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2 468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诊的2 468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过敏原检测结果。结果总IgE 2级者血清sIgE阳性率显著高于总IgE 1级者,总IgE 3级者血清sIgE阳性率显著高于总IgE 1级、2级者,差异显著(P 0.05)。1 123例血清sIgE阳性者中单纯吸入性过敏原阳性者602例,单纯食入性过敏原阳性者156例,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同时阳性者365例。其中吸入性过敏原前三位为户尘螨/粉尘满、霉菌混合物、猫毛皮屑,食入性过敏原前三位为牛奶、海鱼/海蟹、海虾。结论本地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主要致敏物为户尘螨/粉尘满、霉菌混合物、猫毛皮屑。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儿童荨麻疹患者过敏原血清特异性IgG和IgE检测结果。方法:对63例儿童荨麻疹患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食物及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结果: 食物过敏原IgG的总阳性率为76.19%,其中主要过敏原是鸡蛋、牛奶;食物过敏原IgE的总阳性率为41.27%,其中主要过敏原是鸡蛋、淡水鱼;食物过敏原IgG和IgE的检测结果不一致(P=0.000)。吸入性过敏原IgE的总阳性率为57.14%,其中主要过敏原是尘螨和蟑螂。不同年龄组患儿过敏原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针对儿童荨麻疹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G和IgE抗体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明确过敏性皮肤病的过敏原,对临床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温州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的主要过敏原类型和分布特征,为临床过敏性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德国Mediwiss Analytic Gmb H生产的Allergy Screen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检测40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18种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sIgE)含量,采用Roche E601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中总IgE含量。结果温州地区40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总Ig E阳性率为57.46%,s Ig E阳性率为78.86%;吸入性过敏原以户尘螨为主,阳性率45.02%,食入性过敏原以牛奶为主,阳性率26.12%;吸入性组过敏原阳性率64.18%高于食入性组53.23%,2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33,P=0.010);不同性别间过敏原检出率为男165例(83.33%),明显高于女152例(74.51%),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2,P=0.030);402例患者以多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为主,其中21.39%的患者仅对单一过敏原有阳性反应,17.91%的患者对2种过敏原有阳性反应,而3种及以上过敏原呈阳性反应的占39.56%。结论温州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吸入性过敏原以户尘螨为主,食入性过敏原以牛奶为主,大多数患者易被多种过敏原致敏。通过对其过敏原进行筛查可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寻荨麻疹患儿常见的过敏原种类,为其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ediwiss 公司AllergyScreenAnalytic GmbH 过敏原检测系统,对257 例荨麻疹患儿进行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和总IgE 检测,并在不同年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257例荨麻疹患儿sIgE阳性142例(55.27%),总IgE阳性率69.65%.其中吸入性过敏原最常见的依次为户尘螨18.68%、霉菌组合17.51%、猫毛皮屑4.67%、屋尘4.28%和狗毛皮屑3.89%;食物性过敏原中,最常见的依次为牛奶28.79%、羊肉16.34%、牛肉7.00%、鸡蛋白5.45%和虾3.11%.比较<3 岁组、3~6 岁组和>6 岁组,户尘螨、猫毛皮屑、牛奶和羊肉sIgE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尘螨和霉菌是荨麻疹患儿最主要的吸入性过敏原,牛奶、牛羊肉、鸡蛋白是荨麻疹患儿最常见的食物性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为荨麻疹患儿提示了相关过敏原,可以针对性地回避相关过敏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辽沈地区儿童特应性皮炎(AD)常见过敏原的血清特异性IgE(sIgE)与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及随年龄增长的变化,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7月于东北国际医院变态反应科门诊诊断为AD的患儿,且同时检测血清sIgE及行SPT,回顾性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546例患儿sIgE阳性率为83.51%,SPT阳性率为59.16%;男女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段SPT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学龄前组、学龄组、青春期组、婴幼儿组,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IgE过敏原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组、青春期组,其中婴幼儿组与学龄前组最常见过敏原是蛋清及牛奶,学龄组及青春期组最常见过敏原是尘螨组合。随着年龄增长,尘螨、艾蒿等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呈上升趋势,而蛋清、牛奶、黄豆、牛羊肉等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逐渐降低。对于吸入性过敏原,两种检测方法的总体阳性率为69.96%,SPT阳性率为59.16%,血清sIgE阳性率为61.17%,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湿疹患儿常见的过敏原,寻找儿童湿疹可能的过敏促发因素,为其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ediwiss公司AllergyScreen Analytic GmbH过敏原检测系统,对872例湿疹患儿进行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和总IgE检测,并在不同年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872例湿疹患儿slgE阳性690例(79.13%),总IgE阳性709例(81.30%)。其中吸入性过敏原最常见的依次为户尘螨(34.60%)、点青霉(22.71%)、屋尘(16.28%)和狗毛皮屑(10.89%);食物性过敏原中,最常见的依次为牛奶(36.12%)、羊肉(22.94%)、鸡蛋白(20.07%)和牛肉(13.88%)。比较1岁组,1~3岁组和3岁组,户尘螨、屋尘、狗毛皮屑、点青霉、鸡蛋白、牛奶、羊肉和蟹的sIgE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户尘螨、点青霉和屋尘是湿疹患儿最主要的吸入性过敏原,牛奶、羊肉、鸡蛋白是湿疹患儿最常见的食物性过敏原。随年龄增大,吸入性过敏原逐步取代食物成为主要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为湿疹患儿提示了相关过敏原,可以针对性地回避相关过敏原。  相似文献   

