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对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和成骨、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将淫羊藿苷配制成终浓度为1×10-9、1×10-8、1×10-7、1×10-6、1×10-5、1×10-4 mol/L的溶液,以0 mol/L组为空白对照组,分别用于体外培养犬BMSCs。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然后实验分为淫羊藿苷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含或不含成骨、成脂诱导液条件下,行成骨、成脂诱导分化实验,通过茜素红和油红O染色检测各组钙沉积和脂质形成面积。结果:发现淫羊藿苷1×10-6 mol/L组促进犬BMSCs增殖,而1×10-4mol/L组抑制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与淫羊藿苷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关系。不含成骨、成脂诱导液条件下,各组均几乎未见明显钙沉积和脂质形成;含成骨、成脂诱导液条件下,淫羊藿苷组(1×10-6 mol/L)钙沉积面积高于对照组,脂质形成面积低于对照组。结论:淫羊藿苷能促进犬BMSCs增殖和成骨分化,并抑制其成脂分化。  相似文献   

2.
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和成骨方向的诱导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体外分离狗的骨髓基质细胞,诱导其成骨分化并鉴定成骨活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狗的骨髓基质细胞,传代培养中加入10-8rnol/L地塞米松、50 μg/ml维生素C和10mmol/L β-甘油磷酸钠进行诱导分化,进行细胞形态和增殖观察,矿化结节Von Kossa染色,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和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成骨活性.结果:骨髓基质细胞经诱导后表现出明显的成骨活性,体外矿化结节Von Kossa钙染色阳性;传代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酶活性>80%,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强阳性.结论:体外分离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中含有骨源性前体细胞,传代细胞具有较强的成骨潜能.  相似文献   

3.
犬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犬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在体外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方法和活性检测。方法:抽取犬骨髓3 mL,使用成骨条件培养液,贴壁法体外培养,将培养的第2、3代细胞进行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生长曲线、碱性磷酸酶、Von Kossa和免疫组化等检测。结果:第2代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表达;第3代细胞Von Kossa染色、骨桥素、骨涎蛋白和骨钙蛋白呈阳性表达;第3代细胞透射电镜显示高尔基体和线粒体丰富;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第3代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较第2代增加。结论:犬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能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化和矿化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刺激成骨及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4周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以不同浓度辛伐他汀(10-9mol/l,10-8mol/l,10-7mol/l,10-6mol/1)作用,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和形态变化,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Ⅰ型胶原的分泌和矿化能力.结果:辛伐他汀各浓度组的ALP活性均增加,以10-7mol/l浓度作用最显著(P<0.05);辛伐他汀10-8mol/l和10-7mol/l浓度明显促进Ⅰ型胶原的分泌;辛伐他汀显著提高细胞的矿化能力,以10-7mol/l浓度作用最显著( 44.5%,P<0.05).结论:辛伐他汀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分化,提高其矿化能力,有助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犬自体血清培养骨髓基质细胞的可行性方法:获取犬自体血清,配制成含10%和20%自体血清的培养液,与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液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犬骨髓基质细胞(BMSCs)。通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细胞计数以及MTT法对细胞增殖情况进行检测。并且对第2代细胞用3种不同血清成分培养液(均加入β-甘油磷酸钠、抗坏血酸及地塞米松)进行成骨诱导分化,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碱性磷酸酶及钙结节形成。对检测到的量化数据做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以评价不同血清成分培养液对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3组细胞的生长及形态无明显差别,经过诱导培养均能形成钙结节。对3组间量化检测做统计学分析,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制备的犬自体血清能完全替代胎牛血清对骨髓基质细胞进行诱导培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高糖环境下大鼠颌骨骨髓基质细胞(rat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r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peroxiredoxin-6表达的影响。