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艳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2):1892-1894
探明高校贫困生的自杀意念现状及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危机干预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和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SA),对随机选取的江西省某高校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各1 000名进行调查.结果 贫困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高于非贫困大学生(15.42%,10.54%x2=9.91,P<0.01).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弹性量表的组织风格、社交能力、社会资源等维度上的得分与非贫困生大学生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71,1.87,0.62,P值均>0.05),但在自我效能、家庭凝聚力及心理弹性总分上的得分均高于非贫困生(t值分别为2.64,4.10,2.06,P值均<0.01).贫困大学生、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各维度及总分与自杀意念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但贫困大学生、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各维度、总分与自杀意念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贫困大学生具有较高自杀意念,但也有较好的心理弹性,心理弹性训练可能有助于达到对贫困大学生自杀意念进行干预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了解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与心理健康、自杀意念的关系,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危机干预提供新的视角.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在江西省5所地方性本科院校二年级学生中随机选择4 933名被试,对学习投入、心理健康、自杀意念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学习投入得分为(66.62±13.87)分,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总分及其各因子分与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自杀意念得分的相关系数在-0.22-0.48(P值均<0.01);学习投入水平超高组学生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自杀意念得分均高于学习投入较高组(P值均<0.01).学习投入超高组、较高组、一般组、较低组、超低组自杀意念检出率分别为6.5%,2.61%,6.81%,]3.69%,1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72,P<0.01).结论 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自杀意念越少产生,但学习投入过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自杀意念问题也值得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3.
了解性别比例失衡班级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特点,为大学生的危机干预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在江西省4所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二年级学生中,采用目的性抽样法,整群随机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1 43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比较性别比例失衡班级与性别比例平衡班级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发生情况.结果 男多女少班级、女多男少班级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得分及检出率均高于性别平衡班级大学生(P值均<0.01),而男多女少班级与女多男少班级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得分及检出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多女少班级中男生的自杀意念得分及检出率均高于性别平衡班级(P值均<0.01),而性别平衡班级中男生的自杀意念得分及检出率均高于女多男少班级(P值均<0.01);男多女少班级、女多男少班级中女生的自杀意念得分及检出率均高于性别平衡班级(P值均<0.05),而男多女少班级与女多男少班级中女生的自杀意念得分及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多女少班级、性别平衡班级中,男女生自杀意念得分及检出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女多男少班级中,女生的自杀意念得分及检出率均高于男生(P值均<0.01).结论 性别比例失衡班级大学生的自杀意念严重于性别比例平衡班级的大学生,而且性别比例失衡的班级环境对男女生的自杀意念有着不一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探讨大学生压力性生活事件、冲动性人格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压力性生活事件问卷、Barratt冲动量表(BIS)、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分层整群从郑州市、平顶山市4所高校抽取1 49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7.6%,男生(9.2%)高于女生(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64,P<0.01).大学生压力性生活事件、冲动性人格与自杀意念间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4~0.47,P值均<0.01).冲动性人格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β直接=0.21,β间接=0.20,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压力性生活事件可以通过其冲动性人格影响自杀意念.对于冲动性较高的大学生可以从认知、行为等方面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以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评价班级集体活动对大学生班级环境及自杀意念干预效果,为高校班级环境建设及大学生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在江西省某高校大二年级文科类班级中,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30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中的15个班级作为实验组(603人),另15个班级作为对照组(614人),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班级环境及自杀意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干预初、干预末及6个月追踪的班级环境得分分别为(3.61±0.94) (3.93±0.78) (3.94±0.75);自杀意念得分分别为(1.76±0.62)(1.24±0.67)(1.26±0.71)分;自杀意念检出率分别为10.12%,6.30%,6.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干预初、干预末及6个月追踪的班级环境得分分别为(3.62±0.87)(3.64±0.84)(3.63±0.91)分;自杀意念得分分别为(1.75±0.68)(1.71±0.72)(1.72±0.69)分;自杀意念检出率分别为10.26%,9.77%,9.9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初的班级环境得分、自杀意念得分及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实验组干预末、6个月追踪的班级环境得分高于对照组,而自杀意念得分及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班集体活动对大学生班级环境及自杀意念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高校在班级建设及大学生危机干预工作中应重视班集体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探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自杀意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2所高校新生10 924名,采用自杀意念问卷、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明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测试,并对其中3 057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进行分析.