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评估125I粒子条联合金属支架门静脉内植入+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的疗效.方法 选取17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患者,行125I粒子条联合门静脉内支架+TACE.粒子植入数量17~23粒(6711型,0.7 mCi/粒),第1个半衰期组织内平均吸收剂量为73.51~76.22 Gy.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改变等.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的生存时间、支架通畅时间、累积生存率和累积支架通畅率.结果 所有患者门静脉支架和125I粒子条均成功植入,未发生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2~13个月,12例存活,5例死亡(肝功能衰竭4例,多发转移1例).60、180和360 d的累积支架通畅率为94%、94%和94%;累积生存率为87%、65%和53%.结论 125I粒子条联合金属支架门静脉内植入+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可以提高支架通畅率,延长生存时间.但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序贯治疗肝癌伴门脉主干瘤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48例确诊为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患者,TACE术后1周进行经皮门脉瘤栓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序贯治疗。随访时间12-24月,对比序贯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影像学的变化,以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48例患者共接受215次TACE治疗,平均每例患者4.5次,每例患者平均植入粒子数16枚,技术成功率100%,全组未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肝内病灶客现缓解率为37.3%(18/48)。瘤栓3个月后影像复查平均回缩3.9mm,完全缓解(CR)15例,部分缓解(PR)25例,稳定(SD)6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CR+PR)为83.3%。门脉主干内径恢复大于80%共41例(85.4%)。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47.9%,33.33%,中位生存时间为15.8月。48例患者术后3个月患者的肝功能、血常规与术时比较,P=0.0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TACE联合经皮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序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单纯球囊扩张、胆道外引流同时行125I粒子链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 4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分别为胆管癌1例,肝癌介入治疗术后1例,肝癌手术切除后胆管内癌栓1例,胰头癌1例,术前总胆红素分别为230μmol/L、450μmol/L、670μmol/L和280μmol/L;采用经皮胆道穿刺途径行胆道球囊扩张、外引流,而不放置胆道支架;同时行胆管内125I粒子链植入。结果 4例患者经皮外引流及125I粒子链植入操作均顺利完成。术后14~19 d总胆红素降至接近正常水平,术后10~23 d拔除外引流管,分别随访6、5、4.5和4个月无黄疸复发;3例仍生存,1例胰腺癌患者术后6.5个月死于全身衰竭。结论单纯球囊扩张、胆道外引流并125I粒子链植入消褪黄疸疗效显著,有获得较长时间胆管开通的可能,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25I粒子结合动脉化学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不能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伴Ⅱ型或Ⅲ型门静脉癌栓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0例、女3例;年龄34 ~ 70岁,平均(56±8)岁;肝内原发肿瘤1~15个(中位数为4个).23例门静脉癌栓的平均直径为(20.5±1.5) mm,平均长度为(37.4±2.6) mm.所有患者均行动脉化学栓塞治疗肝内原发病灶,同时经皮穿刺门静脉癌栓内125I粒子植入治疗门静脉癌栓.通过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出处方剂量、所需粒子数、粒子的空间分布、粒子放射性活度、匹配周边剂量等参数,然后在CT监视下,依次在肿瘤的不同层面及位置植入125I粒子.结果 每例患者动脉化学栓塞治疗次数1.0~6.0次,平均(3.1±0.4)次;门静脉穿刺粒子植入次数1.0 ~2.0次,平均(1.4±0.5)次;植入粒子数4~ 17枚,平均(7±1)枚.患者生存期3~24个月,中位生存期18个月.患者3、6和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1.3% (21/23)和69.6%( 16/23)和60.9%( 14/23).所有患者均未见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化学栓塞治疗,可以显著延长伴有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125I粒子植入联合引流治疗巨大肿瘤伴液化坏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河北省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诊疗中心收治的3例巨大肿瘤伴有液化坏死患者,1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为腹膜后恶性平滑肌瘤,1例为食管癌胸壁转移瘤。3例患者均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植入125I粒子90~113颗,粒子活度0.4~0.6 mCi,周边剂量40~80 Gy。3例患者均行液化坏死物引流,其中1例为切开引流,2例为穿刺置管引流。 结果:3例患者引流出液体量200~2 400 ml,粒子植入术后达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均未出现发热、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125I粒子植入联合引流治疗巨大肿瘤伴液化坏死患者安全有效,该研究为临床治疗此类肿瘤提供新的临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并肝静脉、下腔静脉癌栓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本科10例行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HCC合并肝右静脉、下腔静脉癌栓临床资料,术后2月行CT增强、肝功能、AFP检查.以后每2月复查.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无相关手术并发症出现.每位患者平均植入125I粒子10.2粒.术后2月,5例患者肝右静脉、下腔静脉内癌栓较前不同程度缩小,3例患者癌栓较前无明显变化,2例患者癌栓较前增大.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HCC合并肝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肝癌及转移淋巴结的干预方法与经验。