方法:从Wistar大鼠下颌骨中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分别于不同糖浓度(5.5、25、45 mmol/L)及胰岛素(0、10-5 mol/L)的干预下成骨诱导(5.5 mmol/L组、5.5 mmol/L +Ins组、25 mmol/L组、25 mmol/L+Ins组、45 mmol/L组、45 mmol/L+Ins组)。成骨诱导21 d后,进行茜素红染色,矿化结节定量分析。成骨诱导1、3、7、14、21 d后, 用ELISA试剂盒检测peroxiredoxin-6蛋白的表达。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5 mmol/L高糖环境显著抑制rBMSCss的矿化,胰岛素可改善高糖对rBMSCs矿化的抑制。45 mmol/L组peroxiredoxin-6的表达较5.5 mmol/L组和25 mmol/L组均显著下降。矿化诱导第21天,各组peroxiredoxin-6蛋白的表达均达到最高峰。在25 mmol/L和45 mmol/L的糖浓度下,10-5 mol/L的胰岛素可显著上调rBMSCs peroxiredoxin-6蛋白的表达。结论:高糖环境抑制peroxiredoxin-6蛋白的表达,胰岛素可改善高糖环境对peroxiredoxin-6蛋白在大鼠颌骨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表达的影响。Peroxiredoxin-6蛋白在大鼠颌骨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分化后期表达显著。  相似文献   

7.
《口腔医学》2015,(10):801-805
目的研究聚六亚甲基胍对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性分化的影响,探索Ti O2纳米管负载聚六亚甲基胍对种植体钛表面是否具有促成骨分化能力。方法将1×10-9、1×10-8、1×10-7、1×10-6、1×10-5kg/L浓度的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溶液分别作用于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采用MTT法分析细胞增殖情况。在不加成骨诱导液培养条件下比较聚六亚甲基胍作用组和不加药对照组碱性磷酸酶染色强弱,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成骨性分化标志基因表达差异。将聚六亚甲基胍负载到Ti O2纳米管修饰种植体钛表面后和单纯Ti O2纳米管修饰种植体钛表面组、酸洗微米级粗糙种植体钛表面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成骨性分化标志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聚六亚甲基胍无明显促进细胞增殖能力,1×10-6kg/L浓度下能够促进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性分化,将聚六亚甲基胍以1×10-5kg/L的浓度负载到Ti O2纳米管后,显著提高了种植体钛表面的促成骨分化能力。结论 Ti O2纳米管负载聚六亚甲基胍能够促进种植体钛表面成骨性分化,具有潜在的促进骨结合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 方法:体外培养山羊B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表面标志物;将第3 代BMSCs分为空白对照组、成骨诱导对照组、NGF组和实验组,检测各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骨钙素(OC)水平、应用von Kossa染色的方法比较各组细胞成骨性能. 结果:流式细胞术测得各组细胞均呈CD90、CD105强阳性表达,CD34、CD45阴性.实验组ALP和OC表达明显高于其它3 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成骨诱导对照组细胞von Kossa染色阳性,可见黑色钙化结节,实验组较成骨诱导对照组钙化结节数目明显增多,面积增大.而NGF组各项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单纯使用NGF并不能诱导山羊BMSCs向成骨细胞转化,但NGF对山羊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将第4 代人牙周膜细胞在条件矿化培养液中诱导培养,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10-9、10-8、10-7、10-6 mol/L),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4-硝基苯基磷酸二钠盐(4-nitrophenyl phosphate,hexahydrate,PNPP)偶氮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结果:辛伐他汀各浓度组均能促进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其中10-8、10-7、10-6 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7 mol/L的辛伐他汀组促进细胞增殖和ALP活性的作用最明显.结论:适宜浓度的辛伐他汀可有效促进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有效成分柚皮苷和黄芩苷联合应用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s)生物学活性的作用。方法:用酶结合组织块法原代培养hPDLCs;通过MTT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诱导矿化实验测定二者配比之后对hPDLCs增殖、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钙化结节形成的影响。结果:1.0 mg/L的柚皮苷与0.1 mg/L黄芩苷配伍对细胞增殖、Ⅰ型胶原蛋白表达、ALP活性以及矿化的促进作用明显。结论:柚皮苷与黄芩苷配伍组合可增强hPDLCs的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朱珠  张玮 《口腔医学》2021,41(5):398-402
目的 探讨川续断皂苷Ⅵ对小鼠成肌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影响.方法 配制浓度为1×10-8~1×10-3 mol/L的川续断皂苷Ⅵ药物溶液,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其对小鼠成肌细胞的细胞毒性和增殖能力.然后用碱性磷酸酶活性分析确定促进其成骨分化的最佳浓度.最后采用免疫印迹分析、实时定量PCR和茜素红染色观察成骨分化效果.结果...  相似文献   

12.
