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Friedman等[1]1981年建立了组织团块培养法,于1988年完善了该方法,称之为微小组织团块(organoid)培养法[2],即OCA(OrganoidCultureAasay)法。我们对该方法做了基础性研究,并在此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肿瘤:使用裸鼠传代肿瘤:胃中分化腺癌(SC-6-JCK)、胃低分化腺癌(NS-8)及胰腺中分化腺癌(PAN-1-RITC)3种。2.抗癌药物:使用阿霉素(adriomycin,ADR)和丝裂霉素C(mitdmycinC,M…  相似文献   

2.
目的:ELISA快速法与传统肥达氏伤寒试验对伤寒血清学诊断方法比较。方法:选用两法对28例临床确诊为伤寒病人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ELISA法阳性22例(阳性率786%),肥达氏法阳性13例(阳性率464%),χ2检验P<005。结论:ELISA法可作为早期快速辅助诊断伤寒的血清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捕捉ELISA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巨细胞病毒(CMV)IgM抗体捕捉ELISA法(AC-ELISA),并用该法 调查1917例杭州市不同人群的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结果显示:抗原浓度、抗CMV抗体酶结合物浓度对所测得的标本OD值都有不同程度的,用最适的实验条件建立的AC-ELISA法检测杭州市不同人群,表明儿童组CMV感染率高于成人组,工人组的感染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以本方法测定CMV-IgM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可广泛应用于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时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蛋白Ⅳ型胶原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119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三项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含量进行检测,探讨其对肝硬化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联合检测民已确诊的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A、LN、Ⅳ.C含量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进行比较,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A、LN、Ⅳ.C含量明显高于下沉人及慢性肝炎组,且三项肝纤维化指标同的程度与Child-Pu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为确诊嗜铬细胞瘤而采用的生化测试指标的两种测定方法,其中香草基苦杏仁酸法常作为辅助诊断使用。此法设备、方法简单易行,多被采用但其测定阴性不能排除本病,阳性率仅70%符合确诊条件,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宜使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敏感诊断方法与发病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咽拭子Mp-DNA,同时做血清冷凝集试验(CAT),对498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进行配对资料研究,48例测定了有关免疫指标。结果PCR法阳性率为37.55%(187/498),CAT法阳性率为10.04%(50/498),二法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3~10岁组感染率明显高于3岁以下组与10岁以上组。PCR法不受自然病程的影响,CAT法明显受到病程的影响。12例Mp-DNA-PCR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均阳性者多伴有肺外并发症。结论PCR法是早期诊断Mp感染的敏感方法,明显优于CAT法。感染可能与Ⅲ型变态反应参与的免疫介导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异质本AFP-L3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扁豆凝集素亲和交叉免疫电泳自显影法,将血清甲胎蛋白(AFP)分为AFP-L1,AFP-12,AFP-L33条电泳带,结果 肝细胞癌(HCC)患者的AFP-L3阳性率为59.6%,显著高于肝硬化(5.4%)等良性肝病组。其中AFP-L3阳性的2例肝硬化患者均在以后观察阶段被诊断为HCC,且AFP-L3显示阳性,提示肝癌的存在和发生,先于B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中用新鲜猪囊尾蚴虫体分离制备的头节囊壁抗原(SWA)、囊液抗原(CFA)和皮内试验抗原(IDA),对78例已确诊的囊虫病人28份血清和55人同时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皮内试验(ID),检测其体内相应抗体的存在,并对两种抗原及两种诊断方法用于囊虫病免疫诊断研究的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证明,CFA用于囊虫病的诊断呈现出较高的阳性率,其浓度为2.5μg/mL时,阳性符合率为100%,而且特异性较强,与正常人、血吸虫病人、裂头蚴病人和蛔虫病人血清反应均为阴性。ID试验阳性率为83.6%。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A-50、CA19-9、CEA和SA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实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放射法(IRM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分光光度法分别对3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30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胃良性疾病组)及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血清CA-50、CA19-9、CEA和SA测定。结果胃癌患者上述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高于胃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P<0.01),胃癌患者血清中CA-50、CA19-9、CEA和SA的阳性率分别为63.3%,46.7%,53.3%和76.7%。将四项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以任二项阳性作为诊断标准,则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96.7%,准确性为92.2%。阳性预测值为92.6%,阴性预测值为92.1%。结论血清CA-50、CA19-9、CEA和SA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显微镜盖玻片法和常用的细胞离心制片法(Cytospin)对BALF细胞分数的测定进行比较,同时探讨了BALF的不同处理方法对细胞总、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Cytospin制片淋巴细胞(%)明显低于盖玻片法,但两种制片方法测得的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均相近;离心和洗涤明显丢失细胞总数(P<0.01),但不限于单一细胞型。本研究提示:用盖玻片法测定BALF细胞分数和在非离心、洗涤的BALF中测定细胞总数,能准确地反映BALF中细胞的数目和类型。  相似文献   

