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131I全身扫描(131I-WBS)及18F-FDG PET/CT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转移诊治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27例DTC术后需行131I初治或复治的患者,检测其131I治疗前1 d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在131I治疗后3~5 d进行131I-WBS。根据Tg与131I-WBS阴性或阳性的情况,将患者分成4种类型:Ⅰ型:Tg(+),131I-WBS(-);Ⅱ型:Tg(+),131I-WBS(+);Ⅲ型:Tg(-),131I-WBS(+);Ⅳ型:Tg(-),131I-WBS(-)。在131I-WBS后1周内行18F-FDG PET/CT。以术后组织病理学或至少6个月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为诊断病灶性质标准。分析131I-WBS及18F-FDG PET/CT对DTC术后患者转移的检出情况。结果 检查后发现有22例52处病灶发生了转移。131I-WBS检出其中的8例(36.4%)24处(46.2%)转移灶,与18F-FDG PET/CT检出的15例(68.2%)35处(67.3%)转移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6、4.74,P<0.05)。Ⅰ型13例(100.0%)、Ⅱ型5例(100.0%)、Ⅲ型3例(100.0%)、Ⅳ型1例(16.7%)发生了转移。Ⅰ型18F-FDG PET/CT的转移检出率(100.0%)与Ⅱ型(20.0%)、Ⅲ型(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Ⅳ型(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13例Ⅰ型和1例Ⅳ型转移患者调整了治疗方案。结论 131I-WBS和18F-FDG PET/CT在DTC术后患者转移灶探测及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方面具有良好的互补性,特别是18F-FDG PET/CT在Tg(+)、131I-WBS(-)患者转移灶检出上更具有优势,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评估肝细胞肝癌(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肿瘤活性及对转移灶的检出能力.方法 22例HCC患者TACE后进行18F-FDG PET/CT检查,以临床随访及部分病理结果为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18例复发或转移,其余4例全身未见明显FDG代谢异常增高灶.16例患者肝内有1个或多个18F-FDG放射性增高灶,其中5例碘油沉积区和非碘油沉积区均有FDG浓聚灶,13例并发肝外转移病灶;2例肝内FDG显像阴性但腹膜后淋巴结放射性浓聚.转移灶分布:肺和淋巴结转移各9例,骨转移2例,门静脉瘤栓和膈脚转移各1例.经随访证实2例肝内18F-FDG显像为假阴性,18F-FDG PET/CT检查对肝内肿瘤复发或转移灶的探测灵敏度为88.9%(16/18),特异性为4/4,准确性为90.9%(20/22);全身显像对肿瘤复发或转移检测的灵敏度为94.7%(18/19),特异性为3/3,准确性为95.5%(21/22).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HCC介入治疗后的残留或复发灶探测有较高的灵敏度,对肝外转移病灶的检出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评估肝细胞肝癌(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肿瘤活性及对转移灶的检出能力.方法 22例HCC患者TACE后进行18F-FDG PET/CT检查,以临床随访及部分病理结果为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18例复发或转移,其余4例全身未见明显FDG代谢异常增高灶.16例患者肝内有1个或多个18F-FDG放射性增高灶,其中5例碘油沉积区和非碘油沉积区均有FDG浓聚灶,13例并发肝外转移病灶;2例肝内FDG显像阴性但腹膜后淋巴结放射性浓聚.转移灶分布:肺和淋巴结转移各9例,骨转移2例,门静脉瘤栓和膈脚转移各1例.经随访证实2例肝内18F-FDG显像为假阴性,18F-FDG PET/CT检查对肝内肿瘤复发或转移灶的探测灵敏度为88.9%(16/18),特异性为4/4,准确性为90.9%(20/22);全身显像对肿瘤复发或转移检测的灵敏度为94.7%(18/19),特异性为3/3,准确性为95.5%(21/22).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HCC介入治疗后的残留或复发灶探测有较高的灵敏度,对肝外转移病灶的检出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评估肝细胞肝癌(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肿瘤活性及对转移灶的检出能力.