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研究青少年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关节窝形态、髁突形态、髁突位置及关节间隙的锥形束CT(CBCT)表现,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2月来苏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青少年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患者30例为实验组,青少年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关节长轴、关节短轴、髁突外嵴最突点到矢状中线距离、髁突水平角、关节内间隙、关节中间隙、关节外间隙、关节前间隙、关节上间隙、关节后间隙、髁突垂直高度、关节窝宽度、关节窝深度、关节结节后壁倾斜角及双侧髁突到水平线垂直距离差。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患者中性侧与远中侧关节后间隙、髁突水平角、髁突垂直高度、关节窝宽度、关节窝深度、关节结节后壁倾斜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对照组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左右两侧关节窝形态、髁突形态及髁突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患者可能在髁突位置、髁突形态及关节窝形态上与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存在差异,正畸治疗中需对此类患者提高警惕,在临床初诊检查时应多关注颞下颌关节区的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性别和安氏Ⅰ、 Ⅱ1、Ⅱ2、Ⅲ类之间颞下颌关节及其周围相关骨性结构的差异。方法 对123例不同安氏分类错畸形患者拍摄锥形束CT(CBCT),使用Mimics19.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在矢状面上对颞下颌关节的前间隙、上间隙、后间隙、关节窝宽度、关节窝深度、髁突高度、髁突水平角、髁突半径、髁突前后径以及髁突长轴径进行测量分析,对髁突在关节窝的位置采用Pullinger法进行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安氏Ⅰ类、Ⅱ1类、Ⅱ2类及Ⅲ类患者中,男性双侧髁突相关骨性结构均显著大于女性,Ⅱ1 类患者髁突长轴径、前后径相对其他类型较小,Ⅲ类骨性患者的关节窝具有宽和浅的特征。安氏Ⅰ类、Ⅱ1类及Ⅲ类患者髁突在关节窝的位置主要为前位或居中,而Ⅱ2类主要为居中或后移位。不同安氏分类法的左右侧髁突相关结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不同安氏分类法中,错畸形患者的颞下颌关节在髁突形态与结构、关节间隙、关节窝形态及髁突位置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少年安氏Ⅱ2类错矫治后下颌骨及下颌牙槽骨的改建。方法: 选择本院就诊患者36例,其中12例青春发育期安氏Ⅱ2类错患者作为试验组,12例成人安氏Ⅱ2类错患者作为对照Ⅰ组,12例青春发育期安氏Ⅰ类错患者作为对照Ⅱ组。治疗前、后拍摄锥形束CT(cone-beam CT, CBCT)或头颅侧位片,分析3组矫治前、后下颌骨及下颌牙槽骨各项测量指标的改变,探讨青少年安氏Ⅱ2类错矫治后下颌骨及下颌牙槽骨的改建。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青少年安氏Ⅱ2类患者下颌骨长度(GO-GN)、下颌支高度(Co-Go)、下颌骨突度(SNB)及下牙槽骨突度(SNId)、下面高(S-GO、ANS-Me、ANS-Me/N-Me)增加,颏凹陷减小(P<0.05)。成人安氏Ⅱ2类患者治疗后各项测量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矫治后,青少年安氏Ⅱ2类患者下颌骨突度(SNB)、下颌牙槽骨突度(SNId)及前下面高比(ANS-Me/N-Me)与安氏Ⅰ类患者的差异减小。结论: 及时矫治青少年安氏Ⅱ2类错,可释放下颌骨及下颌牙槽骨的生长潜力,促进其生长改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Twin-block矫治前、后上气道的变化,观察不同舌位置患者矫治前、后气道的变化。方法: 选择下颌后缩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33例,平均年龄(11.3±0.89)岁,分为对照组(12例)和试验组(21例),试验组按锥形束CT(CBCT)显示的舌位置又分为舌低位组及舌高位组。试验组使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治疗,对照组不矫治。试验组于治疗前及治疗8个月后拍摄CBCT,对照组在第1个月和第8个月拍摄CBCT。利用Dolphin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口咽处气道体积以及最小横截面积的变化。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8个月后,对照组口咽处气道体积及最小横截面积均无显著变化,而试验组口咽处气道体积及最小横截面积均显著增大(P<0.001)。舌高位组气道体积及最小横截面积比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舌低位组气道体积及最小横截面积与治疗前相比也显著增加(P<0.05)。结论: Twin-block能够显著增加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口咽处气道体积及最小横截面积;下颌前移与气道改善不呈正相关,但在前移过程中,舌位正常有助于气道开放。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探讨维吾尔族错(牙合)畸形成年患者髁突位置及颞下颌关节形态特征及其差异,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64例维吾尔族安氏Ⅰ类和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成年患者的颞下颌关节CBCT图像进行分析测量,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颞下颌关节窝间隙、髁突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安氏Ⅰ类和安氏Ⅱ类1分类颞下颌关节形态之间的差异.