11.
以人巨细胞病毒(HCMV)52kd糖蛋白表达质粒(pHCMV52)扩增后提取的表达产物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采用生物素标记的免疫组化法(ABC法)检测9例人体肝组织中的HCMV52kd糖蛋白抗原。结果:临床诊断为巨细胞包涵体病的8例中7例为阳性,其HCMV52kd糖蛋白主要位于肝细胞核内和细胞膜上。ABC法方法简便、敏感性强及特异性高,且能直接判断组织中是否存在HCMV抗原并定位,对协助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判断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斑点免疫结合试验(DIBA)诊断包虫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血清特异抗体的检测,并与间接血凝试验(IHA)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CIEP)作比较。方法:用羊肝细粒棘球蚴液抗原对94例包虫病患者、22例非包虫病患者和45例健康人血清进行了DIBA、IHA和CIEP。结果:DIBA、IHA、CIEP的阳性率分别为92.6%、86.2%和63.8%,DIB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IEP(P<0.01),而与IHA无统计学差别;假阳性率分别为5.8%、9.0%和0。结论:DIBA的敏感性高于IHA和CIEP,且与CIEP有显著差异;DIBA的特异性高于IHA,但低于CIEP。在诊断包虫病时,应同时使用两种以上免疫试验,提高其确诊率  相似文献   

13.
对31个血样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法(FPIA)与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进行茶碱血药浓度监测,并比较两种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准确程度。结果表明,FPIA法与UV法测定的茶碱的平均血药浓度分别为6.534±2.905μg/ml,5.789±2.541μg/ml,其比率为0.897±0.176(C(UV)/C(FPIA))。以C(FPIA)为Y,C(UV)为X,进行线性回归。回归方程为Y=0.554+1.033X(r=0.9038),在统计学上C(FPIA)与C(UV)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4.
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快速检测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365例妇科门诊患者宫颈涂片进行了吖啶橙(AO)荧光染色法和直接免疫荧光(DIF)法检测沙眼衣原体(Ct)的对比观察。AO染色法与DIF法Ct检出率分别为22.2%和22.7%(p>0.05),总符合率97.8%。实验结果证实,AO染色法可靠、灵敏、简捷,易于掌握且经济。对人群Ct感染普查、初筛患者和某些病原微生物的鉴别诊断很有价值。该方法极适于基层单位推广使用,对Ct感染监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胆管癌相关抗原(CCRA)是我们从人胆管癌组织中提取的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建立了检测CCRA的ELISA方法,检测了40例正常人及268例良恶性疾病病人血清的CCRA浓度,后者包括胆管癌36例、原发性肝癌40例、胰腺癌26例、胃癌31例、结直肠癌34例、肺癌17例、肝硬变20例、胆石症40例及胃溃疡24例。结果显示:4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CCRA浓度为(14.38±7.34)μg/ml(x±s),正常上限为28.95μg/ml(x+2s);血清CCRA诊断胆管癌的敏感性是77.78%,明显高于其它肿瘤组(0~25)%(P<0.001),特异性是(75~100)%。认为对于胆管癌的诊断,CCRA可能是一种较特异的肿瘤相关抗原。  相似文献   

