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溶组织内阿米巴与蓝氏贾第鞭毛虫是分布于全世界、影响人体健康的两种重要肠道寄生原虫,正确的诊断对于控制其感染至关重要。 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从热带、亚热带地区回来的旅游者,其临床表现为连续腹泻10天以上,或连续腹泻及吸收不良超过10周,应考虑有患此病的可能。该病需与以下疾病鉴别,因为沙门氏菌属、弯曲杆菌属、志贺氏  相似文献   

2.
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 Stile,1915,亦称G.intestinalis或G.duodenalis,简称贾第虫),是一种厌氧的(anaerobic)寄生性原生生物。其生活史包括滋养体(trophozoite)和包囊(cyst)两个发育阶段。前者为虫体的致病期(或营养和繁殖期),寄生于人和某些哺乳动物小肠内导致以腹泻和消化不良为主要症状的蓝氏贾第鞭毛虫病(giardiasis,简称贾第虫病);后者为感染期(或静止期),  相似文献   

3.
蓝氏贾第鞭毛虫的细胞骨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蓝氏贾第鞭毛虫是一种重要的肠道致病性原虫,其致病力与细胞骨架密切相关。贾第虫具有高度发达的细胞骨架系统,包括8根鞭毛、1个腹吸盘、中体和funis等,主要由微管蛋白、肌动蛋白、动力蛋白、贾第素及其相关蛋白组成。该文就贾第虫细胞骨架及相关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组是指一个基因组或一个细胞、组织表达的所有蛋白质。蛋白质组学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的组成及其活动规律,是在细胞整体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属性(表达水平、翻译后修饰和相互作用),它更能全面具体的反映研究对象的真实状态。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寄生虫学的各个研究领域。蓝氏贾第鞭毛虫蛋白质组的研究,特别是对其生活史不同阶段蛋白质组的比较分析,不仅为进一步了解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物质基础提供帮助,也为贾第虫病的致病机理及新药物靶点的探寻提供实验依据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的分离和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日间托儿所内儿童密集且难以维持卫生标准是传播蓝氏贾第鞭毛虫的理想场所。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症状高度变易 ,并由于宿主和寄生虫株的差异 ,使有些个体在无任何临床症状的情况下排出感染性的包囊 ,一些发展成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一些则无任何表现。研究表明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在日间托儿所正成为引起儿童非病毒性腹泻的主要因素。虽然形态上相同的蓝氏贾第鞭毛虫在表型和基因型表现不一 ,但多数从人和家畜中分离出的蓝氏贾第鞭毛虫可分为A和B两种明显的基因型。蓝氏贾第鞭毛虫分离株在致病性、毒力和其它生物学性状上表现不一。理论上生物…  相似文献   

8.
贾第虫的免疫学和致病机理的研究,通常需要获得足量纯化的包囊,或者直接来自感染者粪便,或者由滋养体在体外成囊获得。后者虽然能够较易获得足量而纯净的包囊,但技术性要求和费用都较高。自感染者粪中提取包囊比较经济、实用,但由于粪中混有大量细菌和杂质,不易获得高纯度的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分此,我们经过反复试验,摸索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提取、纯化包囊的方法,介绍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病人粪便取自本所门诊病人,年龄4~11岁,多以腹痛或腹泻持续1月至半年为主要症状。粪便直接涂片法检查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试图寻找一种既能产生大量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又是有效的、经济的和较省力的培养方法。实验采用特殊的硼硅酸盐滚动玻瓶(285×110mm),其内部装有一玻璃套筒以代替玻瓶的平底作用,并延伸到50~60mm的瓶盖内。这一改装减少了玻瓶总容量的60%以上,使原有容量1500ml减低到600ml,而增加容器表面积达1300cm~2,由于滚瓶内培养液未放满550ml,导致表面积与容量之比例为2.4,这个比例较硼酸玻管(16×125mm)表面积与容量之比2.9更为有利些。无菌培养的Portland 1株蓝氏贾第鞭毛虫生长于改良的Diamond’s TP-S-1培养基内,取10~5  相似文献   