方法 22例HCC患者TACE后进行18F-FDG PET/CT检查,以临床随访及部分病理结果为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18例复发或转移,其余4例全身未见明显FDG代谢异常增高灶.16例患者肝内有1个或多个18F-FDG放射性增高灶,其中5例碘油沉积区和非碘油沉积区均有FDG浓聚灶,13例并发肝外转移病灶;2例肝内FDG显像阴性但腹膜后淋巴结放射性浓聚.转移灶分布:肺和淋巴结转移各9例,骨转移2例,门静脉瘤栓和膈脚转移各1例.经随访证实2例肝内18F-FDG显像为假阴性,18F-FDG PET/CT检查对肝内肿瘤复发或转移灶的探测灵敏度为88.9%(16/18),特异性为4/4,准确性为90.9%(20/22);全身显像对肿瘤复发或转移检测的灵敏度为94.7%(18/19),特异性为3/3,准确性为95.5%(21/22).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HCC介入治疗后的残留或复发灶探测有较高的灵敏度,对肝外转移病灶的检出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评估肝细胞肝癌(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肿瘤活性及对转移灶的检出能力.方法 22例HCC患者TACE后进行18F-FDG PET/CT检查,以临床随访及部分病理结果为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18例复发或转移,其余4例全身未见明显FDG代谢异常增高灶.16例患者肝内有1个或多个18F-FDG放射性增高灶,其中5例碘油沉积区和非碘油沉积区均有FDG浓聚灶,13例并发肝外转移病灶;2例肝内FDG显像阴性但腹膜后淋巴结放射性浓聚.转移灶分布:肺和淋巴结转移各9例,骨转移2例,门静脉瘤栓和膈脚转移各1例.经随访证实2例肝内18F-FDG显像为假阴性,18F-FDG PET/CT检查对肝内肿瘤复发或转移灶的探测灵敏度为88.9%(16/18),特异性为4/4,准确性为90.9%(20/22);全身显像对肿瘤复发或转移检测的灵敏度为94.7%(18/19),特异性为3/3,准确性为95.5%(21/22).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HCC介入治疗后的残留或复发灶探测有较高的灵敏度,对肝外转移病灶的检出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评估肝细胞肝癌(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肿瘤活性及对转移灶的检出能力.方法 22例HCC患者TACE后进行18F-FDG PET/CT检查,以临床随访及部分病理结果为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18例复发或转移,其余4例全身未见明显FDG代谢异常增高灶.16例患者肝内有1个或多个18F-FDG放射性增高灶,其中5例碘油沉积区和非碘油沉积区均有FDG浓聚灶,13例并发肝外转移病灶;2例肝内FDG显像阴性但腹膜后淋巴结放射性浓聚.转移灶分布:肺和淋巴结转移各9例,骨转移2例,门静脉瘤栓和膈脚转移各1例.经随访证实2例肝内18F-FDG显像为假阴性,18F-FDG PET/CT检查对肝内肿瘤复发或转移灶的探测灵敏度为88.9%(16/18),特异性为4/4,准确性为90.9%(20/22);全身显像对肿瘤复发或转移检测的灵敏度为94.7%(18/19),特异性为3/3,准确性为95.5%(21/22).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HCC介入治疗后的残留或复发灶探测有较高的灵敏度,对肝外转移病灶的检出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评估肝细胞肝癌(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肿瘤活性及对转移灶的检出能力.方法 22例HCC患者TACE后进行18F-FDG PET/CT检查,以临床随访及部分病理结果为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18例复发或转移,其余4例全身未见明显FDG代谢异常增高灶.16例患者肝内有1个或多个18F-FDG放射性增高灶,其中5例碘油沉积区和非碘油沉积区均有FDG浓聚灶,13例并发肝外转移病灶;2例肝内FDG显像阴性但腹膜后淋巴结放射性浓聚.转移灶分布:肺和淋巴结转移各9例,骨转移2例,门静脉瘤栓和膈脚转移各1例.经随访证实2例肝内18F-FDG显像为假阴性,18F-FDG PET/CT检查对肝内肿瘤复发或转移灶的探测灵敏度为88.9%(16/18),特异性为4/4,准确性为90.9%(20/22);全身显像对肿瘤复发或转移检测的灵敏度为94.7%(18/19),特异性为3/3,准确性为95.5%(21/22).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HCC介入治疗后的残留或复发灶探测有较高的灵敏度,对肝外转移病灶的检出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后PET/CT显像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评估肝细胞肝癌(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肿瘤活性及对转移灶的检出能力.