16.
赖氏法与速率法ALT测定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赖氏法与速率法的关系,速率法应采用IFCC推荐方法和推荐温度,如用25℃或37℃可分别乘以换算系数1.40或0.65校准到30℃的结果.我们取80份ALT含量不同的血清,同时用赖氏法和IFCC推荐法分别测定KarU和U/L.结果说明IKarU=1个IFCC推荐法的U/L,为了使两法相一致,将KarU转换为IFCC推荐法的U/L,但就国内目前的实际状况,应该以卡门氏法为参考,在使用国际单位时,将IFCC推荐法的U/L(30℃)转化为卡门氏法的U/L(25℃),系数为0.48.  相似文献   

17.
肝细胞中人巨细胞病毒抗原的免疫组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巨细胞病毒(HCMV)52kd糖蛋白表达质粒(pHCMV52)扩增后提取的表达产物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采用生物素标记的免疫组化法(ABC法)检测9例人体肝组织中的HCMV52kd糖蛋白抗原。结果:临床诊断为巨细胞包涵体病的8种中7例为阳性,其HCMV52kd糖蛋白主要位于肝细胞核内和细胞膜上。ABC法方法简便、敏感性强及特异性高,且能直接判断组织中是否存在HCMV抗原并定位,对协助临床诊断、鉴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免疫放射法对108 例肺癌、156 例良性肺疾患者及118 例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CYFRA21- 1 检测,结果示:NSCLC组血清CYFRA21 -1 水平(13-34 ±19-21)ng/ml 显著高于良性肺疾患组(1-10 ±0-85)ng/ml,P≤0-01。和健康对照组(1-64 ±0-95)ng/ml,P≤0-01 。取良性肺疾患组血清CYFRA21 -199% 可信限为标准,以> 3.29 ng/ml为判断肺癌的阳性诊断参考界限值,则NSCLC组阳性率75 % ,特异性98-7 % 、阳性诊断正确性89-8% ,其阳性率显著高于SCLC组( P≤0-001),尤其是诊断SQC 敏感性最高(85-9 %) ,其次为LCC(75 %) 、ADE(53-1 %) 、SCLC(12-5% )。SQC阳性率随病情进展而升高,Ⅰ~Ⅱ期65% 、Ⅲ~Ⅳ期95-5 % ( P≤0-001) 。结果表明:血清CYFRA21 -1 值测定对NSCLC尤其是SQC诊断是一项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肿瘤标志物,连续动态监测对判断病情分期、预后、疗效评价、术后复发具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周建生  黄彦云 《广西医学》1998,20(6):1051-1053
睾丸活检组织常规HE染色,在诊断睾白时,约有10%的标本难以确诊,利用一定的特异抗体标记HE片中可疑细胞有助于明确诊断。本文选用CD45(LCA),CD45R0(UCHL1),CD30(L26),HLA-DR,CD15,CD33等抗体,用ABC法对14例石蜡包埋的成人急白睾丸活检组织和10例石蜡包埋的儿童睾白尸检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14例活睾检组织中6例HE染色肯定或可疑白血病侵润者至少有一  相似文献   

20.
将血吸虫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用新方法解离后,特异性测定其上的抗原(Ag)及抗体(Ab),并以可溶性血吸虫卵抗原(SEA)、多克隆、单克隆抗体(Pcab、MbAb)用间接法对比测定感染者血清中循环抗原(CAg)及循环抗体(CAb)通过102例日本血吸虫病人及45名健康人CIC解离后和血清的特异性对比测定结果表明,CIC解离后的Ag及Ab水平(OD均值)测定,显示满意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用抗SEA-和抗CCA-McAb测定CAg水平(OD均值)相比较,具有优于或相似的检测效果,采用抗SEA-PcAb和SEA测定血谱中的CAg及CAb水平(OD均值)时,均取得很好效果,且其CAg水平均显著地高于用2种McAb检测CAg的水平。上述制剂测定CIC解离后及血清中的Ag、Ab及CAg、CAb,可起着互补诊断的效果。本项研究结果可为今后选用适宜的血吸虫病血清学诊断的检测途径,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