结果 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7.75%,非经济困难生为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自杀意念绝望、乐观和睡眠3个因子及总分均高于非经济困难学生(P值均<0.01),UPI,SDS,社会支持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高于非经济困难生(P值均<0.01);女生的绝望、睡眠以及自杀意念总分高于男生(P值均<0.05);UPI,SDS以及消极应对、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对自杀意念回归效应显著(P值均<0.05).结论 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自杀意念高于非经济困难生.应从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杀意念的因素人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掌握维吾尔族贫困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为少数民族特殊群体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随机选取乌鲁木齐2所高校1 154名维吾尔族贫困学生,同时选取同年级、性别、生源地1 098名非贫困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及成人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新疆维吾尔族贫困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15.42%(178/1 154),非贫困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10.56%(116/1 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2,P<0.01);贫困男生和女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均高于非贫困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94,6.03,P值均<0.05);维吾尔族贫困学生心理弹性总分为(5.11±0.95)分,非贫困学生得分为(5.03±0.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P<0.05).无论是否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各维度及总分与自杀意念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贫困大学生自杀意念较高,心理弹性较好,且两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
了解高校学生自杀意念的现状,并探讨自我和谐、孤独感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为高校开展自杀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孤独量表(UCLA)和自杀意念量表(SSI)对某高校1 101名大一~研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校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41.1%,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和家庭所在地的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94~ 2.05,P值均>0.05).自我和谐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与孤独感、自杀意念正相关(r值分别为0.21~0.67,P值均<0.01);自我的灵活性与孤独感、自杀意念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0.23,P值均<0.01).自我和谐的3个维度对自杀意念和孤独感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值均<0.05);孤独感在自我和谐与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30%.结论 改善自我和谐和孤独感水平可以减少高校学生自杀意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自杀意念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南昌市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为危机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16种个性特征量表(16PF),对南昌市1010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进行调查。结果有自杀意念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无自杀意念组(P值均0.05)。在16PF量表中的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自律性、内向与外向型、心理健康因素、专业、有成就人格因素等因子上,有自杀意念组得分低于无自杀意念组(P值均0.05);在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适应与焦虑性等因子上,有自杀意念组得分高于无自杀意念组(P值均0.05)。强迫症状、偏执、抑郁、焦虑、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稳定性、自律性、敢为性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结论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不良的人格特征是大学生自杀意念产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王冰蔚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8):1086-1088
目的掌握大学新生有自杀意念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河南科技学院2009级3 850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筛查有自杀意念学生162人,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因素的关系。结果自杀意念检出率为4.21%,存在生源(χ2=12.36,P=0.000)、学科(χ2=18.4,P=0.002)差异,无性别差异(χ2=0.299,P=0.583);UPI、SCL-90量表中,有自杀意念者总分、因子均分高于无自杀意念者(P<0.01);回归分析显示,对自杀意念有影响的因素按OR值大小排列依次是:抑郁(17.238)、其他(2.453)、敌对(1.713)、偏执(1.647)、性别(0.676)、人际敏感(0.449)、强迫(0.412)。结论有自杀意念的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心境低落、睡眠障碍、饮食异常、敌对、偏执是自杀高风险因素,重点关注对口生、农科类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11.
张金健  陈红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10):1524-1526
  目的  探究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动态发展变化,为自杀意念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整群抽取江苏某高校5 372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中的自杀意图指标进行4年(2016—2019年)追踪调查。  结果  第1至第4次(T1~T4)调查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检出率分别为4.36%,8.99%,7.32%和5.90%,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T2阶段是拐点,且变化的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T1阶段女生自杀意念的检出率高于男生(χ2=10.55,P<0.01)。T1~T2阶段,男生自杀意念检出率的上升速度高于女生,T4阶段男生的检出率超过女生。大城市学生T1~T4阶段自杀意念检出率均高于中小城市、城镇和农村学生,T4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11,P<0.01)。列联表分析发现,前后两个阶段同时有自杀意念的比例在18.63%~35.04%(P值均 < 0.01);前一个阶段没有自杀意念,后一个阶段有自杀意念的比例在4.48%~7.80%(P值均 < 0.01)。T1~T4阶段都有自杀意念的11人,占总人数的0.20%,占有自杀意念人数的4.70%。  结论  高校要对自杀意念的重要时段、重点群体做好预防和干预工作,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学生的动态信息。  相似文献   

12.
