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诚  曲玮  张海东 《职业与健康》2010,26(9):1043-1044
目的对某轮胎制造公司新建子午线轮胎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结合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验进行评价。结果现场检测结果符合卫生标准,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有效。结论该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有铅烟、二氧化锡、铜烟、工频电场、噪声、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重型环烷馏分溶剂石油提取物。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重的建设项目,其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基本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评价某企业轮胎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和职业卫生检测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密炼车间二层手工配药称量员在工作日内接触其他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33.3 m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其他各工种工作日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浓度、最高浓度、生产性噪声强度、高温、工频电场和电离辐射强度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结论综合各方面分析,在确保各类防护设施有效运行、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全面落实控制职业病危害补救措施的前提下,该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某铝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识别、评价、控制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健康,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与建设项目类似的工程进行类比调查,采用检查表法、类比法与定量分级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评价。结果 该建设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辅助用室设置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粉尘、毒物、噪声、高温、热辐射、放射性物质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属于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结论 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的,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某制药厂氨基酸化合物生产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查表法和检验检测法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通过综合分析对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氢氧化钠、氨、盐酸、硫酸。发酵(PIP)车间投料口、卸料口及包装间的粉尘检测浓度结果超出职业接触限值,其他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基本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结论该项目总体运行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基本有效,部分岗位的防尘措施需要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按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要求,对某火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方法通过现场调查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工作场所采样检测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水平,评价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现状。结果共检测粉尘93点,合格率93.5%;岗位11个,合格率90.9%;一氧化碳检测6点,合格率100%,二氧化硫检测4岗位10点,硫酸1岗位5点,氨2岗位5点,合格率均100%;氢氧化钠2点,氯2点,合格率均100%;噪声检测6岗位91点,合格率83.3%;高温检测10点,合格率80%;电场强度检测6点,合格率100%。结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置合理,生产过程中各类防护设施能够正常运行,职业病危害基本上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按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要求,对某火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方法通过现场调查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工作场所采样检测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水平,评价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现状。结果共检测粉尘9 3点,合格率9 3.5%;岗位1 1个,合格率9 0.9%;一氧化碳检测6点,合格率1 0 0%,二氧化硫检测4岗位1 0点,硫酸1岗位5点,氨2岗位5点,合格率均1 0 0%;氢氧化钠2点,氯2点,合格率均1 0 0%;噪声检测6岗位9 1点,合格率8 3.3%;高温检测1 0点,合格率8 0%;电场强度检测6点,合格率1 0 0%。结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置合理,生产过程中各类防护设施能够正常运行,职业病危害基本上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某大豆蛋白生产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分析法以及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锅炉房司炉工、铲车司机、出渣工接触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最高分别达到6.9 mg/m3、6.7 mg/m3、7.1 mg/m3,不符合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除倒料工、司炉工和铲车司机外,其余工种接触噪声强度均超过国家标准(GBZ2.2-2007)的要求。结论该建设项目粉尘、噪声的控制效果未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沈月华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575-1578
目的了解某聚氯乙烯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结果该企业建立了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有较完整的应急救援制度和职业健康监护制度,采取设备露天布置、自动化、密闭化,安装除尘器,减振、消音防护措施,配置了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毒物、粉尘和噪声检测结果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结论应根据聚氯乙烯生产企业的特点进行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完善所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识别某电梯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其职业病危害现状、防护措施及其效果。 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查表法等方法对该项目进行评价。 结果 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臭氧、氮氧化物、二甲苯、甲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紫外辐射、噪声、工频电场等。作业场所各危害因素浓/强度均低于国家相关标准限值。 结论 该企业在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卫生工程防护措施、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基本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措施基本有效,但应进一步加强对噪声的防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钛白粉生产作业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及强度,初步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建议。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有关数据和资料,结合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对劳动者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运用现场调查法、检测检验法、定量分级法和检查表法等方法对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全面评价。