兔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成骨定向诱导培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并向成骨定向诱导培养,为骨组织工程提供适宜的种子细胞。方法:抽取新西兰白兔的骨髓,体外分离纯化得到BMSCs,并利用条件培养液将其向成骨定向诱导培养、扩增。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增殖分化情况;使用碱性磷酸酶(ALP)和VonKossa染色的方法,鉴定其成骨性能;用MTT法描绘标准细胞浓度-OD值曲线。结果:BMSCs在培养皿中贴壁生长、增殖;经ALP和VonKossa染色证实其有成骨潜能;标准BMSCs细胞浓度-OD值曲线显示细胞浓度和OD值呈线性正相关。结论:可以通过在体外分离纯化骨髓并诱导培养,获得足够数量、有成骨潜能的BMSCs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t,bFGF)对体外培养的beagle犬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ils,BM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第2代BMSCs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25、50、100、200ng/mL)的bFGF,连续6d倒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BMSCs的形态和生长情况.行MTT比色、碱性磷酸酶(alkalin ephosphatase,ALP)活性定量检测、ALP和Von Kossa染色。结果:浓度为50ng/mL的bFGF可明显促进犬的BMSCs增殖(P〈0.05),但无显著促进犬BMSCs分化的作用(P〉0.051。结论:bFGF能有效促进犬BMSCs的增殖,且与bFGF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唑来膦酸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 取大鼠BMSCs体外原代培养,使用含不同浓度(1、5、10、20 μmol·L -1)唑来膦酸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干预细胞作为实验组,不含唑来膦酸的培养基干预细胞作为对照组。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茜素红和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各组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各组细胞碱性磷酸酶(AL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Ⅰ型胶原酶(COL-Ⅰ)、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锌指结构转录因子(Osx)、骨钙蛋白(OCN)、骨桥蛋白(OPN)的mRNA表达量。结果 1 μmol·L -1唑来膦酸对BMSCs的增殖、成骨分化无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浓度大于1 μmol·L -1唑来膦酸抑制BM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且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唑来膦酸浓度为5 μmol·L -1时,ALP、BMP-2、COL-Ⅰ等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而当唑来膦酸浓度大于5 μmol·L -1时,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浓度唑来膦酸对BMSCs增殖和成骨分化无影响,5 μmol·L -1唑来膦酸抑制BMSCs增殖但促进其成骨分化,高浓度唑来膦酸抑制BM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唑来膦酸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 取大鼠BMSCs体外原代培养,使用含不同浓度(1、5、10、20 μmol·L -1)唑来膦酸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干预细胞作为实验组,不含唑来膦酸的培养基干预细胞作为对照组。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茜素红和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各组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各组细胞碱性磷酸酶(AL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Ⅰ型胶原酶(COL-Ⅰ)、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锌指结构转录因子(Osx)、骨钙蛋白(OCN)、骨桥蛋白(OPN)的mRNA表达量。结果 1 μmol·L -1唑来膦酸对BMSCs的增殖、成骨分化无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浓度大于1 μmol·L -1唑来膦酸抑制BM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且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唑来膦酸浓度为5 μmol·L -1时,ALP、BMP-2、COL-Ⅰ等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而当唑来膦酸浓度大于5 μmol·L -1时,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浓度唑来膦酸对BMSCs增殖和成骨分化无影响,5 μmol·L -1唑来膦酸抑制BMSCs增殖但促进其成骨分化,高浓度唑来膦酸抑制BM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淫羊藿素(ICT)对体外培养 SD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rBMSCs)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 rBMSCs,传代至第4代作多向分化鉴定。