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何文 《临床医学》2012,32(4):98-99
目的探讨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364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CD3+明显低于正常水平,CD8+细胞百分率明显上升,而CD4+细胞受到抑制,CD4+/CD8+比值变小。结论恶性肿瘤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检测T细胞亚群对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T淋巴细胞亚群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标记法检测74例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结果恶性肿瘤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外周血CD4+细胞水平(0.24±0.10)明显下降,CD8+细胞水平(0.40±0.12)显著上升,CD4+/CD8+比值(0.85±0.25)严重倒置,CD3+细胞水平(0.45±0.08)大多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部分变化不明显。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免疫异常,根据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对指导治疗及疗效观察有一些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回顾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水平,探讨检测T细胞亚群与恶性肿瘤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6例正常人及291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治疗前后CD3+、CD4+、CD8+T细胞及CD4+/CD8+比值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恶性肿瘤患者经手术或放疗后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CD4+/CD8+比值与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显著。[结论]检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对反应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状态、治疗效果观察、疾病进展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IK细胞免疫治疗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56例化疗后接受CIK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集其外周血提取单个核细胞(PBMC),经体外扩增培养CIK细胞进行回输,隔天1次,4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检测其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及生活质量(QOL)改善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T细胞数、CD4+/CD8+比例及IL-2、IFN-γ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CD8+T细胞数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改善率为69.6% (P <0.05).结论 CIK细胞免疫治疗可增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可成为其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比较其差异,初步探讨病毒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抗病毒治疗对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2011年感染科收治的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20例,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其差异。选取其中10例患者,于抗病毒治疗1周后再次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较治疗前后变化并分析其意义。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B细胞减少,T细胞、CD8+T及CD8+CD38+T细胞比率及计数升高。抗病毒治疗1周后,患者白细胞、CD8+CD38+T细胞计数降低。结论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而早期抗病毒治疗有助于减轻病毒感染导致的异常免疫激活和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6.
免疫化疗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免疫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在晚期食管癌患者当中,免疫化疗对外周血免疫细胞所引起的变化情况。方法晚期食管癌患者48例,分为单独化疗组、化疗+长期免疫治疗组、化疗+短期大剂量免疫治疗组三组,治疗前后测定CD3+CD8+T细胞亚群、CD3+CD4+T细胞亚群、CD4+CD25+Treg细胞和NK细胞,化疗前后相关免疫细胞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不同治疗组间相关免疫细胞变化情况的区别。结果单独化疗组、化疗+长期免疫治疗组、化疗+短期大剂量免疫治疗组三组间CD3+CD8+T细胞亚群,CD3+CD4+T细胞亚群以及NK细胞比例治疗前后没有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前后患者CD4+CD25++Treg(高表达CD25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均下降(P<0.05);CD4+CD25+Treg细胞比例在单独化疗组(P=0.035)和化疗联合长期免疫治疗组(P=0.039)中,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三组间治疗前后CD4+CD25+Treg上升比例、CD4+CD25++Treg下降比例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别,其相关P值分别为P=0.86,P=0.14。结论免疫化疗在晚期食管癌治疗的过程中在改善免疫状态方面不优于单独化疗。  相似文献   

7.