7.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及IgE检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临床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特异过敏原及血清总IgE水平变化.方法采用荧光酶标法(MAST法)检测了987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的过敏原血清特异性IgE(sIgE)和总IgE水平.结果sIgE阳性率为73.4%(724/987),总IgE阳性率为86.6%(855/987).其中粉尘螨、屋尘螨、霉菌类、狗毛占多数,食物类过敏以虾、蟹为主.结论MAST CLA-1测定仪应用荧光酶标法的原理检测过敏原操作简单,特异性高,特异性过敏原的检测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湖北十堰地区常见过敏原。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对1103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过敏原检测阳性患者828例(75.07%),吸入组阳性率排前3位的是蟑螂、艾蒿、尘螨, 分别为21.94%、19.49%、19.13%;食入性过敏原组阳性率排前3位的是淡水鱼、花生、海鱼, 分别为13.42%、11.79%、11.51%。夏季和秋季的过敏原阳性率高于春季和冬季。不同年龄组以及不同性别患者过敏原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本地区常见吸入性过敏原和食入性过敏原分别为蟑螂和淡水鱼。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延边地区成人特应性皮炎(AD)患者过敏原种类,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200例成人AD患者血清特异性IgE(sIgE)和总IgE,并对朝鲜族和汉族成年人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成年人血清总IgE升高121例(朝鲜族54例,汉族67例),特异性IgE阳性78例(朝鲜族33例,汉族45例),朝鲜族和汉族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率较高的过敏原依次为户尘螨、粉尘螨、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矮豚草蒿、蟑螂、鱼虾蟹和小麦。结论:成人AD发病与吸人性及食物性过敏原有关,其中吸人性过敏原是发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户尘螨和粉尘螨是最主要的过敏原。  相似文献   

10.
采用酶免疫分析法,对116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定性检测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和半定量检测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116例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104例(89.7%),对一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32例(30.8%),两种以上28例(26.9%);IgG抗体阳性110例(94.8%),对一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16例(14.5%),两种以上94例(85.5%)。吸入组中阳性率较高的是尘螨+粉螨,猫毛发屑+狗毛发屑+鸽子毛,点青霉+黑根霉+交链孢霉。14种食物中阳性率较高的是虾,蟹,蛋黄/蛋清,小麦。过敏原的存在与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有较紧密的联系。同时检测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和IgG,可在检测IgE抗体找不到相应的过敏原时,在检测的IgG抗体中找到,从而找到可疑的过敏原,及时有效的治疗过敏性皮肤病。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斑秃患者脱发皮损中朗格汉斯细胞在斑秃病理进程中的分布以及与T细胞的关系。 方法 对29例斑秃患者(活动期16例,非活动期13例)头皮脱发皮损进行CD1a免疫组化染色,对其中17例斑秃患者行CD4、CD8免疫组化染色。荧光半定量PCR测定局部皮损浅层和深层CD1a和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 斑秃患者表皮和真皮各处包括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毛囊周围,真皮深层血管周围、毛囊周围CD1a阳性LC数量均较健康对照显著增加(Z = 4.354,2.884,4.640,3.217, 3.496,均P < 0.01),活动期皮损表皮层、深层血管、深层毛囊CD1a阳性LC数量较非活动期皮损高(Z = 2.457, 2.130,1.954,P ≤ 0.05)。斑秃患者CD1a 、GM-CSF mRNA相对表达量在皮损真皮浅层虽与健康对照无差异,但在深层均高于健康对照(Z = 2.702,2.941,均P < 0.01)。斑秃患者浅层血管周围LC与深层毛囊周围CD8+ T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 = 0.618,P < 0.05),活动组浅层血管周围LC与深层毛囊周围CD8+ T细胞数量分布呈正相关关系(r = 0.795,P = 0.01),非活动组浅层血管周LC与深层毛囊周围CD8+ T细胞数量分布则无相关关系。 结论 斑秃患者皮损LC数量增加,且在活动期皮损升高更明显。活动期斑秃皮损中浅层血管周围LC与深层毛囊周围CD8+ T细胞数量呈正相关,推测LC在斑秃疾病进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结节性红斑患者血清总IgE和单胺氧化酶(MAO)含量。方法:选择结节性红斑患者115例及正常人36名,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其血清总IgE和MAO。结果:结节性红斑患者血清总IgE含量235.36±295.14IU/mL高于健康对照组83.19±82.52IU/mL(P〈0.05),血清MAO含量15.55±14.32U/L高于健康对照组7.43±3.76U/L(P〈0.01)。