方法 22例HCC患者TACE后进行18F-FDG PET/CT检查,以临床随访及部分病理结果为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18例复发或转移,其余4例全身未见明显FDG代谢异常增高灶.16例患者肝内有1个或多个18F-FDG放射性增高灶,其中5例碘油沉积区和非碘油沉积区均有FDG浓聚灶,13例并发肝外转移病灶;2例肝内FDG显像阴性但腹膜后淋巴结放射性浓聚.转移灶分布:肺和淋巴结转移各9例,骨转移2例,门静脉瘤栓和膈脚转移各1例.经随访证实2例肝内18F-FDG显像为假阴性,18F-FDG PET/CT检查对肝内肿瘤复发或转移灶的探测灵敏度为88.9%(16/18),特异性为4/4,准确性为90.9%(20/22);全身显像对肿瘤复发或转移检测的灵敏度为94.7%(18/19),特异性为3/3,准确性为95.5%(21/22).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HCC介入治疗后的残留或复发灶探测有较高的灵敏度,对肝外转移病灶的检出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评估肝细胞肝癌(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肿瘤活性及对转移灶的检出能力.方法 22例HCC患者TACE后进行18F-FDG PET/CT检查,以临床随访及部分病理结果为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18例复发或转移,其余4例全身未见明显FDG代谢异常增高灶.16例患者肝内有1个或多个18F-FDG放射性增高灶,其中5例碘油沉积区和非碘油沉积区均有FDG浓聚灶,13例并发肝外转移病灶;2例肝内FDG显像阴性但腹膜后淋巴结放射性浓聚.转移灶分布:肺和淋巴结转移各9例,骨转移2例,门静脉瘤栓和膈脚转移各1例.经随访证实2例肝内18F-FDG显像为假阴性,18F-FDG PET/CT检查对肝内肿瘤复发或转移灶的探测灵敏度为88.9%(16/18),特异性为4/4,准确性为90.9%(20/22);全身显像对肿瘤复发或转移检测的灵敏度为94.7%(18/19),特异性为3/3,准确性为95.5%(21/22).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HCC介入治疗后的残留或复发灶探测有较高的灵敏度,对肝外转移病灶的检出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评估肝细胞肝癌(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肿瘤活性及对转移灶的检出能力.方法 22例HCC患者TACE后进行18F-FDG PET/CT检查,以临床随访及部分病理结果为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18例复发或转移,其余4例全身未见明显FDG代谢异常增高灶.16例患者肝内有1个或多个18F-FDG放射性增高灶,其中5例碘油沉积区和非碘油沉积区均有FDG浓聚灶,13例并发肝外转移病灶;2例肝内FDG显像阴性但腹膜后淋巴结放射性浓聚.转移灶分布:肺和淋巴结转移各9例,骨转移2例,门静脉瘤栓和膈脚转移各1例.经随访证实2例肝内18F-FDG显像为假阴性,18F-FDG PET/CT检查对肝内肿瘤复发或转移灶的探测灵敏度为88.9%(16/18),特异性为4/4,准确性为90.9%(20/22);全身显像对肿瘤复发或转移检测的灵敏度为94.7%(18/19),特异性为3/3,准确性为95.5%(21/22).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HCC介入治疗后的残留或复发灶探测有较高的灵敏度,对肝外转移病灶的检出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评估肝细胞肝癌(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肿瘤活性及对转移灶的检出能力.方法 22例HCC患者TACE后进行18F-FDG PET/CT检查,以临床随访及部分病理结果为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18例复发或转移,其余4例全身未见明显FDG代谢异常增高灶.16例患者肝内有1个或多个18F-FDG放射性增高灶,其中5例碘油沉积区和非碘油沉积区均有FDG浓聚灶,13例并发肝外转移病灶;2例肝内FDG显像阴性但腹膜后淋巴结放射性浓聚.转移灶分布:肺和淋巴结转移各9例,骨转移2例,门静脉瘤栓和膈脚转移各1例.经随访证实2例肝内18F-FDG显像为假阴性,18F-FDG PET/CT检查对肝内肿瘤复发或转移灶的探测灵敏度为88.9%(16/18),特异性为4/4,准确性为90.9%(20/22);全身显像对肿瘤复发或转移检测的灵敏度为94.7%(18/19),特异性为3/3,准确性为95.5%(21/22).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HCC介入治疗后的残留或复发灶探测有较高的灵敏度,对肝外转移病灶的检出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近期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4至2015.-04收治的14例行18F-FDG PET/CT检查的NB患儿临床资料,观察18F-FDG PET/CT对NB患儿疗效的评估及对复发、转移病灶的检出情况.结果 14例NB患儿共行18例次18F-FDG PET/CT检查,其中8例次显示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FDG异常摄取增高灶,指导临床及时调整了治疗.18F-FDG PET/CT改变了1例患几分期,由初始Ⅳs期提高至Ⅳ期.4例复发患儿共17处病灶,18F-FDG PET/CT对复发、转移病灶的检出率为88.2% (15/17),遗漏1处颅内微小转移灶和1例骨髓微小转移.结论 18F-FDG PET/CT对儿童NB近期疗效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NB患儿随访的辅助检查之一.  相似文献   

