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宫颈癌患者有明显年轻化趋势,患者多为生育年龄妇女,包括大量未婚未产妇,治疗后迫切希望保留生育功能。宫颈锥切术和根治性宫颈切除术主要分别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CIN和早期宫颈癌患者。这两种手术方式在不降低宫颈病变治愈率的前提下,切除部分宫颈组织,保留了子宫体,患者术后具有生育功能。近年来学者对这两种术式进行了大量研究,分析手术对患者受孕能力、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如何提高术后受孕能力,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采取何种分娩方式结束妊娠。综合国内外文献,就术后妊娠结局及其相关问题,对宫颈锥切术和根治性宫颈切除术进行分别阐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级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 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IN Ⅱ~Ⅲ级并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76例,对比宫颈锥切术前后病理组织学结果及治疗方法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理组织学诊断符合率为48.68%,升级24例(31.58%),其中浸润癌8例(10.53%);降级15例(19.74%).结论 CIN Ⅱ~Ⅲ级行诊断性宫颈锥切术,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预防浸润癌的漏诊,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性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宫颈电刀锥切术在宫颈上下宫颈皮内瘤变(GIN)及早期宫颈癌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2例行宫颈电刀锥切术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组织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研究宫颈电刀锥切术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组织检查结果的差异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宫颈电刀锥切术与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组织检查结果完全符合70例(49.3%,70/142);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主要为术中出血和宫颈粘连.宫颈粘连发生率为2.8%(4/142).出血<20 ml 125例,20~100ml 10例,101~200ml 16例,>200ml 1例.结论 宫颈电刀锥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净率高的优点.其对CIN和早期宫颈浸润癌的诊断率高.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linical value of cervical conization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and early cervical Cancer.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42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ervical conization and vaginoscope multiple biopsie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nd the results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re was a correlation in pathology cervical conization and vaginoscope multiple biopsies in 70 cases(49.3%,70/142).The major complication of cervical conization was hemorrhage and cervix adherence.The percentage of cervix adherence was 2.8%(4/142).The blood volume<20ml,20-100ml,101-200ml and>200ml were 125,10,6 and 1 case respectively.Conclusions Cervical coniz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diagnosis of CIN and early cervical cancer.It is simple,short time,little hemorrhage and high excision rate.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CINⅢ)中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对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03~2007年住院治疗的252例CIN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研究宫颈锥切术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252例宫颈锥切术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74.56%,有32例(12.70%)早期浸润癌,5例(1.98%)浸润癌漏诊。189例(75.00%)宫颈锥切术后密切随诊,在平均为16.4个月的随诊期内,无1例出现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其中3例妊娠并已分娩。结论:宫颈锥切术在CINⅢ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不能被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所取代,对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CINⅢ患者,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后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中冰冻病检在宫颈高度病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多点活检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原位癌(CINⅢ/CIS)并行冷刀宫颈锥切术中宫颈标本快速冰冻病检的13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所有患者冰冻及手术前后组织病理结果的差异。结果:138例患者中,120例(86.96%)术中冰冻与术后石蜡结论一致,18例不符,其中3例冰冻为CIS,石蜡为浸润癌;4例冰冻可疑浸润癌,石蜡2例为CIS,2例为浸润癌;1例冰冻为慢性炎症,术后发现有CINⅡ;3例冰冻为CINⅡ,石蜡2例为CINⅢ,1例为CIS;1例冰冻为CINⅠ,术后为CINⅢ;另有3例冰冻为CINⅢ,石蜡为CIS,3例冰冻为CIS,石蜡为CINⅢ。结论:术中冰冻对宫颈高度病变的诊断有一定的误差,临床应用需慎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1月~2009年8月在江西省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宫颈疾病门诊就诊的CIN患者198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应用高频环形电刀行宫颈锥切术,对照组采用冷刀行宫颈锥切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术后效果等。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CKC组高于LEEP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灶残留率、病变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CIN简单、安全、有效、出血少,术后宫颈恢复好,由于手术后少部分患者仍然有病变持续存在且复发可能,所以治疗后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7.