结论:IgE和MAO可能参与了结节性红斑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湿疹皮炎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方法回顾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于华山医院过敏专科门诊就诊的3 051例湿疹皮炎患者, 利用Phadia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患者的血清特异性IgE水平, 计算各项过敏原的检测阳性率, 分析湿疹皮炎患者的常见吸入性过敏原和食物过敏原。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3 051例湿疹皮炎患者中, 特应性皮炎1 412例, 其他湿疹/皮炎1 639例。1 629例(53%)过敏原阳性, 阳性过敏原数为(3.0 ± 1.6)个。最常见的3种吸入性过敏原分别是粉尘螨(904/1 522例, 59%)、户尘螨(891/1 513例, 59%)和链格孢霉(206/1 068例, 19%);最常见的3种食物过敏原分别是虾(251/1 432例, 18%)、鸡蛋白(165/992例, 17%)和牛奶(149/994例, 15%)。3 051例中, 25例(1%)年龄< 2岁, 571例(19%)2 ~ 12岁, 285例(9%)12 ~ 18岁, 2 170例(71%) > 18岁。在< 2岁、2 ~ 12岁患者组中, 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儿童特应性皮炎(AD)患者血清中维生素D(VitD)、总免疫球蛋白E(tIgE)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评价VitD与AD患者病情相关性及其在AD发病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集120例AD患儿和60例健康体检儿童外周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以及AD组血清总IgE水平,血细胞分析仪检测AD组EOS比例。结果AD 组患儿血清25(OH)D 水平为(62.99±17.38) 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44±18.07)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P<0.01)。轻度、中度及重度AD组三组患儿体内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2,P=0.275)。AD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总IgE水平呈负相关(r=-0.38,P=0.003),但与EOS比例无相关性(r=-0.03,P=0.827)。结论儿童AD患者体内25(OH)D水平较低,VitD不足与高水平tIgE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EOS比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9、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与血清IgE水平、病情严重程度和病程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活动期CSU,按7日荨麻疹活动评分(UAS7)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同时将经规范抗组胺治疗28 d后进入疾病静止期的患者纳入CSU静止期组。另选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采集各组受试者外周静脉血,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IL-9、PAF水平,选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总IgE水平。分析CSU患者血清IL-9、PAF水平与血清总IgE水平、UAS7评分和病程之间的相关性。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结果 CSU活动期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11 ~ 68(34.68 ± 8.62)岁,病程2个月至7年[(1.42 ± 0.41)年]。健康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0 ~ 70(35.06 ± 7.89)岁。轻、中、重度CSU患者分别有12、26、22例,经规范治疗后22例纳入静止期组。CSU活动期组、CSU静止期组、健康对照组血清IL-9水平(144.34 ± 23.19、109.25 ± 20.77、107.23 ± 19.23 pg/ml)、PAF水平(362.45 ± 51.45、223.18 ± 32.46、221.23 ± 28.38 pg/ml)、总IgE水平(168.12 ± 32.48、24.04 ± 7.04、21.76 ± 5.95 I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38.80、148.38、499.12,均P < 0.001),CSU活动期组IL-9、PAF、总IgE水平均显著高于CSU静止期组与健康对照组(P < 0.05);CSU静止期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血清IL-9水平、PAF水平与血清总IgE水平、UAS7评分均呈正相关(P < 0.05),与病程无显著相关性(P > 0.05)。结论 CSU活动期患者血清IL-9、PAF水平均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明显升高,且与血清总IgE水平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章星琪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55(11):1013-1018
【摘要】 斑秃的确切病因未明,部分患者反复发作。有证据显示过敏参与部分斑秃患者早发、重症、复发和迁延。尘螨过敏可能是部分重症斑秃患者尤其是儿童重症斑秃的病因之一,估计因为Th2型免疫反应占优势。脱敏可抑制Th2型免疫反应,改变机体免疫格局,降低斑秃复发时的病情严重程度。另外,斑秃治疗前高IgE水平可预测度普利尤单抗有效率较高,高白细胞介素(IL)-4水平可预示二苯环丙烯酮局部免疫疗法无效,因为该疗法通过拮抗Th1型反应而起作用。因此,血清总IgE、尘螨特异性IgE和IL-4可作为生物标志物,在斑秃患者中提示Th2型反应占优势。本文重点分析过敏与斑秃的关系、抗过敏和脱敏在治疗斑秃中的作用,旨在为斑秃的精准/个体化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9(IL-9)和Th9细胞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 方法 收集门诊慢性荨麻疹患者30例,另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IgE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 IL-9+细胞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IL-9、PU.1 mRNA的表达。两组间定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分析。 结果 慢性荨麻疹患者PBMC IL-9及PU.1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44 ± 1.90比3.20 ± 1.78,3.26 ± 1.59比2.34 ± 1.47,t = 2.60,2.34,均P < 0.05)。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CD4+IL-9+细胞比例[(0.63 ± 0.44)%]、IgE水平[(82.04 ± 31.72) IU/ml]与健康对照组[(0.22 ± 0.12)%、(60.74 ± 28.26) IU/ml]比较均明显升高(t = 5.04,2.75,均P < 0.01)。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CD4+IL-9+细胞比例、IL-9及PU.1 mRNA与IgE水平均呈正相关(R = 0.596,0.767,0.746,均P < 0.01)。 结论 Th9细胞和IL-9可能参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  相似文献   