13.
18F-FDG PET/CT在黑色素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在黑色素瘤诊断、临床分期及监测治疗后肿瘤复发与转移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黑色素瘤患者61例,均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所有PET、CT及PET/CT融合图像均通过融合软件进行帧对帧对比分析.肿瘤病灶根据病理学检查、多种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结果诊断.结果 18F-FDG PET/CT显像对黑色素瘤病灶检出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9%(40/44)、88.2%(15/17)和90.2%(55/61).其中12例治疗前患者中,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的灵敏度为83.3%(10/12).在黑色素瘤病灶局部切除、尚未进行其他治疗的9例患者中,5例残余病灶18F-FDG PET/CT显像检出3例;4例远处转移灶患者全被检出,提高了临床分期,改变了治疗方案.首先发现转移性黑色素瘤病灶并且手术切除后,寻找原发灶的7例患者中,18F-FDG PET/CT检出原发灶2例,4例其他转移灶全被检出.黑色素瘤患者根治术后监测肿瘤复发或转移患者33例,18F-FDG PET/CT显像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0.0%(19/19)、85.7%(12/14)和93.9%(31/33).与同期临床其他影像学检查比较,18F-FDG PET/CT显像发现更多,33例患者中,16例(48.5%)病灶提高临床分期;7例(21.2%)排除可疑病灶,降低临床分期;10例(30.3%)检出病灶与临床一致.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于黑色素瘤的诊断,残余病灶、复发病灶及转移灶的检出,临床分期的明确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宫颈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临床可疑宫颈癌术后复发和转移患者65例,年龄23~77岁,平均48.7岁.所有宫颈癌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并行根治性治疗,其中鳞癌47例,腺癌12例,腺鳞癌4例,透明细胞癌1例,小细胞癌1例.患者均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采用目测法和半定量法判断结果,并与组织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比较其诊断的准确性,以及评价其诊断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结果 65例患者经组织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50例复发和转移.18F-FDG PET/CT显像诊断肿瘤局部复发18例,肿瘤转移33例,复发和转移病灶的SUVmax 2.91 ~ 16.70,平均SUVmax 9.81,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宫颈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灵敏度为98.00%,特异性为86.67%,准确性为95.38%,阳性预测值为96.08%,阴性预测值为92.86%;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x2检验,P>0.05);二者结果的吻合度有统计学意义且吻合度较强(系数k=0.867,P=0.000).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能够准确、直观地显示宫颈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且真实性和可靠性好;同时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是肿瘤远处转移探测最有效的方法,可较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对协助临床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宫颈癌治疗后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SCC)抗原水平升高、临床怀疑宫颈癌残余、复发及转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间进行了PET/CT检查、临床资料齐全的宫颈鳞癌治疗后患者48例[平均年龄(47.5±11.2)岁].