位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mo,1a,治疗组的三级视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通过手术获得眼位正位后,其双眼视功能可有一定程度恢复。术后通过视知觉学习,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可以更快、更好地促进患者双眼视觉的恢复和重建,从而获得立体视觉,可以更好地稳定眼位,有利于减少术后眼位回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双眼视觉训练仪结合同视机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儿立体视锐度和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126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42例,A组接受同视机训练,B组接受双眼视觉训练仪训练,C组接受同视机训练联合双眼视觉训练仪训练,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立体视锐度、视功能以及斜视度变化程度。结果 治疗后C组立体视锐度改善程度明显优于A、B组(P<0.05);C组视功能恢复程度明显优于A、B组(P<0.05);治疗后C组斜视度改善程度优于A、B组(P<0.05)。结论 双眼视觉训练仪结合同视机训练能促进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儿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168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行斜视矫正手术.手术前后应用同视机检测Ⅰ级视功能和Ⅱ级视功能,用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观察Ⅲ级视功能,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8例患儿中,术前Ⅰ级视功能82例,术后增加到130例,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Ⅱ级视功能54例,术后增加至1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发现,术前远立体视19例,术后增加至71例,82例患者术前有不同程度的近立体视,术后增加至136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手术治疗有助于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双眼视功能的重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视知觉学习联合调节灵敏度训练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至2015年在我院就诊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86例(86眼),随机分为对照组(42眼)与观察组(44眼)。对照组进行视知觉学习训练,观察组进行视知觉学习联合调节灵敏度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正、负相对调节以及调节灵敏度、Titmus立体视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弱视眼经过3个月的训练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2行及2行以上的患者为24眼。观察组则为36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2,P<0.01)。训练后两组患者对比敏感度均有所提高。观察组对比敏感度的升高以低、中空间频率升高表现突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频区对比敏感度升高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训练后观察组患者正、负相对调节以及调节灵敏度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训练3个月后,拥有>80″~200″黄斑立体视12眼,>400″~800″周边立体视18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恢复≤60″正常立体视6眼,对照组为4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知觉学习联合调节灵敏度训练在提高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视力、对比敏感度、调节力以及立体视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双眼视觉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的疗效。方法:将2010-01/2011-10收治的112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术后分为3组,第1组采用同视机进行双眼视觉训练,第2组采用视知觉学习训练软件进行双眼视觉训练,第3组为对照组,未进行双眼视觉训练。对三组患儿术后视远、视近立体视锐度及术后1a眼位正位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视觉训练患儿视远、视近立体视锐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在术后1a随访时,对照组眼位正位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术后进行双眼视觉训练,可显著促进患儿双眼视功能的重建,降低眼位回退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数字化多媒体系统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与恢复的影响。方法 83例间歇性外斜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术后接受数字化多媒体系统进行双眼视觉训练,包括脱抑制及融合功能训练,对照组42例不接受双眼视训练。对比两组训练前后的双眼视功能、融合范围及最终眼位情况。结果 双眼视觉训练后治疗组立体视功能评价比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治疗组融合范围优于对照组p<0.05,最终眼位正位率更高P<0.05。结论 数字化多媒体系统训练可以改善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的双眼视功能、融合及远期眼位正位率,为斜视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胡晓东 《国际眼科杂志》2013,12(7):1362-1364
目的:探讨数字化多媒体系统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与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间歇性外斜手术治疗患者8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术后接受数字化多媒体系统进行双眼视觉训练,包括脱抑制及融合功能训练,对照组42例不接受双眼视训练。对比两组训练前后的双眼视功能、融合范围及最终眼位情况。 结果:双眼视觉训练后治疗组立体视功能评价比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治疗组融合范围优于对照组(P<0.05),最终眼位正位率更高(P<0.05)。 结论:数字化多媒体系统训练可以改善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的双眼视功能、融合及远期眼位正位率,为斜视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孙笑笑  张钰  陈跃国 《眼科新进展》2021,(11):1052-1056
目的 探究角膜塑形镜(OK镜)对近视性屈光参差儿童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至2019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视光中心就诊的60例近视性屈光参差儿童资料,随机分为OK组(配戴OK镜)和SP组(配戴普通框架眼镜),每组各30例。基线时(配戴OK镜或框架眼镜前)和戴镜后6个月、12个月时,分别对受试儿童进行远距斜视度、远距融合范围、远近距立体视的检查。比较OK组和SP组儿童双眼视功能参数的差异,以及两组儿童双眼视功能参数随戴镜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基线时相比,戴镜后6个月、12个月时,OK组儿童的远距融合范围、远距集合范围显著减小,近距立体视显著提高(均为P<0.05),而远距斜视度、远距融合点、远距散开范围、远距立体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基线时相比,戴镜后6个月、12个月时,SP组儿童的近距立体视均显著提高(均为P<0.05),而远距斜视度、远距融合点、远距融合范围、远距集合范围、远距散开范围、远距立体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OK组和SP组儿童基线时和戴镜后6个月时的远距斜视度、远距融合范围、远距融合点、远距集合范围、远近距立体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戴镜后12个月时,OK组儿童的远近距立体视均优于SP组(均为P<0.05),而两组儿童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近视性屈光参差儿童配戴OK镜后,远距融合范围减小,近距立体视提高。与框架眼镜相比,OK镜改善近视性屈光参差儿童远近距立体视的作用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