高能聚焦超声对恶性肿瘤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通过检测NK细胞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高能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对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3例恶性肿瘤患者HIFU治疗前后NK细胞活生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后NK细胞活性显著增强(P<0.05),CD3^ ,CD34^ ,CD4^ /CD8^ 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14例的发性恶性肿瘤且无明显远处转移的患者单纯行HIFU治疗后CD4^ ,CD4^ /CD8^ 显著增多。HIFU同时联合应用化疗者经HIFU治疗后CD3^ 、CD4^ 轻度降低,CD4^ /CD8^ 略有升高。结论:HIFU治疗可以显著增强NK细胞的活性,增加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帕金森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亚群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25例P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亚群,并与健康人组进行对照,同时对不同病期、不同伴随症状及L多巴治疗前后的患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PD组CD3+、CD4+、CD8+、CD4+/CD8+水平较对照组降低,NK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病情重者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降低,NK水平升高(P<0.01);伴有抑郁和痴呆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较非抑郁和痴呆患者下降(P<0.05);L多巴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亚群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PD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NK细胞免疫平衡失调,病情重,伴有抑郁和痴呆的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更低。这对于进一步研究PD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开辟新的防治途径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B-UVB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健康对照组及NB-UVB治疗前后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变化。结果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4+及CD4+/CD8+降低,CD8+显著升高,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B-UVB治疗后CD4+及CD4+/CD8+升高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SI评分下降明显(P<0.05)。结论 NB-UVB治疗银屑病的部分原理是通过影响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促使免疫功能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结节病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在该院治疗的肺结节病患者51例和同期在该院体检的身体健康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肺结节病患者作为治疗组,身体健康者作为正常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BALF及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水平。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BALF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治疗前后肺结节病患者BALF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前,治疗组BALF中CD3~+、CD4~+、CD4~+/CD8~+T细胞水平均低于正常组,CD8~+T细胞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T细胞水平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BALF中CD3~+、CD4~+、CD4~+/CD8~+T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T细胞水平低于治疗前,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T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患者治疗前后BALF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助于肺结节病的早期诊断,全面了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为治疗提供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晚期无法手术的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5-3(CA15-3)的变化,探讨CD4~+T细胞对患者放疗效果。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3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和30例健康者血清CEA、AFP、CA125、CA15-3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CD8~+T百分含量及CD4~+/CD8~+比值。结果 CD4~+T百分含量正常组放疗后CEA、AFP、CA125、CA15-3水平低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百分含量异常组放疗后CEA、CA15-3低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正常组CD4~+T百分含量放疗前后CEA、AFP、CA125、CA15-3水平有显著差异,该类患者具有放疗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LMF2是EB病毒感染细胞后表达的一种蛋白。本研究探讨应用适于不同HLA分型的EB病毒-LMF2抗原混合肽(MIX—LMF2)体外刺激EB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产生EB病毒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取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症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并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用EB病毒MIX—LMF2混合肽刺激,促成熟后在体外激活自体T淋巴细胞,每周刺激1次,共刺激2次;同时对部分分离的淋巴细胞在培养过程中不予以刺激作为对照。用基因扫描T细胞受体(TCR)B基因图谱的方法观察培养前后的T细胞克隆分布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的表型变化;将培养的细胞和靶细胞共培养检测IFN—γ的分泌以研究CTL细胞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基因扫描TCRβ基因结果显示体外培养改变了患者的TCRβ基因图谱,培养前为寡克隆的TCRβ基因家族在培养后出现与正常人相似的多峰分布,提示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恢复正常;流式细胞分析显示培养前的淋巴细胞CD3^+、CD3^+ CD8^+、CD^+ CD45RA^- CD45RO^+比例分别为70.73%、42.99%、27.56%。用负载EB病毒LMF2肽2次刺激体外培养后,上述的淋巴细胞表型分别升高为95.17%、52.54%、81、41%。