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发病广泛,相关危害严重,是肝病治疗与新药研发失败的重要原因。其临床诊断仍是世界性难题,因此探索总结相关临床风险信号,开展临床评估及其预后预测分析,对于预防、诊断与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影响药物性肝损伤(DILI)预后的因素。方法 2008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住院期间发生DILI患者69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各个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发病年龄主要在50~59岁,女性患者多于男性,肝细胞型占78.3%;各年龄段患者临床类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76.1%DILI患者预后良好,未愈者占23.9%;中药引发的DILI占43.5%,且预后较其他种类药引起者差;患者在住院期间恢复还是未愈与患者性别、年龄、用药至发病时间或是否合并慢性疾病无显著性相关(P0.05),而与临床类型、是否有过敏史、发病时是否出现免疫特性临床表现有显著性相关(P0.05);初始发病时血清总胆红素、总胆汁酸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是预测预后的较好指标(P0.05)。结论 DILI患者预后主要取决于用药种类和个体体质差异,初始发病时肝功能指标对预后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4.
【据Hepatology 2021年12月报道】题:慢性药物性肝损伤生化学未缓解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作者Wang CY等)药物性肝损伤(DILI)已被公认为急性和慢性肝病的重要原因。虽然大多数经历DILI的患者在停用可疑药物后可获得临床和生化学的完全缓解,但仍有8%~20%的患者可进展为慢性DILI。反复出现生化学未缓解(BNR)的DILI患者可能进展至肝硬化甚至肝衰竭,生活质量差。目前慢性DILI的诊断仍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肝活检虽然有助于DILI诊断的正确性,但其临床应用受到了有创性及高成本的限制。此外,DILI的组织学及生化特征与预后的关系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收集陕西省内20家医院2009—2019年收治的以RUCAM量表为诊断标准的1 376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可疑肝损伤药物、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经过及预后。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分类有序资料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结果 1 376例患者中男577例(41.93%),女799例(58.07%),男女比为0.72∶1;各年龄段中40~60岁年龄段高发,占比44.77%;各年龄组中男女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84,P=0.008),三种临床分型中,男女发病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9,P=0.494),各年龄组中临床分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25,P<0.001)。引起肝损伤的药物中,居前三位的依次为:中药(41.13%)、抗结核药(11.70%)、解热镇痛药(7....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总结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2015年1月 ~2019年12月我院诊治的DILI患者164例,收集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 本组DILI患者被诊断为肝细胞型97例,胆汁淤积型24例,混合型43例;肝细胞型患者年龄为(47.2±13.3)岁,显著小于其他两型(P<0.05);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描述性分析老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于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3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病历资料,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非老年组(<60岁)分别记录其临床资料情况进行比较,并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103例老年组患者共计43例,占所有患者41.7%,非老年组为60例,占所有患者58.3%;最常见引起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为中药类27例(26.2%),老年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及其用药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其他基础疾病及用药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型无差异(P>0.05);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纳差、厌油等)、皮肤及巩膜黄染、乏力、皮肤瘙痒及皮疹等。老年组黄疸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下降,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治愈率、好转率、无效率、病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ALT(P<0.05)可能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应提高对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特别是老年人,患有慢性心脑血管疾病较多,且长期用药,临床上应注意监测肝功能,指导用药,防止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肺栓塞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构建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0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肺栓塞患者184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发病12个月后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125)和预后不良组(n=59)。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肺栓塞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R 3.5.2软件包构建肺栓塞患者预后不良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 000次进行内部验证,计算一致性指数,并进行ROC曲线分析、Hosmer-Lemeshoe拟合优度检验,同时绘制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结果 预后不良组有恶性肿瘤史者占比、有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史者占比、有右心室功能不全者占比、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者占比、服用避孕药者占比、入院时D-二聚体、入院时同型半胱氨酸、入院时肌钙蛋白、入院时脑钠肽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肿瘤史、VTE史、右心室功能不全、DVT、入院时D-二聚体、入院时同型半胱氨酸、入院时肌钙蛋白为肺栓塞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  相似文献   