10.
蓝氏贾第鞭毛虫四川株纯培养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11.
收集蓝氏贾第鞭毛虫患者的新鲜粪便标本,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包囊。以包囊悬液感染哺乳期的长爪沙鼠,7d 后,在无菌条件下从受染乳鼠小肠上段获取本虫滋养体,用改良 TYI-S-33培养基,于37℃培养。培养后 d4虫体即在管壁形成密集的细胞单层,同日开始传代。将培养物置肉汤及血琼脂平板培养,未见细菌及霉菌污染,为纯培养。虫体的对数生长期为48~72h。在去除培基中的维生素一吐温80混合液成分后,虫体仍可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2.
13.
双氢青蒿素对体外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双氢青蒿素(DHA)对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损伤作用。 方法 用含不同浓度DHA的TYI-S-33培养基培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分别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药物作用后虫体的形态结构变化。 结果 随着药物作用时间延长和浓度的增加,虫体死亡率增高。在同一时间内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虫体死亡率升高(P<0.01)。DHA浓度为100 μg/ml, 作用12 h,虫体死亡率为46.6%,浓度增至200 μg/ml时, 虫体死亡率为100%;同一药物浓度随着作用时间延长, 虫体死亡率也升高(P<0.05),当浓度为100 μg/ml,作用12 h,虫体死亡率为46.6%,作用24 h死亡率增至100%。药物作用后24、48和72 h光镜下观察结果显示,虫体变形、肿胀、出现空泡、失去正常的瓢形运动能力;鞭毛摆动迟缓或停止运动。电镜下观察,见虫体变形、肿胀、细胞膜崩解、脱落,表面出现胞质突起;细胞质内核糖体溶解,出现空泡;吸器失去凹状结构,隆起变成大泡;核染色质稀疏,核周间隙变宽,并出现异形核。 结论 DHA对蓝氏贾第鞭毛虫的质膜及细胞骨架有较强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有关人体肠道原虫包囊大小的数据,在教科书或文献已有的记述并不一致,国内尚未见报道。为了获得新鲜包囊大小的具体数据,我们作了溶组织内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和贾第虫包囊的大小测量,结果如下: 材料与方法:本测量系分别取溶组织内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和贾第虫感染者的新鲜粪便,作卢戈氏碘液染色涂片法查包囊,镜检测量时统一使用目镜测微计,记录所测数据,加以统计处理。  相似文献   

15.
蓝氏贾第鞭毛虫是一种重要的致病性寄生虫,人体感染后主要引起腹泻和营养不良等症状。作为一种源真核生物,其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可能与其他真核生物有较大的区别。本文从蓝氏贾第虫鞭毛虫启动子、转录因子、转录后调节、翻译起始和表观遗传学等方面,对贾第虫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简称贾第虫)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机会性致病原虫,能够引起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贾第虫病,严重影响人类尤其是儿童的健康和发育。在贾第虫感染过程中,宿主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系统均会产生强烈的抗贾第虫效应,但贾第虫通过抗原漂变、L-精氨酸饥饿等机制逃避和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引起宿主的长期或反复感染。本文对宿主的抗贾第虫免疫以及贾第虫的免疫逃避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是一种多鞭毛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其滋养体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引起以腹泻为主的贾第虫病(giardiasis)。本病世界范围的感染率约为30%,我国感染率各地区不等,约在1%~20%左右(平均约2.54%)。目前,贾第虫病已被列为全世界危害人类健康的十种主要寄生虫病之一[1]。贾第虫在生物进化上处于特殊地位(属“源真核生物”)。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本虫的基因及基因型研究不断深入,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类高尔基体结构在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和成囊不同时段的存在情况及其动态变化机理。方法用可特异性标记真核细胞高尔基体的荧光染料C6-NBD神经酰胺,标记有活性的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及成囊6、12、18h虫体,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同时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高尔基体膜结合蛋白golgin245和膜泡融合的调节蛋白Rab1在蓝氏贾第鞭毛虫对数生长期滋养体及成囊6、12、24h的虫体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极少数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被C6-NBD神经酰胺标记;多数处于成囊6、12、18h时段的虫体均可见被特异标记成亮绿色的核周围区域。golgin245和Rab1在滋养体及成囊诱导6、12、24h的虫体中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蓝氏贾第鞭毛虫在成囊过程中出现类高尔基体结构.而在对数期滋养体中却没有。在蓝氏贾第鞭毛虫成囊过程中,高尔基体结构成分无大量合成,出现的类高尔基体结构可能是各组分临时组装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蓝氏贾第鞭毛虫是人类肠道寄生虫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重要的致病性原虫病之一,它是由蓝氏贾第鞭毛虫(以下简称贾第虫,贾第虫病)寄生于小肠所致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症状有腹泻、吸收障碍和体重减轻,并成为旅行者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广泛流行,对人民健康危害大,1986年8月在澳大利亚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寄生虫学会议上,已将贾第虫病列为今后斗争重点的寄生虫病之一。本文就流行的近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0.
蓝氏贾第鞭毛虫是一种重要的水源性人兽共患的寄生原虫,可致人和动物的腹泻.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为粪便检查,随着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其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该文就上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