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桥粒芯糖蛋白3(Dsg3)对寻常型天疱疮(PV)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PV患者12例,正常人22例,提取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别检测Dsg3刺激下PBMC中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分析PV患者与正常人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 PV患者PBMC在Dsg3刺激下Th2型T淋巴细胞所占比例为12.17% ± 5.32%,Th1型T淋巴细胞所占比例为4.08% ± 1.50%;未经Dsg3刺激的阴性对照组分别为9.84% ± 5.41%和3.91% ± 1.38%。PV患者PBMC在Dsg3刺激和无Dsg3刺激时的Th2型T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 < 0.05);Dsg3刺激下PV患者T淋巴细胞发生增殖,CD4+ T淋巴细胞增殖率为4.65% ± 3.28%,显著高于正常人(P < 0.05)。结论 Dsg3可诱导PV患者CD4+ T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增殖,且主要为Th2优势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寻常型银屑病(PV)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h1、Th2和Th17细胞的水平及其在PV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PV患者36例、正常对照20例静脉血标本,刺激5 h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种不同T细胞的含量。结果:PV组外周血IFN-γ^+ CD4^+ T细胞(Th1细胞)及IL-17A^+CD4^+T细胞(Th17细胞)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5,0.001),患者组IL-4^+CD4^+T细胞及IL-10^+CD4^+T细胞(Th2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值分别为0.163和0.544)。结论:PV患者外周血升高的Th1和Th17细胞可能迁移至局部皮肤参与炎症,发挥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证候银屑病的发病与外周血Th1/Th17细胞轴漂移的相关性。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细胞内细胞因子干扰素?酌(IFN-?酌)、白介素17A(IL-17A)的表达情况,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不同证候银屑病患者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FN-?酌和Th17型细胞因子IL-17A的水平。 结果 血热组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CD4+IFN-?酌+水平显著高于血瘀组及健康对照组(P < 0.05),而血瘀组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PBMC中CD4+IFN-?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热组银屑病患者PBMC中CD4+IFN-?酌+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P < 0.05),血瘀组不具相关性(P > 0.05)。血热组、血瘀组银屑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PBMC中CD4+IL-17A+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热组银屑病患者PBMC中CD4+IL-17A+水平与PASI评分不具相关性(P > 0.05),而血瘀组呈正相关(P < 0.05)。ELISA结果示,血热组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清中IFN-?酌水平显著高于血瘀组及健康对照组(P < 0.05),而血瘀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血热组银屑病患者血浆中IFN-?酌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P < 0.05),血瘀组银屑病患者呈负相关(P < 0.05)。血热组、血瘀组银屑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血清中IL-17A水平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血热、血瘀组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L-17A水平与PASI评分不具相关性(P > 0.05)。 结论 Th1细胞在血热型银屑病的发病中占主导地位,当血热型银屑病向血瘀型转化或正常转归时,Th1细胞的表达下降,而Th17细胞在不同证候银屑病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不同病期的副肿瘤性天疱疮(PNP)患者血清中抗桥粒芯糖蛋白(Dsg)1和抗Dsg3抗体的滴度、亚型及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细胞因子IFN-γ和IL-4水平进行观察,探讨PNP的特殊发病机制。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例PNP患者不同病期抗Dsg1和抗Dsg3抗体滴度及其IgG1和IgG4抗体亚型;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上述患者PBMC中T细胞的IFN-γ和IL-4水平,并与10例寻常型天疱疮(PV)患者、10例落叶型天疱疮(PF)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PNP患者组在急性期抗Dsg1和抗Dsg3抗体滴度均升高,稳定期均明显降低,抗Dsg1和抗Dsg3抗体亚型IgG1/IgG4均以IgG1为主,与PV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PF组患者的抗Dsg1抗体亚型IgG1/IgG4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PNP组患者CD8+T细胞及CD4+T细胞内IFN-γ水平明显高于PV组患者和PF组患者(P=0.001),且稳定期CD8+T细胞及CD4+T细胞内IFN-γ水平较急性期明显降低(P<0.05)。PNP组急性期患者的CD4+T细胞内IL-4水平显著低于PV组患者(P<0.05)和PF组患者(P<0.01),但在稳定期时,其水平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NP患者在抗Dsg1和Dsg3抗体的亚型、细胞因子等方面与其他类型的天疱疮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Th17细胞在急性期特应性皮炎(AD)患儿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他克莫司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对AD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的影响。 方法 分离急性期中、重度AD患儿及健康对照儿童PBMC,分别加入佛波酯和离子霉素、他克莫司、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Th1、Th2细胞比例,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L-17、IFN-γ、IL-4表达,RT-PCR法检测Th17特异性核转录因子RORγt mRNA表达。 结果 佛波酯和离子霉素处理后,AD患儿外周血Th17、Th2细胞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IL-17、IL-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1)。Th1细胞比例及IFN-γ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 < 0.01),ROR γt mRNA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1)。他克莫司处理后,AD组和对照组IL-17、IFN-γ、IL-4及ROR γt 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P < 0.01)。