方法 选取32例肝门区肝癌及转移淋巴结并行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全面的干预,做好放射防护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所有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干预,治疗总有效率为68.8%,其中1例出现气胸,肺压缩在30%以内,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白细胞轻度下降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肿瘤及转移淋巴结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近期效果好,同时及时有效的干预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用门静脉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对合并门脉癌栓的肝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汇集自2014年以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放射科收治的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患者12例,分析其临床、影像、实验室检查资料,完成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及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术,统计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并发症,讨论支架的通畅情况及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手术成功12例(100%),2例支架未开通,其中1例并发穿刺点出血,1例并发呕血.10例患者接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0个月(2~15个月),平均生存时间8.0个月(2~15个月).术后3、6和9个月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7/9、7/9、5/8和3/6.门脉支架平均通畅时间7.5个月(0~15个月).术后3、6和9个月、1年门静脉通畅率分别为7/9、6/9、5/8和3/6.随访期内共8例患者行后续TACE治疗,共行TACE 18例次,术后肝功能稳定.结论 门静脉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可以降低癌栓分级、维持支架通畅、保证门脉供血、扩大TACE适应证,对合并门脉癌栓的肝细胞癌患者具有较大的综合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给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后患者佩戴防辐射口罩对125I放射粒子辐射的防护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因腭部腺样囊性癌行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的患者3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8例。对照组术后采用距离防辐射,试验组术后采用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后患者专用口罩,监测并比较距离两组对象0、20、50 cm的辐射剂量。 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植入的125I数分别为(30±3)颗和(31±2)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7,P=0.248)。试验组术后接受的辐射剂量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试验组监测的辐射剂量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辐射剂量的公众限值2.5 μSv/h以下。 结论:使用防辐射口罩可以有效降低和屏蔽手术后125I放射性粒子对外界的放射,使患者可以正常的与外界交流和生活,促进身体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门静脉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联合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学栓塞术(DEB-TACE)治疗肝细胞肝癌(HCC)伴门静脉主干癌栓(MPVTT)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单臂研究,7例确诊患者顺序入组接受治疗,比较门静脉支架植入前后门静脉压力变化,术前和术后1~3 d、4d和5~7 d肝功能变化的差异,总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7例患者均为BCLC-C期,Child-Pugh A~B级.均为巨块型肝癌,左肝1例,右肝6例,门静脉左支癌栓1例,右支癌栓6例,均伴有MPVTT.所有患者均顺利进行放射性粒子支架门静脉内植入联合DEB-TACE治疗.支架植入前后门静脉平均压力分别为15.3和10.2 cmH20,压力下降明显.血清总胆红素(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术后一过性增高,3~4 d后逐渐下降,TB恢复较ALT、AST慢.2例患者伴心肌损害,2~3 d后逐渐恢复.结论 联合应用放射性粒子支架门静脉内植入和DEB-TACE治疗HCC合并MPVTT是安全可行的,远期疗效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可移动125I粒子条联合经皮肝胆管内外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治疗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A)的短期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江南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7月—2021年9月收治的HCCA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19例)与对照组(21例)。观察组采用可移动放射性125I粒子条联合PTCD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直型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肝功能改善情况、引流通畅时间、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短期生存期等。 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后,肝功能异常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肝功能缓解程度无明显差异(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引流通畅时间167.0 d优于对照组的152.0 d;两组胆道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5.79%及61.90%,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费用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中位手术时间缩短大约20 min,中位手术费用少大约3 000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 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2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观察组患者粒子条更换次数共18人次,短期生存率高于对照组(78.95% vs 52.38%)。 结论可移动125I放射性粒子条植入联合PTCD治疗HCCA患者总体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缩短,胆道感染发生率更低,短期生存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125I粒子串近程放射治疗兔植入性门静脉主干癌栓(MPVT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32只新西兰大白兔门静脉主干植入VX2肿瘤细胞株,随机分为治疗组(T组,n=16)和对照组(C组,n=16).