NK细胞(CD3^- CD56^+)、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比例变化不大,分别从培养前的2.12%,0.03%变化为2.35%.0.02%。CD3^+ CD45RA^- CD45RO^+细胞增长比例较大,表明2次刺激后大部分的初始型T淋巴细胞被激活。IFN—γ分泌检测结果显示。当负载LMF2肽的DC细胞作为靶细胞时,刺激1次的细胞分泌IFN—γ量和刺激2次的细胞分泌IFN-γ量明显高于同期未刺激细胞分泌IFN-γ量(P〈0.05)。而对于未负载LMP2的DC细胞作为靶细胞时,IFN-γ检测结果则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负载EB病毒MIX—LMF2肽的树突状细胞(De)刺激T淋巴细胞的培养方法。可以改变患者T淋巴细胞克隆分布,产生识别EB病毒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er-1, PD-1)抑制剂治疗过程中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探索 PD-1 抑制剂治疗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 年1 月~ 2021 年1 月入住陕西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的144 例接受4 个周期治疗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PD-1单抗+ 化疗(联合治疗)组(n=54)、PD-1 单抗组(n=38)和化疗组(n=52)。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每周期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T 细胞(CD3+, CD4+, CD8+),B 细胞(CD19+)及 NK 细胞(CD16+CD56+)数量,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获得不同治疗方案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趋势。CT 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评价治疗前及第4 周期治疗后瘤体大小,根据临床效果评价分为治疗有效组(CR 和 PR)和无效组(SD 和 PD),比较三种治疗方案疗效差异。结果 联合治疗组和 PD-1 单抗治疗组患者外周血 CD3+T, CD4+T, CD4+/CD8+ 细胞数量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联合治疗组=44.978~315.579, FPD-1 单抗治疗组= 15.174~87.558, 均 P<0.05),CD8+T 细胞数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联合治疗组=636.362, FPD-1 单抗治疗组=189.966, 均 P<0.05)。经过4 个周期治疗,联合治疗组和 PD-1 单抗治疗组患者CD4+T ,CD4+/CD8+ 细胞与化疗组相比显著升高,CD8+T 细胞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365~5.362, 均 P<0.05);联合治疗组 NK 细胞数量与其他两组治疗方案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062,P<0.05);三组治疗方案 B 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34, P>0.05)。联合治疗组和 PD-1 单抗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化疗组(81.48 %, 84.21 % vs 63.4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10, P<0.05)。结论  PD-1 抑制剂联合化疗或单独使用能显著提高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化疗组,临床获益优于化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数及T 淋巴细胞亚群比例 ,研究其与IBS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 ,并探讨超短波对IBS腹泻型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SF 3 0 0 0全血细胞分析仪和流式细胞仪 ,分别测定 5 0例健康对照者和 65例IBS患者的淋巴细胞总数和T 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 ,并对其中 45例腹泻型IBS患者超短波治疗前、后的T 淋巴细胞亚群比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测定结果比较 ,IB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无明显改变 ,CD3 +水平下降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CD4+显著降低 (P <0 .0 1) ,CD8+显著升高 (P <0 .0 1) ,致CD4/CD8比值下降 (P <0 .0 1)。超短波治疗前、后T亚群测定结果有显著变化 (P <0 .0 1)。结论 IB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正常 ,而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 ,提示IBS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有关 ;超短波可以改善IBS腹泻型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T亚群比例的测定可用于判断腹泻型IBS患者的病情和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放疗期间或间歇期辅以CD3AK细胞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测定NK细胞数量及T细胞亚群,MTT法检测细胞杀伤活性。结果经CD3AK细胞辅助治疗后,患者NK细胞数量,CD3 ,CD4 ,CD4 /CD8 比值明显升高(P<0.0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杀伤活性增强(P<0.05)。结论临床应用CD3AK细胞配合化疗/放疗治疗后,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且无明显副作用,是肿瘤患者一种较理想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组人(rh)IL-11、rhG-CSF联合应用对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因子处理后的各组T淋巴细胞和亚群、共刺激分子CD28以及抑制性T淋巴细胞(CD3+CD4-CD8-、CD8+CD28-、CD4+CD25+)的数量进行测定;应用MTT法检测各组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测定细胞内IL-4、IFN-γ的分泌情况。结果经rhG-CSF单独及rhIL-11、rhG-CSF联合处理淋巴细胞总数和T细胞亚群与对照组比较均下降(P<0.05),而联合处理组CD3+、CD4+、CD8+细胞下降较明显,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CD8+细胞的比值联合处理组亦低于其它各组;G-CSF组及联合处理组CD3+CD28+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比较下降(P<0.01),CD4+CD28+、CD8+CD28+细胞联合处理组虽较其它各组低,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3+CD4-CD8-和CD4+CD25+抑制性T淋巴细胞各组间均无明显差异,而联合处理组CD8+CD28-抑制性T淋巴细胞较其它各组增加(P<0.05);细胞因子动员后各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供鼠对异种抗原的反应能力均降低(P<0.05),而联合处理组比其它各组下降更明显;联合处理组、G-CSF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水平下降、IL-4水平升高,联合处理组与G-CS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IFN-γ/IL-4的比值联合组低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rhIL-11与rhG-CSF体内应用后可产生协同作用,通过对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来诱导机体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7.