探讨大学生网络欺凌现状及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受网络欺凌行为问卷、自杀意念自评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分层抽取的南宁市某高校1 37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施测.结果 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总分为(4.36±0.55)分;女生网络欺凌总分及网络言语欺凌维度得分均高于男生;大一学生网络欺凌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其他年级;班干部网络欺凌总分及网络言语欺凌、网络伪造欺诈维度得分均低于非班干(P值均<0.05).网络欺凌行为与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呈负相关,与自杀意念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05,-0.102,0.171,P值均<0.01);自我效能感与心理韧性呈正相关,与自杀意念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08,-0.095,P值均<0.01);心理韧性与自杀意念呈负相关(r=-0.283,P<0.01).网络欺凌通过心理韧性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自杀意念,占间接总效应的84.44%;其还通过自我效能感影响心理韧性,进而影响自杀意念,占间接总效应的15.56%.结论 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在网络欺凌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中起链式多重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宁夏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与人格特征、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为预防大学生自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宁夏3所高校2 788名在校学生,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版大五人格测验(NEO-FFI)、核心自我评价问卷(CSES)对调查对象实施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7.10%。有自杀意念者症状自评量表各维度及神经质因子高于无自杀意念者(P值均0.05),大五人格测验其他因子及核心自我评价均低于无自杀意念者(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核心家庭、人际关系敏感、核心自我评价及开放性为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抑郁、其他及神经质为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对大学生中低心理健康水平及神经质者应给予较多的关注。提高人际关系敏感度和减轻人际压力对于预防大学生自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杨艳  巢传宣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2):1890-1892
评价心理学知识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自杀意念进行干预的效果,为高校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提供学科教学渗透视野.方法 在江西省某高校大学一年级中,随机选取5个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班的学生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心理学知识融入思政课的教学干预(实验组),并将干预效果与另5个未接受教学干预的教学班的学生(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干预初、干预末及6个月追踪的自杀意念得分分别为(1.77±0.96)、(1.22±0.60)和(1.23±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885,P<0.01);对照组干预初、干预末及6个月追踪的自杀意念得分分别为(1.76±0.94)、(1.53±0.82)和(1.52±0.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833,P<0.01).实验组干预初、干预末及6个月追踪的自杀意念检出率分别为11.27%,5.35%和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486,P<0.01);对照组干预初、干预末及6个月追踪的自杀意念检出率分别为10.64%,8.42%和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495,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初的自杀意念得分及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实验组干预末、6个月追踪的自杀意念得分及自杀意念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8.029,-7.480,x2值分别为5.052,4.467,P值均<0.05).结论 心理学知识融入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冰蔚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1):1323-1325
目的了解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个性、自卑感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自卑感量表(FIS)、自杀态度问卷(QSA),对分层整群抽取的河南科技学院76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筛选自杀意念学生,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自杀意念与各种心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5.9%,性别、本专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有自杀意念者SCL-90总分及10个因子得分均高于无自杀意念者;有自杀意念的内外向(E)和掩饰性(L)得分较低,神经质(N)和精神质(P)得分较高;自杀意念者的自卑总分、自我价值、社交自信、体能自信分数高于无自杀意念组;有自杀意念者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及对安乐死态度方面得分低于无自杀意念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自卑感、N分、P分正相关,与E分、L分负相关。结论有自杀意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人格缺陷明显,自卑感强,对自杀持较宽容态度。应关注睡眠差,有精神质、神经质特征,以及对自杀行为持认可态度的人。  相似文献   

16.