结果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毒物(硫、硫酸、二氧化硫、绿矾、硫酸铵等20余种)和物理因素(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紫外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化学毒物中的硫酸有3个检测点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合格率为95%;有2个粉碎岗位的二氧化钛粉尘检测结果超标,其余岗位总粉尘浓度检测合格率均为100%。物理因素方面共对36个作业岗位进行了噪声检测,其中有4个岗位或工种检测结果不合格,合格率为88.9%;高温和工频电场强度均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结论钛白粉生产作业场所中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企业应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强度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为劳动者发放防护用品,切实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识别、评价某轧钢厂职业病危害现状,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 方法 通过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该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评价。 结果 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氟化物、锰、工频电场、噪声、高温。经检测,噪声、粉尘、高温在各个作业点的合格率分别为77.14%、86.67%、55.56%,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合格率均为100%。 结论 该轧钢厂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项目,职业病防护措施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明确某水泥厂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提出相应的职业病控制措施.方法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结合调查结果,对该水泥厂职业病危害现状作出综合评价.结果 该厂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粉尘、SO2、NO2,多数噪声接触岗位和粉尘接触岗位符合相应国家卫生标准,2类化学物接触浓度均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结论 该厂对生产工艺过程及生产环境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别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且防护效果基本达到相应的卫生要求.该厂有比较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健康监护资料,职业卫生管理体系能有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某玻璃建材厂职业病危害现状, 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某玻璃建材企业开展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某玻璃建材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高温、铅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聚对苯二酸丁二酯、苯乙烯、丙酮、丁酮、硫化氢、氟化物、苯酚、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现场检测结果显示, 工作场所空气中总粉尘浓度合格率为75.0%, 呼吸性粉尘浓度合格率为97.0%;铅、氟化氢、苯乙烯等13种化学物浓度合格率为97.5%;噪声声级合格率为84.9%;湿球黑球温度指数合格率为76.5%。职业健康检查376人, 检出疑似职业性尘肺病2例, 职业禁忌证12例(粉尘作业5例、噪声作业3例、高温作业4例), 高频听力损失45例, 通气功能或小气道功能损伤139例, 血白细胞异常2例。
结论 玻璃建材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 该企业职业病危害严重, 应加强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明确小家电生产企业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该生产行业提出相应的职业病控制措施。 方法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对某小家电生产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评价。 结果 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甲苯、二甲苯、乙苯、丙酮、丁酮、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正己烷、三氯乙烯、环己酮、硫酸、氢氧化钠、甲醇、铅及其无机化合物、其他粉尘。经现场检测,仅喷油部前处理清洗区的三氯乙烯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 结论 小家电生产企业属于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喷漆、喷油、调油、丝印、移印、清洁等岗位列为关键控制点,应加强作业场所通风、职业卫生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卫生学调查、检查表法、检测分析、定量分级相结合的方法对某密封式铅蓄电池装配整改项目进行现状评价。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铅尘(烟)、二氧化锡、乙酸乙酯、丙酮、苯、甲苯、二甲苯、1,2-二氯乙烷、正己烷、氢氧化钠、硫酸等。检测显示入槽作业岗位铅尘CTWA和烧焊、装模作业岗位LEX,8 h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组装区叠片、烧焊、装模、入槽岗位为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该项目为职业危害严重项目,职业病防护效果基本符合职业卫生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某涂料厂油性涂料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以及职业健康体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工程控制措施和管理措施,为加强企业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体防护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检测检验法、工程分析法对公司制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 结果 现场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树脂粉尘、苯、甲苯、二甲苯、溶剂汽油,检测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职业健康检查中血常规异常人员逐年增加,占一线作业人员总数的47.6%;现场职业卫生管理有待完善,职工个人保护意识淡薄。 结论 该项目属于职业病严重危害项目,公司需落实相关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提高职工个人的自我防护意识,进一步完善职工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8.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检验和检查表法等对石化公司6套生产装置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对其生产过程中存在化学毒物、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及目前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监测分析,确定6套装置危害级别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只要防护措施到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识别、评价、控制某古筝制品厂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方法 收集相关资料,开展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职业健康体检,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防护水平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 结果 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苯、甲苯、二甲苯、木粉尘和噪声,压模点、磨灰点木粉尘浓度为5.08 mg/m3和4.25 mg/m3,下料点噪声强度87.7 dB (A),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其他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均符合标准。职业健康检查发现1名工人存在职业禁忌证。 结论 该企业职业卫生基本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识别、评价、控制某木制品厂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实验室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防护水平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结果该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苯乙烯、木粉尘和噪声。结论该用人单位在防噪、职业危害告知、作业场所监测、检测评价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整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