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饮食行为,探讨改善ASD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方法,为指导ASD儿童的科学喂养提供依据.方法 病例组为来自青岛某医院和某孤独症康复训练学校的2~6岁ASD儿童128例,对照组为青岛市数家幼儿园正常儿童133名,采用自编的儿童饮食行为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儿童的10种饮食行为与10类食物的选择情况.结果 病例组每位ASD儿童出现饮食行为问题的总数是(5.9±1.9)个,高于对照组每位儿童的(4.7±2.4)个(Z=-4.068,P<0.05);ASD儿童进餐时离开饭桌的发生率为93.0%,需喂食的发生率为88.3%,吐食物的发生率为71.1%,扔食物的发生率为47.7%,尖叫的发生率为36.7%,而对照组儿童分别为73.7%,71.4%,58.6%,23.3%和1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食物选择方面,病例组ASD儿童拒绝食用杂粮、豆类和鱼虾贝类的报告率均超过了30%,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不足20%);病例组儿童食用水果的报告率为89.8%,而对照组儿童均食用水果,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ASD儿童普遍存在多种饮食行为问题,建议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2.
探讨孤独症儿童存在的饮食行为问题,为改善孤独症儿童的饮食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病例组选自乌鲁木齐市某医院和某孤独症康复训练机构的2~7岁孤独症儿童113例,对照组为乌鲁木齐市某医院2~7岁常规体检儿童223例,采用“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卷”调查2组儿童的饮食行为.结果 病例组挑食、食物响应、不良进食习惯、过饱响应和情绪性进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而外因性进食和主动进食能力得分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饮食行为问题比较结果显示,病例组饮食行为发生率在挑食项、不良进食习惯、过饱响应项、情绪性进食项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孤独症儿童主要存在的饮食问题有挑食,不同程度的食物响应、过饱响应、不良的进食行为和情绪性进食.  相似文献   

3.
脑性瘫痪( 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并导致活动受限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可伴有智力低下,抽搐发作,视觉、听觉、认知、感知及言语等功能发育迟缓[1],是目前致小儿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在国内为0.2% ~0.4%[2].其中智力发育迟缓是脑瘫患儿最常见的并发症[3],有61.7% ~ 86.2%的0~6岁脑瘫患儿伴有智力发育迟缓[4].本研究运用瑞文测试联合型(CRT)量表[5],排除脑瘫患儿肢体障碍和语言障碍因素,为进一步了解相应人群的一般智力特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脑瘫患儿的心理行为发育状况及常见心理行为问题.方法 采用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对辖区内61例4~16岁脑瘫患儿、61例对照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脑瘫组儿童社会能力问题检出率为34.21%,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13.16%);脑瘫组儿童在活动情况、社交情况、学校情况及社交能...  相似文献   

5.
儿童脑瘫发生的高危因素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宫内感染、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干预者应当采取科学的方法,为每名患儿量身定制康复方案。在逐渐改善患儿运动障碍的同时进行教育康复,以提高其智力水平,使其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6.
儿童脑瘫的流行特征与危险因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脑瘫是继脊髓灰质炎控制之后又一儿童严重的致残性疾病。由于低出生体重儿特别是极低体重儿存活增加,脑瘫患病率无明显下降。对脑瘫的病因揭示仍显不足,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胚胎及胎儿发育生物学作用研究可望加强。  相似文献   

7.
脑性瘫痪是继发于婴幼儿早期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一种姿势和运动发育障碍。近20年来,人们不仅只关注脑瘫儿童的肢体残疾问题,还会关注其营养健康问题。已有的研究发现脑瘫儿童存在多方面的营养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脑瘫儿童的预后,还会影响脑瘫儿童的生长发育甚至预期寿命。脑瘫儿童的营养问题已被康复临床所关注。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并多维度分析影响脑瘫儿童营养状况的因素,希望为脑瘫儿童的临床营养干预提供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谭育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9):2689-2690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在前庭感觉、触觉、本体感觉以及智能方面对脑性瘫痪儿童的影响。方法:对16例2.5~4岁之间的脑瘫患儿进行感觉统合训练3个月,并在训练前后进行感觉统合评定量表评分及0~4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分。结果: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后,前庭感觉、触觉、本体感觉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相似文献   