了解重庆市大学生自杀、冲动及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为针对性指导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重庆市9 80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一般人口学、自杀行为、自杀意念、自杀态度、冲动行为量表、外显攻击量表等问卷调查.结果 女生自杀态度更倾向于包容和理解,其自杀意念及自杀行为的检出率(16.40%,2.46%)均明显高于男生(10.27%,1.11%)(x2值分别为9.997,62.507,P值均<0.01);在冲动行为调查中,女生在“动机性冲动”“认知性冲动”及总分均高于男生(t值分别为11.236,10.930,9.464,P值均<0.01);在攻击行为调查中,女生倾向于采取“愤怒及敌意”,而男生倾向于采取“身体及语言攻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843,3.050,-26.591,-8.729,P值均<0.01).结论 女生较男生易出现冲动行为,易采取愤怒及敌意的攻击行为,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及行为,而男生则容易出现身体及语言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17.
了解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现状,分析自杀意念与自杀媒体报道之间的关系,为有针对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样广州某医科大学一年级本科生1 055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自杀意念量表及自编接触媒体对自杀报道的情况.结果 4.4%的大学生的自杀意念阳性;农村学生自杀意念阳性率高于非农村学生(x2=10.324,P=0.001).2个月内接触自杀媒体报道学生的自杀意念量表得分高于2个月以上各组学生(F=3.940,P=0.020).3个月内接触过存在“描绘自杀细节”及“将自杀简单化神秘化归因”等问题的报道的新生自杀意念总分高于未接触者(t值分别为2.142,2.887,P值均<0.05).结论 接触自杀报道的时间与媒体自杀报道的内容、方式对大学生自杀意念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于格  谢一心  周静  王卫红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1679-1681,1684
全面了解大学生的自伤和自杀现状,为采取有效手段预防和干预可能的自杀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杀意念自杀行为发生率调查表、生命质量问卷、冲动性人格特征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重庆市12所高校的31 81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527人(1.7%)报告曾经有过自伤或自杀行为,女生的自伤报告率(1.92%)高于男生(1.34%)(x2=16.127,P<0.05);有自伤经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生命质量低于无自伤经历的大学生,自杀意念和冲动性高于无自伤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强迫症状、恐怖是自伤行为的保护因素,来源地为城市、抑郁、精神病性、行动冲动性和自杀意念是自伤行为的危险因素(P值均<0.01).结论 发生过自伤行为的大学生是一个较为脆弱的群体,在缺乏干预的情况下可能成为自杀的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武汉市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现状及影响因素, 探讨日常压力、积极心理健康对其自杀意念的影响, 从积极心理的视角为提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大学新生的自杀率提出对策。  方法  于2020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 抽取武汉市3所大学共2 592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自杀意念、积极心理健康、日常压力源等。采用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大学新生过去1年自杀意念报告率为27.5%。与无自杀意念大学新生相比, 有自杀意念的大学新生日常压力总分及不同领域日常压力得分均较高(t=-13.00~-4.68), 积极心理健康得分较低(t=17.1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女生(OR=1.72, 95% CI=1.44~2.05)、母亲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上(OR=1.27, 95% CI=1.05~1.53)、日常压力总分(OR=1.11, 95% CI=1.09~1.13)与自杀意念的发生呈正相关(P值均 < 0.01)。积极心理健康(OR=0.88, 95% CI=0.87~0.90)与自杀意念的发生呈负相关(P < 0.01), 积极心理健康对日常压力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结论  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形成与日常压力、积极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 需要关注大学新生日常压力事件, 提高其积极心理健康水平, 降低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了解深圳市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及与自杀心理行为的相关性,为学生自杀的早期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深圳市初中和高中各5所学校的4 01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心理亚健康状况、自杀心理行为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 深圳市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21.38%,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检出率分别为24.66%,11.81%和3.64%.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中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检出率均高于未处于心理亚健康者(P值均<0.01).相关分析显示,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症状数与自杀意念次数、自杀计划次数和自杀未遂次数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0.33,0.17,P值均<0.01).结论 深圳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亚健康状况与自杀心理行为相关.应多关注心理亚健康状况学生的自杀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