SEB处理后,AD组 Th17细胞比例,IL-17和 RORγt 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Th1细胞比例及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1),Th2细胞比例及IL-4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1)。 结论 他克莫司对AD患儿和健康对照PBMC分泌IL-17、IFN-γ、IL-4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SEB增强AD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TWP)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患者白介素(IL)-2、IL-4、干扰素(IFN)-1和IL-10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RT—PCR方法测定与不同浓度雷公藤多苷共同培养ACD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IL-2、IL-4、IFN-γ和IL-10mRNA表达。结果①ACD患者的PBMC中IL-2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2.446倍),对照组与各组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ACD患者的PBMC的IL-4mRNA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0.786倍)高浓度组与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ACD患者PBMC IFN-γ 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1.975倍),其余各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ACD患者PBMC IL-10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0.869倍),高浓度组与对照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浓度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体外培养ACD患者PBMC中IL-2、IFN-γmRNA表达明显增高,产生Th1炎症:提示ACD是Th1优势疾病。②雷公藤多苷对体外培养ACD患者PBMC中IL-2、IL-4、IFN-7、IL-10mRNA有抑制作用。③雷公藤多苷在低浓度时即对体外培养ACD患者PBMC中高表达的IL-2和IFN-1有抑制作用,对于低表达IL-4、IL-10抑制作用不显著。④雷公藤多苷在高浓度时对Th1和Th2细胞因子表达均有抑制作用但无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血热证银屑病患者Th1/Th2/Th17主要细胞因子与银屑病血热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ACS)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BCs)及血浆Th1/Th2/Th17细胞分泌主要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血热证银屑病的CD4~+IFN-γ为26.06±11.86较正常对照12.35±6.52升高(P0.05);CD4~+IL-4~+及CD4~+IL-17~+较正常对照稍降低(P0.05)。IFN-γ为91.20±48.37较正常对照47.44±21.46升高,而IL-4较正常对照下降(P0.05)。IL-17的水平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热证银屑病Th细胞免疫机制节点起主导作用的细胞亚型及细胞因子可能为n1型,主导细胞因子为IFN-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阿维A治疗前后寻常性银屑病(PV)患者皮损中Th1、Th2细胞的研究,了解局部Th1、Th2、Th1/Th2平衡在PV病情发展中的变化.探讨阿维A治疗PV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法检测健康对照、阿维A治疗前后PV患者皮损中Th1(CD3+IFN-γ+)、Th2(CD3+IL-4+)细胞的数量变化.结果:①阿维A治疗前后的PV患者皮损真皮浅层T细胞分别为(24.03±8.03)个和(15.32±5.26)个、Th1细胞分别为(15.57±6.73)个和(7.66±4.28)个,数量较健康对照组增多IT细胞(5.44±0.17)、Th1细胞(3.78±0.98)个],P<0.05;Th2细胞数量在治疗前后分别为(6.29±8.39)个和(7.46±10.28)个,与健康对照组(2.44±0.77)个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Th1/Th2平衡在治疗前明显偏向于Th1一方,治疗前比值为6.49±8.40,治疗后为1.86±1.75,与健康对照1.58±0.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Th1/Th2平衡比例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呈正相关,治疗前相关系数r=0.86,治疗后相关系数r=0.69.结论:PV患者皮损处T细胞遵循1h1型免疫应答理论:Th1/Th2平衡与PASI相关;阿维A治疗PV有效,可使PASI降低;阿维A治疗PV时可能通过干预Th1/Th2平衡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IL-12与Th1/Th2细胞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检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患者不同病期外周血CD4+T细胞内IL-12,IFN-,γIL-4的水平,探讨IL-12,Th1与Th2亚群在疾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20例发作期、15例恢复期RGH患者和15名健康人外周血CD4+T细胞IL-12,IFN-γ和IL-4进行检测。结果发作期患者外周血IFN-γ+-CD4+T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L-4+-CD4+T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h1/Th2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同时IL-12+-CD4+T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0.01)。恢复期患者外周血IL-12+-CD4+T细胞百分率仍显著低于正常(P<0.05)。结论RGH患者存在Th1/Th2比例失衡和IL-12水平低下,而后者可能是导致Th1/Th2比例失衡和病情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Notch1信号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分化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3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与32例健康对照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7细胞占CD4+ T淋巴细胞的比例,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PBMC中维A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白介素17(IL-17)、Notch1及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及培养上清液中IL-17含量。分析Notch1 mRNA的表达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评分(PASI)、Th17细胞比例、RORγt mRNA、IL-17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将银屑病患者PBMC分为0(对照组)、2.5、5.0、10.0、20.0 μmol/L 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处理组,检测DAPT阻断Notch1信号对PBMC中Th17细胞比例、RORγt及IL-17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银屑病患者PBMC中Th17细胞占CD4+ T细胞比例为2.863% ± 0.969%,RORγt、Notch1、Hes-1、IL-17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5.255 ± 0.998、6.743 ± 1.756、6.384 ± 1.665、6.944 ± 1.626,IL-17血清含量为(36.444 ± 5.936) ng/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604% ± 0.124%、1.530 ± 0.485、1.731 ± 0.456、1.627 ± 0.485、1.698 ± 0.329、(11.762 ± 2.260) ng/L,P < 0.01]。