9.
感觉功能障碍是脑瘫儿童普遍存在的临床问题,其中本体感觉在运动过程中对于姿势的调整,平衡协调的维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针对脑瘫儿童进行本体感觉的评估对于未来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关于本体感觉的研究还很缺乏,其主要应用于脑卒中、关节损伤等成年人群体。因此本文旨在整理国内外针对脑瘫儿童特殊群体的本体感觉评估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儿童孤独症是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一种严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该病以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的三联征为临床特点,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感知觉障碍和情绪、情感异常等表现,常预后不良。儿童孤独症主要采用综合性治疗,包括特殊教育训练、行为矫正、辅助性物理治疗及药物治疗。该病尚无特异性药物治疗方案,目前采用的治疗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心境稳定剂和儿童注意缺陷及多动障碍治疗药物等。上述药物主要针对患儿的伴随精神症状进行对症治疗,从而提高患儿生存质量。笔者通过归纳我国儿童孤独症的治疗药物及其作用机制和应用疗效,旨在为进一步探索儿童孤独症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孤独症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与血矿物质元素水平。 【方法】 对实验组的67名孤独症儿童和对照组的52名儿童的抚养人进行儿童饮食行为的问卷调查,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血锌、铁、钙、镁、铜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孤独症儿童的偏食问题比正常儿童更严重, 尤其在食物种类的选择、接受新食物方面的饮食问题上更为突出,血清锌、铁、钙的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儿童。 【结论】 饮食行为问题和矿物质元素缺乏问题在孤独症儿童中更为突出,临床医生应指导抚养者进行相应的行为矫正及膳食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情绪行为问题与饮食行为问题,并对该群体中两者的关系进行初步探究。方法 2020年8月—2021年4月使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父母版)和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卷(PEBQ)对150例学龄前ASD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及饮食行为问题展开评估,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两者关系。结果 学龄前ASD儿童常见的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同伴交往问题(86.0%)、社会行为问题(72.7%)、多动问题(51.3%)。常见的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主动进食能力不足(83.3%)、挑食(57.3%)、情绪性进食(42.0%)。品行问题是学龄前ASD儿童食物响应问题(OR=3.48, 95%CI:1.04~11.63)和情绪性进食(OR=6.11, 95%CI:1.56~23.86)的危险因素。社会行为问题是学龄前ASD儿童挑食(OR=3.07,95%CI:1.40~6.74)和主动进食不足(OR=5.32,95%CI:1.25~22.70)的危险因素,多动问题是学龄前ASD儿童挑食(OR=3.40,95%CI:1.65~7.00)和不良饮食习惯(OR=4...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脑瘫儿童以进食功能分级系统(EDACS)进行评估,研究EDACS与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的相关性,分析EDACS级别对营养不良检出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2021年1—4月就诊于安徽省儿童医院康复科的81例脑瘫儿童分别采取EDACS及GMFCS进行评估,并采用儿童生长发育Z评分进行营养评估,使用Kendall系数分析EDACS与GMFCS级别相关性,并用χ2检验分析EDACS级别对营养不良状况的影响。结果 EDACS分级结果为:Ⅰ级37例(45.7%)、Ⅱ级26例(32.1%)、Ⅲ级16例(19.8%)、Ⅳ级2例(2.5%)、Ⅴ级0例(0.0%);GMFCS分级结果为(由于有9例拒检,合计72例):Ⅰ级26例(36.1%)、Ⅱ级17例(23.6%)、Ⅲ级11例(15.3%)、Ⅳ级9例(12.5%)、Ⅴ级9例(12.5%)。EDACS与GMFCS的Kendall相关系数为Kτ=0.345,具有弱正相关性P(双尾)=0.001。采用EDACS分类的进食正常和进食困难的脑瘫儿童,其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9,P<0.05)。结论 对于脑瘫儿童,EDACS分级与GMFCS分级具有弱正相关性,同时EDACS级别对于营养不良也有影响,因此可将EDACS作为GMFCS的有益补充,有助于脑瘫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全面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饮食行为问题,探索通过家长教育、以家庭为主体的综合饮食干预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保科门诊就诊并确诊的18~72月龄ASD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饮食行为,对存在饮食行为问题的家庭给予饮食指导,为期1个月。