治疗组、对照组兔MPVTT中分别植入出I粒子串、无放射性粒子串,术后定期监测兔一般情况、体重、实验室检查变化,术后2周治疗组、对照组各处死8只兔,作病理学检查.余下兔饲养至死亡作尸检,对比两组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Ki-67标记指数、凋亡指数,并以此为基础评估该疗法的有效性.结果 近程放射治疗后每个观察时间点均表明,对照组兔体重下降更加明显,两组兔肝功能、血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平均MPVTT体积为分别为(565.4±220.9) mm3、(2 269.9±437.0) mm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Ki-67蛋白指数分别为(4.14±1.84)%、(33.82±6.07)%,凋亡指数分别为(6.51±1.92)%、(0.91±0.26)%,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39.50±2.37)d、(27.38±1.22)d,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125I粒子串近程放射治疗兔植入性MPVTT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腔内放射性粒子条是参照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使放射性粒子(如125I)在预先制作的管材内呈连续线性排列组合而成,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腔道狭窄的低能放射源,其随着放射性125I粒子在各种肿瘤组织种植取得良好疗效的基础上,近些年逐步发展起来,并在胆道、体静脉血管、门静脉等腔道肿瘤控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疗效。经空间布局优化的腔道内适形粒子条成为目前发展的方向。相关研究对不同肿瘤所致的恶性梗阻腔道内粒子条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碘125粒子植入治疗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肠癌术后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分析影响生存预后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肠癌术后肺转移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碘125粒子植入组(A组,20例)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B组,16例)。分析并比较两组的局部控制率、生存期及术后并发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采用Cox模型分析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A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与B组的1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1.131, P=0.440),两组第1、3、6、12个月的局部控制率均达到80%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7)。A组肺转移瘤的反复治疗次数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5±0.58)次vs.(1.69±0.48)次,t=3.729,P=0.001];治疗后随访,B组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纤维化的损伤程度较A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放射性肺炎分级较高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213,95%CI:1.013~4.834,P=0.046)。 结论: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相比,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可以短时间内反复应用,肺组织的放射性反应轻微,治疗肺转移瘤安全、高效,临床应用限制较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血管内近程放疗(EVBT)与序贯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门静脉主干癌栓(MPVTT)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接受支架植入和TACE治疗的176例肝细胞肝癌合并MPVTT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3例(A组)同期在门脉主干内植入125I粒子条,余53例行序贯3-DCRT(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期、疾病无进展生存期、支架通畅期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无严重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平均随访(11.7±8.3)个月,A组及B组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11.7±1.2)和(9.5±1.8)个月(P=0.002),平均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5.3±0.7)和(4.4±0.4)个月(P=0.010),平均支架通畅期分别为(10.3±1.1)及(8.7±0.7)个月(P=0.003).结论 相对序贯3-DCRT,EVBT联合支架植入和TACE能显著延长HCC伴MPVTT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血管内支架置入术联合经皮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1例SVCS患者临床资料,均行内支架置入术后序贯经皮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结果 31例患者一次性血...  相似文献   

17.
Treatment of prostate cancer utilizing iodine 125 (125I) interstitial seed implants has become an accepted and widely used modality. Numerous variations in 125I seed implant loading distribution techniques have developed as a result of the preferences of individual institutions implementing the modality. No particular universal standard is currently used for 125I seed implants. A major concern with 125I seed implants is coverage of the prostate with the desired dose and the minimization of dose to the urethra. A variation of seed distribution per individual anatomy is desirable. Historically, brachytherapy relied on dosimetry systems, such as the Paris, Quimby, and Manchester system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dose distribution. Use of various peripherally loaded 125I seed implant distributions to accommodate anatomic variations within the same institution prompted the interest of how the results compare to the Manchester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