结果:安氏Ⅰ类和安氏Ⅱ类1分类成年维吾尔族患者髁突在颞下颌关节窝内的位置无性别差异(P>0.05);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窝前间隙、上间隙及深度均大于安氏Ⅰ类患者,后间隙小于安氏Ⅰ类患者;髁突的内外径及前后径在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维吾尔族安氏Ⅰ类患者的髁突位置及颞下颌关节形态与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存在差异,临床诊治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12~14岁骨性Ⅱ类高角女性患者拔牙矫治前、后髁突位置及上气道结构变化。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骨性Ⅱ类高角女性患者作为实验组(n=27),另选择同期来院体检、无错畸形健康人作为对照组(n=30)。实验组给予拔牙矫治,并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锥形束CT(CBCT)图像采集,对照组于体检时进行CBCT拍摄,使用Mimics 20.0软件处理数据。观察治疗前、后实验组患者髁突位置相关指标关节前间隙(Sa)、关节上间隙(Su)、关节后间隙(Sp)与上气道结构相关指标气道总体积(V)、鼻咽体积(V)、腭咽体积(V)、舌咽体积(V)、喉咽体积(V)、口咽体积(V)、口咽段气道最小截面积(SMIN)、上气道于硬腭平面处矢状直径(APHP)、上气道于软腭尖平面处矢状直径(APSP)以及上气道于会厌尖平面处矢状直径(APTE)的变化。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治疗前Sa显著大于对照组,Sp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前Su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前关节间隙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实验组Sa大于本组治疗后(P<0.05);治疗前、后实验组Sp及Su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关节间隙指数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前V、V、V及SMIN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前V、V、V、APTE、APHP及APSP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V、V、APHP及APTE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V、V、V、V、SMIN及APSP均显著大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 拔牙治疗后,随着咬合关系、下颌平面及咬合平面变化,髁突前间隙减小,髁突位置由后退位恢复至中位,气道结构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大。拔牙矫治可使骨性Ⅱ类高角女性患者髁突位置前移,上气道体积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 CBCT)评价不同骨型人群中的髁突不对称性。方法 收集拍摄CBCT的个体共110名,年龄18~30岁。对CB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建立参考系并三维定点。所有个体按照不同骨型进行分组,组Ⅰ(Cl Ⅰ)为骨性Ⅰ类(0°≤ANB≤5°),组Ⅱ(Cl Ⅱ)为骨性Ⅱ类(ANB>5°),组Ⅲ(Cl Ⅲ)为骨性Ⅲ类(ANB<0°),每组按性别进一步分组。输出定点坐标,计算髁突(Co-Sig)的不对称情况,同时分析下颌支(Go-Sig)以及髁突-下颌支(Co-Go)的对称性。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组Ⅱ和组Ⅲ间的髁突-下颌支不对称性(Co-Go R-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差异在三维上主要体现在y坐标(P<0.05);组Ⅰ和组Ⅲ以及组Ⅱ和组Ⅲ间的下颌支不对称性(Go-Sig R-L)也受不同骨型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差异在三维上同样体现在y坐标(P<0.05)。左右侧髁突、下颌支以及髁突-下颌支在部分人群中体现出性别差异及偏侧性差异(P<0.05),且这种偏侧性均表现为右侧优势。颏下点(Me)的z坐标在不同骨型人群中的差异较大(P<0.05),而x和y坐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髁突-下颌支以及下颌支的不对称性与不同人群的骨型相关,差异主要来源于高度。骨性Ⅲ类和Ⅱ类人群分别表现为下颌骨前突和下颌骨后缩。颏部偏斜与髁突不对称性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黄纯  温馨  黄乐  赵宁 《上海口腔医学》2022,31(5):550-555
目的: 应用颅面部锥形束CT(CBCT)对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上、下颌后牙倾斜角度、牙弓及基骨弓宽度进行分析,通过模拟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分析上、下颌矢状向变化对上、下颌骨宽度协调关系的影响,对骨性Ⅲ类错前方牵引治疗中上颌牙弓扩大的必要性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21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患者20例,Ⅰ类个别正常患者20例,共40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拍摄颅面部CBCT,使用Mimics 20.0软件测量2组患者第一磨牙的颊舌向倾斜度,上、下磨牙牙弓宽度及磨牙间基骨弓宽度。对Ⅲ类错患者上颌前方牵引进行三维模拟,对上、下颌骨矢状关系改变后的牙弓和基骨弓宽度进行测量。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Ⅲ类错患者上颌磨牙颊侧倾斜,下颌磨牙舌侧倾斜 (P<0.01);Ⅲ类和Ⅰ类错患者下颌基骨弓宽度无显著差异,上颌基骨弓宽度Ⅲ类患者显著小于Ⅰ类患者(P<0.01),上、下颌基骨弓宽度差Ⅲ类患者显著小于Ⅰ类患者 (P<0.01);而上、下颌牙弓宽度2组间无显著差异。