9.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11):2505-2509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影响小肠腺癌(small intestinal adenocarcinoma,SBA)患者的预后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SBA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为SBA患者提供合理的CSS预测。方法通过SEER数据库获取2010年至2015年确诊为SBA的24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软件caret包将数据以6∶4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n=1485)和验证组(n=988),对建模组进行生存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将所获取的独立预后因素构建列线图,并采用C指数、校准曲线进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SBA患者1年、3年、5年的CSS分别为61.2%、48.2%、46.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婚姻状态、TNM分期、N分期、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是SBA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将这些独立危险因素绘制SBA患者CSS的列线图。建模组和验证组的C指数分别为0.762(95%CI:0.744~0.780)和0.787(95%CI:0.767~0.806),两组校准图的预测曲线与实际曲线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SBA患者CSS预后列线图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有助于临床医师对SBA患者的预后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并提供合理的治疗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严微  黄会芳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2,38(10):2302-2307
目的 探讨重症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9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重症DILI患者资料,统计人口特征、肝损伤药物、临床表现,比较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激素组)与未使用激素患者(对照组)的肝功能变化、疗效及不良反应。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共纳入88例DILI患者,其中男33例,女55例,中位年龄49岁;对照组61例,激素组27例。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肝损伤药物中,中药和膳食补充剂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以黄疸、恶心、纳差居多,6例患者(6.82%,6/88)进展为4级DILI,其中激素组2例,对照组4例。激素组与对照组患者基线特征比较,AST、GGT、TBil及免疫指标阳性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治疗3 d时TBil、INR及TBA下降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7 d时,两组ALT、GGT、INR和TBA下降率差异均有统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成人慢性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经肝穿刺明确诊断为慢性DILI患者255例,根据2年后患者的肝功能水平分为未恢复组和恢复组。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用药种类、DILI损伤分型、DILI损伤严重程度、合并基础疾病、实验室指标、肝组织学结果及2年预后等临床资料。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 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慢性DILI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经过两年的随访,195例患者肝功能恢复(76.5%),60例(23.5%)未恢复。两组患者在肝损伤类型(P=0.028)、合并糖尿病(P=0.048)比例以及肝组织纤维化程度(P<0.001)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未恢复组患者基线WBC、PLT、ALT、AST、GGT和总胆汁酸水平明显高于恢复组患者,ChE水平低于恢复组患者(P值均<0.05)。将基线特征纳入单因素分析lo...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类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收集2010年12月-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和北京同仁医院诊断为急性DILI的7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损靶细胞类型分为肝细胞损伤型(n=554)、胆汁淤积型(n=99)、混合型(n=137)3组。对患者进行严重程度分级评分、临床结局以及Hy′s法则评估。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3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3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3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3组患者均以女性多见,肝细胞损伤型女性比例(70.8%)显著高于胆汁淤积型(54.5%),胆汁淤积型显著低于混合型(54.7%)(P值均<0.05)。肝细胞损伤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6.589,P<0.05),各型重度患者分别为244(44.1%)例、56(56.6%)例和46(33.6%)例。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包括中药、西药、中药与西药联用及其他,其中中药是最常见的原因。不同分型患者出院时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4.390,P=0.001);肝细胞损伤型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胆汁淤积型,而未愈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胆汁淤积型(P值均<0.05)。554例肝细胞损伤型DILI患者中符合Hy′s法则的有388例(70.0%),不符合的患者有166例(30.0%),2组患者的临床转归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U=38372.0,P=0.033),不符合Hy′s法则组患者的预后较好。