银屑病患者Notch1 mRNA表达水平与PASI、Th17细胞比例、RORγt mRNA表达水平、IL-17 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含量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4、0.544、0.518、0.549、0.511,均P < 0.05)。5种不同浓度DAPT处理组银屑病患者PBMC中Th17细胞比例、RORγt mRNA表达水平、IL-17 mRNA表达水平及培养上清液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9.527、82.239、78.086、80.558,均P < 0.01),2.5、5.0、10.0、20.0 μmol/L DAPT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 < 0.05),且随着DAPT作用浓度的增加,各指标呈降低趋势。结论 Notch1信号可促进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分化及RORγt 、IL-17、Hes-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CTLA4Ig诱导银屑病Th1/Th2转换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银屑病的Th1/Th2反应模式,并观察CTLA4Ig在诱导银屑病Th1/Th2转换中的作用。方法 标本取自33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对照,利用植物血凝素(PHA)和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单独及与CTLA4Ig协同刺激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增殖,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BMC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水平。结果 SEB显着促进银屑病组3种细胞因子的分泌(P<0.01);进行期IFN-γ/IL-4的比值明显高于静止期(P<0.01).CTLA4Ig可以抑制IL-2、IFN-γ的分泌,并呈剂量依赖关系;而IL-4相对于IL-2及IFN-γ分泌是增强的;当CTLA4Ig浓度达到10μg/mL时,3种细胞因子的分泌均明显被抑制。结论 银屑病属于Th1型反应模式,CTLA4Ig可以下调Th1型细胞因子,上调Th2型细胞因子,提示CTLA4Ig具有诱导银屑病的Th1/Th2失衡向Th2转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与皮损组织中miR-155、Th17细胞、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及效应性细胞因子IL-17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方法 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37例AD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miR-155、RORγt及IL-17的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中IL-17的含量;并以33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儿童做对照。检测5例重度AD患者皮损与皮损周围组织中miR-155、RORγt及IL-17 mRNA的表达水平,并以5例正常皮肤组织标本为对照。 结果 AD患者PBMC中miR-155、RORγt及IL-17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分别为5.78 ± 1.78比1.82 ± 0.46,6.08 ± 1.04比1.64 ± 0.52,7.09 ± 1.75比1.71 ± 0.46,均P <0.01);AD患者PBMC中Th17细胞比例及IL-17血浆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分别为(1.78 ± 0.52)%比(0.47 ± 0.15)%,(32.51 ± 6.15) pg/ml比(11.80 ± 2.24) pg/ml,均P < 0.01。AD患者皮损、皮损周围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中miR-155、RORγt及IL-17 mRNA表达水平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皮损 > 皮损周围组织 > 正常皮肤组织,F值分别为41.803、17.040和37.064,均P < 0.01。AD患者PBMC中miR-155 mRNA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评分、Th17细胞比例、RORγt mRNA表达水平、IL-17 mRNA表达水平及IL-17血浆含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5、0.426、0.402、0.410、0.408,均P < 0.05;皮损及皮损周围组织中miR-155 mRNA表达水平与RORγt、IL-17的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8和0.435,均P < 0.05。 结论 AD患者miR-155、Th17细胞及其效应性细胞因子高表达可能与AD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Treg/Th17细胞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89例CSU患者分为活动期组48例,静止期组41例,同期我市社区医院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对照组。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FOXP3、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活动期组PBMC FOXP3 mRNA表达水平(0.57 ± 0.19)显著高于静止期组(0.11 ± 0.21)和健康对照组(0.13 ± 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活动期组PBMC RORγt mRNA表达水平(0.43 ± 0.39)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0.87 ± 0.43)和静止期组(0.89 ± 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调控Treg细胞的相关转录因子FOXP3表达水平升高,调控Th17细胞的相关转录因子RORγt表达降低,两种基因的相互作用导致Treg/Th17细胞失衡可能是 CSU 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寻常型天疱疮可能的细胞免疫机制。方法 用ELISA法检测33例寻常型天疱疮(PV)患者及34例正常人对照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10例PV患者及10例正常人对照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结果 PV患者血清IL-6、IL-17水平高于正常人对照(P < 0.05),IFN-γ、IL-10水平低于正常人对照(P < 0.05)。PV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百分比高于正常人对照(P < 0.05)。结论 IL-6、IL-10、IFN-γ、IL-17和Th17细胞与PV的发病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Th1和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虚(RT-PCR)法,检测SLE患者在激素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类细胞因子γ干扰索(IFN-γ)和Th2类细胞因子白介素(IL)-4、IL-10 mRNA水平,并与正常人群比较.结果:激素治疗前SLE患者外周血内Th1和Th2类细胞凶子均高于正常人(P<0.05),以Th2类细胞因子增高显著;治疗后两类细胞因子均明显下降(P>0.05),但以Th1类细胞因子下降显著.结论:SLE患者存在T辅助细胞亚群失衡,激素治疗可部分纠正分泌失衡的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