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TCR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在宫腔镜下对CINⅡ、Ⅲ期患者57例行TCRC(TCRC组),36例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LEEP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病理情况。结果TCRC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5.2&#177;3.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1&#177;1.7)ml;LEEP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4.0&#177;2.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1.4&#177;2.2)ml,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宫颈环形电切术比较,宫腔镜下宫颈锥形切除术出血量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76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愈率方面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发生率以及切口愈合时间方面,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操作简单便捷,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比较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王铁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4):2015-2016
目的:评价宫颈锥切术在CIN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87例宫颈锥切术患者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LEEP锥切术71例,冷刀锥切术16例,二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上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脱痂期出血多3例,均为LEEP术后,占4.23%;术后病理降级42例(48.28%),等级者39例(44.83%),升级者6例(6.90%,包括1例宫颈浸润癌);术后3个月冷刀锥切组与LEEP锥切组宫颈光滑分别为12例(80.00%)和67例(94.37%),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术后3个月及半年各细胞学随访1次,复发3例,治愈率96.51%,无宫颈粘连及狭窄发生。结论:正确掌握宫颈锥切术的指征与方法可以避免CIN的漏诊,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子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因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行子宫颈锥切术的患者54例,随机选择子宫颈电热圈环形切除术(LEEP)或冷刀行子宫颈锥切术,同时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研究阴道下多点活检和宫颈锥切术的病理结果。结果: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锥切术的病理结果完全符合率为44.44%;宫颈锥切术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结论:子宫颈锥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级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IN Ⅱ~Ⅲ级并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76例,对比宫颈锥切术前后病理组织学结果及治疗方法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理组织学诊断符合率为48.68%,升级24例(31.58%),其中浸润癌8例(10.53%);降级15例(19.74%)。结论CIN Ⅱ~Ⅲ级行诊断陛宫颈锥切术,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预防浸润癌的漏诊,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性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L1壳蛋白、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HPV分型联合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 260例有性生活史的宫颈病变患者行TCT和HPV分型检测,两者中任何一项阳性或2项均阳性者行病理组织学检测.同时对TCT异常者行HPV L1壳蛋白的检测.将TCT、HPV分型、HPV L1壳蛋白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CT结果中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在病理组织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以上的阳性率分别为19.0%(11/58),63.4%(26/41),84.6%(22/26),7/7,随TCT级别的升高,病理组织学CIN及以上阳性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危型HPV阳性主要见于低度病变,随TCT级别的升高,高危型HPV阳性率逐渐升高,分别为36.2%(21/58),56.1%(23/41),73.1%(19/26),7/7,各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 L1壳蛋白阳性患者病理组织学诊断炎性反应、CIN Ⅰ比例高于HPV L1壳蛋白阴性患者[59.2%(42/71)比39.3% (24/61)、29.6%(21/71)比14.8%(9/61)],病理组织学诊断SCC患者HPV L1壳蛋白表达均阴性.随病理组织学级别升高,HPV L1壳蛋白阳性率逐渐降低.结论 TCT和HPV分型检测能显著缩小高风险人群,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而HPV L1壳蛋白的检测可为HPV感染的状态及预后提供依据.三个指标联合检测可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TCRC)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绝经后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级的术中及术后情况。 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8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绝经后CIN2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对CIN2级患者采用锥切治疗术式的不同,将其分为TCRC组(n=30,采用TCRC治疗)和CKC组(n=30,采用宫颈CKC治疗)。对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阴道出血、术后标本切缘阳性率、术后感染情况及手术前、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等,采用成组t检验或χ2检验等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回顾性临床对比研究。