患者均为在末次治疗后3 ~ 24个月的随访期内首次出现SCC抗原水平升高(>1.5 μg/L)者,以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为最后诊断标准,评价18 F-FDG PET/CT诊断这些患者肿瘤残余、复发及转移的效能.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SUVmax差异.结果 48例患者末次治疗后首次异常SCC抗原水平为1.6~42.5(8.6±9.4)μg/L.经病理及随访证实有残余、复发或转移的患者45例,占93.75%(45/48).18F-FDG PET/CT及其他影像检查发现的174个病灶中被证实为残余、复发及转移灶者169个,18F-FDG PET/CT正确诊断159个,诊断的灵敏度为94.08%(159/169),准确性为91.38% (159/174).18F-FDG PET/CT对宫颈癌残余及复发病灶诊断灵敏度和准确性均为9/10,对淋巴结转移灶诊断灵敏度为94.59%(105/111),准确性为92.92%(105/113);对其他部位转移灶诊断灵敏度为93.75%(45/48),准确性为88.24%(45/51).残余及复发病灶的SUVmax为6.9-±3.8(2.0~13.7),转移病灶相应值为6.3±2.7(2.0~ 14.4),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9,P>0.05).结论 18F-FDG PET/CT可准确判断宫颈癌残余、复发及转移灶,在宫颈癌治疗后随访出现SCC抗原水平升高的患者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在宫颈癌诊断及其复发、转移灶探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8例患者行腹部或全身18F-FDG PET/CT显像,其中初诊者30例(宫颈良性病变11例,宫颈癌19例),宫颈癌治疗后58例.病灶根据病理检查、多种影像诊断技术及临床随访确诊,随访时间均为6个月~3年.结果 30例初诊者中,PET/CT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7/19,10/11和27/30(90.0%).58例治疗后患者中,11例存在肿瘤复发或残余,PET/CT诊断肿瘤复发、残余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11,47/47(100.0%)和57/58(98.3%).41例有肿瘤转移,PET/CT诊断转移灶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2.7%,88.9%和90.9%;转移灶以盆腹腔淋巴结为主,39.0%有盆腔淋巴结转移,27.3%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所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PET/CT发现26.8%病灶直径<1.0cm.28.6%(22/77)的患者PET/CT发现腹腔外远处转移灶.18例输尿管梗阻患者中,16例PET/CT发现为肿瘤侵犯压迫所致.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在宫颈癌的诊断及其复发、转移灶探测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远处转移灶和小淋巴结转移灶的检测,可使临床分期更准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临床怀疑宫颈癌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宫颈癌治疗后患者的18F-FDG PET/CT检查资料,采用视觉分析和半定量方法(SUVmax)分析病灶特点,最终诊断以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性治疗及影像学随访结果为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54例患者18 F-FDG PET/CT检查发现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病灶,其中局部复发24例,远处转移30例;18F-FDG PET/CT诊断肿瘤复发与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8.1%(52/53)、95.2% (40/42)和96.8% (92/95),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3% (52/54)和97.6%(40/41).18F-FDG PET/CT检查结果与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936,P<0.05).结论 18F-FDG PET/CT对临床可疑宫颈癌复发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助于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病灶的检测,对临床进一步的诊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判18F-FDG PET/CT作为一个常规的检查工具对临床诊断怀疑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复发、伴有甲状腺球蛋白(Tg)升高且131I全身显像阴性患者的价值。