上颌模拟前移3 mm时,Ⅲ类错患者上颌牙弓宽度显著大于下颌 (P<0.05);上颌模拟前移4 mm时,上、下颌牙弓宽度差Ⅲ类患者显著大于Ⅰ类患者 (P<0.05);上颌模拟前移2 mm时,上颌基骨弓宽度和上、下颌基骨弓宽度差Ⅲ类患者显著小于Ⅰ类患者(P<0.05);前移3 mm时,上颌基骨弓宽度和上、下颌基骨弓宽度差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恒牙早期骨性Ⅲ类患者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上颌基骨宽度不足,上颌磨牙颊向和下磨牙舌向代偿性倾斜;但在上颌前牵引矫形治疗中,上、下牙弓和基骨弓宽度的协调程度随着上颌前移及下颌后下旋转的量而改变。上、下颌骨的矢状向变化是上颌骨是否需要扩弓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如变化量超过3 mm,多数患者不需要在前方牵引治疗中配合上颌扩弓。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BCT)研究成人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临床症状、体征与关节区CBCT影像学改变之间的联系,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81例同时具有CBCT影像资料及临床检查记录资料的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Invivo 5 软件重建影像资料后进行颅面测量并记录。选定关节区图像后,记录颞下颌关节骨性改变,按Helkimo方法整理并记录临床检查结果,应用SPSS 22.0软件包对实验结果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Helkimo指数与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髁突骨质变化(P<0.01)及关节窝骨质改变相关(P<0.05),但与颞下颌关节间隙改变不相关(P>0.05)。结论: 应用CBCT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关节区骨质改变进行观察(包括下颌骨髁突、关节窝骨质),对临床诊断及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指导意义,但是对颞下颌关节间隙改变无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口腔医学》2014,(3):164-166
目的应用螺旋CT扫描技术,研究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治疗前后髁状突与关节窝结构的变化。方法选择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畸形病例15例,年龄6.710.3岁,采用前方牵引进行矫治。经PHILIPS公司16排螺旋CT常规扫描后进行头颅三维重建。取颞下颌关节正中矢状位图像分析关节前间隙、关节上间隙、关节后间隙、关节窝深度及关节结节后壁角度。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髁状突与关节窝结构的改变。结果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前间隙、关节窝深度、关节结节后壁角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关节上间隙、关节后间隙减小,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畸形后,关节上间隙及关节后间隙减小,髁状突上后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儿童安氏Ⅰ、Ⅱ、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舌体积、舌骨位置、气道容积及颌面部形态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无锡市儿童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12例错牙合畸形患儿资料,采用安氏分类法分为Ⅰ类(42例)、Ⅱ类(38例)和Ⅲ类(32例)。利用口腔B超测量舌体积,头颅侧位片评估舌骨位置,锥形束CT(CBCT)测量气道容积和评估颌面部形态。对患儿舌体积、舌骨位置、气道容积及颌面部形态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Ⅲ类患儿舌体积显著大于Ⅰ类和Ⅱ类(P<0.05);Ⅱ类患儿H-FH、H-MP显著大于Ⅰ类和Ⅲ类,H-VL显著小于Ⅰ类和Ⅲ类(P<0.05);Ⅲ类患儿H-FH、H-MP显著小于Ⅰ类,H-S显著大于Ⅰ类(P<0.05);3组患儿V从小到大依次为Ⅱ类、Ⅰ类、Ⅲ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V从小到大依次为Ⅲ类、Ⅰ类、Ⅱ类,Ⅲ类患儿V显著小于Ⅰ类和Ⅱ类(P<0.05);3组患儿SNB角从小到大依次为Ⅱ类、Ⅰ类、Ⅲ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ANB角从小到大依次为Ⅲ类、Ⅱ类、Ⅰ类,组间差异显著(P<0.05);患儿舌体积与V、V、 SNB呈正相关,与H-FH、ANB呈负相关(P<0.05);H-FH和H-MP与SNB角呈负相关,与H-MP和 ANB角呈正相关(P<0.05);患儿V与SNB角呈负相关,V与ANB角呈负相关(P<0.05)。结论: 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舌体积较大,舌骨向上移位,鼻咽容积较小。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舌体积较小,舌骨向下移位,口咽容积较小。错牙合畸形患儿舌体积、舌骨位置、气道容积及颌面部形态具有相关性。正畸治疗时,应重视下颌骨后退对上气道形态的影响,以达到最佳的美观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T4K矫治器治疗替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后患者软、硬组织改变及稳定性。方法 选择20例安氏II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男11例,女9例;年龄9~14岁,平均11.05岁。所有患者均行T4K矫治器治疗12个月。观察矫治前、矫治后12个月、36个月软、硬组织变化,评价T4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的稳定性。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矫治后12个月,硬组织指标U1-NA、U1-NA、L1-NB、L1-NB 显著减小(P<0.05),U1-L1显著增大(P<0.05);软组织指标UL-U1、LL-L1显著增大(P<0.05),覆盖、覆、上唇突点至E 线的垂直距离、下唇突点至E 线的垂直距离显著减小(P<0.05),鼻唇角、颏沟倾角、颏软组织厚度显著增加(P<0.05)。