分别以10-9、10-8、10-7、10-6、10-5 mol/L ICT 刺激 rBMSCs 后3、6、9 d,分别用 cck-8及碱性磷酸酶 ALP 试剂盒检测 rBMSCs 的增殖及 ALP 活性;10-9 mol/L ICT 处理 rBMSCs 后21 d 作茜素红(AR)染色以判断钙结节的形成。结果:原代培养的 rBMSCs 贴壁生长、呈梭形,能多向分化;ICT 明显抑制了 rBMSCs 的增殖;但增高其 ALP 活性、钙结节形成。结论:ICT 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 rBMSCs 的增殖但促进其分化和矿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鸢尾素(Irisin)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ost基因表达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方法设置Irisin不同浓度组(0、80、100、120 ng/mL),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选择Irisin的最佳实验浓度。用含有Irisin的培养液培养大鼠BMSC设置为实验组,对照组为单纯培养液培养,3、7、14 d进行茜素红、von Kossa钙盐染色;3、10 d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olt检测成骨相关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培养3 d时,100 ng/mL的Irisin促进大鼠BMSC增殖的效果明显(OD=0.95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52,P<0.05);(2)实验组染色深度、钙结节大小和数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3)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ost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ALP、Lrp5、BMP2、Smad1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1)Irisin可抑制Sost基因的表达;(2)Irisin可在体外促进大鼠BMSC增殖和成骨分化;(3)Wnt和BMP信号通路可能在Irisin促进大鼠BMSC成骨分化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大鼠颌骨来源骨髓基质细胞(M-BMSCs)与胫骨来源骨髓基质细胞(T-BMSCs)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方法:体外通过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和培养SD大鼠M-BMSCs和T-BMSCs,取第3代细胞用于:1流式细胞检测鉴定表面标志;2MTT、细胞周期、克隆形成率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差异;3成骨、成脂诱导及染色检测细胞多项分化潜能;4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成骨活性的差异;5荧光定量PCR检测Wnt1、Wnt5a、Hoxa11、Runx2、Ocn、Col I的表达差异和成骨诱导后各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1 M-BMSCs和T-BMSCs阳性表达CD29、CD44,阴性表达CD45;2MTT、细胞周期检测、克隆形成率显示T-BMSCs细胞增殖能力较高;3M-BMSCs在成骨诱导后矿化能力更强;而T-BMSCs成脂诱导形成脂滴的能力更强;4M-BMSCs表达ALP的水平更高;5荧光定量PCR示2种细胞的Wnt1、Wnt5a、Hoxa11、Runx2、Ocn、ColⅠ表达存在差异。结论:体外培养的M-BMSCs和TBMSCs有着不同的生物学特点,其相关基因Wnt1、Wnt5a、Hoxa11、Runx2、Ocn、ColⅠ的表达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KIP-1基因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增殖和分化能力的调控。方法:选择CKIP-1基因敲除型小鼠(KO)和野生型C57小鼠(WT),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BMSCs,取第3代BMSCs,分为KO组和WT组,分别采用成骨及成脂诱导液对细胞进行诱导培养,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目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用ALP染色、茜素红染色、油红O染色分别对细胞成骨及成脂能力做定量分析。结果:2种细胞增殖和干细胞分子表达相似;成骨诱导后ALP染色显示,KO组的细胞染色的阳性率要大于WT组。茜素红染色观察显示KO组的矿化结节要多于WT组;油红O染色显示KO组细胞的脂质沉淀量大于WT组。结论:CKIP-1基因缺失可以使BMSCs成骨及成脂分化能力增强,对其增殖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