方法对甲状腺全切后经放射性131I去除治疗后的32例Tg升高伴全身131I显像阴性的DTC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按照Tg水平将患者分2组:H组21例(>10 ng/ml)和L组11例(2~10 ng/ml)。分别采用超声、病理学检查和临床随访对结果进行验证,评估18F-FDG PET/CT在DTC中的诊断价值。结果32例患者中,20例18F-FDG PET/CT显像阳性,其中18例真阳性,2例假阳性。在18例真阳性患者中,15例是局部复发,6例有远处转移,3例患者同时有局部侵犯伴远处转移。12例18F-FDG PET/CT显像阴性,其中真阴性4例,假阴性8例,总体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69.2%、66.7%和68.8%。,H组的18F-FDG PET/CT显像灵敏度(80%)、特异度(100%)和准确率(80.9%)跟L组(33.3%、60.0%和45.5%)比较均显著增加。32例患者中的18例(56.2%)的临床处理策略发生了改变,12例(37.5%)进行了指导性根治手术。结论18F-FDG PET/CT可以探测和准确定位DTC中Tg升高且131I全身显像阴性的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因此可推荐为常规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在胃恶性肿瘤治疗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4年11月做18F-FDG PET检查的52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胃恶性肿瘤的PET图像,其中49例患者有同期CT检查结果.PET显像结果均由病理或临床及其他影像学检查随访证实.结果①23例患者治疗后胃局部18F-FDG摄取增高,其中9例证实有肿瘤残余或局部复发,标准摄取值(SUV)为4.24±2.98.14例为生理性摄取或胃炎、吻合口炎、胃动力异常等良性摄取,SUV 2.72±0.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87,P<0.05).②对转移灶的检出,18F-FDG PET显像和CT检查的灵敏度分别为90.0%(27/30例)、50.0%(15/30例),两者差异有显著性(X2=11.43,P<0.005).PET显像9例与CT检查结果相符;6例PET发现的病灶多于CT;10例PET发现转移灶而CT未见异常,其中2例B超检查阳性而CT检查阴性,PET显像证实了B超所见;2例PET否定了CT提示的转移灶,但发现其他部位转移.5例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其他检查阴性,而PET显像发现转移灶.25例PET显像未发现转移灶者中有3例假阴性.结论18F-FDGPET显像对胃肿瘤治疗后残余或复发及转移灶检出率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但特异性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胃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行18F-FDG PET/CT及增强CT检查的52例胃癌术后疑似复发转移患者[男性40例,女性12例,年龄30~86(61.73±11.44)岁]。通过定量分析与半定量分析的比较,确定吻合口复发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的临界值。采用ROC曲线分析吻合口的SUVmax临界值,t检验比较组间SUVmax,χ2检验比较定性分析与半定量分析及18F-FDG PET/CT与增强CT对于胃癌术后吻合口、淋巴结、远处转移的诊断效能。 结果 吻合口SUVmax临界值取3.14时,18F-FDG PET/CT诊断吻合口复发的特异度高于定性分析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9,P<0.05)。吻合口复发的SUVmax明显高于吻合口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01,P<0.05)。18F-FDG PET/CT与增强CT诊断吻合口复发、淋巴结、远处转移的灵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48% vs. 23.81%、92.00% vs. 60.00%、87.50% vs. 34.38%,χ2=19.363、5.373、16.804,均 P<0.05);特异度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100% vs. 100% 、 100% vs. 92.5% 、 100% vs. 95.00% , χ2 = 0.000、2.850、1.412 , 均 P>0.05)。 结论 18F-FDG PET/CT诊断胃癌术后复发转移优于CT,对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监测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