结论DILI患者多数为女性,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中药是导致肝损伤的主要原因。肝细胞损伤型和胆汁淤积型患者病情较重。DILI预后相对较好,病死率较低。Hy′s法则不能较好地预测急性DILI的死亡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肝损伤对重症监护室老年脓毒症患者的影响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2019年9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23例老年脓毒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急性肝损伤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53例)和对照组(老年脓毒症未合并急性肝损伤,70例)。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的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肌红蛋白(MB)、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凝固时间、D-二聚体、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降钙素原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T、GGT、降钙素原及APACHE Ⅱ评分均是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C反应蛋白水平是保护因素。结论 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患者的转氨酶、凝血指标、感染指标水平显著升高,死亡率显著上升。ALT、GGT、降钙素原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增加是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胆囊癌(GBC)根治术后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并构建其列线图模型。方法 从SEER数据库(https://seer.cancer.gov/data-software/)提取2006—2015年行GBC根治术患者1 056例临床资料作为训练组。收集2015—2020年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GBC根治术患者76例临床资料作为验证组。针对训练组数据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GBC根治术后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并基于此构建列线图模型。通过Bootstrap自抽样1 000次进行内部验证,应用验证组数据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直径、淋巴结清扫数目、TNM分期、T分期、N分期是影响GBC根治术后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以此构建预测GBC根治术后患者1、2、3年总生存率的列线图。内部验证显示列线图C-index(95%CI)=0.740(0.720~0.760),外部验证显示C-index(95%CI)=0.707(0.627~0.787),校正曲线显示模型预测情况和实际生存情况一致性较高。结论 基于SEER数据库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GBC根治术后患者1、2、3年总生存率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用于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细胞免疫、细胞因子等外周血清免疫学指标在药物性肝损伤(DILI)中的特征性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8月于曙光医院及宝山分院收集的219例DILI患者病历资料,按照药物损伤类别及损伤程度进行分组,就其临床特征、生化及外周血清免疫学特点进行分析。从健康体检者中选取29例作为肝功能正常组,从DILI病例中复核确认42例急性起病治疗前1周内做过细胞因子及细胞免疫评价的作为DILI对照组。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Fisher检验。结果 219例DILI患者中女性122例(56%),男性97例(44%)。由中药、中成药或者保健品导致损伤89例(40%),由抗结核、抗肿瘤等西药导致损伤130例(60%)。其中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82例(37%),胆汁淤积型17例(8%),混合损伤型120例(55%)。潜伏期最长为180 d,最短为1 d,中位数天数为15 d。其主要症状表现中乏力占49%。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在中药、中成药或保健品组与西...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回顾性对比分析急、慢性药物性肝损伤(DILI)临床特征的异同。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诊断为DILl的183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急性组(n=138)和慢性组(n=45)。收集患者基本情况、基础疾病、可疑药物用药史、过敏史、饮酒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肝组织病理检查、治疗、转归等资料。所有诊断为DILI的患者均进行RUCAM、肝损伤类型及严重程度分级评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DILI慢性化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中草药导致DILI在急、慢性组的病例数为105 (76. 1%)和33 (73. 3%),抗菌素所致的为15 (10. 9%)和5(11. 1%)。2组患者性别(χ2=4. 774,P=0. 029)、肝损伤类型(χ2=9. 848,P=0. 020)及DILI严重程度分级(χ2=8. 012,P=0. 046)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慢性组RUCAM评分≤6的病例数占77. 8%,而急性组RUCAM评分≥6的病例数占79. 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 471,P=0. 002)。2组间PLT、ALT、AST、DBil、Cr水平,以及ANA阳性检出率和SMA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与急性组比较,慢性组潜伏期更长、合并肝硬化及治疗无效病例的百分比更高(P值均0.05); 2组患者激素治疗和激素+硫唑嘌呤治疗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7. 109、27. 408,P值均0. 05)。急、慢DILI组分别有16例(11. 6%)和7例(15. 6%)为AIH样DILI;分别有29例和27例完成了肝组织病理检查,其中肝组织病理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分别有2例(6. 9%)和6例(22. 2%)。ALT (OR=0. 997,95%CI:0. 985~0. 999,P=0. 003)、PLT(OR=0. 997,95%CI:0. 986~0. 998,P=0. 013)是DILI慢性化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与急性DILI相比,慢性DILI中女性患者比例更高;诊断较困难,潜伏期长,胆汁淤积型比例及自身抗体的检出率较高,更需要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治疗,预后较差。ALT、PLT可能是DILI慢性化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