同时对儿童进行体格测量,检测血清营养学指标。结果 研究最终调查310名儿童,其中51.0%的ASD儿童有挑食行为,其他高发的行为问题有进餐容易分心(35.3%)、进餐要看电视或玩玩具(25.5%)、不愿在餐桌进餐(19.0%)。ASD儿童体重过重(11.6%)及肥胖(11.2%)的比例较高,个别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2、锌降低。本研究最终干预问题条目有7条,每个问题条目干预过程中都有不同比例的儿童得到改善。同时个别条目干预中发现主要照顾者为父母及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高的干预改善率更高(OR>1,P<0.05)。结论 ASD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发生率高,应推动以家庭为单位的ASD儿童饮食行为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15.
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胃肠道问题是脑瘫儿童常见的伴随症状,主要包括口咽吞咽障碍、胃食管反流病和便秘。本文对脑瘫儿童主要的胃肠道问题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家长及医务人员对脑瘫儿童胃肠道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学龄前期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及其与母亲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以期全面干预ASD儿童及其家庭。方法 选取2018年1—8月于泉州市儿童医院就诊的5~6岁孤独症儿童71名,并同期入组性别、年龄、母亲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学龄前期儿童71名;对所有被试进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4~16岁版)评定,同时由其母亲完成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定。结果 1)孤独症男童组的CBCL总分、交往不良、多动、违纪、社交退缩和攻击性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Z值分别为-6.880、-9.417、-5.745、-5.109、-8.869、-3.510,P<0.001),体诉因子分低于正常对照组(Z=-2.767,P=0.006)。ASD女童组的CBCL总分、多动、残忍、社交退缩、分裂强迫和攻击性因子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Z值分别为-3.726、-3.356、-2.292、-4.339、-2.226、-2.476,P<0.05)。2)两组ASD儿童母亲的SAS、SDS总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Z值分别为-6.848、-3.126、-6.385、-2.183,P<0.05)。3)ASD男童母亲的SAS、SDS总分与ASD男童的CBCL总分、多动、违纪、攻击性、体诉、抑郁、强迫因子分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ASD女童母亲的SAS、SDS总分与ASD女童的攻击性因子分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学龄前期ASD儿童存在较多的情绪行为问题,其母亲存在较多的焦虑、抑郁情绪;两者间存在一定相关关系;应对学龄前期ASD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及其母亲的焦虑抑郁情绪予以关注和干预。  相似文献   

17.
The energy intakes of 13 children [seven girls, six boys, mean age 10 years (s.d. 4; range 4–15 years)] with cerebral palsy attending a residential school were measured by 3-day weighed dietary record. Energy intake averaged 340 kj/kg per day (s.d. 93; range 102–424)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group mean estimated energy requirement (271 kj/kg per day, s.d. 70; range 144–395). The mea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for day to day energy intake was 14%, and food energy not consumed (plate waste and food unsuccessfully ingested) averaged 22% of energy intake. Within the group there was little evidence of marked differences in energy intake between different diagnostic types of cerebral palsy or between children of different feeding/eating ability, although the sample size was too small to detect small between-group differences in intake. Energy intake was somewhat higher than that reported in some other studies, but there was no evidence of the unusually high energy intakes which have been reported previously in some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