Recent studies have identified a unique population of CD4+CD25+ regulatory T cells that is crucial for the prevention of spontaneous autoimmune diseases. Further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depletion of CD4+CD25+ T cells enhances immune responses to nonself antigens. Because immune responses to malignant tumors are weak and ineffective, depletion of regulatory T cells has been reported to result in tumor regression. In the current study, using the weakly immunogenic MCA205 sarcoma and the poorly immunogenic B16/BL6/D5 (D5) melanoma, depletion of CD4+CD25+ T cells by the administration of anti-CD25 monoclonal antibodies (mAb), PC61 induced some tumor growth retardation, but all mice eventually succumbed to tumors. In our laboratory, immunotherapy by the transfer of tumor-immune T cells has demonstrated potent antitumor effects. A reliable source of tumor-reactive T cells has been lymph nodes (LN) draining progressive tumors. Therapeutic effector T cells can be generated by in vitro activation of draining LN cells with anti-CD3 mAb followed by culture in interleukin-2. In this system, PC61 mAb depletion of CD4+CD25+ T cells before or on day 8 of tumor growth resulted in increased sensitization in the draining LN.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activated tumor-draining LN cells from mAb depleted mice increased approximately three fold while maintaining specificity when tested in adoptive immunotherapy of established pulmonary metastases. Specific interferon-gamma secretion by LN T cells from mice treated with PC61 mAb 1 day before tumor inocula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However, this increase was not demonstrated with LN T cells from mice treated on day 8 despite their enhanced therapeutic reactivitie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although the antitumor immunity enhanced by the depletion of CD4+CD25+ T cells is insufficient to eradicate tumors, it augments the sensitization of immune T cells in the draining LN, thus, facilitating adoptive immunotherapy.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测定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输血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脑肿瘤患者谨慎输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64例行根治性切除术脑肿瘤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输血组46例,未输血组15例;健康对照组40例。三组均在术前、术后3d、14d、30d分别抽静脉血备检。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T细胞比值及NK细胞。结果输血组输血前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d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14天、30天与第3天相比无显著变化,但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未输血组输血前与健康对照组亦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3天该值明显减少(P<0.05或0.01),但CD8+变化不显著;术后第14天,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相比:术前及输血前细胞免疫无差异。术后第3天,未输血组CD3+、CD4+、CD8+、CD4+/CD8+T细胞比值与输血组比较(P<0.05),CD8+无差异。术后第14天、30天,未输血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8+、CD4+/CD8+T细胞比值、NK细胞明显高于输血组(P<0.05)。结论输血对脑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临床上对该类患者的输血应慎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长期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改变及其对献血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按性别构成比为1∶1,选择2015年10月7日至2015年12月5日于烟台市中心血站行单采血小板捐献的30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n=30).研究组纳入标准:①献血品种为单采血小板;②捐献单采血小板5年以上,且每年捐献单采血小板次数≥10次;③献血前相关体检和血液学检查结果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排除标准:①献血者献血前相关体检和血液学检查结果中,任何一项不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11);②不愿意参加试验者.按性别、年龄匹配后,随机选择同期于本站首次捐献全血的献血者30例纳入对照组(n=30).对照组纳入标准:①首次献血;②献血品种为全血;③献血前相关体检和血液学检查结果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排除标准:①献血者献血前相关体检和血液学检查结果中,任何一项不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11);②不愿意参加试验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研究组献血者献血前,献血后1、24 h及7d,以及对照组献血者献血前的血浆PTH水平和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研究组献血者献血前,献血后1、24 h及7d,以及对照组献血者献血前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 CD8+T细胞等T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并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上述各指标水平变化情况.两组献血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者本人认可对献血与健康相关性进行研究的必要性,自愿配合本项研究,并与之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研究组献血者献血前PTH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水平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IgM、IgG、IgA水平,以及CD3+T细胞绝对数、CD4+T细胞绝对数、CD8+T细胞绝对数、CD4+ CD8+T细胞绝对数、CD4+T细胞百分比、CD8+T细胞百分比、CD4+ CD8+T细胞百分比、CD3+CD4+T细胞/CD3+ CD8+T细胞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献血者献血后1 h PTH水平为(72.47±7.25)ng/L,较采集前的(54.70±6.59)ng/L和对照组的(51.90±7.62)ng/L均显著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37、10.712,P<0.01);研究组献血者献血后24 h及7 d PTH水平与采集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献血者献血后1、24 h和7d的IgM、IgG、IgA水平与采集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献血者献血后1、24 h和7d的CD3+T细胞绝对数、CD4+T细胞绝对数、CD8+T细胞绝对数、CD4+ CD8+T细胞绝对数、CD4+T细胞百分比、CD8+T细胞百分比、CD4+ CD8+T细胞百分比、CD3+CD4+T细胞/CD3+ CD8+T细胞比值,与采集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单采血小板献血者PTH水平有短暂升高,但未发现其对献血者机体免疫功能产生影响,我国目前的单采血小板捐献模式不会影响无偿献血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射频消融术后肝细胞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43例肝细胞癌患者治疗前和行射频消融术并接受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后,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比例以及CD4+/CD8+值。结果行射频消融术并接受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的CD4+T细胞、NK细胞比例及CD4+/CD8+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 0.05),同时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P < 0.05)。结论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可提高射频消融后肝细胞癌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