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 结果① 2组绝经后CIN2级患者的年龄、绝经年龄、绝经时间、术前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率及术前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结果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 2组绝经后CIN2级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未发生局部或其他部位感染。TCRC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0.7±9.6) min、(11.5±6.8) mL、(2.3±1.3) d,均短于或少于CKC组的(34.5±8.2) min、(36.0±18.7) mL、(4.1±1.4) d,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81、6.731、5.133,P<0.001)。2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率、标本切缘阳性率及手术前、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CRC治疗绝经后CIN2级患者,较宫颈CKC具有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患者恢复更快等优点,是一种可视、微创、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感染情况,探讨两者在宫颈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入选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 25例、CINⅡ~Ⅲ23例及宫颈癌34例,另取20例正常宫颈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的表达,以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HR-HPV感染情况.结果 Survivin阳性表达率和HR-HPV感染率均为宫颈癌[85.3%(29/34)和88.2% (30/34)]高于CIN [52.1%(25/48)和54.2%(26/48) ](P< 0.05),CIN高于正常宫颈[0和10.0%(2/20)](P<0.05),CINⅡ~Ⅲ[65.2%(15/23)和73.9%(17/23)]高于CIN I[32.0%(8/25)和28.0%(7/25)](P< 0.05).在宫颈癌中Survivin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而与年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无关(P>0.05).HR-HPV感染与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病理分型均无关(P>0.05).在宫颈癌中Survivin阳性表达与HR-HPV感染呈正相关(r=0.403,P< 0.05).结论 Survivin阳性表达及HR-HPV感染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两者在宫颈癌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危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II级、CIN III级)行宫颈锥切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2008年8月30日,本院51例因宫颈多点活检诊断为宫颈CIN II级、CIN III级行高频电刀宫颈锥切治疗术患者,对比其一般资料、宫颈多点活检及锥切病理报告。[结果] 高危型患者一般无临床症状(74.50%),平均年龄38.47岁,锥切术后病理与宫颈活检病理结果相符35例(68.63%),降级13例(25.49%),病变升级3例(5.88%),发现浸润癌1例。48例(94.12%)患者宫颈切缘均阴性,3例(5.88%)患者切缘阳性,术前21例HPV感染患者中有18例转阴。[结论] 随着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年轻化,只要正确掌握锥切方法,能有效治疗高危型CIN患者,并能保留女性宫颈内分泌功能、正常性生活生育功能。宫颈锥切术是一种能准确验证宫颈病变并能较好诊断、治疗高危型CIN的方法,且能降低宫颈局部HPV感染,减少持续感染机会。并强调门诊对宫颈糜烂患者筛查,锥切术后随访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子宫颈冷刀锥切及成形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莉  李庭芳  李霞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0):2889-2891
目的:探讨子宫颈冷刀锥切及成形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5月行子宫颈冷刀锥切及成形术的133例病例的相关资料。对术前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的组织学结果与宫颈锥形切除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子宫颈锥形切除术后与术前阴道镜病理结果诊断完全相符者65例,占48.9%;不符合者68例,占51.1%。其中有30例(22.5%)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检查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程度重,38例(28.6%)程度较轻。手术平均时间为37.10min,平均出血量为34.77ml。术后有17例(占12.8%)局部少量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3天,8例(占6.02%)术后出现切口局部感染,抗炎治疗后恢复,2例(占1.5%)于术后10天、13天由于缝线脱落出现活动性出血。结论:子宫颈锥形切除术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存在一定的差距,可以弥补阴道镜下活检的不足,且有治疗作用。在子宫颈锥切术基础上行成形术较传统的手术可以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子宫颈冷刀锥切术是一项易操作、经济、实用的临床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负荷量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鳞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5年9月至2010年12月本院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鳞癌住院患者共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杂交捕获Ⅱ代和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124例患者HPV感染情况,分析CIN和宫颈鳞癌与HPV感染的关系,并对影响CIN和宫颈鳞癌的相关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HPV总检出率75.8%,其中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鳞癌组HPV阳性率分别为44.4%、70.0%、95.7%和76.2%。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以上组HPV阳性率(84.5%)高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44.4%)。高危型HPV负荷量由高到低依次为CINⅢ、宫颈鳞癌、CIN11、CINI组。高危型HPV混合或单型别感染占97.9%。HPV阳性为CIN和宫颈鳞癌病变程度的影响因素。结论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鳞癌的主要致病因素,高危型HPV负荷量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