18.
Alopecia areata (AA) is a heterogeneous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nonscarring hair loss on the scalp or any hair-bearing surface. A wide range of clinical presentations can occur, from a single patch of hair loss to complete loss of hair on the scalp (alopecia totalis, AT) or over the entire body (alopecia universalis, AU). The cause of AA is unknown although most evidence supports the hypothesis that AA is an immunologically mediated disease.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compare serum levels of total immunoglobulin E (IgE) between patients with AA and healthy subjects, and to asses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ocalized form and extensive forms of the disease such as AT and AU. Sixty patients with AA and 50 healthy subjects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Fifty patients had localized AA (LAA), and ten patients had AT, AU or AT/AU. Serum levels of IgE were measured using fluoroenzyme immunoassay techniques. Serum levels of total Ig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AA patients than in controls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rum levels of total IgE between patients with LAA and those with extensive forms of the disease (p>0.05). The exact role of serum IgE in AA should be additionally investigated in future studies.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抗高亲和力IgE受体(FcεRI)抗体、抗IgE抗体、抗幽门螺杆菌(HP)抗体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发病的关系。 方法 设(CIU)组、急性荨麻疹(AU)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100例受试者。每例受试者均进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过敏原,血清总IgE、抗FcεRI抗体、抗IgE抗体、抗HP抗体、TGAb水平及阳性率,将CIU组与AU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CIU组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率为53%,AU组为12%,健康对照组未发现阳性者。CIU组和健康对照组过敏原检测均为阴性,而AU组能检测到食物或吸入物过敏原,阳性率为86%。 CIU组抗FcεRI抗体和抗IgE抗体水平均高于AU组和健康对照组(P < 0.05); CIU患者IgE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T = 190.00,P < 0.05),而AU组IgE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 = 226.00,P < 0.05); 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CIU患者抗FcεRI抗体水平较阴性患者高(T = 101.73,P < 0.05),抗IgE抗体在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和阴性CIU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312.04,P > 0.05); CIU组、AU组、和健康对照组抗H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19%和23%,TGAb阳性率分别为18%、15%和11%,抗HP抗体和TGAb阳性率在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抗HP抗体阳性的CIU患者中,抗FcεRI抗体阳性率较AU患者和健康人高(P < 0.01);抗IgE抗体阳性率与AU患者和健康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GAb阳性的CIU患者中,抗FcεRI抗体阳性率较AU患者和健康人高(P < 0.01),抗IgE抗体阳性率与AU患者和健康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CIU存在抗FcεRI和抗IgE自身抗体,可能在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关键词】 荨麻疹; 自身抗体; 免疫球蛋白E; 皮肤试验  相似文献   

20.
斑秃患者血清IFN-γ、IL-12、IL-4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探讨Th1/Th2型细胞因子与斑秃发病机制的关系,为斑秃治疗新策略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方法:应用酶标法检测IFN-γ、IL-12、IL-4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①重型斑秃、轻型斑秃的IFN-1(Th1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有所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重型斑秃的IL—12(Th1)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重型斑秃、轻型斑秃Th2型细胞因子IL~4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有所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斑秃的发病中,存在着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失衡,其中重型斑秃表现为典型的Th1型反应特征。轻型斑秃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轻度失衡,Th1型反应可能也参与了轻型斑秃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