矫治后36个月,上述指标与术后12个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4K矫治器治疗替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可纠正患者不良口腔习惯,改善口颌以及面部软、硬组织关系,远期效果好,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Invivo5软件测量成人骨性Ⅲ类错口咽气道容积大小和舌骨位置,分析上、下颌骨的位置对气道的影响,为正畸临床评估口咽气道容积及舌骨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筛选CBCT资料,按纳入标准和上、下颌骨矢状位置,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筛选出60例骨性Ⅰ类错作为对照组;将成人骨性Ⅲ类错分为上颌后缩组和下颌前突组,每组60例。采用第三方软件Invivo5将CB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建立三维坐标系,应用测量工具测量口咽气道及舌骨位置,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上述3组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成人骨性Ⅲ类下颌前突组分别较上颌后缩组、骨性Ⅰ类组口咽气道容积大(P<0.05),但骨性Ⅲ类上颌后缩组与骨性Ⅰ类组口咽气道容积无显著差异(P>0.05);舌骨矢状向位置由前到后为骨性Ⅲ类下颌前突组、骨性Ⅲ类上颌后缩组、骨性Ⅰ类组(P<0.05);舌骨垂直向位置,骨性Ⅲ类下颌前突组显著高于上颌后缩组、骨性Ⅰ类组(P<0.05),但骨性Ⅲ类上颌后缩组与骨性Ⅰ类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成人不同骨性错畸形上气道三维特征不同,下颌骨矢状位置、长度较上颌骨对口咽气道容积、形态、走向、舌骨矢状位置影响更为显著。CBCT及Invivo5是评价上气道的实用工具,可为正畸临床评估骨性错患者上气道三维结构及舌骨位置、制订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术前正畸对颞下颌关节关节盘及髁突位置和形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骨性错畸形患者30例,在颞下颌关节磁共振图像上进行测量。通过关节间隙测量,判定髁突位置;通过髁突头长度、宽度和高度测量,判定髁突形态;关节盘位置和形态由直接观察判定,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骨性Ⅰ、Ⅱ和Ⅲ类畸形患者在术前正畸前、后关节盘及髁突位置和形态变化。结果 术前正畸前、后关节间隙和关节间隙指数,髁突头长度、宽度和高度、关节盘前移角及关节盘形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正畸治疗不会导致骨性错畸形患者关节盘及髁突位置和形态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BCT)分析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上气道与上、下颌骨形态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骨性Ⅱ类及骨性Ⅰ类错畸形成年患者各33例进行CBCT扫描,保存为Dicom文件,导入Mimics 19.0软件中进行三维重建,对2组患者上气道与上、下颌骨数据进行测量。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成人骨性Ⅱ类错与个别正常间上气道与上、下颌骨形态、结构的差异,以及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上气道与上、下颌骨测量项目的相关关系。结果: 骨性Ⅱ类错组和个别正常组上气道形态与上、下颌骨测量结果比较,15个测量项目有显著差异(P<0.05)。骨性Ⅱ类错组上气道形态与下颌骨长度存在相关性的项目有10个,骨性Ⅱ类错组上气道形态与上颌骨宽度各测量项目中有显著相关性的项目有13个,骨性Ⅱ类错组上气道形态与下颌骨宽度各测量项目中有显著相关性的项目有3个。结论: 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上气道与上、下颌骨之间具有相关关系。骨性Ⅱ类成人患者的上气道与上、下牙弓宽度也有一定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Thirty persons with Class II Division 1 subdivision malocclusions, ranging in age from 12 years 8 months to 42 years, underwent computed tomography of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s. The images obtained from sagittal slice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depth of the mandibular fossa, the angulation of the posterior wall of the articular tubercle, the condyle-fossa relationship, and the concentric position of the condy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malocclusion. Paired Student t tests were applied, and 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s (r) were determined after measurements on both Class I and Class II sides were obtaine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ymmetries were found in the depth of the mandibular fossa, the angulation of the posterior wall of the articular tubercle, or the condyle-fossa relationship. However,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5) anterior positioning of the condyles was ob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